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黄文珺, 李成茜, 刘姝玉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51)
课程思政理念提出后,要求高职院校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发展,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弥补传统思政教育的不足,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英语作为一门高校公共基础课程,具有课时量多、覆盖面广、持续性时间长的显著特点,加之英语课程兼具通识性与文化性、国际性与职业性,在课程思政育人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因此,应着力探索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路径。
高职英语课程具有通识性、人文性特点,使其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环境中,处于相对尴尬的地位。为破解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的困境,需顺应时代发展,注入课程思政的人文关怀与价值重构,最终实现变困境为顺境,同时推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转型发展。
一方面,在现代职业教育高速发展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举步维艰。进入21世纪背景下,高职院校内涵式建设与跨越式发展,是国家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内容。特别是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问世以后,标志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的重中之重。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进一步细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宏伟目标,着力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在上述诸多有利条件下,与各专业技术类课程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发展相比,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高职英语,却进入改革发展的被动局面。因而促进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入与重构,是破解高职英语教育困境的必要之举。
另一方面,在高职院校生源多元化的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十分茫然。当前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低迷、英语学习动机不足、自主学习能力薄弱,加之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诉求,不断拉开英语教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此背景下,不能错过课程思政的发展机遇,高职英语应充分发挥其特有属性,通过将英语教学和思政内容相融合,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为学生持续、深入学习赋予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1]
高职英语课程的国际性、职业性特点,为其实施课程思政育人提供有力的国际视野和现实条件。
其一,高职英语课程课时较长、内容丰富,为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了有效载体。根据国家政策,教育部门针对高职英语课程设置,不仅明确课程性质,亦赋予充足的课时量和开课时间,有助于英语教师与学生开展持续性的教学交流、思想和情感互动,保证学生可以长时间、连续性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内容方面,作为第二语言文化素质类课程,教学内容大多关于中西方语言文化、价值观念等,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有助于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借助英语教学内容传递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其二,高职英语课程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育人功能。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言,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可以通过中西方文化对比分析、语言练习和体验活动,润物细无声地改变学生思想观念和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良好文化自信、国际视野和爱国主义情怀。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中,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巧妙融入知识和文化学习,形成隐性育人模式,避免学生对思政教育产生抵触心理,潜移默化地规范学生思想与行为,体现课程思政在育人方面的可行性。
高职英语教师作为课程思政教育主体,教师思政素养直接决定了教学成效。因此,构建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中,要求英语教师具备良好的政治和文化素养,能够在育人工作中,探寻英语与思政的最佳融合点,结合高职英语听说读写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使其认知中西方文化差异,在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育人功能,领悟英语学科丰富文化内涵与人文内涵。
在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下,英语教师只有树立课程思政育人意识,才能转变以往“教书匠”的角色,深度挖掘英语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解决教学主题思政育人的诸多难题,使英语教师从授课者转化为育人者,这是大思政育人赋予英语教师的新要求。对此,高职英语教师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学习,夯实自身思政教育根基,把握思政理论知识内涵,明确其与英语知识的契合性,为课程教学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另外,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高职院校需要重视教师的培养工作,使其能够在承担教学工作的同时,成为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成长的榜样。[2]各高校应定期组织英语教师课程思政专项培训,以教学示范课、座谈会、专项培训、传统文化讲座等活动,深化教师对课程思政认知和理解,提高教师文化修养与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能力,结合课程循序渐进地发挥育人作用。
英语课程教学并非单纯语言知识、西方文化及思想输入载体,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不局限于英语教材内部,亦包括课程教学内容所辐射的一系列育人思想。然而学生相关英语素材受国外社会与文化、国外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出现。[3]对此,要求高职英语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总结提炼,避免生硬化的融入,更不是为学生讲解诸多大道理,而是通过每一节英语课为学生总结中国文化、精神,潜移默化地达到课程思政育人效应。
