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刘 菲, 杨 德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审计部, 安徽 合肥 230022)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1]电网企业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加大电网建设投资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网架结构;实施“国网阳光扶贫计划”,助力贫困县区脱贫摘帽。全力助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当前,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政府不断加大对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如此庞大的扶贫资金下拨,在利益的驱使下难免会出现资金闲置、贪污腐败等问题。对此,必须严格资金管理,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进一步筑牢扶贫资金的“资金墙”。电网企业内部审计应护航脱贫攻坚战,进一步聚焦审计重点、靶向发力,在推动打好脱贫攻坚战中积极发挥作用。
“精准扶贫”背景下脱贫攻坚审计在资金管理、使用和绩效监督方面面临着工作量大、细节要求程度高、需突破的政策和体制性障碍多、创新任务繁重等严峻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脱贫攻坚审计目标不够精准,扶贫涉及到多部门,有分散使用和交叉投入现象,从省到市再到县,资金拨付链条较长。扶贫项目点多、面广、小而散,仅依靠常态项目审计监督,难以做到有效实现审计目标。
二是脱贫攻坚资金绩效审计重视程度不够,近几年开展扶贫资金审计更多关注扶贫资金收支和结余情况,较少关注扶贫资金绩效。
三是脱贫攻坚审计监督的合力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审计项目结束后,所提出的审计建议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难以彻底整改执行,建设性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四是同级审计监督作用发挥有限。同级审计监督,审计人员和审计对象不可避免受到人情因素干扰,发现问题不够深入,缺乏从深层次揭示问题和分析问题动力,审计监督作用发挥有限。
通过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电网企业脱贫攻坚基本方略,聚焦“精准、安全、绩效”,对电网脱贫攻坚项目审计关键环节研究,从推进审计全覆盖、改进审计方式、强化结果运用等方面,对政策措施落实和扶贫资金分配管理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整改策略进行探讨,以更高质量的扶贫审计,为电网脱贫攻坚保驾护航。[2]
脱贫攻坚项目的精准审计的特征体现在聚焦脱贫攻坚项目审计目标关注“目标精准、资金安全、项目绩效”的三突出,审计成果应用做到“制度和整改”两强化。
审计目标关注“三突出”。一是突出“目标精准”,在政策方面聚焦贯彻落实电网企业服务脱贫攻坚十大行动计划的进展和效果,项目实施方面,关注行业扶贫和定点扶贫项目实施和成效,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二是突出“资金安全”,坚持问题导向,发现和纠正扶贫资金安全的违规违法问题,加强对农网建设改造和光伏扶贫等资金的使用的审计监督,确保扶贫资金高效安全使用;三是突出“项目绩效”,关注脱贫攻坚项目计划管理、建设进度和实施效果,关注光伏扶贫项目并网服务质量,保证扶贫项目及时发挥作用。
审计成果应用“两强化”。一是强化“制度”,研究脱贫攻坚项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揭示和反映脱贫攻坚项目制度性缺陷,精准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二是强化“整改”,按照问题分类,诊断问题成因,落实整改责任和整改措施,做到精准施策、精准治疗。
聚焦脱贫攻坚项目“目标精准、资金安全、项目绩效”的三突出,突出“目标精准”,在政策方面聚焦贯彻落实电网企业服务脱贫攻坚十大行动计划的进展和效果,项目实施方面,关注行业扶贫和定点扶贫项目实施和成效。审查在落实国家脱贫攻坚政策上是否做到有的放矢,瞄准贫困、精准施策。立足行业特点,审查是否着力推进贫困地区电网改造工程,解决好低电压、供电能力不足等问题。审查是否落实好光伏扶贫任务。是否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把所做的工作、存在的困难及时汇报反映。审查是否有效落实行蓄洪区脱贫攻坚工作。
突出“资金安全”,发现和纠正扶贫资金安全的违规违法问题,确保扶贫资金高效安全使用。审查是否建立健全精准扶贫资金整合机制、精准扶贫资金投入机制。审查在资金安排上是否做到精准发力、精准滴灌、靶向治疗。[3]
突出“项目绩效”,关注脱贫攻坚项目计划管理、建设进度和实施效果,关注光伏扶贫项目并网服务质量,保证扶贫项目及时发挥作用。审查项目建成后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有效缓解贫困地区低电压和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
一是统一标准化工作方式,确保质量。围绕脱贫攻坚项目审计,统一审计依据、审计计划、业务流程、中介机构选聘、审计成果运用,自上而下固化审计工作标准,有效地化解了因审计程序不规范、审计制度依据不健全、审计重点不突出等方面引起的审计项目的内在风险,规避了因审计质量漏洞导致重大错弊未被发现的风险。
二是研发并应用多系统协同审计机制,进行数据分析,锁定疑点。充分利用ERP业务审计系统、财务管控审计系统以及ERP系统、基建管理系统、PMS 2.0等系统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处理,确定疑点,然后集中开展多维度、深层次的全面分析,对锁定的疑点进行现场复核,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三是推进数字化审计模式,固化审计模型。在数字化审计过程中,将审计经验、审计方法步骤化、模型化,灵活搭建各种数字化审计操作指引和分析模型,逐步实现从抽样审计到全量审计的转变,推进从传统审计向数字化审计的转变。
一是有效发挥内外部审计合力,内部审计部门发挥业务熟悉、经验丰富的优点,制定具体方案,确定审计重点。借助外部中介机构的专业力量,各有侧重,相互配合。中介机构审查工程管理是否存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风险,核实工程造价,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审价结果,进一步增强农网工程审计的公允性和客观性;内部审计重点关注公司规章制度是否得到严格执行,程序完善、操作规范,防范内部管理风险,两者结合多角度审视电网脱贫攻坚项目管理,有效防范内外部检查风险。
二是发挥审计与其他专业协同监督合力,审计部门与业务部门、纪检监督部门、组织部门相互协作,信息共享。源头治理,审计部门收集整理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移交给业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共同研究加强管理、堵塞漏洞。监审联动,审计部门将检查发现的问题移交监察部,监察部门在巡察工作中予以重点关注。审计时,监察部门将有关问题举报线索提供给审计部门。[3]
建立审计整改闭环管理制度,明确整改工作责任方、督办方、验收方,要实现审计整改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建立从问题发现到整改、从立项到销项的全过程的管理闭环。
着力补齐整改短板,对脱贫攻坚资金审计过程中出现的虚列、虚报、截留、挤占、挪用等高风险、违规违纪问题,移交纪检监察部门、组织部门,作为处罚和考核的重要依据。对普遍存在的问题,与业务部门共同研讨,出台相关制度,加强管理,堵塞漏洞。
对于审计整改评价结果实施必要的通报、公示,审计部门应在每个整改期结束时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进行公示,一方面使整改公开透明化,让广大职工发挥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对各单位起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警示作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