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季琳琳,曲茜茜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得到了发展。微课、慕课、智慧课堂逐渐普及,一定程度上对传统课堂教学造成了冲击。微课将教学内容进行有组织、有逻辑、有针对性的编排与呈现,有助于减轻学生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负担,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果。然而,微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却常常低于预期。如何全面提高微课的教学效果,成为信息化时代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ARCS动机模型是学术界公认的较为完整的动机模型,包含了注意(attention)、相关(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和满意(satisfaction)四个要素。[1]ARCS动机模型为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了理论指导,但关于如何将此模型与微课设计进行有效结合的研究成果不多。因此,本文对ARCS动机模型在微课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学习动机是刺激学生去认识并实现学习目的的最直接因素和内在动机。[2]它是一个内在启动机制,可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引导学生的行为向着特定的学习目标方向发展。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从瓦尔贝利得出的16%—20%上升到了法因斯和迈尔得出的38%。[3]因此,学生保持一个良好的、适当的学习动机对其学习行为的产生和维持至关重要。
ARCS动机模型是美国学者Keller在1983年提出的相对完善的动机模型,其模型如图1所示。[1]
图1 ARCS动机模型
“注意”是动机激发的首要条件,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新奇的、矛盾的事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激发其学习动机;“相关”要求教师将学习目标和内容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客观需求和未来发展进行关联,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自信心”是一种心理暗示,指学生相信自身能够完成某项任务,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能力,逐步引导和激励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满意”是学生的学习成果达到了预期目标或是超越预期目标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满足感。这种满足感能进一步提升和维持学习动机,影响学生后续的学习。
ARCS动机模型中的四个要素的层次逐渐递进,当学生注意到相关性的内容,自信地完成并且对结果满意时,其动机水平得到提升,继续进入下一次的学习中,形成一个良好的提升学习动机的循环。
微课是一种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制作出的教学视频。[4]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内容具体。微课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设计的,一般以抽象难懂的知识为主。其次,内容完整。微课的教学设计合理,所呈现的知识点完整。微课即使时间不长,也会呈现完整的知识点,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认知。最后,内容精练。微课播放时长普遍在10分钟之内,精练的内容避免了给学生带来认知上的负担。
目前,我国对教育数字资源的建设不断加强,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比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方式,微课可以以其独有的特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促进其更快更有效地获得知识内容。
目前,教师一般对微课的知识逻辑及制作技术研究得较为全面,然而对微课动机激励方面缺乏考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缺乏合适的设计策略维持动机。部分教师在微课设计时过于关注知识点的教学,想要通过微课把知识讲透彻、讲全面,却忽略了微课中知识点的呈现方式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微课界面设计不具有吸引力。过于简约或死板的微课界面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专注于微课视频的难度增大,微课的效果自然会降低。微课设计时以单一的讲解为主,忽视其他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只注重讲解知识点,让学生能够掌握教学内容,导致微课内容平铺直叙,过于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第二,忽略与学生关联的内容设计。微课的内容设计是整个微课设计的关键部分,然而许多微课作品的内容依然是从教师的角度设计的,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导致微课的知识内容较为抽象,脱离了学生的生活,找不到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兴趣点和兴奋点,进而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部分教师认为微课主要的关注点是精湛的制作技术,只要拥有熟练的微课制作技术,就能设计出优秀的微课作品,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制作微课中,忽略了对知识内容的设计。
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中起导向作用,作为评价教学结果的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直接的影响。在ARCS动机模型视角下,动机性的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设计。
第一,目标定义明确清晰。教师在微课制作之前,应该明确微课的具体教学目标,不能泛泛而谈。在播放微课前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而清晰的阐述,学生会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厘清本节课的学习思路,从而规划自己的学习进程,分配自己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进而对学习产生期待。教学目标也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主要依据,清晰准确的教学目标能帮助学生根据自身水平和学习效果预测自身与目标的距离,达到目标的可能性,以及还需要努力的程度,增强学生的信心。
第二,目标内容具有关联性。首先,微课目标之间要相互关联。当一个教学目标所包含的内容过多,系统性很强时,教师就可以将这个教学目标分解为若干个相关联且独立的具体目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制作微课。因为每个独立的目标之间具有关联性,所以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知识的联系,从而掌握系统的知识,而且在完成过程中自信心会不断增强,为之后的学习提供动力。其次,微课目标要与学生相关联。只有目标内容与学生自身相关,学生对学习内容才会产生注意并有兴趣学习。因此,教师在设计目标时,要注意所要达成的目标是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可以完成的。如果目标与学生知识水平差距过大,学生很可能会产生畏难心理,从而降低学习的积极性。
