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因子分析的安徽省宜居水平实证研究

时间:2024-07-06

陶丽娜,龚 芳

(安徽新华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重大国家战略,是稳增长、扩内需的重大潜力所在,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人口净增5亿,2013年末的城镇化率达到53.7%。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一系列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开始显现,比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房价高企等“城市病”日益凸显,这严重制约了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人类居住环境改善。

***总书记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关键是提升发展质量,要努力实现包容性增长、绿色增长。国家发改委顺应形势,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了从现在起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的和战略任务。规划中提出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城市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建立和谐宜居、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因此,宜居城市建设对于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意义重大。

1 宜居城市研究现状

虽然目前研究者对于宜居城市的定义尚未形成一致意见,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宜居城市的内涵应该包括城市形态、人居环境、城市生活等因素。宜居城市的理论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首次对城市的宜居性提出质疑和探索,倡导建设更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大温哥华区制定的 Cities PLUS 远期规划认为城市宜居性的重要原则是尊严、公平、欢畅、可达性、参与和权利保障[1]。吴良镛、周干峙、林志群一起根据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的要求,提出“人居环境科学”,丰富了国内宜居城市理论。张文忠认为宜居城市应该是一个安全的城市、健康的城市、生活方便的城市、出行便利的城市,也是一个居住舒适的城市[2]。

吴冠虹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并运用熵值权重法,对淮海经济区内的8个城市进行排名[3]。毛铭桦从环境优美性、生活便利性、经济繁荣性以及城市公共安全性四个角度建立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TOPSIS法对8座城市的宜居性进行排名[4]。王仁顺等利用层次分析及模糊评价法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得出城市宜居排名[5]。董维等构建19个指标的生态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对河南省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进行评价[6]。吴朋运用改进的灰色关联TOPSIS法和ESDA等方法,对成渝城市群人居环境时空格局分异特征进行具体分析[7]。黄江松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与现代大城市生活结合起来,提出提高特大城市宜居水平应从5个层次需求的满足出发[8]。

通过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笔者发现,前人的宜居城市理论研究多集中在整体城市视角,主要是聚焦全国、某个经济圈或单独针对某个省份,区域宜居性研究和城市内部的宜居性研究不足,对宜居城市影响因子相互间的作用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因区域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等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全国或其他省份的研究结论不能完全适用于安徽省,亟待针对安徽省区域特点,针对性开展研究。本文选取安徽作为研究对象,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宜居城市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理论意义。从现实情况来看,安徽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核心,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提升安徽的宜居城市水平,对于加快区域发展、改善民生意义重大;同时,安徽是有着近7000万人口的农业大省,城镇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当前,安徽正奋力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进一步改善安徽整体宜居环境,因此,对安徽宜居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剖析建设宜居城市的影响因素,对于加快提升安徽宜居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的研究路径是,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构建一套安徽省城市宜居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因子分析法处理、分析数据,建立城市宜居水平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安徽省16个城市宜居性建设的综合表现,并选取宜居水平较高的城市进行深入剖析,探寻安徽省宜居城市建设路径,针对性提出对策与建议。

2 宜居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宜居城市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不仅有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健康安全等内在特征,还体现经济繁荣、产业发达、物质丰富等外在特征,因此对宜居城市建设产生影响的因素异常繁多。我们在研究复杂问题成因时,往往发现问题背后有许多影响因素,每一个因素又对应着相应的指标及数据,给收集数据、处理数据造成在较大困扰,而因子分析法能够较好解决这一难题。因子分析法的主要思路是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即将相互关联性较高的几个变量归在同一类中,每一类变量就成为一个因子,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映原先大量信息,从而大大减少变量的个数,化繁为简,同时还能够反映出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根据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将反映城市宜居水平的各类指标进行梳理归纳,分成几大类,提取出公共因子,确定出评价指标模型的权重,并计算出每个样本的综合评价值。

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宜居城市的内涵出发,根据科学性、可操作性、代表性原则,笔者设计了一套宜居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三个层次:目标层、系统层、指标层,共有4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目标层是经济、民生、环境、医疗、交通等因素综合作用的具体表现,可以视作一个城市的宜居程度;系统层是各子系统对综合评价指标的影响情况,主要包括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等四个层面;指标层是能获取、可量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能够反映出前面四个层面的具体情况,具体详情见表1。

表1 安徽省宜居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3 实证分析

3.1 样本选择与数据获取

选取安徽省16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评价其城市宜居水平。这些城市由于地理位置、城市功能等存在差异,导致各个城市宜居水平参差不齐。本着科学、客观的原则,本文的所有数据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2017》和《中国统计年鉴2017》。

3.2 安徽省各城市宜居水平实证分析

3.2.1 相关性检验

对评价指标体系做因子分析之前,先考察变量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是否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提取因子。这里使用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检验方法进行分析,本文的KMO值为0.761,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KMO和 Bartlett的检验

