时间:2024-07-06
曾晓强
(重庆工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重庆40067)
学科德育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德育方式。学科德育的实质是要在学科教学中实现经师与人师、教书与育人、授业与传道的统一。学科德育意味着所有学科及其课程都应承担道德教育的责任,所有教师都要主动地、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在学科教学中开展道德教育。事实上在学科教学中教师的言传和身教总包含着一定的道德意味,从而对学生产生道德影响。因此,无论有意或者无意,学科教学总是发挥着道德教育的功能(或正面或负面、或大或小)。学科德育就是要使学科教学的道德影响成为教师教学的自觉目标,进而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正面德育功能。
与专门的德育课程相比,学科德育具有若干特点。第一,扩展了道德教育的责任主体。广大学科教师均负有育人之责,而不局限于专门的德育教师,很好地体现了“全员育人”的要求。第二,拓展了道德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德育不再局限于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而是渗透于大学四年的所有课程,德育力度大大强化。第三,丰富了德育内容和手段。学科德育的德育内容更加丰富,德育手段也更加多样甚至更为隐蔽,因而既能给予学生广泛的道德教育,也能更好地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第四,发挥协同、综合的德育效果。专门的德育课程(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过于狭隘、效果欠佳,而学科德育能发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优势,因而能增强德育的效果[1]。
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一贯秉承“德育为先”的理念,把人格修养和道德素质作为教育的中心目标,置德育于智育之先、之上。《论语》有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资治通鉴》有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上述育人和用人观意味着德育是贯穿整个教育的红线和纲领。韩愈《师说》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之说,把“传道”(为人之道)规定为教师的首要任务。另外,《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上述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论述,表明古人也认为知识是道德的基础,智育是德育的前提。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一方面视德育为教育之根本,另一方面也视智育为德育之条件,认为智育有助于德育。
西方教育家对知识与德性、智育与德育的关系也有类似的看法。杜威认为,“道德的目的是各科教学的共同的和首要的目的”,“知道如何把表现道德价值的社会标准加到学校所用的教材上,这是十分重要的”[2]。“关怀教育”的倡导者诺丁斯认为,“道德目的是教育的首要目的,它指引其他目的”;她还拓展了道德教育的定义,认为“道德教育不仅是指一种旨在培养有道德的人的特殊教育形式,它也可以指任何一种在目的、政策和方法上合乎道德的教育形式”[3]。根据这种界定,专门的德育课程(如高校思政理论课)是道德教育,包括学科教学在内的其他教育形式也可以是道德教育,只要这些教育形式是“合乎道德的”。总之,广义的道德教育是指“合乎道德的教育”,而一切教育都应该是“合乎道德的教育”,对于“合乎道德的教育”而言,道德目标才是最重要的目标,教育的其他目标或功能要围绕道德目标这个核心来加以组织。具体就学科教学与道德教育的关系而言,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明确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4]这意味着一切教学必须实现教书与育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也意味着智育与德育应相互包含而不是相互区隔。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强调了“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要求“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同时对开展学科德育提出了具体的指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两份指导性文件均强调了学校教育“德育为先”的基本原则,也明确规定了各科教师的育人责任和各门课程的德育功能,这实际上对切实开展学科德育提出了明确要求。
学科德育的现实依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科德育的可行性,即学科教学的确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广泛地渗透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师品行之中。就教学内容而言,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天然地包含着丰富而深邃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社会观的内容,蕴含着“以美冶德、以史育德、以思启德”的德育价值[5],我国的传统文化经典更是富含人格修养与道德教育的养料;理工课程包含科学伦理、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环境保护、科技名人的人格操守等内容;专业课程包含专业伦理、职业道德等相关内容。就教学活动而言,体现真诚、尊重、宽容、关爱等基本道德价值的教学交往本身就是一种真实的、生活化的道德教育,师生在良好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都能获得德性的滋养。此外,教师的人格修养、道德素质和价值观念总是体现于其一言一行中,对学生的道德发展起着示范和熏陶作用。另一方面,学科德育严重缺位,即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被严重忽视,学科德育事实上没有切实开展,学校德育体系不健全、缺乏实效。在功利主义泛滥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和教育运行惯性之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普遍表现出“重智轻德”的倾向,衡量教育成效和学生成就的首要指标是学科成绩和升学情况,学生的个性和德性的健康发展总体上是被忽视的。高等教育随着知识和学科的不断细分,学科成就实际上成了衡量高校水平与档次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可量化指标;在高校“重智轻德”和“德智分离”的倾向相互强化,实际上最终弱化了道德教育,以至于广大教师和学生忽视、轻视德育,专门德育因而效果甚微[6]。在此背景之下,推动学科德育成为了落实德育为先、全员育人、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契机和途径。
