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陈亚仿,刘淑梅
(天津商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134)
概念隐喻的文化承载功能浅析
——以英汉经济报道为例
陈亚仿,刘淑梅
(天津商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134)
Lakoff 和Johnson指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认知现象、思维方式及文化行为,因此隐喻和文化紧密相连。关于概念隐喻的研究,不少学者对隐喻的认知机制、隐喻的分类、隐喻的运行机制、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等方面做过分析,但关于概念隐喻文化承载功能的分析较少。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具体从词汇短语、句子以及语篇三个方面探析概念隐喻在英汉经济文本中的文化承载功能。
概念隐喻;隐喻和文化;文化承载功能
概念隐喻的研究涉及多个领域,比如哲学、语言学、文学等。在这些领域的研究者大都将其视为一种语言现象或者文体现象。而Lakoff 和Johnson从认知角度出发,分析了隐喻为何是一种认知行为。[1]
从功能上看,概念隐喻本身就是用一种人们所熟悉的事物去理解另一种非熟悉的事物。而这种对于概念隐喻的认识超出了语言学领域,它将人们的思维带入概念隐喻中。[2]45在概念隐喻中有源域、目标域,如何将两者联系起来,中间需要通过思维这一“桥梁”,找到二者之间的相似性。这与语言学领域研究的概念隐喻不同,概念隐喻在语言学中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是美化文章的一种体现。
从结构上看,概念隐喻不是单方的映射,而是两个概念域之间互射。因为二者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所以可以用一种简单的经验来理解另一相对复杂的经验[2]。例如“Life is a journey”,在这对隐喻中,源域是“旅行”,目标域是“人生”,能让其联系起来的是二者在特征上的相似,包括:旅行者;旅行开始、旅途和结束等结构;旅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在这一隐喻过程中,“journey”包含的各种含义被投射到“life”这一领域中。因此,“ life”与“journey”一样,有始也有终。人生旅途也是一样,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因素,有欢乐有悲伤。[3]22-23从源域(旅行)到目标域(人生),从结构上看二者具有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来源于人们对于周围事物的感知与理解,而恰恰是这种相似性才能把两域之间联系起来。人们在进行这种相似之处联系的过程中,必然要置身所处的文化。[4]
根据概念隐喻的理论分析,无论是从功能上还是结构上,概念隐喻与思维、文化都有密切的联系。隐喻是用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去理解非熟悉的事物,是人们基于自己的经验去了解另一种事物[5],而人又是环境的产物,其思维方式必然受到所处文化的影响,因此人们所使用的概念隐喻必然反映文化特征。
概念隐喻的理论揭示了其为何与文化有一定联系的原因。从结构上讲,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渗透了文化信息,人们依据自己所熟悉的事物来建构非熟悉的事物,例如:商业是吃喝,商业是游戏,商业是运动等。[6]
这种映射本身就是一种认知活动。认知的主体是文化环境之下的人,而人们在进行二者之间的联想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文化的影响。因为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语言是载体,文化影响语言的使用。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这种特有的文化体现在方方面面,如生活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7]而特殊性和普遍性总是互相存在的,虽然由于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生活习俗、饮食文化等因素,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有所区别,但文化间也具有相通性,透过差异我们也可以看到文化间的共性。本文主要是通过研究经济文本中的概念隐喻找出其中的文化,概念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必然蕴含文化信息,从而促使概念隐喻的文化承载功能在经济文本中发挥更好的作用。许多学者研究了概念隐喻的相关功能,如概念隐喻的语用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等,但是对其文化承载功能的研究相对较少,故本文从认知角度出发,具体从词汇短语、句子以及语篇三个方面来探析概念隐喻在英汉经济文本中的文化承载功能。
本文从《21世纪经济报》《中国日报》《经济观察报》以及部分网络资源收集了英汉经济报道的相关语料,以此为语料载体,分别从词汇短语、句子以及语篇层面阐述概念隐喻的文化承载功能。
(一)词汇短语层面传递出的文化信息
如今商务活动日渐频繁,而隐喻作为一种认知与思维方式贯穿于商务语境中,一些经济词汇的使用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的制约,呈现出文化的独特性。
例如英汉语都善于使用颜色词语来隐喻经济现象,但是由于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中西对于颜色的喜好有所不同。在英汉经济报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英语股市报告中使用“Blue Chip(蓝筹股)”,而汉语报道中使用“Red Chips(红筹股)”。“蓝筹”最早是西方赌场中的一个用词,在赌场中,有蓝、红、白三种颜色的筹码,其中蓝色筹码最为值钱,红色的次之,白色的最差。因此,“蓝筹股”运用到股市中指的是那些在所属行业内占据重要支配地位、业绩优良、红利优厚的大公司股票。在北美的股市中“红股”表示“股市下跌”;而在汉语中,人们自古以来偏爱红色,红色代表着好运,代表着吉祥。在股市中“红筹股”具体指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股票。在汉语经济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与“红”字相关的表达,如“红利、红包”指公司里老板对员工的奖励;“分红”指的是分利润;还有“红云、开门红、飘红”等表达。
