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双万计划”背景下一流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4-07-06

戴其文,蒙志明,姚 莉,陈泽宇

(1.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西桂林,541004;2.广西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2018年,教育部召开新时代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高校要全面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1]一流本科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基础和核心,而一流专业是办好一流本科的重要支撑。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计划2019—2021年分年度建设1万个左右国家级和1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2]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成为继一流学科和一流高校建设战略后国家提出的又一高等教育发展计划,实质在于以专业建设为抓手实现培养一流专业人才的根本目标。“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务院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的特别要求。[3]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4]

新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定位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型人才转向创新能力型人才。为适应这一转变,创新教学改革必须全方位系统化展开。高校要发挥学科综合优势,以引领未来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为目标,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优化学科专业布局。[5]如何创新教学改革、思考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一流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尤其在当前“双万计划”的背景下,学生发展的评价结果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标准和要求相距甚远,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探索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基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教育部“双万计划”中对一流专业建设和一流人才培养的要求和评价标准,探索一流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现学科的内涵式和跨越式发展。

一、一流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高校本科专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距离教育部“双万计划”的具体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距离。首先,高校育人功能并未得到有效发挥。教学方面缺乏高水平成果,学科发展优势有待进一步提升。如专业定位不明确,学科发展不平衡,学科发展后劲不足等。学生的多样化、发展性、高质量育人需求与高校育人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突出,高校的育人功能对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支撑和引领有限。其次,现有的学生发展评价体制与一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不匹配。当前的学生发展评价仅是一种工具导向的结果评价[6]、知识考查的单维评价、纸笔测验的静态评价、分数优先的量化评价,在专业人才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不足,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不适应。最后,高校人才培养问题严重。高校人才培养存在“育人使命缺失,办学内在驱动力缺失,人才培养目标缺失,杰出教师缺乏,优秀教材缺失,自由创新文化缺失”等问题。[7]具体来说,育人使命的守持理性不足,人才培养目标不高且缺乏可操作性,培养模式单一落后,创新文化氛围淡薄。[8]尽管培养模式对学生的能力结构具有决定性影响,然而,由于过于重视知识积累,大学的培养模式长期停留在“课堂教学”“教材教学”“教师教学”“群体教学”阶段。单一的培养模式不仅不能解决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及有效性问题,反而极大地掣肘了时代发展对培养新型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二、一流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

(一)培养模式建构

1.确定培养目标

一流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应该更富有个性特色和更高的要求。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和高校自身特点确定人才培养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目标既具有时代性又能满足大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在人才培养总目标框架下,结合高校在省份内和国内的定位及客观现实,制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学科专业人才。通过梳理优势专业、特色专业、新兴专业、支撑专业等专业体系,依据各行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分析各专业本科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明确专业建设任务,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学科专业人才。在课程教学目标建设中,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特点,结合学科特点和可利用条件,确定适合于学生的个性化课程教学目标。

2.设计培养方式

以学校、二级学院、社团为组织主体,依托不同级别的研究机构、重点学科等平台,分模块、分段式、分对象、分年级,实施多渠道培养、探究式培养、特色性培养,构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图1)。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促进作用,持续提升科研项目育人水平,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赛教改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学校层面可以开展校级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组织参与省级和国家级的各项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组织、指导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学术性比赛;开设精英班,选拔优秀学生开展精英教育。二级学院层面从科研训练项目和学术性比赛两方面入手,探索建立导师制,加强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和督促。社团层面,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组建学术型社团,开展学术创新活动,强化实地调查,以丰富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学术的热爱和探索。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重视能力发展,创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性,激发学生批判性、创造性的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把本科生从传统培养模式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知识中心、课堂中心的被动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自我需求、兴趣爱好和特长潜力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打造师生学习与创新共同体。通过创新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发展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

图1 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式

3.建设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是“双万计划”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两个融合”“三个构建”“四个优化”建设课程体系(图2)。实现创新与学科交叉融合、学科竞赛与工程实践融合。构建功能模块化课程体系、校企联合工程实训基地、多课程融合实验模块。优化课程体系与课程开发、实践教学体系、学时和授课方式。结合教学对象和课程特点,从教学态度、设计、内容、方法、形式和评价等方面开展“金课”建设。重视课程设置、通识教育、小班讨论、协同设课,明确要求教授、教学名师的授课量,加强省内外高校资源共享。

图2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

(二)培养模式的路径建设

结合学校实际,尤其是学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提出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路径。强化本科生个性发展、质疑批判精神培养、解决问题思维方法及能力的训练。

1.科教协同育人模式

通过组织模式、教学模式、科研训练模式三个维度建立科教协同育人模式(图3)。在组织模式上,开展精英计划,如学术之星,在全校选拔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制订专门的培养方案。开设研究型实验班,如卓越班,实行研究型学习制度,在稳抓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开设研究型课程,将科研项目融入本科教学环节,培养本科生的科研思维;举办暑期学校,邀请业内高水平的知名学者作为主讲教师,开展系列学术讲座,介绍最新研究成果和动向,使学生能尽早接触学科前沿,把握学科发展脉搏,提高学习与研究兴趣。实行“两段式”教学,在低年级阶段,强化学生的数学、英语与专业课程的基础理论学习,在高年级阶段,进入院内研究平台和研究团队,强化科研训练,在本科阶段参与完整的科研过程,在科研实践中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图3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科教协同育人模式