广大高校应站在切实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员育人”教育思想的高度上真正重视学科德育,把学科德育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应成立由分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校领导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如教务处、评估办、宣传部)以及各教学学院领导参与的学校“学科德育指导委员会”,负责全校学科德育的政策制定与全面推动;各教学学院应成立相应的学科德育指导委员会,各教研室或课程组在学校和学院学科德育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各门课程的学科德育方案及其实施。成立直接隶属于学校“学科德育指导委员会”的学科德育研究小组,由相关职能部门(如教务处)或研究机构(如高教研究所)牵头,组织专业人员收集、整理、研究学科德育的相关资讯,为学科德育的政策、方案、策略、培训提供建议。
广大专业课教师育人的自觉意识不强,对学科德育的意义和方法缺乏认识,因而做好学科德育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极为重要,否则学科德育无法全面推进和有效实施。学校学科德育指导委员会、各相关职能部门、各教学学院要积极有效地做好学科德育的宣传工作,多途径、多层次地向广大教师宣传学科德育的意义,不断强化广大教师育人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感,使广大教师真正认同学科德育。另外,还要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各种规模、各种层次的学科德育教师培训会,使广大教师能够不断学习、交流并改进学科德育的方法和技能。
探索并逐步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是实施学科德育的制度保证。要通过考核机制的建设促使学科德育进培养方案、进教学大纲、进教案、进课堂,要探索学科德育的课前、课中、课后评价方法,在专家评教、学生评教中增加学科德育(即育人)的相关内容和指标,重视过程考核,重鼓励轻惩罚,以此督促广大教师不断增强育人意识、提高育人技能。有效的考核是有效激励的前提和基础。
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博雅教育,旨在拓展本科生的知识与文化视野,提升其人文与科学素质,培养其批判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使其形成适当的社会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科学观。就课程内容而言,与一般的专业课程相比,通识课程为师生提供了更为广泛而深入地探讨各种核心价值的机会,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以哈佛的通识课程设置为例,哈佛的本科生必须全面选修审美与诠释、文化与信仰、道德推理、世界诸社会、世界中的美国、经验推理、生命系统科学、物理科学等八个领域的通识课程[7],而即便是自然科学类课程也强调从历史、社会、伦理等角度进行学习研究[8]。总之,精心组织和高质量的通识课程是实施学科德育的重要途径。
高校的专业教育不能只关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传授,也应该重视专业伦理或职业道德的教育。各专业学院都应开设并加强相应的专业伦理或职业道德课程,增强学生的专业伦理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师德是实施学科德育的基础。唯有师德高尚、具有较高道德认同的教师才能真正认同学科德育,才会具备强烈的育人意识和实施学科德育的内在动机,也才能在学科德育中达到真诚自然、润物无声的境界。加强师德建设是高校实施学科德育的重要前提。师德建设要坚持高标准的教师准入制度,把道德素质和职业认同作为教师引进的重要标准;要重视师德教育,改进师德教育,增强教育实效;要建立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完善师德监督和激励机制[9]。
[1]彭寿清.学科德育:一种有效的德育模式[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5):134 -137.
[2]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83.
[3]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
[4]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21.
[5]黄鹤,陈燕娜.以美冶德,以史育德,以思启德:论理工科大学人文课程的德育功能[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65 -69.
[6]周晓静.课程德育:走向整合的学校道德教育[J].教育学术月刊,2009,(2):24 -30.
[7]高娟.北京大学与哈佛大学现行通识教育课程比较[J].科教导刊,2011,5(中):9 -10.
[8]陈俊珂.美国大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J].比较教育研究,1999,(1):46 -47.
[9]何祥林,黄吴静,徐丽.教师为本,师德为魂:关于当前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8):24 -2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