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吉林省口岸需求视域下应用型高校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4-07-06

王 丹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吉林长春,130607)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和超大特大城市开放先导地位,加快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步伐,助推内陆地区成为开放前沿。[1]近年来,吉林省精准布局“一主六双”发展战略,积极推动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打造地区特色化、国际化品牌,全面深化“五个合作”,面向东北亚“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重点打造开放性重要窗口。[2]在“十四五”时期,吉林省着重调整优化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重点,将内需体系和市场优势转化为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畅通口岸内外“双循环”机制,使之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引擎,跨境旅游、跨境电商成为其对外开放的“双动力”。在此背景下,对接口岸发展需求加强语言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口岸建设人才储备,加大力度培养熟悉省情、精通外语、熟悉国际惯例的综合型人才成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一、吉林省口岸发展前景分析

(一)重点开发跨境旅游产业链

吉林省积极推进在珲春口岸打造集中俄朝三国风情的国际旅游合作区,建成旅游综合体,构建多国全产业链模式。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东北亚旅游线路方面,珲春口岸成为国际旅游市场格局中的重要窗口。珲春作为对外交流与贸易口岸,现已开通多条国际陆海联运航线,中、俄、韩、日陆海联运环日本海邮轮旅游线路将会成为该地区跨国经济合作的基础,多国联合开发环日本海邮轮旅游产品和边境旅游产品;发挥长白口岸旅游品牌优势,全方位、高标准、深层次接轨国际旅游新发展格局,塑造旅游品牌新形象,培育环长白山跨境游产品,依托长白山文化旅游境外推广中心促进更为广泛的国际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开发东北亚国际航线,发展特色旅游主题酒店和特色旅游餐饮,持续培育长白山国际品牌赛事,吸引国外游客到长白山观赛旅游,加快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向国际化迈进,全面开发跨境旅游产业链。

(二)培育跨境电商的新模式新业态

“新电商”作为吉林省“六新”产业之一,新时期抢抓新机遇,培育新模式新业态,跨境电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吉林省以珲春口岸为主要对外窗口,以跨境电商作为联通“双循环”的重要形式,坚持开放合作,逐步构建跨境电商全产业链和生态圈,不断促进跨境电商提质增量,现已有12家跨境电商企业注册落户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开辟了跨境电商的“珲春路径”,中俄双边跨境电商的交易额不断攀升,形成了吉林省新经济、新动力、对外贸易新方式。此外,吉林省积极推进“互联网+”与产业发展深度对接,利用珲春B2B商品供应链云服务平台,开展跨境产品云展示、跨境企业云洽谈、跨境订单云签约等线上活动,主动对接国外CTC传媒和国内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推进跨境电商直播业务,形成双向互动的跨境直播电商产业集群。

(三)打造高端国际会议平台

吉林省口岸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经过不懈努力,搭建了东北亚博览会、东北亚合作高层论坛、东北亚地方合作圆桌会议、“大图们倡议”东北亚旅游论坛、长白山国际生态论坛等高端国际会议平台,为东北亚区域合作与发展提供优质的会议策划服务和高端的多语种口译服务,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保障会议成功举办,打造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成为东北亚地区合作的枢纽。

(四)建设优质公共服务平台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营商机制,营造国际语言环境,在口岸机场、景区景点等建立国际旅游服务中心,向国外游客提供多语种导游服务和咨询服务等,制作城市旅游形象多语种宣传片、手册和微信公众号,完善多语种解说系统、菜单、资讯等功能,以国际化标准打造高品质的城市社区,进一步优化口岸公路、公共场所等重点区域的多语种标识,设立应急救援等服务项目,提升国际化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打造国际化、智能化、开放式的口岸城市新名片。

综上所述,吉林省口岸正以开放性的姿态和国际化的标准打造东北亚地区特色品牌,各行业正以崭新的面貌蓬勃发展。因此,应用型高校应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需求,牢牢抓住吉林省口岸发展机遇,改变固有人才培养模式,力求突破创新,探索研究更有利于吉林省经济发展和口岸需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推动吉林省经济和口岸高速发展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

