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以CSSCI数据库447篇论文为例

时间:2024-07-06

方 錄, 钱玲玲, 汪晓梦, 洪绍敏,李杨青, 问延安, 黄水贤, 韦子平

(1.安徽工业大学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安徽 马鞍山 243032;2.华侨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福建 泉州 362021)

一、引言

在当前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业对于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欧洲是乡村旅游的发源地[1],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2]1186,1989年4月中国农民旅游协会更名为“中国乡村旅游协会”[3]。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统计公报中显示:全年加强贫困地区旅游人才培训,共举办9期旅游扶贫培训班,培训2000人次,努力提高了乡村旅游重点村干部、旅游带头人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4]。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乡村旅游业正不断发展。为了解我国学界对乡村旅游研究的状况与发展趋势,利用陈超美教授开发的知识图谱绘制工具CiteSpace[5]对CSSCI数据库中关于乡村旅游的论文进行分析,可以更清晰梳理乡村旅游研究的发展历程。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以中文社会科学索引(CSSCI)的数据库为来源,于2019年6月初在CSSCI中以篇名(词)为“乡村旅游”、时间跨度为1998年~2019年(1)通过CSSCI检索,时间跨度默认为1998~2019年,但是在2019年6月初检索时,CSSCI数据库中关于乡村旅游文章的时间跨度是1998~2018年间,因此称为1998~2018年间。,共检索到文献468篇,其中包括论文、综述、评论、报告。为更好地反映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学术状况以及发展趋势,剔除其中综述、评论、报告,仅保留447篇学术论文(见图1)。通过图1发现,在1998~2018年间,关于乡村旅游的论文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1998~2004年的研究成果较为缺乏,2005年以来出现了研究的高峰期,其中2010年是乡村旅游研究论文数量最多的一年,共45篇。在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6],国家旅游局同年发布《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7],2010年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加快乡村旅游的发展的创建活动意见[8]。

图1 CCSCI数据库各年份乡村旅游论文数量

(二)研究方法

本文分析主要采用了CiteSpace的共现分析、共被引分析等,通过图表体现目前乡村旅游研究的主要领域以及主要作者等。

三、我国乡村旅游研究文献特征分析

(一)作者与高被引作者分析

通过用CiteSpace(规模因子k设置为10)对发文作者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得到图2,从图2中可以直观地发现乡村旅游领域的发文较多的学者。图2中学者何景明(5篇)、万旭才(4篇)、刘承良(4篇)位列前3位。在图2中可以看出,图中的节点过于分散、稀疏,节点之间的连线不密集,表明目前在乡村旅游研究上学者之间合作较少,各位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相对较少,尚未形成广泛共识[2]1188。图中目前显示的合作网络有,吴冠岑、牛星、许恒周之间;万旭才、张中方等学者之间;刘传喜、唐代剑之间;苏勤、杜宗斌之间以及其他部分作者之间。

图2 我国乡村旅游研究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与此同时通过CiteSpace对高被引作者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到在乡村旅游中的高被引作者(见表1)。在表1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在我国乡村旅游研究领域的高被引作者,何景明、吴必虎、邹统钎、保继刚、王兵位列前5位。学者何景明于2002年发表的文章中,对“乡村旅游”的概念进行了探讨[9]。学者吴必虎曾在文章中探讨乡村旅游中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并从法理、学理与实践的角度进行了分析[10]。其在2017年发表的论文,论证了在城乡社会交换基础上的第二住宅制度与乡村旅游是社会交换的结果[11]。学者邹统钎提出提升我国乡村旅游竞争力的举措、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以及政府如何扶持与规制,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此外,被引次数在16次及以上的学者还有5位。这说明我国乡村旅游研究领域的学者众多且其成果影响力较大。

表1 高被引作者(被引频次16次及以上)