在经济报道中,我们也常见到人们使用动物词汇来隐喻经济现象。例如在汉语报道中,经常看到一些经济词汇与“龙”相连,“龙头企业、老龙头、亚洲四小龙等”。在汉语中“龙”是吉祥、聪慧的化身,然而在西方“龙”是“邪恶”的化身。此外在证券交易市场,我们经常看到“The Bull Market(牛市)”和“The Bear Market(熊市)”的用语,“牛市”预示着市场前景乐观,而“熊市”预示着市场前景悲观。在西方文化中,动物“牛”代表着财富,这源于古希腊人对于“牛”的崇拜,而“熊”来源于美国西部拓荒时代,将牛和熊作为互斗的动物,所以“牛市”对应“熊市”。由此可见,隐喻词汇在经济报道中的使用传递了文化信息,在具体选用词汇映射到目标域时,要根据所处的文化而选择。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文化特色,而带有文化特色的经济词汇运用到文本中就会凸显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商务往来中,双方都要提前熟悉对方的文化,以免在商务往来中造成沟通障碍。
(二)句子层面传递出的文化信息
商务往来中概念隐喻在句中的使用和文化也有着密切联系。经济报道本身就需要和人们所熟悉的事物相关,无论是在汉语还是英语报道中,都会使用人们所熟知的话语来阐述,在这期间概念隐喻的使用必然凸显出民族的文化特色,使得概念隐喻在经济报道中承载文化传递功能。例如在汉语经济报道中我们经常看到跟“吃”相关的概念隐喻:
我们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
这家公司看到专业人才就流口水。
一定要把这笔投资吃下来。
这次交易的对方嘴张得太大了。
对于如此庞大的蛋糕我们如何划分关系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汉语文化中,人们自古以来就重视“吃”,“吃”字意义丰富,如“吃小灶、吃空饷、吃下、吃利息、吃香等”,在这里“吃”寓意“获得”。在经济活动中人们将熟悉的“吃”文化运用到概念隐喻中,通过语言来传递民族特有的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重视饮食,自然对饮食很熟悉,在经济文本中借用众所周知的“饮食文化”来理解抽象的不熟悉的经济现象,不仅使经济活动容易理解,而且便于沟通。[8]
概念隐喻在经济文本中的使用,一方面起到了修饰作用,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另一方面又传递了文化的信息,凸显了概念隐喻的文化承载功能。除了“吃文化”以外,在经济报道中我们还经常看到有关农业的概念隐喻,将经济的运行看成是农作物的种植。例如:
烽火通信的坚守与转型:深耕“一带一路”海外市场。
中韩青年播种友谊,“一带一路”构建中韩命运和责任共同体。
一旦市场化落地生根,对生物公司就是财源滚滚。
“一带一路”外交继续升温,我国收获十年政策红利。
随着有能力解决核心零部件难题从而降低成本的企业有望率先实现量产化和进口替代,集成、本体、零部件企业有望依次“花开”。
无论是“深耕、播种、生根、花开”还是“收获”,都与农作物的种植息息相关。这些隐喻在经济文本中的运用体现出“中国农业大国的文化”。概念隐喻本身就是用一种人们所熟悉、理解的事物来映射到人们不熟悉的事物中。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于农作物从播种、细心呵护到最后的收获都很重视。在经济文本中,源域为农作物的种植,目标域为各种经济活动,之所以能够将源域和目标域之间联系起来,最主要的因素是二者具有相似性。首先,农作物的种植从播种、培育到收获需要经过一段周期,而在这段周期里,需要人们的细心照料,施肥、除草、灌水等,如果疏忽大意或者急于求成就会出现一无所获的场面。而经济活动本身也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的过程,从项目出台到双方的洽谈、交流,到最后的合作,也需要细心经营。其次,中国自古就重视农业,农业文化自然也就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经济活动日渐频繁,也必不可少地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一部分。农作物概念隐喻的运用使相对复杂的经济活动变得易于理解,促进双方商务的往来与合作。最后,“深耕、播种、收获”等隐喻在经济文本中的使用传递出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的文化,与西方的商业文化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是在汉语报道中引用“农作物隐喻”的原因。农作物的收获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而在商务往来中,中国人恰恰重视的是合作双方“感情”的培养,重视“和谐”,而不在于急于达成某项协议,在中国还有句俗语“买卖不成仁义在”。这与西方的商业文化迥然不同,西方人时间观念较强,在商务往来中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不喜欢拖延时间,在商务合作中也很少刻意去维持良好关系。透过这些农作物相关词汇的使用,让我们可以迅速捕捉到民族的文化根源,词汇的使用是显性的,而隐藏的文化需要细心挖掘。
关于概念隐喻在句子层面传递出的文化信息,以上是简单的示例。此外,在经济报道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商业是战争,商业是有机体,商业是旅程,商业是运动,商业是游戏”等说法;还有以“人”为源域的概念隐喻,经济是自然现象的概念隐喻,经济是动物的概念隐喻,经济是植物的概念隐喻等。所有这些概念隐喻都是借助源域到目标域间的相似性,通过想象和联想使之在经济文本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概念隐喻也具有了文化承载功能。
(三)从语篇层面传递出的文化信息
关于语篇层面的经济报道,本文选择的语料来自“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一带一路”建设,涉及沿线70多个国家,各种异域文化穿插其中,在商务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是文化间的交流。经济建设是主体,文化为经济建设做铺垫。“一带一路”的相关经济报道就明显渗透着中国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甚至可以说带着中国元素。中国历来重视友谊,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在“一带一路”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报道都与沿线国家的友好往来相关,这也反映出我们民族文化的特色。
