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林长远
(黎明职业大学,福建 泉州 362000)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要“制定中国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等免试入学政策,探索长学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大对职业院校参加有关技能大赛成绩突出毕业生的表彰奖励力度。”〔1〕在2019年“双高计划”资格评选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承办次数和获奖情况占了九大指标中的两项。可见国家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特别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重视,技能大赛成绩已成为职业院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在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势必以此为契机,推动课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本文结合当前高职院校“课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探索如何从学校和专业两个层面有效推进“课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
所谓“课赛融合”,就是以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为导向,以技能大赛为平台,将竞赛内容、考核项目、考核标准完全融入课程教学,根据竞赛内容、规程等去设计教学内容、实训环节和评价标准,使日常教学和技能竞赛形成统一整体,从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截至2020年8月,在中国知网上,以“课赛融合”为主题词检索学术论文,可搜索到119篇相关文章;以“课赛融合”为关键词检索,可搜索到57篇相关文章。由此可见,当前对高职院校“课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还较少。就研究内容看,由于多数作者是一线教师或竞赛指导老师,所以更多地局限于就某一门课程提出如何将竞赛内容嵌入课程教学中,如何改进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从而提高竞赛成绩。但却很少从学校层面探讨如何通过完善体制机制保障课赛融合,如何将竞赛考核项目和内容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如何改变原有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方法,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共同推进课赛融合,以及如何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共同实践课赛融合等,这些对于高职院校真正实现“课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虽然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都意识到推进“课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意义,也启动了“课赛融合”项目试点,但学校层面的配套管理制度,比如在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绩效奖励等方面都尚未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单纯通过项目试点推进改革,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师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很难实现“课赛融合”教学改革的预期目标。
“课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不能简单地视为某一门课程的改革,而应该是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课赛融合”更多地局限于某一门课程,依托于某个赛项的指导老师,根据某个赛项的竞赛规程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设计做相应的调整。这样在没有院系领导、专业主任和其他专业教师支持下的教学改革,其作用力和效果肯定很有限。
“课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重点是全员参与,即所有专业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所有学生在教学改革中受益〔2〕。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课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才刚起步,更多地还在试点推行阶段。同时受限于学校配套政策、经费和绩效奖励等因素,师生参与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试点项目开展情况参差不齐,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是竞赛设备方面,竞赛使用的设备和软件更新换代很快,学校实训条件无法完全对接竞赛需求,实践教学项目以各种虚拟仿真为主,校企合作不深入导致学生无法接触企业实际生产设备;二是指导教师方面,高职院校教师基本都是从高校到高校,缺乏一线企业工作经验,指导学生竞赛实践的能力稍显不足,校企合作不深入同样会导致学生无法得到企业师傅的指导,无法真正了解企业评价标准,影响“课赛融合”教学模式的改革效果。
1.构建适应“课赛融合”的绩效奖励机制
近些年,职业教育高速发展,各高职院校为激励广大教师干事创业,都制定了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方案,而“课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作为教改试点项目,学校给予的奖励政策还没有完全建立,或者说重视的程度还不够。笔者所在学校,课赛融合纳入教育教学成果中的教学资源库与课程类项目,奖励标准等同于校级教学资源库项目的1/10,这个奖励标准的合理性有待商榷,至少从目前“课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的推进情况看,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学校应该从职称评聘、职务晋升、评优评先、竞赛奖励、学分互抵等方面构建适应“课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的绩效奖励机制,加大对“课赛融合”教改项目的奖励和支持力度,从而真正激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推动“课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
2.构建契合“课赛融合”的教学管理体系
