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林 颖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 福州 350202)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的大变局〔1〕。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对外沟通需求进一步扩大。在这样的国际贸易环境下,外经贸英语函电课程亟须做出新的调整。同时,当前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引入高新信息技术,把对大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创新创业思维深度融合,培养具有爱国情怀、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大学生。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国情、社情、民情,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能够对经贸领域问题进行分析和评判。
外经贸英语函电课程(以下简称函电课程)是一门具有鲜明涉外商务活动的课程。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的方式将外语能力训练和外贸业务培养相结合,不仅介绍国际贸易基本流程相关知识,也讲授如样品、支付、包装、装运、保险、索赔理赔、代理等知识的英语表达方式。参考近年来国内课程改革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主要的课改思路。
创新是第一动力。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高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泛开展双创与高校教学融合,收到了显著成效〔2〕。此外,全球新冠疫情的爆发和世界经济单边主义抬头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冲击,使得国贸相关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专业教学也迎来新的挑战。因此,在函电课程中加入“双创”元素,以培养学生创新力作为驱动,提升课程质量;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为添加剂,激励学生学习创业必备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函电课程的教育改革创新,破除课程评价唯分数论的死板模式,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拓展教学途径。
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函电课程是中国学生与国际进行文化交流、商业谈判的重要桥梁。在学习过程中也容易接触到来自国外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因此,必须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把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加强对函电课程的思想指引,更好地正本清源。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函电课程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总书记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内涵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思政元素是该课程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指导学生在外贸活动中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以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为奋斗目标。
该课程将“双创”和思政因素引入教学,丰富了函电课程的教学目标,既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引领,也要兼顾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新的教学目标更符合“新文科”建设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是达成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环节。具体达成以下三大目标:
使学生系统地理解和记忆外经贸英语函电的格式、专业词汇、行文方法与文体特点〔3〕;具备建立业务关系、产品介绍以及进行资信调查的能力;提升运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询盘、报盘、还盘的信函写作能力;学习处理应用支付、包装和运输以及保险索赔等进出口业务的基本流程、起草订购合同和销售确认书。
通过混合式教学,线上教学部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线下翻转课堂,培养开发新客户的能力、准确的业务判断能力、产品推介能力,同时提升学生与海外客户的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和纠纷解决的能力;充分发挥混合式的优势,全面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和国际视野。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函电实践活动出发,全面提升学生的商务礼仪的同时养成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并将诚信教育、法律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外贸行业的职业标准相衔接,培养出服务国际,服务社会的“商贸+外语”复合型人才。
课程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OBE为导向,坚持立德树人,将各类竞赛(包括职业技能和“双创”类竞赛)、外语学习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切实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外贸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融入思政和“双创”因素,将原本纯线下的外经贸英语函电课程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相融合。在课程设计中采用模拟实战的方式,在建交、价格谈判、付款、包装、运输、索赔等写作任务和商务翻译、商务谈判、以及商务礼仪等实践模块中融入创新创业思维的训练。以BOE为导向,在打造任务驱动型的体验式学习课堂中融入大量的创新能力训练,凸显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思维养成的人才培养目标。
函电课程将立德树人贯穿混合式教学全过程,在每个项目的教学PPT、选取案例和实践情景教学设计中,把语言能力、经贸实务能力培养与文化价值引领相结合,层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思政元素贯穿线上线下教学。使学生实践外贸业务流程函电撰写的过程中培养较好的人文素养。润物细无声地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激励学生的内动力。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和专业自信,培养学生未来在对外贸易工作中的民族自豪感。思政教育与外经贸函电教学的全过程中深度融合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深挖函电课堂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
课程在教学设计中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模式。把课程知识技能层面的目标分解到每个单元,按照BLOOM分类法确定每个单元学生的学习目标,应用BOPPPS模型开展线上和线下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学习效果,全力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构建“课前导入学习、课中参与探索、课后检测总结”的教学模式,缩减课堂上的函电写作理论讲授时间。运用分组大作业、小组辩论赛、作业互评、商务谈判情景模拟等翻转课堂模式,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完成问卷、投票、章节测验、提问、讨论等线上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为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课程,实现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慕课堂教学平台向学生明确每次课的学习目的和任务。利用平台监督,每周跟进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时长不足、参与讨论较少的学生及时给予提醒。同时,通过表扬、提醒、考核、考试等多种手段对学生学习动力实施调控,以维持学习者有效学习行为,确保学习效果。再者,线上通过发布公告、参与讨论、精华置顶等吸引学生注意力和点击率,线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随堂测试、实践模拟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题互动,及时发现学生的难点、痛点,并在授课中协助学生一起解决,全方位确保混合式教学的顺利进行,全力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
整合教学资源,搭建外经贸英语函电资源库,拓宽教学资源获取渠道,如:企业操作实例案例库、常用翻译素材资源库,难度分级试题库系统、线上线下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以及具有本校特色的配套教材的编写。
校内教师积极参加各类相关教学培训,深入企业挂职锻炼,增强实践能力。引入企业家、行业专业人才担任课程专家团队,保障课程建设的教师团队是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积极探索课程的故事化、游戏化,情景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同时,在课程设计中,不断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自主选取外经贸函电的企业,模仿在正式的场景中进行函电写作训练,全方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商务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不断拓宽课堂广度,一方面与时俱进,教学内容不断结合变化的国际新形势,定期按课程实际需要调整实践案例等资源和数据;另一方面教学设计具有创新性和系统性,解决传统函电课程实践活动缺乏连续业务流程的问题。本课程从第一次课开始,就请学生按照“ABBC”的分组原则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4-5人,每两个小组根据教师所给出的4种产品选择分别作为该产品的进口方和出口方,后续本课程探究式任务都以该小组为单位进行完整外贸业务过程。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角色体验和情景模拟等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把课程的知识和技能的目标分解到每个章节,按照BLOOM分类法确定每个单元的学习目标,在翻转课堂前一周将任务清单发布给学生。将对知识的记忆、复述或简单描述放在课前,由学生利用慕课平台自主学习,并完成线上的单元测验和讨论,教师根据平台提供的学生学习数据以及课前测验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线下翻转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课堂中更加关注知识的综合应用和问题的创造性解决等高阶思维活动。也就是将浅层的学习活动放在线上自主完成,把知识内化则在有教师指导和帮助的课堂中实现,以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
由于本课程内容时效性、实践性强,根据“新文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增强学科间的渗透,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外贸+外语”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在进行课程任务设计过程中也增加了挑战度,大量的任务要求学生结合互联网技术完成信息的搜集、分析和创新再呈现。例如,在第12次课时要求完成商务谈判视频的拍摄和后期制作,这也是课程平时考核成绩的一个部分。其次,课程的设计也要求立足于校企合作,加强与外贸行业相关校企实践基地的交流,进行深度的产教融合,将系、校、企合作的外贸企业中的部分流程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进行函电实践,进一步提升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与挑战度,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总之,外经贸英语函电课程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将原本线下的外经贸英语函电课程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相融合。在课程设计中采用模拟实战的方式,在建交、价格谈判、付款、包装、运输、索赔等写作任务和商务翻译、商务谈判、以及商务礼仪等实践模块中融入创新创业思维的训练。以BOE为导向,在打造任务驱动型的体验式学习课堂中融入大量的创新能力训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