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江西省专利运营体系建设推进策略研究

时间:2024-07-06

李福瑞,冷雄辉,刘 宇,龙小华,余飞龙,蔡 辉

(1.江西省科技事务中心,330046,南昌;2.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30077,南昌)

0 引言

当前,专利运营已成为国家关键核心技术资源收集和市场竞争的手段,成为了实现技术创新价值和效益的一种途径和方式。江西省专利工作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型过程中,推进专利运营体系建设是当前必须紧迫推进的关键任务和重要目标。因此,在创建创新型省份过程中,江西省必须大力推进专利运营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1 核心概念与研究现状

目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于专利运营的内涵及外延并未形成统一认识,不同学科对专利运营的概念界定和研究视野也不尽相同。例如,张亚峰等人认为专利经营是指各类主体多种形式对专利权开展商业化运用相关活动[1]。综合法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概念,本文认为专利经营是指以专利权为基础,通过许可、转让、融资、证券化和其他经营手段,实现技术价值、经济价值和法律价值的商业化运营过程。

企业开展专利运营的战略目的是力图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提高商务谈判与技术合作中的谈判能力,从而获取资本性收益和技术能力筹备等[2]。良好的专利运营体系是企业创新管理和相关经营活动的基础,是企业对外部市场、社会和技术等环境洞察分析和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重要保证。良好的专利运营体系具有持续创新性、价值增值性、内生成长性和对外开放性等特点。

现有相关研究围绕专利运营的主体、模式以及相关政府政策等主体展开。一般专利运营由3类主体展开,主要包括企业、高校和专利运营服务机构[3],其中高校在专利运营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并有着不同于企业等其他主体的特征[4]。企业是实施专利运营的主体,一般采用标准化、产业化、贸易化等多样化的运营模式进行,每种模式均由不同的专利运营行为或活动组合而成[5]。栾春娟等从技术交易角度将运营模式划分为输入型、均衡型和输出型[6]。马碧玉认为生物技术公司可以采取平台技术转让、总销售额、合同许可和联合市场开发四种经营模式来开展专利运营[7]。但是,专利运营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领域,企业经营者往往并不能很好地判别运营开展需要的要件和运营会带来的问题,而更多会因为逐利的性质导致短视[8]。因此,为了弥补企业专利运营活动先天不足与力量薄弱,政府有必要建立健全有效制度规范及法律规制,引导建设专利运营平台体系建设。例如,苏平和张转认为政府需要建设“1+2+20+N”的新型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9]。近年来,虽然我国专利运营服务机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这些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的功能实用性较差、运营模式相对简单等问题仍然非常突出[10]。总之,现有研究尽管对专利运营的概念和模式有深入探讨,但是缺乏对专业运营体系建设的关注,特别是鲜有研究聚焦地方政府的引导政策设计等主题。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江西省专利运营体系建设成效以及不足,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 江西省专利运营体系建设成效及不足

2.1 江西省专利运营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

首先,江西省启动“发明专利提质倍增三年行动”,专利运营基础持续提升。全省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显著增强,专利质量和结构持续改善。2021年,全省专利授权97 372件,发明专利授权为6 741件。

其次,江西省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专项行动,专利权质押融资额逐年上升。2017江西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7.99亿,2019年达12.22亿元,2021年则达40.52亿元。另外,全省专利运营的金融创新不断涌现,例如赣州、鹰潭和抚州等地已经开展了知识产权证券化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等金融创新试点工作。

再次,江西省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建设稳步推进。2016年南昌金轩科技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国家专利运营试点企业。南昌大学成立了全省高校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华东交通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筹建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中国稀土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不断推进建设等。

最后,江西省出台了专利运营体系相关政策。近年来,江西省出台了《进一步加强江西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工作的意见》《江西省企业知识产权(专利)质押融资成本补贴专项申报指南》和《江西省高价值专利培育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稳步推进专利运营体系建设。

2.2 江西省专利运营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2.2.1 江西省专利运营体系基础薄弱