(二)发文核心期刊分布

对CSSCI上检索到的乡村旅游论文在各期刊的发文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图3,在图3中可以发现在乡村研究领域发文量较多的核心期刊。通过对发文量在7篇及以上的期刊进行观察分析,可以发现《旅游学刊》的发文量最多,在1998~2018年间其发表的关于乡村旅游的论文数为96篇,占检索到的447篇文章比例为21.5%。其在1992年便刊登关于乡村旅游的文章以表明我国开发乡村旅游的紧迫性与其对我国发展的现实意义。乡村旅游文章载文量在2006年、2007年、2008年、2011年、2012年、2014年、2018年均在5篇及以上,其中2006年、2011年、2018年分别为19、12、15篇。《经济地理》期刊关于乡村旅游的发文量为28篇,仅次于《旅游学刊》位列第2位。其于2009年刊登的徐清的文章将点—轴系统理论与乡村旅游和空间结构优化联系在一起,结合宁波市乡村旅游提出了乡村旅游空间发展模式,通过构建中小尺度区域乡村旅游的最佳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业[13]。发文量并列第三的是《农村经济》与《贵州民族研究》均为16篇。《农村经济》期刊在2018年刊登的4篇关于乡村旅游的文章其中3篇是关于扶贫,另一篇是关于乡村振兴的文章,显示出《农村经济》期刊2018年刊登的乡村旅游文章为当前的国家政策服务。而《贵州民族研究》期刊近期刊登的乡村旅游文章都与自身期刊特色有密切关系,其乡村旅游均与民族关联。由此得到,不同的期刊刊登的乡村旅游文章都与期刊自身特色有一定联系,表明乡村旅游研究的视阈较为多样化。

图3 乡村旅游文章期刊发文统计图(7篇及以上)

(三)期刊共被引分析

利用CiteSpace的Cited Journal功能(阈值为top 50 for per slice),利用寻径算法进行图谱裁剪,对在CSSCI中检索到的447篇关于乡村旅游的文章做出期刊共被引分析得到表2。观察分析表2得到期刊被引频次前10位:《旅游学刊》(230次)、《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98次)、《TOURISM MANAGEMENT》(96次)、《经济地理》(81次)、《人文地理》(72次)、《旅游科学》(51次)、《地理学报》(50次)、《地理研究》(47次)、《地理科学》(39次)、《农村经济》(39次)、《农业经济问题》(35次)。

表2 期刊共被引统计表(部分)

(四)文献共被引分析

CiteSpace具有分析重要被引文献的功能,利用该功能分析我国乡村旅游中的共被引文献,分析其中部分文献见表3。被引频次最高的是学者郑群明于2004年在《旅游学刊》发表的文章,文章探讨了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介绍了其内涵、经济学意义以及5种具体的开发模式,并给出引导与管理其的4个举措[14]。中心性最高的是王琼英于2006年发表的文章,该文对乡村旅游进行了综述研究,从概念内涵等几方面分述了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并展望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15]。王兵的文章诠释了乡村旅游的概念、国外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和特点以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原因两方面介绍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最后提出了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思路[16]。王素洁的文章对国外乡村旅游进行了综述研究,得出国外乡村旅游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供给等,并且预测了国外今后乡村旅游的研究重点[17]。韩非以北京市为例,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推力因素与拉力因素共同组成城郊乡村旅游地的驱动力并发生作用,并将其归为人与自然协调等5类[18]。郭焕成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做了综述研究,提出其产生的背景、以及其分布特征、发展特点,并分述了深圳市、北京市等5个城市的乡村旅游发展状况;提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有田园农业旅游等7种模式,认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8个问题,提出了5个解决措施并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了展望[19]。李涛以江苏省的乡村旅游景点为例,Google earth和Arc GIS10.0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439个乡村旅游景点的结构特征、时间变化特征与空间分布特征,并给出了相应建议[20]。

表3 1998~2018年CSSCI数据库乡村旅游研究高频次和高中介中心性被引文献排序表

四、我国乡村旅游的趋势研究与前沿预测研究

(一)关键词共现分析

通过对CSSCI中447篇关于乡村旅游的论文的关键词共现分析(top 50 for per slice),可以清晰地得到乡村旅游研究领域内高频词汇的分布(见图4)。由于检索时是以“乡村旅游”为条件,因此在关键词共现分析时,隐藏该关键词,且合并“旅游”“旅游业”;“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城乡统筹”“城乡统筹发展”3组关键词,以便更好地分析其他关键词。由图4可以得到,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等是乡村旅游研究领域内的高频关键词。

