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张 芳
(武汉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湖北武汉,430345)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表明了课程育人的方向和重点,不仅仅是思政课的责任,同时也应落实到专业课程中,立德树人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的所有专业课都应该承担这个责任,具备育人功能。
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起来,使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2017年,高德毅等人发表了文章《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这是学术界明确进行“课程思政”研究的重要开端。[2]截至2021年6月,以“课程思政”为关键字在中国知网可以检索到109711篇文献,其中2017年6885篇,2018年10124篇,2019年18057篇,2020年30216篇。以“学前教育课程思政”为主题共搜索出1391篇文献,其中2018年123篇,2019年185篇,2020年305篇。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思政还是其他专业的课程思政的研究,都有逐年递增的趋势,而且2019年和2020年这两年上升的幅度很大。但关于学前教育的课程思政研究还是相对较少,需要更多学前教育专任教师加入研究队伍。
我国当前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包括课程思政的内涵、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等。邱伟光认为“课程思政”即“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这既是对概念的厘清,也是对课程和思政两者关系的梳理。[3]肖香龙等人认为,课程思政应是“进行所有课程的教学,都要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进行价值引领,并充分挖掘所有课程中蕴涵的价值范式,进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马莉等人主张通过学习去培养教师的协同育人的意识,比如成立协同育人学习小组、制订学习方案、建立与思政理论课教师沟通长效机制。[5]除了要有课程思政的意识,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比如实行导师制、制订课程协调育人实施方案、课堂教学观摩等,这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的实践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关于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思政路径的研究,陈丹根据教育教学和课程思政的现实状况,系统地从课程思政的目标、课程思政元素、课程思政载体、课程思政手段与方法、课程思政评价多个角度展开研究,提出路径,比如修订教学目标,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功能,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取得“1+1>2”的效果。[6]
目前,中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除了“入园难”“入园贵”,还存在师资不足的问题。为解决幼师的缺口问题,不少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进行扩招,也有很多综合性高校陆续开设学前教育专业。所以,如何培养优秀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为我国幼教事业添砖加瓦,俨然成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需要深刻反思的问题。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实施课程思政是必然趋势,也是高校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必然选择。作为学前教育专任教师,只有不断发掘思政元素、不断探索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才能更好地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发展、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素养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幼儿教师,才能为国家和民族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同时也是一门包含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学会设计和撰写幼儿园健康活动教案,并能够组织和开展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分析和解决幼儿园健康领域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具体问题,开展活动的设计、实施、评价等相关工作,为学生今后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学前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等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在以往的课程中,教学目标一般只是涉及对于专业知识的认知和能力目标,对于思政的育人目标是很少甚至是没有涉及的。开展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首先要明确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把思政目标有机融入其中,使教学目标更加全面和具体。关于教学目标的设定,可以从“专业目标”和“思政目标”两个方面出发(图1),这是总的目标,至于课程中每个单元和章节的教学目标,可以根据自上而下的原则,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方面去梳理,也可以结合专业特点或本次课程要点融入相关的思政元素。
图1 教学目标
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的基本准则,其中也涵盖了“爱国守法”“师德为先”等价值观方面的重要元素。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会在幼儿园、早教机构等单位工作,他们是未来的教师,因此更应重视对他们的德育培养。具体而言,“师德为先”要求他们热爱学前教育,对本职工作尽心尽责,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幼儿为本”要求他们眼中有幼儿,关爱幼儿,有爱心、责任心和耐心,尊重幼儿的权益和人格,以幼儿为主体,遵循幼儿发展规律;“能力为重”要求他们要将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结合起来,要观察研究幼儿,以幼儿发展为基础,发展倾听幼儿、与幼儿进行互动和对话的能力;“求真务实”要求他们能够读懂幼儿,并能指导幼儿得到发展,同时要结合园所实际情况,务实发展。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课程思政的内容重点,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7]每一门专业课程都有其课程思政的责任,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也不例外。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方面可以结合专业特点或本次课程要点融入相关的元素(表1)。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课前、课中和课后各个环节,同时结合专业知识、时事热点、理论前沿,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讨论、思考中获得更大的成长和进步,让隐性的课程思政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表1 教学内容
