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年鉴的数字化发展

时间:2024-07-06

文国庆

内蒙古广播电影电视科研所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50

浅谈年鉴的数字化发展

文国庆

内蒙古广播电影电视科研所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50

在传统媒体都在寻求转型的信息化时代,作为记录保存当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信息的年鉴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做到与时俱进,加快数字化的进程。本文浅谈了年鉴数字化的优势,对目前年鉴数字化的瓶颈做了简单的分析,并对年鉴数字化的发展对策进行了思考。

年鉴 信息时代 发展对策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码产品的广泛普及、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结合,为传统媒体的转型提供了技术保障和发展契机。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正在进行逐步的改革,新媒体技术为传统媒体增添了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能够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而作为记录保存当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信息的年鉴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加快数字化的进程。

一、年鉴的发展进程

年鉴是以年为期,逐年更新其内容资料而又连续出版的现代化工具书。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年鉴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20世纪80年代,中国年鉴蓬勃发展;90年代末,电子化年鉴得以研制,1998年正式出版的《中国人物年鉴》的光盘可以算是中国最早的电子化年鉴;到了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建立了《中国年鉴资源全文数据库》等收录年鉴信息的数字平台,各地也加紧开发制作电子版年鉴和年鉴网页。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地方综合年鉴工作,“到2020年,做到地方综合年鉴由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编纂,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实现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全覆盖。”为年鉴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年鉴数字化的优势

数字、文字、图像、语音等各种信息,都可以转化为0和1,以数字形式存储,也可以通过网络传输系统转移到其他终端。对于年鉴这一类集资料性、连续性、权威性、专业性、统计性等特点于一身的工具书来说,数字化发展有如下优势:

(一)数字化年鉴更加便于储存和携带

年鉴作为反映各行各业每年度重要时事、重要资料的工具书,从扉页、编委、目录到图片、文摘、统计、表格,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传统纸质年鉴,往往都是动辄数百页的大部头,更有甚者高达上千页,重量平均都在1公斤左右,个别年鉴能达到3.5公斤。如果实现了数字化,一张CD光盘,一个USB闪存盘,就可以将3公斤左右的东西全部装下。如此一来,储存和携带就会变得更加方便。

(二)数字化年鉴能方便受众阅读

年鉴数字化之后,不论是在电脑、手机还是电子书上,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进行在线阅读或下载离线阅读,这样就可以随时随地翻阅查看年鉴。而便捷的阅读方式,也能更好的扩大年鉴的阅读范围。传统以纸为媒介的年鉴,受到印刷技术和体积的影响,无法大范围的传播,而数字化可以将年鉴从厚重的纸质媒介中解放出来,使年鉴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三)数字化年鉴能更好的发挥工具书的作用

年鉴数字化后就能同电子书一样拥有检索和查询功能,可以快速有效的完成查找、全文检索等原本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工作,避免了逐字逐页查找的烦恼,只要输入关键字,很快就能从全书中查找到相关内容。这对于信息庞大、条目众多的年鉴来说是非常实用而便捷的功能。

(四)数字化年鉴提高排版编辑效率

将年鉴转化为电子书后,就能有效的避免纸张的浪费、时间的浪费,通常一本年鉴的成稿要通过多次的排版编辑,传统的方法是打印出来再一一校对,而年鉴数字化以后,就可以实现多人同时阅读和修改。而网络技术和云数据的兴起更为年鉴的编辑提供了便利,实现了高效率的资料传输和资源共享。

(五)数字化年鉴方便对内容提取与再次利用

传统纸质年鉴有更好的储存和收藏价值,但是对内容的提取与再利用却并不方便。文字内容可以扫描或者复印,但是扫描或者复印的内容并不清晰,有时还会把不需要的部分也扫描下来,需要二次更改。相比之下数字化的内容在提取和再次利用上能做到更便捷,只需要复制粘贴,不论是文字、图片还是表格都可以随心所欲的拿出来使用。