3.2.2 因子提取

分布式电源接入以其诸多优势获得了广泛关注,并在电网中得以应用,且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该种模式有其优势,也有其不足,所以,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发挥其优势,规避或者解决其不足,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分布式电源接入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根据主成份分析法提取主因子,从原有的11个统计指标中提取了3个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大于1的主因子。如表3所示,所提取的3个主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均达到 92.051%,因此,可以认为这3个因子足够反映了原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

表3 解释的总方差

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3.2.3 因子旋转

本文采用了方差极大值法进行因子载荷阵正交旋转,得到 11 个指标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如表4所示,第1主因子F1在X7、X5、X6、X9、X10上的载荷系数较大,X7、X5、X6、X9、X10主要反映基础设施和教育的情况,因此可将主因子F1命名为“社会民生因子” ,第2主因子F2在X1、X2、X3、X4上的载荷系数较大,X1、X2、X3、X4主要反映城市经济状况,因此可将主因子F2命名为“城市经济因子”,第3主因子F3在X8、X11上的载荷系数较大。X8、X11主要反映生态环境状况,因此可将主因子F3命名为“生态环境因子”。

3.2.4 计算因子得分

根据上述因子分析结果,本文采用回归法求出因子得分函数,计算公式为:

FK=ak1X1+ak2X2+…+aknXn

(1)

(2)

将第(1)式的求解结果代入(2)式,对16个城市的综合因子得分从高到低排序,具体如表5 所示。安徽省的16个地市中,城市宜居度的前三名是合肥、芜湖、黄山,后三名是铜陵、池州、淮北,其中合肥宜居度得分高达54分,远高于其他15个地市。

表5 城市宜居度排名

4 合肥宜居城市建设实践

鉴于前文计算结果,笔者选取宜居城市建设表现较为突出的合肥做进一步分析,为提升安徽省宜居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4.1 合肥城市概况

近年来,合肥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五篇文章,各项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新成就,2018年,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扎实推进,入选全球科研城市50强,9项成果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PM10、PM2.5平均浓度连续5年实现“双下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社会民生取得新跨越,2018年,全市民生支出859.8亿元、占财政支出85.6%,城镇新增就业突破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仅2.9 %,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1300元、20200元,增长9%左右。经济发展取得新成绩,截至2018年末,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5%,财政收入增长1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得益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合肥城市宜居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在近年来多个权威机构的宜居城市评比中,合肥均榜上有名。2015年8月15日,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百强排行榜,合肥排名第27位;2017年 6月 22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5次报告》,合肥入选全国宜居城市第17位;2018 年 11 月 27 日,福布斯中国发布“最适合新生活的宜居城市”榜单,国内30个城市入选,合肥排名第24位,是安徽省唯一入选城市。

4.2 合肥城市宜居性建设情况

合肥市城市宜居水平较高,与合肥近年来将经济发展、交通出行、环境卫生、公共安全、教育医疗等民生关切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密不可分。

(一)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合肥出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30条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发展考核连续11年荣获安徽省第一。统筹推进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家电、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加速智能化改造,合肥“智造”正加速成长。高科技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新业态迅猛发展,合肥数字经济位居省会城市前十,新能源汽车博览会、家博会、农交会、苗交会等展会影响力、美誉度持续提升。优化金融企业入驻环境,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不断增强。

(二)持续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打造区域交通枢纽,“米”字形铁路网已初步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得到有效提升。城市轨道交通1、2号线连通城市东西南北,3、4、5号线和1号线三期工程进展顺利。加快推进城市路网建设,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慢行系统等稳步推进,公共停车泊位、充电桩等配套设施陆续建成,公共交通投入逐年增加,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三)稳步改善生态环境。持续抓好环境整治,扎实做好环巢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以“河长制”、“林长制”为抓手,明确责任主体,生态湿地修复保护、点源污染治理等工程已显现成效。在全市掀起守卫蓝天保卫战,空气质量总体好转。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狠抓中央和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改善人居环境,通过植树造林、建设绿色长廊及街头花园,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四)全面提升民生福祉。努力满足人民对医疗的迫切需求,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提高城乡低保、五保标准;综合施策解决住房问题,积极探索租赁住房试点,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有效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实施老城区危旧房改造、特色街区品牌提升工程,城市良好形象进一步彰显;加大教育、医疗等领域资源投入,普高和中专学校办学水平稳中趋优,医改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5 城市宜居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经济结构,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厚实的经济基础。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基础上调优调高。建立强大有实力的大企业群,在增强地方财政实力的同时,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和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对就业和收入产生辐射效应。另外,中小企业要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产品的技术水平,积极开发符合市场要求的高精尖技术产品。在不断壮大企业实力和规模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创造优良人居环境。加强生态保护、植树造林、园林绿化建设,在城市中更多地建设口袋公园、街心公园等。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施工方式,加快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深入开展“蓝天行动”,综合治理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排放,着力解决城市雾霾问题。

(三)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合理配置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学资源,以及社区养老、医疗卫生、文化服务等公共设施,完善便民超市、平价菜店、家庭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加快建设小市场、小广场、小公园,不断提升居民生活舒适性、便利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