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王新宇
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 南宁市 530022
小故事藏大智慧
——《聆听中国》的美学内涵与时代价值
王新宇
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 南宁市 530022
纪录影像作为新方式介入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当中,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支撑传统文化发展的同时,更需要阐释文化的内涵,传播时代的价值,才能更好的唤醒民族意识,共建文化自觉。《聆听中国》具有文化人类学价值,在记录中国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传递美学与时代价值,保护文化多样性。
《聆听中国》 美学内涵 时代价值
2015年底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推出纪录片《聆听中国》,这是首部从“声音”角度来认识和展示中国的纪录片,历时两年,全程使用4K高清摄像机录制,与以往央视纪录片不同的是,《聆听中国》是采用了无旁白与解说词的构思形式,完全运用现场同期声,并将5.1环绕立体声录音技术运用到现场的原创纪录片,让观众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视听震撼,力求真正实现“中国故事,声音表达”。该片从1530多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选取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聆听当下中国人生产生活的小故事,展现现代中国人传统文化的大智慧。
《聆听中国》具有文化人类学价值,摄制组辗转贵州、云南、四川等民族地区,搜集记录了侗族大歌、屯堡地戏、反排木鼓舞、苗族古歌、纳西古乐、热美磋等多种珍贵的声乐、器乐、舞乐以及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原一幕幕原生态场景,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挖掘,展示其独特的美学内涵与时代价值。
《聆听中国》的个性美来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美学品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文化遗产,不同于固态的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一个地域中形成的与其生产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各种技艺、技能、社会实践、观念表述以及文化场所等等,其传承方式主要依赖于传承人的口传心授,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较于物质遗产,流失迅速,不易保存,《聆听中国》中所提及的音乐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经过口口相传一代代延续下来。譬如,侗族歌师潘萨银花在53年当中培养出1200多名弟子,而当两名女弟子临别时刻,潘萨银花还是依依不舍,教予她们“散堂歌”,这是对弟子的眷恋,更是对侗族大歌未来的期盼。侗族大歌相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其特征是无指挥、无伴奏、多声部的民间大合唱,2009年侗族大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从江小黄村侗寨寨民在其独具特色的鼓楼前唱起《祖公洛寨歌》时,一种由心而生的震撼愈唱愈浓,观众也不禁为祖先的传统文化肃然起敬,正如潘萨银花在片子所说的“侗族有一句老话叫作‘饭养身,歌养心’”,侗族的精神也会从这些流变的民歌中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多种多样,而本片遴选西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音乐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真实、最质朴、最能代表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声音,普通人的生活再装点上文化的烙印,更能反映中国人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展现中国人的生存智慧。纵观全世界,无论是欧洲还是中亚地区,现代社会已经完全丢失其历史优秀的文明,而延续数千年的中华文化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在绝对意义上没有出现断层的国家。《聆听中国》中所展现的“安顺屯堡地戏”,以小见大,完美的诠释了中华文明的与众不同。屯堡文化既有自己独立发展、不断丰富的历程,也有中原、江南文化的遗存,既有传统文化特点,又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地戏”实际上是“跳神”,是盛行于屯堡地区的一种民间戏曲,粗犷、奔放,被称为“戏剧活化石”,是明朝时期征服云南叛乱的征南大军所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是人类应该共同拥有的信仰。岜沙人崇拜树木,把树木当做神祭拜,他们认为“人来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生不带来一根丝,死不带走一寸木”。片中岜沙寨老滚拉旺坐在火塘边,为观众有条不紊的讲述着岜沙人的生命观,他们认为,生命树就是代表着岜沙人的生命,而发髻也代表着一棵大树,待到成年时要剔除四周的杂草,留下中间的“户棍”寓意着生命树长得更绿更好。在成年仪式上,男子接过父亲的火枪,在树林下鸣枪,也即承担起一个家庭的重任,人生的路还有很长很远要走。当一棵树倒下也就意味着一个人的逝去,那棵陪伴岜沙人成长的树将会作为棺木,开始另一个世界的继续陪伴,并且在埋葬处种下新的小树苗,这是另一种方式的再生与延续。