(六)数字化年鉴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目前年鉴仅包含了书目、图录、文献、表格、统计等可以呈现在纸上的内容。年鉴信息经过数字化处理,将不再是单一的纸质出版物,动态图片、视频、Flash等都有了被收录的可能。随着科技的发展,照片以及视频的拍摄编辑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视频资料也被越来越多的存储和使用,如执法记录仪、会议摄像、行车记录仪等,随着网络的发展,Web2.0时代的到来,视频越发普及,在个别领域视频已经取代了文字和图片,能够更准确的记录和传播事情的经过。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年至2010年)规划纲要》“重点培育数字化音视频”的指示,在全彩年鉴之后,相信很快也会出现带有视频资料的年鉴,用以完善年鉴的存史功能。

三、年鉴数字化发展的瓶颈

在数字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传统纸媒的转型势在必行,根据《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到“十二五”末,“我国数字出版总产值力争达到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的25%,到2020年,传统出版单位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在具体的转型过程中,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自1998年起不少年鉴已经开始尝试电子版,但是将纸质年鉴转化为电子年鉴只是数字化转型的内容之一,电子版年鉴不应该是其最终产品。

(一)年鉴的数字化探索虽然开始的时间较早,但是普及度不高

年鉴的数字化探索开始的时间较早,但是仅限少数综合年鉴或大型行业年鉴,年鉴行业缺乏对比和竞争。近些年,数字化转型速度虽然有所提升,但是绝大部分年鉴的数字化依然停留在编辑、排版、印刷环节,没有延伸到发行、阅读层面上。也就是说年鉴数字化并未得到广泛应用,如此便限制了年鉴数字化的探索和成长。

(二)年鉴的数字化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中国的互联网技术起步比国际互联网晚,又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寒冬期,2000年后才算真正进入高速发展期。电子书也是在近些年随着汉王、Kindle等专业电子书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开发与应用才逐渐普及起来。在整体环境的影响下,年鉴的数字化进程缓慢也是必然的,年鉴不像报纸、杂志一样可以快速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来实现数字化转型,年鉴的特性决定了它在数字化的道路上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才能使年鉴的实用性和美观性,年度性和连续性等多个属性互相兼容。

(三)缺乏整体的规范和标准

年鉴的数字化还在探索阶段,没有人知道数字化的年鉴应该是什么样的,虽然有国外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要做出符合中国特色的数字化年鉴,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需要年鉴编辑自己把握调整。

四、年鉴数字化的发展对策

年鉴是年度资料性文献,在信息化时代,当所有媒体都在寻求数字化转型,年鉴不能也不应该闭门造车,而要迎难而上,通过自身的转变体现出时代的特征和变化。

(一)加强年鉴编辑的数字化意识

年鉴的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是年鉴编辑要转变思想,如果编辑没有数字化的意识,那么再好的政策、技术支持,都不足以完成转型。所以加强年鉴编辑的数字化培训,使他们跳脱出固有的思维习惯,更好的接受数字化带来的改变。

(二)发挥年鉴的内容优势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内容为王”永远不会过时。年鉴的内容,一直是重中之重,也是年鉴在信息时代的立身之本。年鉴要在记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转型,有力的推动年鉴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传统纸质媒介与新媒体的融合

年鉴的特性决定了年鉴的数字化不能一蹴而就,而数字化也并不是完全摒弃传统纸质媒介,无论科技怎么发展,纸质书籍的价值是无法被替代的。所以年鉴更需要有“媒介融合”的思维,将传统纸媒和数字化结合,将年鉴核心竞争力与网络信息传播技术深度结合,才能开创出顺应时代潮流的全新数字化年鉴时代。

(四)发挥年鉴的政策优势

《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等政策法规,已经为年鉴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在这样好的大环境影响下,相信很快年鉴的数字化就会得以普及和推广。

任何发展和转变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简单的通过一刀切的方式完成。众多的地方性年鉴、专业类年鉴实现数字化发展,需要的是年鉴出版者共同的努力。

责任编辑:孟宪超

Z52

A

2096-0751(2016)11-0008-03

文国庆 内蒙古广播电影电视科研所 主任编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