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赵 爽,吴宵宵,余 华
(1.南开大学哲学院,天津,300350;2.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天津,30007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1]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和重要的育人功能,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在育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劳动育人与德智体美“四育”关系密切,高校作为育人的重要阵地之一,其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准确把握劳动育人与德智体美“四育”的关系,高校才能够更好地推进五育融合。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五育融合、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进程中,高校应正视五育融合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进一步发挥劳动育人与德智体美“四育”的协同育人作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全面发展的内涵为体力、智力、才能和情趣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生产实践活动是达到人的全面发展有效途径。[2]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3]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关系密切,共同形成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但各自的功能特性不同,在高校五育融合的实践过程中,德育锚定劳动精神的培育,智育聚焦劳动技能的传授和能力提升,体育侧重劳动过程对身体的锻炼,美育则以劳动为具体形式将劳动者对美的追求和创造作为其实践的主要内容。劳动教育主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方式让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审视、塑造自己。劳动育人是德智体美的衔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得以同时实现,劳动育人成为五育融合的重要实践路径之一。[4-5]由此可见,劳动育人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五育融合的关键环节。
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6],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意志品质,其中的道德教育的范畴包含正确劳动价值观念的形成。劳动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也是实现德育目标的路径之一。在思想上尊重并正确看待劳动,在行动上热爱劳动、积极劳动,通过劳动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推进以德育人,促进社会道德养成,有利于促进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融合。2016年,***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7]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完整的育人发展过程。劳动育人是完整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一环。德育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是高校五育融合进程中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形成健康心智,使学生在实践劳动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让学生在人生成长路上彰显个性魅力。
智育是指发展智力的教育,是德体美劳“四育”实施所需科学知识与智力的基础。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过程中,生产劳动与智育和体育的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8]一般来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都属于广义上的劳动。在劳动过程中传授知识和技能,经由实操提高动手能力,可提高智力水平,达到“以劳增智”的效果。智育改变着劳动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促进高质量劳动教育发展。现代人工智能高速发展,“智”与“劳”的关系日益密切。在实践教育中,高校有组织、有计划地融合智力培育,引导学生将劳力与劳心结合起来,是实现德智体美劳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
体育是指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我国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教育思想[9],很好地说明了体育锻炼、良好的身体素质是顺利开展劳动实践的基本保证,是劳动实践中提升各项能力的基础。在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增强体质,养成追求身心健康的生活态度,培养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形成热爱体育活动的热忱追求。加强劳动教育,实现以劳强体的教育目标,有利于学生凝聚和焕发青春力量,将蓬勃朝气凝聚为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体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劳动观,磨练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提升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为加强五育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美育是指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和兴趣,并能够拥有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10]在高校美育实践中,学生依据自身的审美观念进行劳动创造,实现自身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达到“以美促劳”的教育效果。通过劳动实践,学生可以积淀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升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育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3]劳动教育与美育的融通,既能够发挥美育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健全人格的多重价值,又能够进一步实现劳动教育在德智体美“四育”的有机融通价值,持续推进五育融合的深入,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形态,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也成为高校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且融合的有效途径。在高校的劳动教育中,通过崇尚和热爱劳动的价值观念和意志品性的树立、基本劳动技能本领的掌握,学生将具有强健的身心体魄、智慧的劳动心灵。综合素养育人模式对高校提出了“五育并举”的迫切要求,要求高校通过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渗透于其他“四育”之中,引导学生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融入自我提升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使德智体美劳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实现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的转变。通过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构建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为目标的育人体系,以劳动教育为抓手强化认识、点面结合、面向全体,高校可以搭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人才培养融合机制,实现五育融合的深化和长效机制的构建。可见,切实加强高校劳动教育、不断推进五育融合,既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时代要求,也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实践的可行性。
立足新时代,加强劳动育人、深化五育融合是国家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当下高校育人工作中,劳动教育的开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德智体美劳被“割裂”的情况并不少见,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有待进一步发掘和强化。对此,做好与家庭教育连接、与社会教育同向,培养人的德智体美高阶能力和劳动精神,已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