图4 乡村旅研究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进一步导出数据,观察得到出现次数在8次及以上的关键词见表4。表4中新农村建设(19次)、乡村旅游地(14次)、可持续发展(14次)、乡村振兴(11次)、精准扶贫(10次)、社区参与(9次)、旅游开发(8次)位于关键词出现频次前6名。

表4 关键词出现频次表(8次及以上)

通过对关键词共现网络进一步分析得到时区图(Timezone View),此处时区图采取每一年一个时区,得到我国乡村旅游研究领域热点的时区研究图谱。图5中显示了我国乡村旅游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的演进变化,最早的旅游开发以及目前的乡村振兴,都充分体现了乡村旅游研究以国家政策为导向[2]1190。

图5 乡村旅游研究关键词时区图

(二)发展趋势与热点分析研究

(1)发展趋势研究

研究前沿与热点的演变也可以通过关键词突现度表示[21]。基于以上分析得出4个突现关键词,以时间序列看,1999~2005年的旅游开发,2006~2009年的新农村建设、2010~2011年的乡村旅游地、2016~2018年的精准扶贫。进一步分析表格,发现我国乡村旅游的研究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反映了国家政策的变迁。其中旅游开发的周期最长(7年),乡村旅游地的周期最短(2年)。所有的突现关键词从根本上看都是为了推动农村发展、改善农村环境。

表5 乡村旅游研究前4位突现强度关键词

(2)热点预测研究

目前家庭农场的发展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数量庞大,成为农村发展的动力。家庭农场目前类型多样,将乡村旅游与家庭农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接下来在研究乡村旅游与家庭农场所可能考虑的一个热点。当前我国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发挥好乡村旅游的作用对于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在现有的研究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的基础上继续深度挖掘是当前所可能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在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主要矛盾和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接下来可能需要长期进行研究的学术问题。

五、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通过对1998~2018年的CSSCI关于乡村旅游论文的知识图谱的分析得到:

(1)我国乡村旅游的研究论文数量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2005年以来关于乡村旅游核心论文的发文量均在10篇以上,尤其是出现了几个峰值;

(2)相关作者合作较少,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还未形成更大的合力;

(3)无论其发展趋势如何变化,其都反映了国家政策的变迁和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转型。

进一步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对于信息共享与成果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乡村旅游学术发展提供创新动力,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推动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未来的发展可以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政策,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必定会有配套的政策落地,要利用好政策发展乡村旅游并以此带动乡村振兴;二是丰富自身的内涵,将本地区特色的文化、民俗、风光等融合到乡村旅游当中,因地制宜,在尊重乡村原始面貌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满足如今人们对乡村旅游的新期待,发展多元的乡村旅游的元素,推动乡村旅游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三是协调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维护乡村生态平衡,并在此基础上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与有意义的开发。保护与开发协调并重,以促进乡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旅游经济健康发展;四是重视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与满意度。

(二)不足与展望

本文利用CiteSpace对我国二十年来的乡村旅游研究进行了回顾、探讨与分析,但是本文的研究还存在着以下不足,未来乡村旅游的知识图谱研究可基于以下进行完善发展:

(1)本文的分析基于CSSCI数据库中的乡村旅游论文展开,今后如果要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乡村旅游的研究情况,可以在多个数据库进行检索,以便对我国乡村旅游研究做更深入的了解;

(2)本文在分析时将CSSCI数据库中检索到的乡村旅游文章按照1998~2018进行分析,今后在做相关分析时,可以将此较长的时间段进行分割比较,如将乡村旅游研究1998~2018年划分成两个时间段,如1998~2013年、2013年~2018年,分别对这两个时间段做关键词共现分析等进行比较,以期发现两个时间段之间研究热点等的区别以及联系。此外也可以根据由数据库得到的各年份发文量的图表找出发文量的关键性节点为划分时间的依据;

(3)本文在分析时只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的研究,未来在做相关研究时,可以加入外文数据库中关于乡村旅游的文章,通过分析中文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的乡村旅游文章,对比发现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的现状、趋势与国外之间的差异与相似之处,并根据分析得到的结果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学习、借鉴;

(4)今后在做关于乡村旅游的知识图谱研究时,可以考虑将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等不交叉的旅游类型进行比较分析,以此发现学界对于不同类型旅游的研究之间的差别以及值得相互借鉴学习的地方,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