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邱 畅
(辽宁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交流范围扩大,翻译行业的人才需求呈现新变化。翻译行业的用人标准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要求翻译人才以专业能力为依托,突出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行业高速发展的趋势下,翻译人才就业力欠缺的弊端逐渐凸显,从而引发对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审视和思考。面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翻译人才培养应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人才就业力,使人才培养呈现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对翻译人才的需求由原有英语翻译的单一格局逐渐转向多语种翻译的多元格局,对其他语种的需求数量和范围逐步扩大;另一方面,对翻译人才的需求由原有单纯的语言技能转化为懂语言、重实务的复合型能力,要求翻译人才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熟悉文本的适用领域和专业内容,从专业、实用角度出发翻译文本,成为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辽宁省翻译行业的发展受到地域、企业规模、人才等诸多因素制约。在地域方面,辽宁省地处东北地区,缺乏南方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理位置制约。即使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激励下,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依然无法与经济发达城市相较。国际活动频率与城市经济发展程度正相关,进而决定翻译行业的发展规模和繁荣程度。鉴于辽宁省的区位劣势,翻译行业受地域因素限制较为明显。在企业规模方面,辽宁省翻译企业形成经营规模和自主品牌的企业并不多见,经营规模与利润息息相关,如果企业未达到规模经营,利润空间必然有限。在人才方面,高端翻译人才短缺是制约翻译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翻译企业属于服务型企业,企业生存的关键在于人才储备。
随着各大高校逐步开设翻译硕士(MTI),十年间已经从最初的15所高校发展到现在的235所高校,〔1〕翻译硕士毕业生群体逐年增大。虽然MTI较比传统翻译专业更加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的能力仍然无法胜任翻译工作,无法满足市场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需求,〔2〕翻译就业市场的供求之间形成错位关系。
辽宁省翻译人才的供需矛盾是多种因素的合力,根本原因在于翻译人才就业力不足,〔3〕无法满足翻译市场的需求,造成供求错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语言技能不扎实。翻译人才的语言技能是翻译的基础。语言技能涉及语言知识与翻译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能力。听是接收信息的途径和手段,是理解说话人话语或文本的关键。理解是翻译的最初阶段,没有最初阶段的支撑,翻译无法实现。如果译员听的能力欠缺,必然对翻译质量产生影响。说是传达信息的主要方式,翻译分为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理解基础上的表达对于翻译的质量至关重要,理解是翻译的前提条件,表达是理解基础上的延伸,二者相辅相成,相互配合。如果译员口语表达不过关,甚至最基本的语音、语调都无法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那么便无法将译文准确传达出来。表达不仅涉及语音语调,音质、音量、语速、断句等方面均属于表达范围,任何一个方面的欠缺都会严重影响口译的整体效果。译是译员将原文处理为译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员所掌握的翻译技巧十分关键,同时还要融合读和写的能力,共同保障译文质量。如果译员实践运用能力较差,在翻译实践中无法满足翻译的实际需要。
第二,实用文本不精通。大部分译员毕业于翻译专业或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结构偏重语言基本知识和翻译基本技能,多年的语言学习与翻译技能训练已经形成单一思维模式,对语言以外的知识知之甚少。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翻译文本趋向实用化。据相关统计,译员需要处理的翻译文本主要集中于商务、法律、计算机等领域,纯语言或纯文学翻译已经不是翻译市场中的主流文本,翻译市场对跨学科知识结构的译员具有相当大的需求量。大部分译员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对许多专业知识不了解、不掌握,面对来自不同行业的翻译文本无从下手,错译、漏译现象比比皆是,无法胜任来自不同行业的翻译任务,供与求缺乏对应性,无法相互满足,造成错位。
第三,实践情境不熟悉。大部分译员进入就业模式之前,几乎对整个翻译行业的工作模式、运营模式一无所知,对行业规范等必要的要件了解甚少或者完全不了解。在现有教学模式下,翻译人才得到训练的能力主要为语言技能与翻译技巧,而对于翻译企业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标准并不熟悉。有些高等院校的翻译专业或者翻译硕士(MTI)开设翻译项目管理或与其内容相关的课程,课程讲授大致介绍翻译项目的实施流程以及具体标准,但是讲授该门课程的教师大多数只具备单一学缘结构,其知识结构仅限于翻译知识,缺乏语言以外专业领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缺乏行业经验,导致教学模式与工作模式存在无法弥合的差异。尤其对于口译译员而言,对口译现场的环境和设备完全未知。缺乏实践经验造成译员在面对具体翻译工作时难以胜任,无法满足翻译市场对专业性、实用型翻译人才的需求。
