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于 洋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北京市 100024
纪念类视听新闻作品的报道对象是重要历史时刻、事件或人物,通常因为其选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而被媒体所重视,成为精心策划的重大主题报道,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等。
在创作纪念类视听新闻作品的过程中,需要在报道中明确阐释通过纪念该事件或人物所要传递的价值观,并努力寻找更广阔的社会意义作为报道的内在支撑。报道中所纪念的时间、事件以及人物都是意义表达的载体,而其中所蕴含的精神才是这类视听新闻作品的关键内核。
1.构建集体记忆、凝聚社会共识
法国文化社会学家哈布瓦赫于1925年首次提出了“集体记忆”的概念,他关注的重点是个体记忆在家庭、群体、社会等不同层级中发生的关联及相互作用。学界对媒介与集体记忆关系的研究认为,媒体通过连接历史与现实塑造了集体记忆。[1]本文认为,纪念类视听新闻作品正是媒体将个人记忆媒介化从而构建集体记忆的重要方式之一。媒体通过对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纪念性报道,不断强化其中的价值观,最终形成社会集体记忆。其所传递的价值导向有助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形成,能够凝聚社会共识。
2.传承民族精神、强化身份认同
纪念类视听新闻作品在民族精神的代际传承中承担了重要的中介作用,受众通过纪念历史,由古及今、以史为鉴,从中获取民族精神的力量鼓舞。媒体对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纪念报道具有公共仪式性,能够强化受众在社会、代际与国家等各个层面的集体身份认同。[2]
通过发掘所纪念的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完成报道主题的提炼,在纪念类视听新闻作品创作过程中起着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在提炼主题的过程中,需要创作者对历史事件或人物是否值得纪念、是否适合用视听新闻作品的形式进行呈现等问题作出准确的价值判断。价值判断的标准既包括历史层面上该事件或人物对其所处时代的影响力和历史意义,也包括新闻层面上今天用报道来纪念该事件或人物可能会产生的新闻价值和社会效果。在提炼和确立报道主题的过程中,纪念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被深刻发掘,成为报道的核心。
央视综合频道在2019年清明节期间推出特别节目《相聚中国节·春天的思念》,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颁发20周年,节目第一期就借此时机特别纪念了这些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一直隐姓埋名的英雄们。节目通过对朱光亚、于敏、黄纬禄几位中国航天和国防科技领域元勋的纪念,继续发掘和弘扬了“两弹一星”精神中的家国情怀,也给清明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赋予了更多的精神内涵。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其著作《超越文化》中提出文化语境的概念,并将其分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两类。他认为高语境传播是含蓄、模糊的,意义存在于传播者与受众共喻的时空环境和文化背景之中;而在低语境传播中,大量的“意义”信息需要被编码并清晰地传递出来,以弥补不同语境中的认知差距。
本文认为,纪念类视听新闻作品因为其所传递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及其价值与受众在时间、空间维度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需要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建立连接进行意义的转换与传递,使与节目报道主体对象身处不同语境的受众可以理解。通过作品外在结构的编排与内在逻辑的架构可以实现不同语境的意义关联,落实到作品的创作思维上就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即通过回顾历史来关照现实、用历史意义来建构现实价值,使历史和现实在相互呼应的过程中产生动感。[3]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2019年青年节前推出了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特别策划《青春·百年回响》,节目将百年前扛起“民主与科学”大旗的青年知识分子邓中夏、叶圣陶、竺可桢、周培源、梁思成和当今的青年榜样魏伟、杨陈浩彤、雷瑞波、胡旭东、徐腾一一对应起来,通过讲述他们在差不多的青春年纪各自的经历与感悟,以此来寻找他们之间的精神纽带。节目通过寻找五四运动时期的青年精神在百年后的今天的回响,将青年精神的历史形式与现实表达相关联,确立了其间的传承关系。