“生与死”是有生命的群体必须经历的过程,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作为世间万物的普通人,我们不应该单纯的关注生死本身,而是应该更多的关注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是否活的有意义,活的有价值,是否对社会有贡献。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岜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树木同生同长同死,便是对自然、对社会最好的贡献。
由于黄帝的后人占领了山下的大片沃田,而作为蚩尤后人的苗族人,便在山上的荒坡上开始开辟小块的田地用来耕作,在历年的耕作中,他们也总结出来许多有效的农田种植方法,在种植的水田里养殖鲤鱼,一举两得,既可以品尝到鲜美的鱼肉,还可以除去稻田里的害虫。在犁田的时候放养鸭子,也消灭了翻搅出来的害虫,这是苗族人自我总结的小生态链,更是世代传承的苗族人与天地和谐相处的自然观。
《聆听中国》是一部关于“声音”的纪录片,是关于那些即将消逝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汁原味的音舞形制,无旁白、纯同期,犹如天籁,整部纪录片神秘平静,将几个民族真实的生活碎片串联起来,叙事交叉独特,让人回味无穷。
当岜沙寨老滚拉旺在火塘边,点起火烟开始讲述民族历史、民族文化的时候,令观众眼前一亮;当俄亚村民唱起纳西民歌《金佐座》的时候,仿佛观众都随着声音回荡在山谷中;而当你还在回味《布谷歌》的时候,镜头早已切换到岜沙男子的成年礼上了。这些生活碎片看似不相关,也会有人说叙事方式很杂乱,但是当你仔细思考的时候会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民众对自我文化的关照,他们以日常生活的方式在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这即是文化的自觉。
没有解说词,运用同期声也是《聆听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听”就是要听民众自己讲自己的故事。一方面,只有文化中的“我者”才是最了解本民族历史的人,而作为外来人的“他者”只是站在了第三者的角度来关照、猎奇其他族群的文化;另一方面,只有“我者”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在讲述给“他者”的时候,才会更加增添对自我文化的自信心,更好的传承祖先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这即是文化的自信。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快餐式的大众文化使得传统文化渐趋消逝,注意力经济充击着文化的多元化、多样性,单一的、同质的文化形式在全世界肆意猖獗。当今时代是技术创新不断发展的信息时代,技术的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相互矛盾又是相互依赖的,一方面,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效率的数字智能模式逐渐取代了效率低下的人工小规模制造模式;而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更为先进的保护形式,而正是在这一阶段,影视艺术的出现为传统文化的多元共存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聆听中国》记录了侗族大歌、屯堡地戏、反排木鼓舞、苗族古歌、纳西古乐、热美磋等多种珍贵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适应时代发展,紧随时代步伐,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是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在1925年提出的概念,他认为记忆是一种具有集体性的记忆,并且指出,集体记忆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而非一个既定的概念,因此,在一个社会中有多少个群体和机构,就会有多少不同的集体记忆,而且这些记忆通常都是由其各自的成员经历很长的时间才得以建构起来的。作为一个民族或族群的“族群记忆”或“民族记忆”,都属于集体记忆的范畴。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是族群记忆的活的载体,维系着族群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聆听中国》中谈论到每个民族民间的音乐与舞蹈是他们世代传承的文化依存,是整个民族集体记忆的具象呈现,纪录片的摄制更加夯实了族群成员对自我历史记忆的认知,同时,也增进了族群之间的认同感,更加深了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影视记录在新媒体时代有着很重要的传播作用,文化不是固步自封的,自古以来,文化就是不断的传播和变迁的,因此,保护文化不能单纯的自我欣赏,而是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宣传民族文化,以唤起民众的保护意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当中来。借助影像纪录方式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更多的受众通过纪录片去触摸大众文化冲击下濒临失传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脉脉余温,开启重温历史和文化记忆的有益尝试,充分感知影像纪录作为理性批判工具表达出的文化忧患意识,进而理解影像作品的终极人文关怀,推动民族及地域文化传播辐射,更好的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塑造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国家形象。
《聆听中国》是一部从平凡生活中提取传统文化的纪录片,行走在山水间,记录普通人的故事,力求把最淳朴,最真挚,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内容呈现在观众面前,中华大地上的点滴声音汇聚在这里,让文化焕发新的生机,让更多人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全世界用心倾听中国的声音。
J905
A
2096-0751(2017)08-0009-03
王新宇 广西艺术学院 研究生
责任编辑:孟宪超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