1)江西省专利运营资源贫乏。首先,专利技术构成比例有待进一步优化,发明专利比例仍偏低。2021年江西省授权专利中,发明专利占比仅为6.92%,这与我国经济发达省份和地区相比差距明显。相比而言,江西省授权专利以非职务发明专利为主,专利技术转化实施率仍有待提高。其次,有效发明专利的占比偏低,技术含量和市场价值较低。江西省有效发明专利总量与国内经济发达的省市相比有巨大的差距。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江西省有效发明专利总量为6 896件,不仅与广东省的168 480件差距偏大,和中部省份湖南省的27 863件、山西省的9 896件也有差距。这说明江西省有效发明专利的技术含量和市场价值仍然偏低。

2)江西省专利运营市场需求匮乏。2020年,江西省知识产权局通过江西省企业园区情况调查系统对江西省5 738家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调查结果显示,江西省企业主要是以专利自我实施为主,专利自我实施率为83%,专利转让率仅为2.6%,而相关的专利运营实践更是鲜有出现。目前江西省企业仍然处于盲目追求专利数量增长阶段,专利的技术商业价值和质量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发明专利授权后往往被束之高阁。

3)江西省企业和高校专利运营能力欠缺。江西省多数企业尚未设立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人员,大部分企业无法制定前瞻性并具有实际指导价值的知识产权战略,且没有能力有效实施专利运营战略。另外,江西省高校及科研院所普遍存在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现象,特别对专利缺乏科学有效的运营和管理。江西省高校中授权了一些具有良好的潜在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的高价值专利,但是因为权利人态度上忽视或没有能力有效实施专利运营,因而大部分专利事实上变成“沉睡专利”,失去应有潜在商业价值和技术推广作用。

2.2.2 江西省专利运营体系中功能链运转不灵

1)江西省专利运营中介服务体系尚处于初步建设阶段。江西省能开展专利运营的中介平台和专业型服务企业尚少。截止目前,江西省仅有少数从事专利运营企业,而且主要集中在新材料、生物和新医药、航空等产业开展专利运营服务工作。省内知识产权服务中介机构,如中国(南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主要定位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开展专利运营业务乏力。

2)江西省专利运营金融体系处于初步建立阶段。截止目前,江西省尚未在重点产业设立相应市场化运作的专利运营专项基金,也缺少中央财政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专项资金的支持。江西省知识产权金融参与主体有限,“政府+银行+保险”知识产权金融模式难以形成有效的专利运营金融生态圈。目前江西省专利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方法和策略较为单一,相关管理机制有待继续完善。特别是政府等所能提供的专利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有限,政策收益范围较小,仅限于有合作关系的银行和保险公司;相关银行机构申请风险补偿资金业务采用“签约制”,办事程序复杂,工作效率低下;银行申请风险补偿资金使用门槛高,仅限于原放贷后形成“呆账”级别。

3)江西省专利运营人才匮乏。江西省缺乏具有多学科或者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专利运营人才,更缺乏高层次国际化的知识产权人才。一方面,专利运营人才培养机制乏力。目前江西省仅有南昌大学等少数几所高校开设了知识产权相关课程,知识背景单一的课程难以适应专利运营业务对跨学科交叉知识的需求;另一方面,专利运营人才分布不合理。江西省有限的专利运营人才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而立法执法机构、企业、中介机构中专利运营人才匮乏。

4)江西省专利运营公共政策相对缺位。江西省专利运营的规制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相应的行业标准与配套政策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因而公共政策的相对缺位难以适应全省专利运营的快速发展的需求。

3 推进江西省专利运营体系建设的对策

江西省要建立并完善以企业主导,产、学、研、金、介、用等各类主体参与的专利运营体系,打造由平台、基金、机构、产业等多种主体参与的的专利运营协同合作机制,有效促进专利运营业态持续健康发展。

3.1 培育一系列具有强运营能力和高服务水平的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机构和企业,积极打造专利运营中介服务体系

