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贾春彪
摘要:财政透明是新时期责任型政府建设的“底线标准”,是确保人民群众具有参政权力的基本前提,是避免财政资金浪费以及贪污腐败行为的制度保障。事实上,国家政府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财政问题,也致力于财政透明度改革,颁布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实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目标不断努力。文章主要从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的角度出发,探讨财政透明度对其的影响和相应的提升途径,以此说明推动财政透明度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财政透明度;财政资金配置;提升途径
所谓财政透明度,即向社会公众最大程度公开政府相关信息,如政府职能结构、财政政策意向、财政预测等,并确保公布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及时性和可比较性,以便金融市场及选民能有效估计政府的财政地位以及其活动的真实成本与收益。此定义是1998年George Kopits与Jon D. Craig提出的,主要从会计透明度、制度透明度以及指标和预测透明度三大方面展开了详细论述。但财政透明度最重要的就是对“度”的把握,只有把握好“度”才能准确判断其对财政资金配置效率产生影响,也才能对症下药,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一、设定模型
本文基于理论分析框架设定如下模型:
effit=ait+a1tranit+a2rtrit+a3reit+Xit*λ+μit
其中,effit表示第i年t省市的财政资金配置效率;tranit表示财政透明度;rtrit表示人均预算内财政转移支付;reit表示人均预算内财政收入;Xit表示控制变量;μit表示残差项。
在选择控制变量方面,不同专家学者有着各自的考量,Grosssman(1999)认为,管理与监督成本和人口密度呈负相关,即居民规模不断拓展会给政府在公共服务的提供上带去规模经济;Hamilton等(1983)认为,财政支出效率受地区居民给政府施加压力的影响,而居民受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能给政府施加压力的能力,同时外商投资也十分关注这一点;陈诗一等(2008)认为,人均收入水平较高或是财富水平较高会对支出效率产生正面影响,因为富裕居民会给政府施加更大压力以达到满足自身共同服务需求的目的。故本文主要选择以下四种控制变量:人口密度(pd)、人均GDP、人均教育支出(redu)以及外商投资总额(FDI)。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选数据主要来源于各省级地区2010~2015年的相关数据,具体选择包括自治区和直辖市在内的30个省展开分析,除开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财政透明度数据主要来源于上海财经大学公布的2010~2015年的《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财政资金配置效率主要通过产出法进行测算;控制变量、财政收入及转移支付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财政统计年鉴》。至此,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均能得到有效保障。
三、财政透明度对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
在进行实证回归分析时,为确保结果稳定可靠,本文对设定模型里的变量均取对数,选择广义最小二乘法估计面板模型,选择经过Hausman检验的固定效应模型。为确保数据的可比较性,同时给出了随意效应模型和混合回归模型的结果作参考,并科学分析时间差异,以此检验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相关数据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固定效应模型和时间差异两者的变量符号和显著性水平基本保持不变,回归结果比较稳定可靠。财政透明度回归系数为负且均不明显,这说明当前我国的财政透明度难以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需要进一步采取相關措施,充分发挥财政透明度对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的积极影响。
四、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的提升途径
(一)完善法律法规
财政透明度与财政支出绩效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良好、完善的法律环境才能为财政透明度的提高作保障,进而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事实上,党中央和国务院也针对财政透明度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在具体执行时却不够严格到位,存在相关信息公开范围不广、内容不细、区域间信息公开差距大、或是并未完全公开绩效评价结果等问题。归根究底,就是在法律层面上缺乏有针对性的约束力。故党中央和国务院应针对相关信息的公开内容、、范围、程序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要求各个地区严格执行。
(二)充实公开内容
就当前国家的治理架构来看,财政支出不仅包括资金的产出效率,还包括资金的使用效果,和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但当前财政资金支出相关信息的公开基本都集中在人大财经委员会层面,即便有部分向社会公众公开的信息,内容也很粗略,缺乏实质性。故建议国家应向社会公众公开更加详细和全面的绩效评价报告,包括相关评价结果。并且和评价结果有关的各类指标和相应说明都应一同公布,充实公布内容,提高财政透明度。
(三)推进预算绩效
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我国各个地区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主要模式,是政府对财政资金支出结果的有效控制。为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应进一步拓展绩效管理模式,设定各种支出项目的预算绩效目标,并制定配套的审核与批复制度,推行集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为一体的全面性的绩效管理工作机制,并确保整个过程的公开透明性。只有进一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才能有效强化政府的治理水平与能力,获得社会公众的更多支持和认可。
(四)完善公开方式
进一步完善公开方式能有效提高财政透明度,使得财政支出资金的配置更加合理与高效,对政府而言,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的工作质量也会更高。在信息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各种各样,政府也应充分借助网络的普及,拓展财政相关信息的公开方式,开辟各种良好渠道供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具体而言,政府可借助网络的传播优势,重点推行“互联网+政务”的公开模式,促进实体信息公开平台到网络信息公开平台的转变,强化信息公开的集中性、内容的透明性以及形式的网络性。同时,加强门户网站和综合新闻网站、实体行政服务中心以及商业网站之间的沟通互动,使得信息公开方式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
五、结语
综上所述,财政透明度的高低会影响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同时两者也是相辅相成的。过度公开财政信息增加信息泄露风险,给有心人可乘之机;信息公开度不够,也难以有效推进财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进行财政信息公开的时候必须把握好“度”,合理的公开度才能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燕,王晓.国家治理视角下我国地方财政透明对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6(11).
[2]梁城城.我国财政透明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6
[3]李丹,裴育.财政透明度对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J].财经研究,2016(02).
(作者单位:肇东市财政局)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