纪念类视听新闻作品要想让受众真正理解其所要传递的精神内涵,就不能将创作的视角囿于纪念意义的宏大叙事之中,而是要善于从贴近受众的、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的微观视角切入进行报道。常见的表现形式是用以小见大的人物故事报道来承载主题中的深刻内涵。通过在适当的情况下灵活使用以下具体的表达技巧,能够加深受众对主题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1.视听符号增强作品感染力
合理运用视觉与听觉符号,能够帮助视听新闻作品形象地再现事实和场景,增强报道的现场感和真实感,提升作品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纪念类视听新闻作品可以充分运用历史影像、音响等视听符号,使受众更为直观地感受历史事件或人物故事的冲击力,借此加深对历史纪念意义的感悟与理解。
《相聚中国节·春天的思念》节目中使用大量视频资料来向受众展示历史现场,直观感受“两弹一星”元勋们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艰苦的工作环境,体会科学家们在导弹发射前倒计时的紧张、火箭成功发射后喜悦的种种情绪。《青春·百年回响》节目中运用音响来呈现报道对象的现实状态,在报道从复旦大学来到宁夏西海固支教的杨陈浩彤时,选用了一段他徒步翻山去家访路上的采访音响,音响中清晰的蛙鸣声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他所置身的乡间大地。这些具有强烈现场感的视听符号带来的冲击力与感染力,能够让受众更具体地感知人物所处的真实环境。
2.细节刻画调动情感体验
在以人物故事为主要内容的视听新闻作品中,细节刻画可以使新闻人物呈现出更加立体与饱满的状态,让报道对象更加真实、可感。纪念类视听新闻作品可以通过着重表现历史人物故事中的情节、细节和环境来打动受众,即通过客观历史的细节再现来调动受众的情感体验,使受众产生情感共鸣。这样既能够保证历史和新闻的客观准确,不通过歪曲事实来刻意煽情,又能够感染受众的情绪,使其对纪念意义的理解发自内心、油然而生。
《相聚中国节·春天的思念》节目通过所纪念的“两弹一星”元勋的家人对故人的追忆,再现了很多科学家生前感人的故事细节。著名导弹与火箭控制技术专家黄纬禄的女儿黄道群在节目中动情地回忆道,父亲因为在研制东风一号、东风二号时超负荷工作而患上了消化道溃疡,夜里辗转难眠,一直用手按着胸口来回揉,这样可以让自己稍微睡一会。有一天父亲拿着背心跟姑姑说:“姐姐,我的汗背心破了,你能不能帮我补一下”,当时姑姑拿起衣服对着灯照了一下,好奇为什么只有胸口的地方破了,父亲说心口痛揉得久了就破了。通过这个细节,观众会对黄纬禄院士忙于工作的情况产生更感性的认识。
3.互文手法形成高频叙事节奏
法国符号学家朱莉娅在其1969年出版的著作《符号学》中提出互文性概念,她认为互文性是一个文本把其他文本纳入自身的现象,是文本之间发生关系的特性。本文认为,纪念类视听新闻作品所具有的连接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的特性,使其在创作时也能在处理历史材料和现实情景的表达方式上融入互文性手法。将两类具有共通意义的材料以互文的形式表达,使其所要传递的意义信息反复出现,从而可以形成高频率的叙事节奏,有助于受众理解创作者的传播意图,更清晰地从报道中获取意义。
《青春·百年回响》节目通过互文性的创作手法来呈现历史人物与现实人物之间的精神传承关系,节目第五篇《不可能的改变》介绍了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徐腾之间的渊源。节目开篇用梁思成《给东北大学建筑系首届学生的毕业贺信》中的一段话说明了他“建筑与人生有密切的关系,处处与实用并行”的观念,接着用徐腾在《一席》的演讲片段来表现他对民间建筑的兴趣;抗战胜利在望前,梁思成在四川李庄流亡时思索如何重建家园,并给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写信建议设立建筑系,徐腾热爱建筑与人的关系,冲着梁思成考研三次进入清华。节目的这种叙事节奏将梁思成与徐腾的精神捆绑在一起,两者高频率的互文表达可以强化受众的理解。
4.互动传播强化意义解读
尝试利用新媒体传播平台,让广大受众参与到纪念类视听新闻作品的创作中来,有助于纪念意义的进一步解读。通过适当改变以媒体编辑记者为意义讲述者的表达模式,加强新闻作品创作的开放性,为受众提供一个可以参与对话和交流的机会,让受众自己成为纪念类事件或人物的意义解读者,这样能够改变曾经灌输式的、单向的意义传输模式,实现受众的自我教育。[4]由此产生对意义的个性化解读,也更容易使之入脑、入心,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在2019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了视频短片《什么是青春》,通过拍摄一组年龄横跨4-96 岁的人群回答什么是青春、讲述自己的青春故事,展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青春”富有个性的理解。其中既有青春期的叛逆与对自由的向往,也有年少时的烦恼与迷茫,但更多的是奋斗和理想。“说干就干”“在青春时期,最重要的其实是自己的好奇心和热情”“不断的去经历一些有意思又有意义的事情”“要去干的事绝对不能偷懒”“向前走、大踏步的向前走”,这些从被采访对象口中说出来的真诚、朴实的语言,正是五四运动的青年精神被赋予的时代解读。正是通过这种在创作上的积极尝试,让纪念意义的解读形式更加丰富,更加贴近群众。
总之,以上表达形式和手法运用,目的在于帮助受众更直观地感知、更深刻地理解纪念类视听新闻作品中表达的意义和价值。在产生价值认同的前提下,以期能够从值得纪念的人物和事件中借鉴历史经验、汲取精神力量,并对现实社会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