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邓丽云
(广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Archibald Macleish作品在中国译介研究
邓丽云
(广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麦克利什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做更加深入及系统的研究,对麦克利什的作品及成就,国内译介情况、特点、影响进行梳理分析,并简要对比其著名诗作ArsPoetica的三个中译本。
麦克利什;译介作品;译介特点及影响;翻译
阿奇博尔德·麦克利什(Archibald Macleish)是桂冠诗人、剧作家。麦克利什一生文学成就突出,他创作的诗集有22部,散文17部,戏剧16部,诗歌成就最为突出,国际影响力广泛,曾三次荣获普利策奖。[1]83他的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他侨居欧洲(1923—1928)期间,其作品受现代派诗人庞德和T·S·艾略特诗风影响较大。第二阶段始于他从欧洲学成回国(1930—1939),这一阶段他一改早期受他人影响的诗风,保持自己朴实抒情的笔触,关注国家、社会、文化遗产以及人类的命运。第三阶段(1948—1976)的作品主要有根据《圣经》中“约伯故事”写成的探讨人类承受磨难、思想内涵深刻的诗剧《J·B》(1958)。麦克利什推崇而又不囿于象征主义创作手法,他的诗歌大多有感而发、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自由民主的向往,对改善人类生产状况的追求。[2]316麦克利什的主要获奖作品见表1。
表1 麦克利什获奖作品
国内对其作品的译介较少,且研究较为零散,目前国内还没有其作品译介的专门研究。为弥补这一缺憾,本文旨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及系统地研究麦克利什作品在中国的译介,简述其创作成就,分析国内译介特点及部分译介作品,概述其译介影响,希望国内译者增加译著麦克利什优秀作品数量,丰富国内文学,提升翻译质量。
我国对麦克利什作品的译介甚少系统地研究。国内最早的译本是杨刚译的《美洲是前程》(AmericawasPromises),1940年发表于《文学集林第四辑——译文特辑》。杭仁曾在《真知学报》第一卷第四期上以繁体中文翻译《大西洋月刊》上刊载的《宿命预言家》。1947年朱自清于《新诗杂话》中附录其翻译的1939年6月《大西洋月刊》上刊载的《诗与公众世界》(PoetryandthePublicWorld)。后陆续有杜若洲译《西班牙的征服者》,余光中译《诗的艺术》《不朽的秋》等。麦克利什的诗集翻译较多,其中尤以《诗艺》(ArsPoetica)的翻译为最,余光中、张亚东、罗冰等均翻译过。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孙胜忠曾于2002年在《外国语》第5期上发表《“诗艺”:关于诗歌的诗——评麦克利什的新批评实践与原则》。国内还有不少图书刊物介绍麦克利什。《文学评论精选》曾刊载蔡伸章所译詹姆斯·卡伯尔写的《麦克里希其人其文》的译文。周余姣专门介绍其作为国会图书馆长对美国的贡献[1]。国内英语专业教材亦采用其多篇作品作为文学品读、赏析材料等。国内译者选译其作品,对其诗作的相关评价及研究有益于我国现代诗歌的创作,但就其文学成就而言,国内对其作品的译介太少,且研究较为零散。
以下为麦克利什及其作品在国内的译介情况。(若无注明译者,则无译文,仅以原文介绍麦克利什或其作品)
1.《美洲是前程》,杨刚(译),《文学集林第四辑——译文特辑》,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40.
2.《年轻的死士兵们》,雪屏(译),《新希望》半月刊,广州:新希望出版社,1946.
3.《诗与公众世界》,朱自清,《新诗杂话》,上海:作家书屋,1947.
4.《不朽的秋》《诗的艺术》《墓中的遗书》,余光中(译),《美国诗选》,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76.
5.《文学评论精选》,威尔森(著),蔡伸章(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77.
6.《西班牙的征服者》,杜若洲(译),《世界文学名著欣赏大典·诗歌:第6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1.
7.《不朽的秋》,吉文进(编译),《可爱的小诗》,台北:康乃馨出版社,1983.
8.《不朽的秋》《诗的艺术》《墓中的遗书》,余光中(译),《美国诗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9.《不朽的秋》,鲁玛(编译),《外国朦胧诗150首》,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
10.《帝国建筑师》,荀锡泉(编);吴钧陶等(译),《美国主要诗人作品选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11.《当我30岁时》《你,安德鲁·马维尔勇敢的新世界饱学之士》,杨传纬(选注),《美国诗歌选读》,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
12.《论诗艺》,田乃钊(编译),《英美名诗一百首赏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3.