在教学模式上,开展小班化和个性化教学,实施研讨式教学、启发式讲授、批判式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小班教学可以使教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促进教学方式由单方授课型向双向互动型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科研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科研训练模式上,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指导教师与学生的匹配度。让本科生提早参与导师课题,了解本专业的研究前沿。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教师的指导。鼓励导师实施多元化的指导方式,真正发挥导师在学生科研训练中的指导作用。针对学科研究方向的差异性,设置多类型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鼓励各年级学生积极申请。强化项目的过程管理和目标考核,重视科研训练成果的展示与和宣传,完善科研训练项目的淘汰机制。实施创新性实验计划,以“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为宗旨,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实施目标导向类和探索类两种项目计划:前者结合学科前沿热点有侧重地给出若干重点研究方向,有重点地引导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向纵深发展;后者鼓励学生以感兴趣的科学问题,自由申报,为学生提供更多科研实践机会。设置类型多样、资金丰厚的本科生科学研究奖项,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持续性,为科研项目的执行提供支撑。针对科研训练过程中获得的成果,设置额外的奖金。

2.实践协同育人模式

通过创新实践模式和专业竞赛模式建立实践协同育人模式,将创新实践教学与本科教学融为一体。第一,构建系统的创新实践课程体系,形成从知识经验学习、知识运用训练到实践能力提升的梯度式培养路径。建立学生与教师的实践学习双向反馈机制,提高实践课程的有效性,提升本科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第二,建设开放式多层次的创新实践平台体系。建设通用实践平台和专业实践平台,加强实践教学设备和场地建设。创建创新实践平台开放管理系统,为学生开展创新实验提供便利。第三,通过引进创新实践人才,出台有效的激励政策,建立系统的创新实践教师培训机制,以打造规模化、专业化的创新实践师资体系。第四,建设项目化管理与团队化培育相结合的创新实践组织管理体系。此外,专业竞赛模式也是建立实践协同育人模式的重要途径。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专业竞赛、举办校内竞赛,逐步拓宽学生参与专业相关技能竞赛的渠道,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处理问题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以获取赛事奖励作为激励师生共同学习进步的外部动机。

3.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地域、院校层次、办学特色、教学科研资源等因素往往约束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国际协同育人模式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可以弥补其不足。在校校合作方面,注重学校与本地高校、本省份高校、省份外高校之间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领域的合作,鼓励不同高校的学生相互交流、交换和访问。建立课程资源平台,共同开发、共享优质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高校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实现共同发展。在校企合作方面,注重学校与本地及外地企业开展产学合作。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健全产学研联动育人机制。设立创业学院、实践基地等平台,促进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为联合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技术等资源支持。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可优化创新人才培育方案,提高人才培育与人才需求的匹配度,为企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在国际协同育人方面,注重本校与国际学校、机构、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国际特色与优质教育资源,拓展国际视野,全面提升学生的国际化水平。探索课程、项目、专业建设及联合人才培养等多种国际合作与交流模式。此外,引进外方高层次人才,构建国际化课程教学体系,充分融合国际教育和本土教育的优势。整合中外资源,创建国际协同创新实验室,为学生创造国际化的学习环境,以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三、一流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建设

(一)人才培养质量的制度建设和管理保障

1.加强培养制度的建设

高校通过选拔进人、设班育人、导师引人和动态督人建立人才培养制度。采用基础知识考试和综合能力面试相结合的考查方式,选拔优秀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以此设立个性化班级,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建立导师制度,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建立学生个人学习档案,动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分析其各阶段的学习需求和不足,引导和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完善培养监督体系,建立动态监督系统,利用联网共享平台,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成果、状态,以及导师的教学计划和进度等,确保监督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确保监督工作顺利进行。

2.加强过程管理的建设

高校应建立并逐步完善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制订人才培养质量管理文件,规定执行过程中各主体所需承担的责任和奖惩措施。对标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加强教学委员会、教学督导组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和监督,及时获取教学反馈信息并给予改进建议。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服务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的激励机制。帮助教师调整和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调动教师的内在动机与学者情怀,激发教师投身教学的主动性和热情。改进教师评价方式,优化评价标准,形成外在激励,促使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

(二)建立多元化系统性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的多元化新型评价机制。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机制,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建立学习评价体系。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计划、内容、方式、时间、效率等,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和创新性进行评估。第二,以学习效果为中心,建立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既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素养、态度、价值观等综合能力进行评估。第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建立发展评价体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考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整体变化。此外,改革和优化评价方式,从结果评价转向过程评价、由单维评价转向多维评价、由静态评价转向动态评价、由量化评价转向画像评价。

四、结语

本文建立了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从目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入手,充分考虑了科研与教学、实践与理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融合协同关系,以全方位多视角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建设。通过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创业训练的协同,基于项目研究和能力发展的小班化和个性化教学组织,采用富有参与性、启发性、发展性的探究式、启发式、合作式与实践式等多样化教学方式,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一套多元化系统性的高校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动态评价机制,对人才培养的效果进行定期的动态测评,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