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陆雪萍,冯子芳
(1.广西钦州商贸学校计算机教研室,广西钦州,535099;2.北部湾大学教育学院,广西钦州,535011)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被提到了新高度。鼓励网络安全相关专业携手企业进行深度校企合作,为行业企业输送具有扎实网络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成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网络安全相关专业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以培养面向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对国家网络安全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工作岗位(群)需求还是存在较大差距,亟待进行“岗课证赛”四维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标志着我国网络安全工作有了国家法律依据。[1]同时,《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意见》指出,从总体上看,我国网络安全人才还存在数量缺口较大、能力素质不高、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与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建设网络强国的要求不相适应。[2]由此可见,国家把网络安全及其人才培养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当前,我国网络安全从业人员年龄构成相对年轻化,从业年限较短,供不应求的供需关系导致整体薪酬水平抬高,但大部分信息安全从业人员没有获得权威资质的证书,只有少部分从业人员持有相关证书。
为应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不足和结构性失衡的问题,2019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3]之后,2020年发布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4]2021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明确指出,推动“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提高教育质量。[5]可见,“岗课赛证”四维融通是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客观需求,是职业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根本路径,也是解决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失衡问题的关键举措。
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是新时期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6]在充分了解信息技术行业、进行社会调研和听取企业行业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广西钦州商贸学校(以下简称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确立了由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网络系统维护、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网络系统渗透测试和网络产品销售等工作岗位组成的岗位群及职业技能目标,将专业目标定位为培养面向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的技能型人才。为此,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整理提炼了网络设备调试员、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资格证书和“1+X”网络系统应用与维护、“1+X”网络安全运维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对应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综合素质等知识,旨在实现课证融通,借助工单课堂教学模式,基于技能大赛平台和“1+X”平台,构建“岗课赛证”四维融通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岗课证赛”四维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图
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岗课赛证”有机结合和一体化设计。其中,“岗”是指工作岗位,要求课程设置内容与行业岗位需求对接,以能否适应就业岗位需要作为人才培养评价标准;“课”是指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建立从毕业出口往回走的课程建设机制,重构工单课堂模块化课程体系,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混合式、翻转式课堂革命;“赛”是指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技能水平;“证”是指各级各类职业技能证书,通过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施“1+X”证书试点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加强与企业全方位的合作,将行业各类职业技能资格和等级证书的考取作为学生毕业的基本要求之一,将行业企业岗位及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融入课堂教学,拓展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缓解就业矛盾。
为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我校积极与神州数码、广西塔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科磐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从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技能大赛、“1+X”证书、共建实训室、师资深造培养等方面,探索“岗课证赛”四维融通的整体化解决方案。
以岗定课是指基于岗位技能标准设计和确定课程定向培养技能型人才。产业行业最新技术标准、岗位需求和用人需求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指南。[7]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应性,需要紧扣岗位技能标准设置课程内容,根据岗位技能标准设计实践教学。在每年例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我校都会邀请校企合作企业的相关专家全程参与,分享相关的岗位需求和用人需求,从而及时对课程体系的设置和专业核心课的内容进行调整,并具体探讨课程的工单合理性。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及专业提升课,同时结合现代学徒制和证书考试内容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除专业基础和核心课外,我校还设有专业提升课,其是在专业核心课基础上的综合应用课程,包括学期综合项目、第二课堂及技能大赛项目,一般通过学校和教育厅职业教育活动周比赛、技能大赛校级选拔赛等多种方式实现。总的来说,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根据职业岗位分析和人才培养规格,结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主动融入主流网络厂商的职业资格证、国家网络系统集成类专业技术规范等标准等岗位工作需要确定课程体系。