二、应用型高校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策略

针对吉林省口岸发展前景及行业需求,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可以从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国际化实践平台、打造政校企协同合作模式、建设“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五个方面入手,改进传统教学方法,构建符合吉林省口岸经济发展需求的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口岸需求设计培养目标,制订“1+N”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

相较于一般专业人才培养而言,口岸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学科融合特点与突出的行业特色。上述研究显示,口岸发展的多样化使其对服务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旅游产业链可以衍生出国际邮轮服务、跨境导游服务、国际餐饮服务、国际论坛服务等;跨境电商产业链可以衍生出跨境电商平台与售后服务、跨境直播服务等;公共服务领域可以衍生出公共平台服务、外事宣传服务、标识翻译服务、多语种系统服务、多语种应急服务、多语种警务服务等。随着口岸建设与城市服务的扩展升级,相关部门与企业对跨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显著增加,如珲春口岸打造东北亚区域“人才特区”,举办东北亚地区国际人才交流合作会议,吸引中、日、韩、蒙、俄各国的专家组织、科研机构、高等院校4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以“校地交流”为抓手,与国外和省内高校共同开展人才、资金、技术对接,设立人才引进“联络站”,突出多元人才培养特色,致力创新,积极探索,丰富内涵发展,打造具有区域优势的多元语言文化人才培养基地。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上,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以“一专多能”“一精多会”为核心,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求提升,充分发挥“新文科”建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优化学科内部结构,突出学科融合发展长处,依托省内旅游优势特色,充分结合跨境商务及外贸行业特点,构建并实行既突出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又融合其他学科特点的“语言+旅游服务”“语言+邮轮服务”“语言+电商服务”“语言+会务服务”“语言+公共服务”“语言+应急服务”多模块的“1+N”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3]在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用型高校应积极争取政府和企业的支持,通过对口岸发展的广泛调研掌握市场对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状况,从而设置特色方向课程模块,建立语种层级教学、国际实践平台、就业分流导向相结合的培养目标与培养体系。

(二)以口岸国际化拓展实践平台,建立多语种跨境实习项目平台

跨境实习是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也是重要的路径和抓手,重点培养学生跨文化的沟通能力、创新思辨的能力和就业拓展的能力,以国际行业评价标准为准绳,有效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培养语言能力强、精通专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吉林省口岸具有国际化特点,应用型高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推行“实用化、国际化”的教学理念,在国际化和专业化的环境中让学生有效实施实习内容,通过校企集团化合作办学不断增强学生语言及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复合型人才综合素质,同时利用口岸国际化优势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带薪实习机会,实现跨境带薪实习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是根据口岸国际化的实际需求,积极开拓国际合作渠道,为学生开通多语种多类别的海外实习渠道。依托海外实习项目构建跨境实习项目平台,学生能在实习实践中不断开阔自身国际视野,掌握跨文化沟通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如赴美带薪实习计划可以为学生提供进入美国企业从事市场销售、餐饮服务等项目;赴日带薪实习主要在酒店、度假村等从事基础服务工作。通过海外实习项目,学生接触到海外商业圈,深入了解海外经济发展脉络与潜在商机,开阔了全球化视野,同时以专业为服务核心、以语言为服务手段,达到本土化教育与国际化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提升了语言服务水平和整体素质,锻炼了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复合型人才。二是利用口岸国际化优势资源,校企共同创设跨境实习项目平台,为学生提供职业教育空间,熟练掌握语言服务技能与专业实操能力。如依托珲春口岸互市贸易区及国际旅游合作区、长白口岸义乌商贸城及长白口岸景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搭建对俄、对韩、对朝跨境旅游、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国际邮轮、国际会务服务等实习项目,各高校与企业园区在科研活动、实践育人、就业平台等方面全力推动国际化合作发展,为口岸输送优秀的语言服务人才。

