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原 瑞
(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太原,030027)
数学试讲活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学生的数学试讲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对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实习生在组织数学教育活动时困难重重,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学习与适应。笔者在观摩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时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存在数学知识错误、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单调等问题。要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能更快地提升数学教育能力、促进专业化成长,就需要充分利用校内试讲活动。
数学是每个人都应学习的基本文化知识。幼儿园数学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进行数学启蒙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正确认识周围世界,积累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幼儿教师的数学教育能力对幼儿的数学学习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幼儿教师的储备力量,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实践并反思,将教育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试讲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
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试讲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进行预先模拟演练和实战训练的一种实践活动。[1]试讲是检验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有效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是学生进入幼儿园实习和就业前非常重要的专业教育环节。试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使其将来能更快地适应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提高其职业胜任力。
为了解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试讲情况,笔者将我校五年一贯制大专和三年制大专五个班共计96名学生作为观察对象,现场观察其数学试讲活动。同时,笔者收集了试讲相应的教学活动设计,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非常丰富,核心概念较多且关系复杂。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数学认知”部分的目标要求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材的内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分为了集合与模式、数概念与数的运算、量的比较与自然测量、几何形体、时间和空间方位等六大模块。由于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对基本的数学概念理解不准确,加之部分学生认为幼儿园数学内容简单,没有下功夫深挖数学概念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导致在试讲过程中出现数学概念表述不准确、概念间的关系分析不清楚等问题。通过对试讲活动视频及活动设计文本的统计分析,出现该问题的案例占到总数的48%。
例如,学生W在活动“佩奇找相邻数”中,有这样的表述: “比前一个数大1,比后一个数小1的数是相邻数。”这句话表达的是一个数与它前后两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而不是相邻数的概念。这种表述会让幼儿误以为三个数中间的数叫相邻数,但实际上相邻数描述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在表述相邻数的概念时一定要说清谁是谁的相邻数。又如,在“认识四边形”这个活动中,学生L确定的活动目标是在认识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已经认识的正方形、长方形和梯形,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四边形,其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和菱形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在试讲过程中,通过小兔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框变形了引入主题。但学生L没有很好地理解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演示时将正方形拉伸形成的图形定义为平行四边形后又将正方形旋转,使对角线竖立起来,将这个图形定义为菱形。这样做会让幼儿产生错误的认知,认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或者菱形就是正方形。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对梯形的概念、单双数的概念、客体的左右、空间方位的相对性描述不准,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三角形与梯形的关系、粗细与长度的关系认识不清等。
设计并组织有效的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需要教育者对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学习特点有充分的认识。虽然学生在数学教法课程中系统学习过理论知识,对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数学方面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发展到什么水平的认识还不够细致、全面。由于缺乏教学实践,学生常常基于自己的经验设计教学活动,出现高估或者低估幼儿实际的问题。通过对学生的试讲视频及活动设计文本的统计分析,出现此类问题的案例占到总数的40%。
例如,学生L在中班活动“比较粗细”中,让幼儿利用软尺测量腰围是多少厘米;学生G在大班活动“量一量”中,让幼儿利用直尺或三角尺量出桌子的长度是多少厘米。对幼儿来说,用尺子进行标准测量是比较困难的,幼儿阶段主要是以自然物作为量具进行自然测量。又如,学生Z在中班活动“摘果子”中,让幼儿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数量在5以内)。这个活动更适宜在小班开展,中班幼儿已经发展到了可以通过数数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的阶段。类似的问题还有让中班幼儿认识左右方位(以客体为中心),认识整点,学习6的组成,这些对幼儿来说都是困难的。还有在中班和小班活动中出现90度、直角和直角三角形这种幼儿难以理解的术语。
另外,学生的数学试讲中由于没有真实的幼儿参与,而是由同班学生来充当幼儿进行互动,因此当试讲人提问时,配课的同学能直接说出正确答案,试讲人可以很快进入下一个环节。这导致学生在设计活动时忽视了对幼儿学情的研究和思考,忽略了幼儿在面对新问题的时候可能出现的不同答案或错误,没能针对幼儿易出错、易混淆的地方设计恰当的活动来辨析,使得活动的重点不够突出,难点不能突破。
幼儿的认知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应该具有操作性、情境性和游戏性。因此,在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幼儿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幼儿园数学教育常用的方法有讲授法、操作法、游戏法、比较法、探索发现法和讲解演示法等。通过对学生的试讲视频及活动设计文本的分析,笔者发现学生在试讲过程中普遍以讲授法为主,互动性和趣味性不足。除了讲授法,用到最多的是操作法,占到总数的64%,其次是游戏法,占到总数的36%,使用比较法和探索发现法的只有16%。