例1中巴友谊源远流长,坚如磐石。正如***主席所说,在其年轻时就经常听说关于巴基斯坦以及中巴友好的动人故事,这次访问巴基斯坦,感觉就像到自己兄弟家中探访一样。中国人民把巴基斯坦称作“真诚可靠的朋友”,甚至还被许多国人形象地称为“巴铁”。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评价中巴友谊“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比铁硬”,巴基斯坦人民也常用“宁舍金子,不舍中巴友谊”来表达对中巴友谊的珍视。
例2朋友圈,一个随着微信而被人们熟悉的概念。在朋友圈里,人们发布状态,获得点赞和评论,在圈子里赢得认同,收获朋友。建设“一带一路”要经营好自己的朋友圈。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已超过一年半,这短短的时间里,已经加了数十个好友。中国发布消息,他们积极点赞、评论;中国伸出合作的橄榄枝,他们热情相迎。透视“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你会发现它的含金量很高。
例3“我们将继续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寓中国发展于世界繁荣发展之中。”10月21日,国家主席***在“英国经济心脏”伦敦金融城举行的中英工商峰会上发表演讲,为欧洲经济复苏鼓劲、为新兴市场国家提气,向英国、向世界发出了携手共走“一带一路”的倡议。
从以上经济语篇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中巴友谊源远流长”、“建设一带一路要经营好自己的朋友圈”还是“携手共走一带一路的倡议”都把“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的往来看成了朋友之间的交往。在第一则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把巴基斯坦当作自己的朋友,拿出自己的诚意去与之交往,而巴基斯坦人民则提出了“宁舍金子,不舍中巴友谊”。在第二则报道中,直接用人们最为熟悉的“朋友圈”链接“一带一路”建设,所有这些将“一带一路”建设与“重视人际关系”联系起来的是二者的相似性。源域是中国重视朋友、重视人际关系的文化,目标域是“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的经贸、文化等方面的往来。而概念隐喻的两个结构:源域和目标域必然要有相似性,二者才能联系起来。从源域上看,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自古就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中国这种重视朋友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人际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经济往来是否顺畅,社会是否和谐等。而“一带一路”建设涉及沿线70多个文化各异的国家,能否处理好与沿线国家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经贸上的往来。所以“人际关系的处理”成为联系源域与目标域的纽带。
在经济报道中,中国将与沿线国家的合作看成是圈内的一种友好往来,一种朋友间的互利合作,而这种文化就进一步拉进了与沿线国家的距离,同时在经济报道中使用这样的隐喻表达,一方面传播了中方文化,加深了沿线国家对于我国的文化理解,另一方面民心的相同使得“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的商贸往来更加和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词汇、句子的选择,还是语篇报道,概念隐喻都渗透着文化的因素,体现出文化承载功能的一面。无论是词汇、句子还是语篇都是显性的,能用肉眼看到的,而隐藏在其中的文化需要在了解一国文化的基础上,细心去总结出来。概念隐喻在经济报道中的使用不仅体现出概念隐喻的认知行为,而且还具体透露出文化的信息。
概念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行为,而且也是一种认知行为。本文以Lakoff 和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活的隐喻》为依据,从认知功能、结构上进一步阐述了概念隐喻理论、概念隐喻和文化的关系,以及概念隐喻在英汉经济报道中的具体体现。从所使用的经济词汇、报道中带有文化特色的句子、凸显文化特点的语篇等三个层面进一步阐述了概念隐喻是如何从源域到目标域一一映射的,连接二者的相似性是什么,概念隐喻的文化承载功能是如何体现的。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经济报道中的概念隐喻。经济活动本身就是相对复杂的活动,概念隐喻的运用使得经济往来易于沟通,保证商务往来的顺利进行。概念隐喻是一种认知行为,和文化密不可分,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我们应在了解各方文化的基础上,合理运用隐喻进行商务沟通。
[1]Lakoff,G. & Johnson,M.MetaphorsWeLive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张磊.隐喻与文化[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4):45-49.
[3]束定芳.隐喻与转喻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4]张蓓.试论隐喻的认知力和文化阐释功能[J].外语教学,1998(2):15-17.
[5]王晓俊.中国本土文化背景下的隐喻认知观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6]赵敏.中美商务语境中常用概念隐喻及其文化根源的比较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7]李香玲.隐喻认知的文化透视[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21-125.
[8]任彦.财经话语中的概念隐喻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9.
[责任编辑亦筱]
2016-01-08
陈亚仿(1991— ),女,河北廊坊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商务;刘淑梅(1967— ),女,河北青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化。
H313
A
1008-6390(2016)05-0066-0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