注意是激发学生动机的第一阶段,同时注意力也是重要的智力资源。在同一时间点,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人们会选择性注意容易引起注意的以及自己愿意注意的事物。[6]结合ARCS动机模型,从物理特征设计、情绪特征设计和指令性特征三个方面对微课界面进行设计,教师在具体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风格、兴趣点及个性特征等特点支持学生的选择性注意。
微课的物理特征设计是指能引起学生注意的物理刺激强度,比如界面的色彩设计或是字体大小的设计。制作微课时,界面的色彩要和谐统一,与教学主题相适应。切忌追求个性与夸张,使用不相称的多种色彩与图案,使学生眼花缭乱,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字体设计也要遵循这个原则,但涉及重点知识时,可以对相应知识的字体进行放大或加粗处理,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重点知识上。情绪特征设计是指微课情绪感染力,和谐统一的色彩搭配舒适的讲解声音或背景音乐,能够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反应。然而,杂乱的页面搭配突兀的音乐,则会引起学生的消极情绪反应。因此,教师在制作微课时要充分考虑到页面色彩、背景音乐和内容呈现三者的适配度,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反应。指令性特征设计是指具有一定指令性的信息,比如可以直接告知或提示学生应该注意什么内容。在播放微课过程中遇到重要知识时可以进行音效或弹窗提示,让学生意识到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从而集中注意力。
教师依据教材的主要内容并整合相关事例及其他学科知识编制微课的内容。教学内容是知识技能的主要载体,蕴含独特的学科逻辑及核心素养,因此,微课的内容一定要以教学内容为主要依据。在ARCS模型视角下,微课的内容要与学生密切相关、关注情感学习。
内容设计需与学生密切相关,产生适切关联性,这样学生的动机水平才会得到提升。脱离与学生相适应的知识与经验设计的内容,单纯为了讲解而讲解,只会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认为在生活中运用不到,掌握与不掌握无关紧要,从而降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微课内容进行趣味化、生活化的表征,使教学内容接近学生熟悉的经验,唤醒学生积极学习的情绪。比如结合内容设计游戏活动,游戏对学生有天然的吸引力。将内容进行游戏化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微课学习的动机,或者从学生实际生活的角度出发表征教学内容。生活中无处不蕴含着知识,教材上的内容最终也是源自生活。将内容进行生活化的设计,能够引起学生注意,将教学内容与自身联系起来,使学生的动机水平得到提升。
在教学中仅包含知识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更无法支撑一场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将微课内容与学生的情感发展联系起来,利用学生在课堂的情感变化促进其对内容的吸收和动机水平的提升。在设计微课内容时,可以结合相关案例、时事、故事或历史背景等形式进行情境教学,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选择具体情境时,不仅要与内容相符合,更要蕴含复杂的情感因素。赋予微课内容更多的情感和人文因素,能使教学内容更加饱满,课堂教学更加活泼生动。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适量的学习支持。ARCS动机模型指导下的微课互动设计是在学生动机被激发的状态下,通过积极的互动支持学生完成任务,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建立自信,进一步维持学习动机,使学生能够继续挑战更高的学习目标。
自信心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力量,通过微课将知识点进行从易到难的介绍,可以使学生由浅入深地完成知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各个重要知识点的地方设计对应的测试题,学生答对题目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奖励,并鼓励学生继续完成对下一个重要知识点的练习。如果回答错误,则显示该测试题目的正确答案和解析,并出现“再接再厉”“不要灰心”等具有激励性的语言或图片。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配备其他的教学资源和微课进行更有效的交互,比如自主学习任务单、实物课件、素材网站等。这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感觉刺激,而且可以协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微课中涉及的测验问题,获得成功活动的体验。另外,微课讲解的语气可以适当带有激励性,表现出对学生能完成任务的信任,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反应。
教学反馈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根据反馈得到的信息进行教学优化,学生根据评价得到的信息进行学习调整。有研究表明,学习反馈才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给予及时的、经常的、持续的反馈,则更容易催生高绩效学习。[6]
学生在学习效果方面的体验可以结合动机强化理论的设计而得到加强,例如,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语言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表扬和肯定。然而,微课是以视频形式向学生传授信息,不是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的交流。因此,在微课中设计反馈意见环节时,以描述性反馈方式为主,描述性反馈是对学生学习的进程给予客观性的描述。在微课结尾部分进行描述性反馈设计时,教师应注意创造情境,根据教学目标和测试题目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提供反馈内容,并通过语调改变等方式,熟练地转换回答者和评价者这两个角色,让学生清楚了解通过微课学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以及某些知识点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这一反馈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了解到自身的学习进程与教师制订的进程之间的差距,从而重新规划学习过程,调整学习步调。如果学生的学习进程与教师要求的进程相符合,就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体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如果学生的进度落后,教师则可以使用正向积极的语言进行反馈,及时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课后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机会,使他们能够探讨如何在现实生活情景中应用在微课中学到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ARCS动机模型下的微课设计,能有效地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但其理论应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设计和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微课要以教学内容为主要依据,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设计。在应用微课的过程中,时时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需要,满足其需求,提高微课的教学效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