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五育融合育人成效的需求不一致,对劳动教育的需求呈现下降趋势,导致人们忽视劳动意识与劳动精神,五育融通发展遭遇思想上的壁垒。
受传统思想中劳心与劳力的价值影响,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点[11],及对“学而优则仕”的误读[12],人们对劳动,尤其是对体力劳动的态度日渐消极,出现重视文化知识学习、轻视体力劳动的社会认知。[13]一是社会价值观宣传不够清晰,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使人们更加关注自动化生产的便捷,而忽视体力劳动的创造性。同时,社会出现推崇脑力劳动工作、模糊劳动价值观宣传导向的现象,使大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偏颇,这加大了五育融合渗透于日常生活的难度。二是社会对劳动教育存在认知误区,忽视了在劳动过程中的教育引导作用,忽视了对劳动精神和品德的培养,弱化了在劳动中提升能力的价值。劳动教育认知偏差和实践环节薄弱使劳动育人工作阻碍重重,难以通过创造性劳动教育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奠定基础。
家庭教育直接影响个体性格的形成,家庭教育功能的不完整性、社会不良影响对家庭教育的辐射,导致家庭教育层面中的劳动教育出现缺失。一是家庭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导致劳动教育缺位。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的工作时间占据了家庭生活时间,部分家庭劳动行为由“购买”代替,劳动教育氛围的缺失使大学生没有从心理层面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二是社会不良认知通过家长传递给大学生,导致劳动教育的弱化。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所获报酬的差距越来越大,而劳动仅包含体力劳动的概念狭隘化,使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不平衡认知现象愈发严重。劳动教育观念通过父母的传导作用施加在家庭教育上,最终沉淀在大学生身上。三是劳动教育缺位的影响将从家庭带入学校。家庭教育的效果具有滞后性,家庭教育层面中劳动教育的缺失给高校五育融合、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阻碍。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劳动育人常与德智体美“四育”彼此独立或简单叠加,高校缺乏劳动教育的系统设计和五育融通的机制保障。比如,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目前,在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中,劳动教育、美育相对薄弱,五育融合的课程设置效果不够明显。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实施缺乏合理性,劳动教育存在形式单一化、内容片段化的问题,劳动教育方向模糊,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收获甚微。专业师资条件欠缺,很多高校缺少专业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非专业教师对劳动育人的目标、技能传授、评价等育人环节不清楚,自身的劳动教育技能不高。劳动教育开展还存在教学资源供给不足、教学内容质量不高等问题,难以充分彰显劳动育人对高校学生的教育意义。五育融合工作与大思政背景下的“三全育人”模式协同不够。高校育人队伍内缺乏协同机制整合育人力量,难以发挥“全员育人”在育人工作上的协同效应。[14]在德智体美育人工作中,未充分发掘劳动育人元素,五育融合力度与“全方位育人”强度不足。高校劳动育人工作缺乏长期规划与培养体系,难以贯穿教育教学工作,“全程育人”作用难以彰显。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应发挥劳动育人主体作用,加强价值观引领,完善育人体系,拓宽成长路径,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协调统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应深化劳动育人的价值引领作用,通过劳动教育中的精神培养和实践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脑力劳动优于体力劳动的错误观念,高校应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弘扬劳模精神,带领学生参与到体力劳动中,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劳动的重要性,体会劳动的过程美,形成劳动光荣的观念。劳模精神是指“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动模范的精神。[15]劳模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劳模精神丰富了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内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劳动典型事迹,营造良好的校园劳动氛围,培养学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劳动品德,提升大学生的劳动积极性,促使德育、劳动教育协同发展。校园文明建设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景观文化建设,培养主人翁意识,引导学生在劳动中提升审美能力。
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劳动教育工作方向,在五育融合背景下规划劳动教育实施路径。一是劳动教育进课堂,打造劳动教育质量评判体系。高校应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专业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开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对应课程体系,闭环设计劳动教育实施、考核、评价、反馈育人体系,推进五育的常态化同步发展,构建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二是源头治理,家校协同。高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引领家校合力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新风尚。三是利用好社会教育平台,丰富劳动教育实现路径。高校应推进劳动教育平台建设,建立劳动教育基地,打造稳定的实践活动品牌,形成长效实践项目,在专业性、服务性劳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个人素养,促进育人工作常态化。
劳动育人与德智体美“四育”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高校应强化劳动教育的协同育人作用,深化五育融合的融通性,实现互相促进、同向同行。一是提供政策保障,加大专业支持力度。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高校劳动教育工作的指导,制定评估标准与激励政策,为高校提供劳动教育的专业研究资源与平台,为五育融合提供条件保障。二是加强多元化引导,发挥劳动育人主体作用。高校应注重劳动教育的育人实效,在劳动教育中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师团队应提升五育融合理念,依托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志愿服务等活动载体,通过劳动教育中朴素高雅审美情趣的引导,传授科学系统的劳动教育知识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将劳动育人融入树德、增智、健体和育美的协同教育。三是完善融通共建机制,让劳动教育全方位贯穿教育教学全程。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政工作、专业能力培养。专业教师应将劳动育人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增加学科领域的创新实践研究。
五育融合是落实“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在“三全育人”教育背景下,高校应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紧密贴合时代发展,充分发挥劳动育人作用,形成五育并举、协同育人的模式。一是提升意识,加强联动,实现协同合作的全员育人模式。家庭、学校、社会应明确自身育人主体的地位,发挥多元主体在劳动育人工作上的协同效应。高校教师应提升劳动育人与德智体美“四育”协同育人意识,将五育融通的教育理念融入专业育人工作,协作强化五育融合。二是合理规划,精准介入,实现贯穿始终的全程育人模式。高校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成长阶段、不同的教育背景制订精细合理的劳动教育计划,加强与社会培养、家庭教育间的衔接,抓住重要育人节点精准开展指导,提升育人效果,将五育并举的育人模式贯穿学生成长的全过程,持续推进五育融合深度。三是条理清晰,凝聚合力,实现面面俱到的全方位育人。高校应系统整合社会优质劳动教育资源,加强新兴技术支撑,充分发挥各专业课堂的优势与特长,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劳动教育,全面提升五育融合广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