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开展法治素养教育的意义和策略

时间:2024-07-06

李 丹

(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广西北海,536000)

一、引言

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法治素养不仅是中职生思想道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的现实需要,更是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必需的核心素质和基本能力。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是该专业的核心职业素养之一。职业道德与法治素养一直以来都是紧密相连的,职业道德教育包含法治素养教育,加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法治素养培育,不仅对学生个人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法治思维及能力,使学生正确使用法律武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性,这将直接影响旅游业从业者整体的法治道德水平。

二、意义

法治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是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法治宣传教育惯常表达方式的结果。有别于法律知识、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等,法治素养是一个内涵丰富、立体多维的概念。一般而言,法治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深入理解法律的内涵和本质,正确运用法治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的素质、修养和能力,是涵盖法律知识、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维、法治信仰和法治实践能力等的综合体。[1-2]由此可见,法治素养不只是停留在法律制度体系认知和运用层面,还包括法治精神与法治信仰的培养与树立。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服务工作与管理工作相结合的综合性专业,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旅游业相关知识,而且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在国家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事业的背景下,旅游业人才需求缺口不断扩大,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对整个旅游业的影响重大。

(一)树立守法观念

近年来,旅游法治环境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如导游辱客、天价消费等问题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打击。[3]培育旅游业从业者的法治素养,可以减少旅游业中一些违法违规现象,促进旅游业良性发展。中职生正处于向成年人过渡的关键时期,思想还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学校应把握价值观塑造的时机,结合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系统完备的法治素养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树立守法观念,优化旅游业的法治环境。

(二)提升职业素养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标准的不断提高,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优秀的职业素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旅游业是内涵丰富、产业融合性强、需要不断与人高频率互动交往的行业,会产生一些与企业、旅客或其他经营组织的法律关系,这期间可能会产生法律问题和纠纷。这需要学校重视法治素养在学生职业素养中的重要地位,丰富法治素养教育内容,优化法治素养培育过程,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

(三)预防法律风险

知法才能守法,才能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是我国旅游业效力最高、影响最大的法律,但针对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067名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有效问卷996份)的调查发现,仅有0.8%的学生对该法表示熟悉,大部分学生表示知道该法的存在但不了解,9.4%的学生表示完全不了解。这说明该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法治素养教育不够深入,效果不佳。法治素养的欠缺易导致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无法辨别法律陷阱,合法权益易遭受侵害,主要表现为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旅游纠纷的权责划分风险、人身或财产的法律风险等。虽然当下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包括民法、刑法、行政法等主要部门法,但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学生未能掌握基本的法学理论和逻辑,一旦面临真实的法律问题,不懂得如何有效利用法律保护自己。因此,学校应重视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完善法治素养教育体系,帮助学生避免法律风险的产生。

三、策略

法治素养内涵丰富,但当前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法律课程仅有职业道德与法律、旅游政策法规等内容,法治素养教育开展得不够深入。学校应积极探索法治素养培育的方法,将法治素养培育融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重视法学理论教学和校本教材编写

法学理论主要研究法的基本规律,是培育法治素养的基本内容之一。掌握法学理论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法治思维,即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4]教师应重视法学理论教学,不仅让学生熟悉我国现行的与旅游文化相关的政策法规,还要根据法律条文的更新换代,及时补充新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通过法学理论认识法律、理解法律、运用法律,引导学生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编写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法治素养培育校本教材,班主任、专业课教师、文化课教师可在班会、文化课、专业课、实训课中以该校本教材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新时代法治素养培育的基本要求,以及具体的法治知识、相关案例等内容。

(二)融入专业课程和主题活动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有旅游客源国概况、餐饮服务与管理、旅游管理学、导游业务、旅行社业务、客房服务与管理、旅游地理学、旅游文化学等,教师可将法治素养培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充分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法治素养教育要素,使法治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联动,引导学生关注专业领域存在的法治问题,凸显法治素养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例如,在导游业务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扮演法官、律师、被告、原告等角色,在模拟法庭针对导游业务中的热点法律案例进行辩论分析。

学校可将法治素养培育融入各项主题教育活动,构建一体化培育方案。例如,在旅游职业认知、沟通技巧培训、礼仪培训、企业文化培育与践行等主题活动中融入法治素养培育,营造积极的育人环境。需要注意的是,旅游业涉及的岗位、角色多样,法治素养教育应该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三)创新教育方式

一是创新应用现场教学、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知识掌握度。例如,在讲授旅游法规立法的必要性时,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别扮演工作人员、游客、酒店经理等,针对各方人员间的矛盾展开讨论,并尝试制订规则。这一做法可以让学生体验成为具体法律主体的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法律主体的主人翁意识,推动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积极公正地参与法律活动。

二是创新应用信息化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满足学生的感官和心理需求,有效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能力和法律分析能力。

三是推进法治素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学校应积极推进与旅游企业、法院仲裁庭等单位的合作,定期开展法治素养教育实践活动,如观摩司法活动等,让学生实地感受法律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真实了解旅游业的法律纠纷,从而培养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法治素养教育主要依靠教师开展落实,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影响着法治素养教育的成效。学校可通过以下途径加强法治素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一是配备法学专业背景教师,弥补现有教师法律专业知识和法治实践经验的不足,整体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二是开展教师法治素养提升培训,学校可以聘请律师协会、旅游协会、社会法律团体等单位的专家为教师开展针对性培训,帮助教师更新法治素养教育理念,储备法治素养教育知识,解答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法治问题,提升在课堂教学或指导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法治知识的能力。

(五)构建教育评价体系

法治素养教育的有效实施,与完善的评价体系密不可分。目前,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法治素养教育尚未形成系统配套的评价体系,各校实施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不同,但多是以笔试答题的形式为主,内容局限于法律知识和相关旅游规范的掌握,较少涉及学生法治思维和法律逻辑的考查。

教育行政部门对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法治素养的评价也较为笼统,没有给出统一、明确、细化的评价准则,学校无法对照形成法治素养教育细化目标。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法治素养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应制订统一且细化的法治素养教育目标,并将其纳入学校年度绩效综合考评;二是学校应将学生法治素养教育考核结果纳入学年综合素质评价,加强教师和学生对法治素养教育的重视;三是构建政府、学校、企业、家庭四位一体的管理评价体系,使法治素养教育能够延伸至学生担任的各个角色中,促进法治素养教育的长效性、一致性,帮助学生形成法治思维、法律逻辑,提高法治能力。

四、结语

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之一,尊重法律权威、认同法治精神是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旅游业作为社会关系较为复杂,需要长期与各类人群、机构打交道的行业,其从业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法治素养。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作为旅游业的“后备军”,对其进行扎实的法治素养教育,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