综观翻译市场,翻译人才的供应数量与翻译市场的需求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主要原因在于翻译人才的就业力难以满足翻译市场的需求。造成就业力不足的原因涉及个人、高校、企业等多个方面,具体归结为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第一,培养观念陈旧。统计数字表明,全国高等院校中有近235所开设翻译硕士(MTI),其中只有五分之一的学校同时开办本科翻译专业,这表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扭曲现象,高等院校翻译人才培养没有形成完整体系。首先,翻译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备。翻译硕士(MTI)的生源不限专业,跨专业的学缘结构有利于提高翻译实用文本的处理能力,但是跨专业的翻译硕士往往缺乏坚实的语言基础和翻译技能训练,翻译硕士培养重实践、轻理论,两年的学习时间不足以补足本科阶段语言能力的缺失,这种缺失会暴露在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难以满足翻译市场的需要。即使本科英语专业出身的翻译硕士依然无法补齐翻译技能的短板,本科阶段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更加偏重语言与文学,翻译经常被归入文化类课程。其次,翻译人才培养特点不鲜明。尽管翻译硕士的培养方向比较明确,但是培养过程中具体专业方向缺乏必要的区分和辨别,具有明显的同质性。翻译市场需要“专才”,同时也需要“通才”,如果译员单纯专注于翻译能力,对于各种文本的处理能力没有同步跟进,无法满足翻译市场中各行各业的需求,供求之间的矛盾仍然无法解决。
第二,课程设置不平衡。虽然大多数本科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中均以课程模块或课程平台的形式出现,但是整体课程安排仍然趋向理论化,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较为弱化。首先,重理论,轻实践。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的比例有所增加,虽然课程设置已经向实践课程倾向与融合,但是课程安排的实质与“实践”仍然存在差距。有些高校培养方案中的实践课程基本由理论课演化而来,将原有理论课程中贴近实践课程的部分直接挪用为实践课程。在实际授课中,讲授仍然以理论为主,无法实现课程性质的根本性改变,无法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应有作用。这种实践课程有实践之名,却无实践之实。其次,重专业能力,轻职业能力。大部分高校的培养方案对于学生各方面专业能力均具有通盘考虑和全局意识,专业课程与各方面专业能力实现点对点对接,课程与能力形成可操作的逻辑关系,形成矩阵,实现专业能力的全方位培养。在专注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培养方案仍然无法实现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是就业力的主要来源,缺乏职业能力的培养,必然造成就业力欠缺。职业能力的培养不仅限于职业环境,在教学环节仍然可以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相融合。目前的课程设置无法对接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欠缺直接造成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第三,市场发展态势变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翻译市场的需求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翻译市场原有需求主要集中于语言能力与翻译能力,重点关注能否以“信、达、雅”标准处理好原文与译文,当今翻译市场的需求则由原来单一模式逐渐转变为多样化模式。多样化对于口译和笔译而言具有不同含义。对于笔译而言,多样化指翻译来自各个领域的文本,比如贸易文本、法律文本等。对于跨专业的文本,原有的翻译标准已经无法满足此类文本的翻译需求,不仅要达到“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而且要准确翻译文本所涉猎的专业知识,以保证翻译工作顺利完成。对于口译而言,多样化指适应不同的工作情境,无论是会议口译、法庭口译还是参观游览口译,译员都能够以扎实的翻译能力应对不同情境。虽然翻译市场的需求已经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变化,但是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依然沿用原有模式,现有人才培养模式造成毕业生难以胜任翻译企业的岗位,形成翻译市场的供需矛盾。
第四,师资力量匮乏。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实施者,合理的培养方案必须由优秀的教师队伍支撑,然而能够满足翻译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师十分匮乏。首先,教师缺乏观念创新,有些教师仍然故步自封于传统的教学框架中,对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虚拟仿真项目等教学方式与举措缺乏热情;对于翻译市场的变化缺乏必要的把握。这些教师培养的翻译人才必然与翻译市场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其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许多讲授翻译课程的教师缺乏翻译实践经验,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相脱节,有些教师从未亲身经历翻译实践,缺乏实践经验,相关课程的讲授依然偏重理论讲授。教学环节偏重理论讲授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充分的培养。再次,学缘结构单一。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教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必然受到专业局限。翻译市场中的文本来源于各个领域,由于教师的专业背景较为单一,无法运用各个领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处理各种文本的能力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
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翻译企业的用人标准也随着翻译行业的需求而调整。翻译行业需要复合型人才,即人才在具备专业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具备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4〕面对翻译市场的需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升就业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关注企业对人才的“订单”,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框架,将人才培养与社会现实需求有机结合,构建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彻底解决高校翻译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弊病,从根本上提升翻译人才的就业力。