13.《当我三十岁的时候》,顾子欣(编译),《英诗300首》,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
14.《西方现代文化艺术辞典》,范岳、沈国经(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15.《不朽的秋》,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外国诗歌基本解读19·美国卷下》,北京:人民武警出版社,2002.
16.《不朽的秋》《墓中的遗书》,贺年(编),《世界经典诗歌金榜》,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3.
17. 《诗艺》,何功杰(编),张亚东(译),何功杰(校译),《英美诗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18.《胡适全集》 第40卷、41卷,胡适,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19.《诗与公众世界》,朱自清,《朱自清诗言志辨 朱自清新诗杂话》,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20.《墓中的遗书》,熊元义(编),《世界悲情诗精选》,厦门:鹭江出版社,2004.
21.《诗艺》,胡开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2.《诗艺》,陶洁(编),《美国文学选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3.《诗艺》,吴翔林(编注),《英美文学选读(增订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5.
24.《诗艺》,姜涛(编),《美国诗歌赏析》,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25.《诗艺》, 张礼龙(编),《20世纪英美诗歌选读》,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26. Ars poetica, Dover Beach: A Note to That Poem,高广文,《英语诗歌》,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27. Frescoes for Mr. Rockefeller’s City, 沃伦(WARREN R.P),《理解诗歌(第4版)》,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2012.
(一)译作出版“时空”跨度大
译作出版地区分布广泛,台湾地区出版3本图书,香港地区出版1本图书,内地专业权威出版社出版10余本,均包含对麦克利什作品的介绍,尤以《诗艺》介绍最多。从最早的1940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美洲是前程》到2012年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联合出版的FrescoesforMr.Rockefeller’sCity,共出版了近30本有关麦克利什译介的图书或刊物。
不同历史时期均有译介,以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为主。1940—1947年,国内4家刊物出版了麦克利什的作品,其中最早是文学集林社编辑的,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杨刚所译的《美洲是前程》。1946、1947年,上海、广州地区出版社均出版了《年轻的死士兵们》和《诗与公众世界》的译本。台湾地区,有杭仁译的《宿命预言家》。这期间为中国反法西斯战争及国内解放战争时期,此时译介麦克利什的作品,内容主要是关于战争、民主革命,借以传播民主思想,激发士气,争取革命的胜利。而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内思想环境轻松开放,引进国外名作来活跃国内文学思想,当时亦成为一股潮流。麦克利什显著的诗学成就,不拘一格的创作手法,对于启发国内文学新思想以及寻求新颖的创作手法,颇具吸引力。
(二)诗歌为主,译介体裁不均
图书中对Archibald Macleish的译名也有不同,8本译介作品中均采用“麦克里希”,而其余译名有“麦克雷希、麦克利什、麦克利希、麦克利许、阿奇博尔德、阿契博尔德、阿克贝尔德、阿奇博德”等。译者在译名中有“尔”字的区别,究其因可能是由于译者所掌握的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差异,而其他同音异形字的选择,因为没有权威的译名汉字,也都属于中性汉字,意义无褒贬之分。现中国大陆地区多译为麦克利什。港台地区多采用余光中译本,内地无统一采用的译本,多为编著图书者所译,译文优劣不等,各有特色。