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纷纷开展“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而“课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同样需要依托“三教”改革,构建契合“课赛融合”的教学管理体系。教师方面,需要改变传统观念,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技能水平。同时组建竞赛教学团队,通过学习、培训、挂职、研讨等方式,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主动适应企业岗位需求和技能竞赛需求,培养学生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教材方面,要健全教材建设制度,以竞赛项目为载体,建设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教材体系,立足职业技能竞赛,推进技能竞赛教学资源库建设。教法方面,在科学制定专业人才方案的基础上,完善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创新项目教学、翻转教学、分组竞技教学、问题导向教学等教学方法〔3〕。
1.完善“课赛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专业课程教学的指南,是教学模式改革的前提,要推进“课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首先必须要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传承尤为重要,不仅是企业所需,也是技能大赛考核的重点。高职院校应将工匠精神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当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有针对性地将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融入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稳定的职业价值观念。
(2)“课赛融合”专业课程体系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技能竞赛不仅比学生的知识素养,而且比学生的技能素质,不能简单地将“课赛融合”视为技能竞赛内容与某一门专业课程融合,应该建设一整套“课赛融合”专业课程体系。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进行统筹规划,将技能竞赛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技能竞赛比什么内容,课程就上什么内容,技能竞赛比拼什么技能,教学实训就实操什么技能,技能竞赛怎么考核评价,课程就怎么考核评分,从而建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为“课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奠定良好基础。
2.采取针对“课赛融合”的技能培养模式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首先是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将实训场所变成竞赛场地,将学生变成竞赛选手,让学生组成竞赛团队进行技能比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其次是将传统的“理论+实操”变成技能竞赛的项目化教学,学生从传统的知识技能获取转变为技能竞赛的训练、比拼,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课程考核由注重考核理论知识变成考核竞赛技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后是将课堂授课和竞赛训练相结合,组织学生按照技能大赛规程和要求进行实操训练,避免出现停课集训、枯燥备赛等情况,学生全员参与,协作竞争,师生互动交流,指导老师也可以从中发现好苗子,使得竞赛更有成效。
(2)课内课外联动,发挥第二课堂作用
单靠课内教学实训是无法完全提升学生技能的,更无法达到技能竞赛要求的标准,必须课内课外联动,发挥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课内重点指导学生根据竞赛规程和标准要求进行技能训练或对抗训练,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课后通过专业导师团来组织学有余力且对专业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利用晚间和周末时间进行竞赛技能训练,鼓励往届参赛学生,特别是获奖选手加入导师团,作为指导教师助理,以老带新,这样既合理安排学生课余时间,又保证技能训练的时间和效果。
3.构建“课程—校级—省级—国家”四级技能竞赛机制
高职院校可以营造层层参与竞赛的良好氛围,搭建公平、公正、公开展示技能的平台。一是课程学习过程中,改变传统笔试考核方式,创新课程设计,以赛代考,采取团体竞赛和个人竞赛相结合的形式,既考查学生课程掌握程度,又考查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二是组织一年一度的校级技能竞赛,对接省级以上技能竞赛项目,严格按照省赛规程和要求标准组织开展校级技能竞赛,展示学生技能风采的同时,选拔优秀种子选手;三是组建集训队伍,通过采取“小班教学”模式,提供便利训练场地,安排到企业或其他兄弟院校观摩学习等方式,选拔培养一批有较强实战能力的参赛选手参加省级、国家级技能竞赛,真正构建“课程—校级—省级—国家”四级技能竞赛机制。
4.构建适应“课赛融合”的教学评价机制
职业院校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方向,根据岗位要求制定课程标准,对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都应破旧立新,构建适应“课赛融合”的教学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考核,要引入技能竞赛考核标准,注重过程性考核,结合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参与技能竞赛的表现进行综合考核,同时可考虑“以赛代考”的考核机制,对在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佳绩的学生给予免考资格;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应与时俱进,除了传统的教学督导评价、学生评价等方式外,还应综合考查教师对“课赛融合”教学改革、学生技能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贡献度,使考核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
技能竞赛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引导着职业教育教学全面发展。“课赛融合”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重要方式,以技能竞赛为平台,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专业技能,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还可以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指导能力,优化专业(群)和课程体系建设。高职院校只有将技能大赛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将技能竞赛作为常态化工作来开展,师生自觉主动参与其中,才能真正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培养出适合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