第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将翻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一体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指高校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订单”,通过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协商与合作,双方共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课堂理论知识为依托,以实践为导向,将理论知识讲授与实践能力相互融合。高校教学经过多年打磨,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教学体系,理论基础较为扎实,知识体系较为全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将翻译实践能力引入翻译理论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机结合,着重带动翻译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翻译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高校和企业而言是双赢战略,企业将实践经验引入高校教学体系不仅能够更好地发挥理论知识的效能,而且能够引导学生了解翻译行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标准,以及翻译行业发展的需求和走向,为毕业生就业夯实基础。相应地,企业的实践经验在理论体系的支撑下更加有的放矢。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相互补充,既提升了高校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又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翻译人才培养质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关起门来培养人才的传统格局,将企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请进来”,将就业的实际需要引入翻译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相结合,将学生培养成复合型、实践型、创新型翻译人才,使学生具备充足的就业力,在毕业之后从学校顺利地“走出去”,毕业与就业无缝衔接。
第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将翻译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一体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是多方合作培养翻译人才的联动机制,高校在联动机制中发挥主导作用,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企业在联动机制中发挥引导作用,企业是整个联动机制的指挥棒,为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生发展指明具体方向、设定明确目标;学生在联动机制中发挥执行作用,学生既受到企业用人标准的引导,又受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培育。高校是翻译人才培养的主体,翻译实践能力的发挥必须以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依托,没有理论的支撑,实践经验便成为无本之木。企业是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的辅助手段,在学校夯实翻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翻译实践经验。此外,企业与高校的合作还包括企业对翻译人才培养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使教学环境更加适合学生交流与实际操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学生是翻译人才培养的对象,学生在学校系统学习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扎实基本功,借助翻译企业提供的机会,进行实际演练,并且有机会到翻译企业实习。高校、企业、学生三方联动,相互协调支撑,共赢共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使高校、企业、学生相互关联,真正实现产教融合,充分利用高校优势资源,以翻译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培养服务于社会的翻译人才。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人才培养将翻译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使翻译人才培养与翻译市场需求相匹配,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
综上所述,基于当前辽宁省翻译市场的需求和发展状况以及辽宁省翻译人才的就业力现状,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补齐翻译人才培养的短板,提高人才实践能力与社会服务一体化,真正做到有效培养翻译人才,使其既具备专业能力,又具备职业能力,就业力得到全面提升,真正在就业市场中具有竞争力。虽然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并使其真正发挥提升就业力的作用,必须各个环节全面配合,不仅要健全课程体系建设,强化教学体系中的实践教学环节,而且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真正做到产教融合,使高校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于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自贸区的发展,进一步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做出应有的努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