内容上以诗歌译介为主,且数量不多。译介作品中含有作者简介,也有对作品的分析。国内译介作品10篇,相较麦克利什的文学成就,不到其作品集的百分之二十,还不包括诗集内的零散作品,译介数量太少。相对来说虽然诗歌占绝大部分,但译介文体不均衡,又以ImmortalAutumn、ArsPoetica两首诗译介为最。而其作品Conquistador(《征服者》)、CollectedPoems1917-1952曾获得普利策诗歌奖,J.B.获普利策戏剧奖,这三部获奖作品的译介在国内寥寥无几,诗选内多数诗作在国内译介几乎空白。《征服者》是公认的其最佳作品,以但丁“三行体”、“半谐音”方式以及音乐性的长短句,形成独特风格。国内除杜若洲译本外,无其他译本。由此可见,国内译介麦克利什作品潜力很大,可增加译介数量,充实文学作品,增添文化活力;已有译本,随着时代的更替,重译也是有必要的,可以向读者呈现同一作品不同译本风格,亦可比较优劣,促进翻译质量的提升。
(三)“诗艺”译本,各有千秋
麦克利什在新诗上是一个大胆的试验者。从传统的十四行、三行体和四行体到利用希腊合唱队和旁白的广播诗剧,他先后写过十几本诗集,以及芭蕾剧和广播诗剧。[3]302国内译介麦克利什作品数量最多的当属Ars Poetica,这首以诗论诗的作品。据笔者所搜集文献资料显示,目前有5个译本,分别为《美国诗选》余光中译本(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76);《英美名诗一百首赏析》田乃钊编译本(天津:天津人民出版,1993);《英美诗歌》张亚东译、何功杰校译本(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英汉对照读物系列:现代诗精选》罗若冰译本(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英美文学选读(增订版)》吴翔林译本(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5)。关于标题“Ars Poetica”,5个译本也有所不同,余光中译为“诗的艺术”;田乃钊译为“论诗艺”;其他三者均译为“诗艺”。Ars Poetica是拉丁文,意为TheArtofPoetry。从词意义上来说,5个译本标题均忠实,但若就原诗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的特点来看,“诗艺”更符合原文的意味。就形式来看,全诗韵脚基本为aabb,也有几行不押韵,每行音节数目长短不一。5个译本形式基本对应,内容有直译,也有意译,各有优劣。限于篇幅,这里仅选取余光中、田乃钊、吴翔林三个译本部分内容作简要对比分析。整体来看,吴翔林直译程度最大,诗味较淡;余光中直译中诗味稍浓;而田乃钊诗意最浓。三者在第9部分和最后部分,内容翻译上有差异,现将第9部分原文呈现如下:
Apoemshoudbeeqaulto:
Nottrue[4]220
余译:
一首诗应该完全相等
不仅求真[3]309
吴译:
诗应当等于:
不真实[5]568
田译:
诗应当等于——
失真去实[6]443
从三个译本对这句的翻译来看,余译“一首诗应该完全相等”,在什么方面相等?形式对仗,还是文字与现实相等?紧接着也没给出译文答案,这里有点令人费解。“Nottrue”,余译为“不仅求真”,吴译“不真实”,田译“失真去实”,余译与吴译、田译刚好相反。田乃钊在解读此处译文谈到,此处的“失真去实”并不是指不真实,而是不应以自然主义去写实,艺术的真实不等于具体、细节的写实,而是要用形象比喻,创造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6]444这有一定的道理,符合诗歌意象美的特点,但是作为一般读者,要领会此处译文的深意,可能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及文学功底。笔者认为此处余译更易让读者理解。再来看看最后全诗的点睛之笔,原文如下:
Apoemshouldnotmean
Butbe.[4]220
余译:
一首诗不应该示意
它应该全等[3]309
吴译:
诗不应当用言词表意,
而应当是具体存在。[5]568
田译:
诗不应当解说,
而自有形象在。[6]443
原文只有一个句号,余译无标点,吴译和田译有逗号和句号。此处标点的影响不大,按照国人的语文阅读习惯,这两句话具有转折关系,中间自然是要停顿的。第一句三者译文无明显差别;“Butbe”,吴译和田译内容相似,余译有点过于意译。这句话大意笔者认为是:诗不应当用言词表意,而应让它其义自现。此处余译为“它应该全等”,或许想让读者有进一步思考的空间来彰显诗意,但是吴译和田译更直观传神。
麦克利什是美国现代诗的重要作者,诗学成就广泛,杜若洲评述《麦克雷西诗抄》(The poetry of Macleish)一文时说过,研究诗歌技巧者,可以在其作品中发现押韵与母韵的微妙、音韵的复杂以及形式的多变,进而从中受益,并力荐读者阅读其多部短诗和长诗,阅读其思想,有助于诗歌的创作。[7]128麦克利什曾应美国成人教育协会之邀发表演说,美国各大报纸都以显著篇幅登载,詹姆斯·卡伯尔就此演说写了《麦克里希其人其文》一文,其中谈道:麦克利什认为作家所担任的角色正如同随军队奔赴战场,作家身上永远不会发现最彻底的绝望及最深切的疑惑,他们对某些事物必然有着最强烈的信仰。麦克利什认为作家以文字作战,且具备强烈的责任心,不在作品中显露强烈个人情感以增加读者的感情负担及疑惑。詹姆斯对此表示赞同,但也不满其过激地批评雷马克(ErichMariaRemarque)的作品《西线无战事》,及拉兹哥(AndreasLatzko)的作品《战争中的人》,过度夸大他们作品对战争的影响,并将这些作品拉入黑名单。倘若一流作家皆有如此重大的影响,那么根本不会有世界大战了。[8]172-175麦克利什作为作家的影响力在美国可见一斑。