在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上,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根据一到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置。一年级的课程以专业基础课为主。二年级的课程以适应性为导向,旨在将知识点技能点项目化、模块化,每个模块培养相应的能力:企业网搭建模块要求学生实际组建网络,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基本专业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网络系统软件应用与维护模块通过向学生介绍网络操作系统知识,并融入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系统安全意识和能力;网络布线模块通过让学生分组完成完整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还与走在市场前端的厂商和企业合作,动态引入当前网络工程师所需的专项技能训练,实现“网络+”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三年级主要开设专业提升课,结合“1+X”证书制度和技能大赛开展学期综合项目训练,进行岗位实践技能培养。三年级的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的演进过程为主线,通过三个层次的实践,即单一技能训练(课内实践)、综合技能训练(每学期1—2周的综合项目实训)和综合实践应用能力(不少于3个月的对口跟岗实践),实现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实践训练,大大提升了学生的项目实现能力和职业素养。
“工单制”教学诞生于2013年,通过模仿企业派单机制驱动课堂教学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完美诠释了“老师教‘真’活,学生‘真’做活”的职业教育核心要义。我校“工单课堂”平台基于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特点,对“资源开发、课程重构、课堂教学、职业发展、顶岗实习、质量监控、招聘就业、课外活动”等关键元素进行了模式化整合,能够基于新型职业教育微课(工单)聚合各类资源,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订制化”人才培养。
“工单课堂”平台采用“互联网+教育”模式,依托众多院校、企业和第三方厂商组成的联盟,将企业的具体项目源源不断地引入课堂,为教学资源开发和资源库建设提供新思路。同时,“工单课堂”平台采用弹性教育机制,完美地实现了“订制化”培养和因材施教的结合,适合于当前复杂的职业院校生源结构、“三辅生”课堂教学及新型学徒制企业培训的职业教育现状,并融合翻转课堂、碎片化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项目化教学、模块化教学、现代学徒制、产教融合等先进职教理念,支持活页式教材开发、资源库建设、线上教学、课外活动管理、顶岗实习、现代学徒制、专业整改、职业发展管理、“1+X”考证、技能大赛等全系列院系刚性需求,基于学生的职业目标进行岗位工单链设计、工作任务与仿真场景的虚实结合,进行课内、课外、企业教学全过程的大数据管理和监控,以此培养面向未来的多元化人才。
具体来说,我校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采用“工单课堂”教学模式,进行“1+X”课证融通、大赛等内容资源碎片化处理,形成了一个个的教学工单。每门课程可以提炼15到18个基础模块工单,用于课堂教学,实现大赛知识点技能点项目化、模块化,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反复强化。为配合教育厅开展的职业教育活动周和学校技能周的比赛项目,我校将学期综合项目转变为综合工单,直接用于开展比赛。近两年的实践显示,“工单课堂”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提高,大多数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工单任务。
课证融通即实施“1+X”证书认证工作。“1+X”证书制度以岗位职业技能为需求导向、以岗位核心职业技能的掌握为问题导向和以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旨在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企业培训认证体系,实现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学校专业课程与企业认证(证书)对接。[7]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将WPS办公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网络系统软件应用与维护(初级)、网络安全运维(初级)作为必考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的“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等作为选考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将北京神州数码云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网络系统软件应用与维护”和中科磐云的“网络安全运维”职业能力等级认证作为重要教学内容,指定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负责项目的日常实施和学生的培训考证,由校企师资混编组建“1+X”项目团队,采取课上教学、课外强化、线上培训、企业专家到校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培训。另外,我校于2021年申请获批WPS办公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网络系统软件应用与维护(初级)、网络安全运维(初级)、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界面设计(初级)、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等 29个“1+X” 证书制度试点项目,为“岗课赛证”四维融通的技能人才培养改革奠定了基础。
技能大赛是职业教学改革的“指挥棒”,也是检验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一般来说,大赛赛项规程设计以专业教学标准、职业能力标准等作为主要参考依据,内容紧跟教学实际,实现技能大赛相关标准与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标准的互动发展。[7]我校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引领,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内容、课程质量评价等各个环节融合大赛项目内容,实现了人才培养与技能大赛互相衔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具体来说,我校一直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络空间安全、企业网搭建与应用等比赛项目融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保持与合作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编写校本教材,共建实训室,共办开展培训和比赛活动。例如,我校网络搭建与应用赛项就是神州数码公司技术和设备支持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之一。举办技能大赛能够检验参赛选手对计算机网络的拓扑规划能力、IP地址规划能力、综合布线的施工测试能力、设备配置与连接能力、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能力、服务器的搭建与调试能力、故障排除和验证能力等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而通过人才选拔实现局部带动整体的目标。技能大赛的出发点源于日常教学和“1+X”认证项目,但又高于常规人才培养和“1+X”认证项目,能够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整体化的常规人才培养和聚焦的精英化人才培养的协同性。
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岗课证赛”四维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显著。在“岗课证赛”四维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加持下,我校建成了国家级计算机实训基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生近三年来在市厅级竞赛中获奖30余项,“1+X”证书认证通过率达到96%,使我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