例如,近年来,人们对生命和自然界进行了重新思考,“生命”这个话题也一再被谈及,结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在本课程中可融入“生命”和“自然”两个主题阅读活动。2021年4月,***主席提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8],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以人为本”的主张与本课程“自然教育”“生命教育”的主题活动内涵高度一致。在本课程中,“自然”主题包括《半个地球》《与孩子共享自然》《自然缺失症》《林间最后的孩子》《童年的消逝》《我的自然笔记》《森林报》《与幼儿一起发现自然》等书籍,“生命”主题包括《鼠疫》《人类简史》《死亡哲学》《100天后会死的鳄鱼君》《生门》《唐山大地震》《寻梦环游记》等书籍和影视作品。课程延伸的主题阅读分享交流活动让学生了解了自然和生命,懂得了尊重和保护自然、敬畏和珍惜生命,这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文化自信也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此外,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主题阅读还能让学生多阅读一些经典书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了解自己、了解世界,同时也感受教育的人文精神,做一个温良的中国人。
近十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依然是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在高校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应通过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尝试新型的教学方式,即“以学生为中心”,以此实现教学重心从“教”到“学”的转变,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符合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才能提高学生应对未来世界变化发展的能力。基于此,“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应通过尝试和探索课程改革更多的创新点,比如翻转课堂、课程延伸、案例教学、合作学习、小组教学等。
***总书记指出,“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9]。教学方法要丰富且具有创新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也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除了以往的教师课堂讲授,也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参与社会实践、做调研。同时,学生课堂、小组研讨、辩论等形式也可以有机融合进课堂中,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比如,在课堂讲授的时候,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把知识放进有意义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思考和运用。可以通过“讲故事”进行有故事的教学,达到有温度的思政的目的。比如,在讲授儿童体育教育活动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我国的体育发展、奥运会奖牌获得者的奋斗历程等,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热衷的体育活动,也可以带着学生回忆童年时代的一些经典的体育游戏,从国家到个人,从古代竞技到现代体育,让学生在听故事中感受到家国情怀和责任感,在讲故事中进行思辨和讨论,在忆故事中感受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发展。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用于评价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以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通过观察和访谈记录收集相关内容。总结性评价在每次的教育活动结束后进行,由教师和学生分别填写相应的评价表,旨在评价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的整体效果,然后再进行归纳和整合,最后得出活动评价和反思,为下一次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提供借鉴和修改意见。每次课程后,教师根据资料针对与活动主题相关的问题和现象进行整理、归纳和讨论,再对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出哪些环节好、可以继续保持和发扬,哪些环节开展得不好、需要如何改进,通过不断分析、总结和反思,一方面可以改善课程思政教学计划,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下一次的教学计划提供经验和可行的方法。
此外,可以充分利用课前、课中和课后各个环节,同时结合专业知识、时事热点、理论前沿,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讨论、思考中获得更大的成长和进步,让隐性的课程思政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在“开学第一课”中不直接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而是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梳理清晰本学期的学习计划,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对接下来一学期的学习有清晰的规划,也明晰各小组的合作项目和内容。
整个课程中,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导、学生自评为主体、小组和其他同学评价为辅。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自我认知的重要时期,所以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特点,让学生能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关于“我为什么会选择学前教育专业”“今后我想从事什么工作”“我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优势和不足有哪些”“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做一名合格优秀的教师”等围绕学生人生规划的问题,也是与课程思政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教师可以将其融入思政教育。在校大学生都已成年,已经具备比较成熟的认知和辨析能力,而作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完善自我认识,不断提高品德和综合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很多会从事幼教工作,一部分会成为幼儿园教师,所以如何做好育人工作,为幼教行业培养一批批优秀的教师,让幼儿在幼儿园阶段遇见好的启蒙老师,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因此在学前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非常必要而且刻不容缓的。任课教师要有课程思政的意识,积极主动学习相关内容,同时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发挥榜样带头作用。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课程思政仍然是一个备受关注和重视的话题,要继续打好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构建全程全员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