朱自清曾在1947年出版的《新诗杂话》序言中谈到,麦克利什指出英美青年诗人的动向[9]88-97,而在《诗的趋势》一文中亦表达自己对诗的看法与麦克利什息息相通,即近年一般诗的趋势:不迷恋文字和技巧,要求无修饰的平淡实在感,平常人不惧怕且易读。时代的诗是人类的声音,诗人在写作的时候,他们是自己的一帖解药,可以解掉群众心理的影响;他们将孤注压在自己身上,为人类作战。[10]11-12在《新诗杂话》最后,朱自清还附录了麦克利什发表于《大西洋月刊》上 “诗与公众世界”(Poetry and the Public world)的翻译。该译文也坚定和宣扬了朱先生的人民立场,争取民主的心声,对于当时国内革命群众意志的坚定具有积极意义。徐中玉在1948年《文讯》月刊第一期第9卷中发表《重读〈新诗杂话〉》谈到朱自清的论文,认为若朱再写这种论文,一定会更进一步,要求“在平淡的日常生活里”和“微细的琐屑的事物”里,还要发现政治的意义,人民革命的意义。他还指出,“我们自己时代的真诗”用麦克利什的话说,已绝对不能避开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不但不能避开,而且“也许只有诗才能使人认识他们”。[11]141他认同麦克利什以诗来认识政治和社会生活。这相较于诗一般作用于表达苍白虚幻的个人情感,更有实质性的意义。
李欧梵在《世纪末的反思》中写道:“自由主义的想象:文学的对话。”这是关于《麦克里希和范多伦的对话》(The Dialogues of Archibald Macleish and Mark Van Doren,1974)一书的读后感。范多伦是著名批评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文中谈到两位大师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除了具有独创性,也有对文学艺术的“超现实”和“超理论”的敏感和“直觉”, 这是麦克利什和范多伦这一代人和年轻一代的文人、学者的不同之处; 他们对诗的分析最精密之处,除了作家的独创性使然之外,还似乎有点“新批评”理论的影子。而这种自由主义的想象力的局限之处在于没有太深的理论潜力。[12]306
作为一种有效的批评模式,新批评的特点之一就是他们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它已渗透到各种文学批评实践中,一般都能在文学批评实践中自觉运用理论,给文学批评提供指导性原则。[13]80麦克利什的《诗艺》就是新批评理论实践下的产物。《诗艺》引起国内学者广泛关注,译介数量也属最多,为国内诗歌的创作提供了新灵感及活力。
麦克利什无疑是美国伟大的现代诗人,其文学作品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评判,皆成就斐然。本文对麦克利什的作品及成就,国内译介情况,译介特点、影响进行梳理分析,并简要对比评析其著名诗作Ars Poetica三个中译本。相对前人对麦克利什较为零散的研究,本文对其译介研究较为系统,但针对麦克利什单部作品的深入研究,以及译本的对比探讨力度还不够。比如麦克利什获得普利策奖的作品,很值得我国译者做深入研究。本文希望引起更多作者及读者对麦克利什作品的兴趣,丰富国内文学,为其创作提供新启发,为译者在优质作品翻译方面提供更多选择,通过多译本的比较,促进翻译质量的提升。
[1]周余姣.身为斗士的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阿奇博尔德·麦克利什[J].图书馆杂志,2011(10):83-86.
[2]石云龙,蔡咏春,编.20世纪英美文学辞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316.
[3]林以亮,编.美国诗选[M].余光中,等,译.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76:302-309.
[4]姜涛.美国诗歌赏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220.
[5]吴翔林,编注.英美文学选读(增订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568.
[6]田乃钊,编译.英美名诗一百首赏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443-444.
[7]联经出版事业公司编辑部,编.世界文学名著欣赏大典:诗歌(第6册)[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1:128.
[8]威尔森.文学评论精选[M].蔡伸章,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77:172-175.
[9]朱自清.新诗杂话[M].上海:作家书屋,1947:88-97.
[10]朱自清.诗的趋势[J].文学创作,1943(2):11-12.
[11]徐中玉.重读“新诗杂话”[J].文讯月刊,1948(9):141.
[12]李欧梵.世纪末的反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306.
[13]孙胜忠.“诗艺”:关于诗歌的诗——评麦克利什的新批评实践和原则[J].外国语,2002(5):76-80.
[责任编辑亦筱]
2016-04-06
邓丽云(1988— ),女,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H315.9
A
1008-6390(2016)05-0061-0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