(三)以口岸资源实施政校企协同合作模式,打造“产教融合”一体化品牌

立足吉林省口岸当前发展机遇,依托当地特色资源,高校与政府部门、市场主体可以携手并进,共同推动语言服务行业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4]以长白口岸为例,近年来,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持续打造“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全面实施“生态优势强、综合效益好、旅游特色化、全域高质量”的国际化发展路径,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与省内各高校互为依托,借助资源品牌优势,与吉林省内多所高校共同签署了长白山与高校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展生态旅游产业链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与东北师范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长白山区域资源与特色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将人才培养和地理学科的发展与长白山特色结合起来,通过共建“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野外站、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加强人才交流等丰富的合作形式,努力开创双方共赢的合作新局面;长白山集团与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签订了《校企合作战略框架协议书》,校企合作以双方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深化多种合作模式,形成校企合作共同体,实现共赢发展。由此可见,应用型高校可以凭借自身的智力资源和人才基础优势,从科研、创作、教育、语言服务等多个方面不断挖掘和丰富“大美长白”的内涵,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国际交流等方面与政府、企业创新合作机制,将生态旅游语言服务产业链做实做强,培养高端的国际会议口译、跨境导游、跨境销售等人才,将优质科教资源转化为口岸语言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结合长白口岸企业实际需求培养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不断增强高校服务地方与企业的能力,推动校企合作“产”“学”“研”“用”的实施与落地。[5]

(四)以“双师双能型”标准建设团队,培养“语言+职业”国际化师资队伍

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是提高应用型高校语言服务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口岸发展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一是建立“双师双能型”教师培训基地。高校与企业深度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不断完善合作机制、优化运行模式,以“语言技能证书+职业技能证书”为培养目标,实施主修大语种笔译口译、辅修小语种笔译口译和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结合的形式,聘请高质量主讲教师团队,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场地及完备的配套设施,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有效评价体系,建立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进一步钻研专业基本理论和语言实践技能,提高“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实践技能和理论水平。[6]二是搭建教师海外进修平台。全面实施国际化师资队伍培育计划,分期分批选派教师以短期培训、访学、学历提升等形式在境外高校和企业进修学习,参与剑桥大学CIE商务管理职业资格证、剑桥大学CIE旅游及旅行职业资格系列证、IBL国际商务职业资格证等国际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进一步提升“双师双能型”教师国际化水平,达到口岸国际化语言服务标准。[7]三是引进“双师双能型”教师,打造校企混编制教师团队。从语言服务企业引入实践教学导师,同时将自有教师派到政府和企业中挂职锻炼,深入研究口岸语言服务人才需求模式,深度参与语言服务人才培养设计各环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模块,研发对接口岸服务岗位需求、符合口岸行业发展动态的配套教材,形成“教学与实战双循环”教师队伍。[8]

(五)以现代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展职业情境教学

语言教学是多方面、多手段、多情境的教与学的过程,口岸发展更是需要语言技能过硬、综合素质强、经验丰富的应用复合型人才为其服务,需要开展实战性较强的教学活动。因此,应用型高校可以建设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训中心实现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的有效对接,应用虚拟仿真、智慧交互等技术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撑。[9]以北京中科睿智XR虚拟现实系统为例,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基于B/S架构的软、硬件平台建设,支持旅游实训系统、跨境电商实训系统、国际商务实训系统和小语种实训平台,高校可以结合旅游英语、酒店英语、跨境电商实务、跨境电商英语、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职场、国际贸易实务、口译实训等课程构成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通过虚拟课程、职业情境训练、智能多元化考核为学生提供跨境导游、跨境电商直播、国际会议口译、公共语言服务等适合开展口岸工作与学习、引进口岸国际活动的仿真业务操作平台,实现语言环境情境化、口岸岗位仿真化、实训模式多样化,将语言实训与岗位实训功能融合,形成人才培养、科研建设、社会语言服务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培养更多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核心能力、符合国家及口岸发展需要的语言服务人才。

三、结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东北亚各国经济贸易与文化交流往来的密切,吉林口岸实现跨越式的飞速发展,成为吉林省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凭借自身优势,吉林省口岸将带给自身及周边地区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切实做好与口岸行业发展的对接,根据口岸各行业发展需求构建与之匹配的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口岸语言服务能力,使其成为助推吉林省地方经济发展、强化口岸国际化建设进程的新动能。这对推动吉林省经济高速发展、全面提升口岸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