一方面,在理论知识中深挖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在课程教学开始前,英语教师需对每一节教材内容反复研习和揣摩,了解教学内容传递的思想内涵,合理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切入点。以“The Etiquette of Meeting Strangers(初次见面礼)”教学为例,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不同国家见面礼,包括美国握手礼、日本鞠躬礼、法国贴面礼等等。在讲解这部分内容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中国见面礼的问候方式,并深入挖掘课程思政教育资源,通过见面礼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在感受中西方初次见面礼仪的差异中,客观分析文化背景、原因,培养学生问题的探究意识。可见,只要教师认真研习教学内容,必然能将思政教育潜移默化融合,达到课程思政教育效果。
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考核评价中挖掘课程思政教育资源。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英语教育在师生面对面的传统课堂当中,学生群体已经不再是英语课堂及知识内容的被动接受主体,而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主体。[4]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培育其良好的自我管理、自律意识;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规矩意识;同时引导学生交流互动、团队协作,解决各类疑难问题,使学生形成团队合作意识;课后结合课堂教学,为学生布置独立作业,要求学生按照课堂所学知识完成,培养学生诚实诚信的做人意识。高职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严格规范课堂,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继而增强课程思政教育有效性。在英语课程考核与评价过程中,转变以往围绕英语知识的考核内容与标准,增设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考核内容,了解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并对学生形成一定监督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学习。
英语课堂作为课程思政教育主渠道,为实现课程思政浸润式教育目标,需教师精心做好教学设计,使学生自觉、主动领悟教育资源,提升课程思政育人的有效性。
1.上好第一课
第一节课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了解、相互熟悉的课堂,直接决定着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认真态度。高职英语教师应该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掌握学生学习生活动态。[5]第一节课堂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以人格魅力,使学生感受教师的严谨教学态度,并明确英语课程的要求与规定,以严肃口吻要求学生遵守。只有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才能发挥英语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若学生学习态度散漫、逃课逃学,即便教师精心设计课程思政,仍难以达到理想化的教学效果。此外,第一节课应安排学生自我介绍,以英语讲述自身的特长、爱好、个性特点,锻炼学生的分享、表达能力。
2.教学过程多样化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话题探讨、问题剖析,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因此,教师应围绕教学内容特点,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过程,合理渗透思政教育。以“Travel(旅行)”教学为例,教师应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由教师给出例文示范,讲解自己的家乡后,带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介绍家乡风土人情,使学生领悟语境中家乡的含义。随后,随机挑选学生运用英语讲述家乡风土故事,在学生表达后提出问题,家乡是否只局限于我们自己的家乡呢?使学生将家逐步拓展至国家,让使学生以英语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怀。
3.运用网络教学手段
进入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师应善于运用互联网+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在有限课堂教学基础上,拓展英语课程思政教育至网络平台,增强英语课程思政的教育影响力。高职英语教师可以制作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如慕课、微课、图文等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需求,自主检索、下载、观看,供学生随时随地展开自主学习。另外,学生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向教师询问、与同学交流互动,共同围绕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培养学生问题探究意识。利用互联网+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有效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且学生可以在观看视频过程中,通过倍速、暂停、拖进度条等形式,满足自身学习需求,有效拉长课程思政教学的持续性、持久性。
4.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英语具有很强实践性,特别是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具备较强英语实践能力、运用能力至关重要。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应组织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营造良好课程思政育人环境。例如,组织英语配音表演、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话剧表演等,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如中国体育精神、中国抗击疫情故事、中国革命传统故事等,使学生灵活运用英语语言介绍中国,在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增强民族自信与爱国主义情怀。
5.融入地方文化特色
我国各类高职院校开展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为强化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可以结合地域文化,设置相关课程教学内容,将特色文化翻译为英语内容,带领学生共同学习、欣赏。如中国传统戏曲(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剪纸(Paper Cutting)、书法(Calligraphy)等,使学生感悟地域文化的魅力,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博大精深,在中西方文化对比中,培育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综上所述,基于大思政育人格局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过程中,教师应自觉承担主体责任,转变传统教学思想观念,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促进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发展,实现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统一,提升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推动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