着力加快中国(赣江)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在南昌市和赣州市建立区域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借鉴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金融创新(横琴)试点平台——七弦琴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设经验,江西省知识产品运营平台要积极争取实现与全国专利运营公共服务平台相互连通,共享资源与信息,建立专利在线实时评估系统和竞价系统。加快推进专利技术(江西)展示交易中心、江西省青年知识产权(专利)交易孵化中心等平台建设,推动全省理工类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立校内专职化专利运营综合管理机构,积极引导江西省“2+6+N”产业上下游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机构与企业、理工类高校和相关科研院所联合建立战略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提高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一体化、专业化的专利运营服务能力和水平,高质量完成专利价值评估、转让许可、专利质押物处置、投融资等专利运营业务,实现全省高价值专利商用化和产业化。

推动具有民营化、市场化和网格化等特点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的发展,鼓励江西省现有知识产权代理机构逐步转型为综合性的服务机构。引导和推动江西省国家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中国(南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江西省知识产权(专利)孵化中心、江西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江西省科学院科技战略研究所、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西)基地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发展成为具有第三方支付等功能的综合型知识产权交易服务机构。大力推动专业化知识产权运营公司设立,鼓励建设若干特色突出、高效顺畅、功能齐备的产业化地市专利运营机构,以股权投资等方式扶持专利运营机构做大做强。

3.2 实施专利商用化金融专项行动

完善知识产权投融资政策,支持建立以银行为主体,同时有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机构等金融机构及服务机构参与的市场化知识产权金融体系,探索建立多元化知识产权银政企风险共担机制。

整合中央和地方专项财政资金和各种金融资源以市场化方式积极筹建江西省特色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努力争取国家财政重点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专项资金,整合江西省财政配套资金设立知识产权运营引导资金,向各设区市政府募集一定数量的资金,共同组成母基金,分别设立多支子基金,并适时增加引导基金规模,推动基金做大做强。建议重点产业运营基金围绕LED产业、有色金属新材料(铜、稀土和钨)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重点投向高价值专利池(专利组合)的培育和运营、产业核心技术专利实施转化和产业化、产业专利导航、知识产权重大涉外纠纷应对和防御性收购、涉外专利的国际标准制定以及对符合基金投资的领域并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科技型初创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等。

继续完善以专利投资基金和风险补偿基金等为基础的各类投融资平台和工具,加快设立江西省省级专利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进一步完善专利质押融资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要专利质押融资的推广到各设区市,鼓励以社会资本带动多投资主体设立小微企业风险补偿基金。推动江西省所有依法设立的银行都可以适应于专利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政策;推动金融机构简化专利质押贷款流程,实现风险补偿资金业务申请由“签约制”调整为“备案制”,即只要是符合申请条件的银行在登记备案后就可使用风险补偿资金,并适当降低银行使用风险补偿资金的门槛。

3.3 加强专利运营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江西省专利运营人才培养力度。鼓励和引导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高校采取以跨学校、跨学科、跨专业等方式设立知识产权学院和知识产权专业,采取定向委培的方式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专利运营人才。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在管理学和经济学中增设知识产权专业,在理工科专业学生中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探索实践理工科专业与知识产权专业“双硕士”学位培养模式。江西省理工科背景的高等院校应实现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全覆盖。

加大知识产权人才引进与培育。将高端知识产权人员和专业人才作为紧缺人才列为江西省重点人才引进目录。建立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库和骨干人才库,组建省级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建设知识产权人才信息网络平台,形成知识产权人才供求一致的联系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

加强专利运营培训。江西省各地市应依托高等院校或知识产权机构设立一到两家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广泛开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负责人、各类创新人才的知识产权培训,开设知识产权培训课程,满足中小微企业人才需求。将知识产权培训作为公务员培训学习的重要内容,党政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等应参加规定学时的知识产权培训。

3.4 完善专利运营管理机构,营造良好的专利运营社会氛围

组建由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省财政厅、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西监管局等参与的江西省知识产权金融工作小组,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负责组织制定并落实推进专利运营的战略规划、指导意见等,监督检查相关方案的组织实施。加强专利运营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江西省知识产权管理与执法人员的基本能力。

促进专利文化的发展,加大专利运营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专利运营的认识,营造良好的专利运营氛围。组织江西省战略新兴产业高价值专利引导培育大赛,打造国际性知识产权论坛品牌。此外,专利运营知识可以通过各类媒体以各种合理形式进行传播,并发布相关的典型案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