以操作法为例,操作法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各种材料和环境,按一定的要求和程序动手操作,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经验、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2]操作法是幼儿数学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与其他方法紧密结合,如操作性数学游戏,利用叠放、并放、连线等实际操作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在试讲中学生使用操作法出现的主要问题有:让个别幼儿单独操作演示,其他幼儿观看演示活动,幼儿总体上参与性不强;操作材料简单,主要为纸质图片材料,而且多是课件中图片的复制,实物教具、学具较少;有的操作只是让幼儿点击电脑屏幕,然后在课件中呈现操作的结果,缺少对真实材料的摆弄;有时学生在操作前不讲解规则和要求,或者讲解得比较模糊;操作常常是放在活动最后,让幼儿进行练习和应用,较少利用操作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这些问题都反映了试讲学生在教学中没有突出幼儿的主体学习地位的问题。幼儿不能充分地操作材料,无法激发出探究欲望,其自主学习和建构能力得不到有效发展。
1.加强学生对幼儿园数学领域核心经验的理解与认识
幼儿园数学领域的核心经验就是幼儿在这一发展阶段中需要获得的必备的、关键的数学概念和能力。[3]核心经验能够帮助幼儿教师明确教育目标,知道教什么和为什么教。
在数学教法课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将本节课的基本内容进行梳理,上课前3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说明。学生讲述后,教师用15分钟对学生的困惑进行解答,对缺失之处加以补充,对重点内容加以强调,最后通过呈现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核心经验的各个要点。例如,在几何形体这一模块中,学生要明确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概念及其关系,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有哪些,定义分别是什么,幼儿认识几何形体的一般顺序及年龄特点,认识几何形体的教学方法有哪些等。通过学生自己的整理、讲述,加深学生对数学教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其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合作能力。课后作业除原来的理论性作业外,可以增加小组实践性作业,如数学玩教具的制作和玩法说明,考查对数学领域核心经验的掌握情况,增强作业的操作性和趣味性。[4]
2.开设选修课,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数学素养除了表现在数学知识的积累上,还体现在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上。目前我校三年制的大专课程设置缺乏数学基础课。学生的高中数学基础较为薄弱,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仅停留在解题阶段。而五年一贯制大专只在一、二年级开设两年的中职数学课,第一学年每周2课时,第二学年每周1课时。因教材内容多、理论性强且与专业联系不紧密,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要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学生对数学的思想方法认识不深刻,在实际中不能自如地运用。针对这种情况,高专可以开设数学选修课,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有效的发展与补充。例如,数学游戏课程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了解数学知识、开拓数学思维、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数学文化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史,认识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蕴含的思想方法,领会数学的理性精神,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发现、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笔者在我校组织的“非常大课堂”竞赛中,设计并开展了“一笔画”游戏、“数独”游戏以及“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等数学兴趣活动,能够引导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深刻认识化归、类比、数形结合等思想和唯一法、排除法、穷举法等方法的应用,体会到数学与自然、生活的联系,发现大自然中的数学美。
学生在试讲中之所以会出现活动目标不符合幼儿实际、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感性经验,对幼儿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真实表现了解较少。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1.加强教育见习的组织与指导
目前我校学生的教育见习一般安排在暑假,由学生自己选择幼儿园进行为期一到两周的见习。由此可以看出,在试讲之前学生的见习时间很短。同时,由于没有教师从旁指导与督促,很多学生的见习较为随意。见习期间学生对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和幼儿教师的工作有了初步认识,但是对数学领域教育活动的观摩记录很少,不能有目的地观察幼儿的活动表现以及教师如何引导幼儿学习,对后期的数学试讲帮助不大。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增加学生的教育见习机会,除了学生自主进行外,可以在每个学年由专业教师带队指导,进行3—5天的见习。教师提前制订见习任务、布置见习作业,活动开始随时学生针对数学领域的教育活动进行详细的观摩记录。目前与我校开展教育实践基地合作的幼儿园共有八十多所,完全可以满足学生教育见习的需要。
2.将数学教法课延伸到幼儿园实地开展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幼儿数学学习的情况,提升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能力,学前教育专业应改变目前数学教法课校内实践的方式,将课堂深入幼儿园。目前我校学前教育系已经与本校的附属幼儿园达成了合作意向,针对数学领域的重点内容,如数概念、几何形体等,可以组织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入幼儿园,开展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观摩讨论、实训提升。首先,学生可以到现场观摩幼儿园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围绕活动的内容、目标、环节、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直观体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和指导要求。其次,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活动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修改完善后,再到幼儿园开展实践教学。最后,学生对试教进行评价和反思,教师进行总结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应尽量多给学生接触幼儿的机会,进一步提升其教学实践能力。
3.建立并充分使用优质教学资源库
虽然在数学教法课上很多教师会使用案例教学的方法,但是教学资源还是远远不够。由于实践经验的不足,很多学生会在试讲中照搬网络上的资源,不加辨别地使用。师生可以共同收集优秀的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相关资源并加以整合,如活动设计文本、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可以从网络上搜索可信信息,或从幼儿园实地拍摄,或收集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些资源按照不同的内容模块和幼儿的不同年龄段进行分类整理并保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评价,如该活动的教育内容属于哪个模块,其核心经验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环节,每个环节能实现怎样的目标?运用了哪些材料,使用的有效性如何?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效果怎么样?活动中师幼互动情况如何等,以此来加强学生对幼儿园数学活动的认识,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