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吴 琼
(沈阳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思辨能力培养是国内外语教育界日益关注的焦点之一,是我国高等外语教育深化改革中至关重要的议题。2018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将思辨能力确定为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我国的外语教育与思辨能力培养脱节的现象十分严重,大量的教学活动仍然以外语技能操练或低层次思维活动为主(孙有中,2011;2015)。如何将思辨能力培养贯穿专业教育的全过程,特别是如何改革现有英语专业测评模式,构建基于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高校英语专业测评体系的研究十分缺少,高校实际教学和测试中,对于思辨能力的测评还远远不够(金利民,濮实,2018)。本文将重点探讨基于思辨能力发展的英语专业测评模式,分析其构建原则及实施路径。
思辨(critical thinking)指“有目的的反思性判断”(‘purposeful reflective judgment’)(Facione,2011)。1956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enjamin Bloom提出了认知目标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Lorin Anderson和David Krathwohl(2001)将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其中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高层次认知能力体现了思辨能力。专注于批判性思维研究的Richard Paul&Linda Elder(2016)提出由“思维要素”(Elements of Thought)、“普遍思辨标准”(Universal Intellectual Standards)及“思维品质”(Intellectual Traits)构成的思维能力三元模型,其中,八个思维要素包括目的、问题、信息、概念、推理、假设、启示、观点;思辨标准包括10个维度,分别为清晰性、准确性、精确性、相关性、深刻性、宽广性、逻辑性、完整性、重要性及公正性;思维品质包括诚实、谦虚、相信理性、坚韧不拔、公正、勇气、同理心、独立思考。该理论模式认为思辨能力培养就是反复运用“思维标准”去检验“思维元素”,最终养成“思维品质”(孙有中,2019)。
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国学者对思辨能力的研究日益增多。林崇德(2006)提出了三棱结构模型,包括思维目的、思维过程、思维材料、思维自我监控、思维品质、思维中的认知与非认知因素等6种因素。文秋芳(2009)提出了层级理论模型,该模型主张将思辨能力分为两个层次:元思辨能力和思辨能力。元思辨能力指对自己的思辨进行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的技能;思辨能力指认知技能与思辨人格倾向,受元思辨能力的管理与监控。该模型强调主观能动性在思辨能力中的主导作用。
新《国标》进一步明确了外语类专业是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知识、能力、素养的全人教育。人文英语教育论倡导高校英语专业通过语言与知识的融合式学习,构建合作探究学习共同体,全面提高语言能力、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和人文素养(孙有中,2017)。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测试与评价模式的构建应体现人文英语教育论的理念。此外,思辨能力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思维向高级思维发展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测评形式与方法、测评内容等方面协同作用。因此,基于思辨能力发展的英语专业测评模式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设计:
测评模式的构建要充分考虑英语专业的根本培养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在掌握扎实而全面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英语专业学生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英语语言能力、英语文学鉴赏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创新实践和科学研究能力等。其中,思辨能力是其他能力发展的必备条件。离开理性思考问题、质疑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英语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无法得到全面提升。
学习者的语言与认知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因此,测试应结合学习者心理特点及学习和思维发展的规律,科学设计贯穿四年学习的测评体系。同时,不同学习阶段的测评应有做侧重,如低年级阶段课程重点考查学生理解、归纳、应用、分析等思维能力,高年级阶段课程侧重考查学生的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此外,命题要科学规范,具有一定信度和效度,能够科学考察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英语教育本身是一个整体工程,在培养学生扎实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强调对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素质的培养。围绕教学目标,英语专业测试要围绕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统一”,将语言、内容与思维的评价融为一体,进行评价,体现三者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
测试内容不局限于教材及期末闭卷笔试形式,测试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热点话题,通过设置情境、案例分析、调研汇报、演讲答辩等立意开放的试题形式,突出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依据以上测评模式的构建原则,本文提出通过“三化”,即测评形式多样化、测评内容思辨化和测评标准具体规范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突出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英语专业课程测评形式比较单一,以选择、匹配、判断正误等客观题检测及形式单一的翻译、写作等产出任务为主,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很难创新性地发表个人观点。指向思辨能力提升的多样化测评形式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测试与评价对学生学习有导向作用,形成性评价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引导,体现了“以评促学”和“评测即学习”的理念。终结性评价是对过程培养的小结,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起到诊断作用,为后期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依据。两者相结合的测评方式可以强化对学生思辨能力、语言能力等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动态、持续培养。
2.课内测评与课外测评相结合。测评应突破课堂教学空间的局限,扩展到课外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家庭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构建课外学习共同体,完成各项探究式任务,如访谈、经典阅读赏析会、区域文化探究之旅、项目调研与汇报等多种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任务,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依据。
3.小组测评与个体测评相结合。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一项社会活动,是合作探究的共同体。共同体内的每位成员承担责任,协同学习、共同发展。按照社会文化理论,可以采用小组调研、小组报告、小组答辩等形式丰富测评手段,使得学生在与小组成员的思想碰撞中,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及反思自我观点,批判性接受他人观点。此外,传统测试中,教师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命题、评价等均由教师本人承担。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可以采用师生共评、同伴互评等形式,使得师生、生生在互动与合作探究中进行深层次思考。
4.线上线下相混合的测评形式。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评价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依托网络平台及数字平台,测评形式更加多样化。通过线上主题研讨与汇报、微视频制作、观点接龙等形式,引导学生养成思考问题及分享观点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依托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对即时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发展情况进行时时监控和反馈评价,动态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学生可以及时反思个人的学习行为,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Richards&Rodgers(2014)的语言观及语言学习观强调语言是发展高层次思维能力的手段,学习语言的目的不仅仅是习得语言,更重要的发展思维能力为目标。基于这一理念,英语专业课程测试的重点应转向思辨能力考查。根据新《国标》,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课程和“英语语言”、“英语文学”、“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专业知识课程,本文重点探讨英语专业核心课程测评内容的思辨化。
1.英语语言技能课程测评:输入+思辨性输出
思辨导向的测试主张将语言与思辨内容考查紧密结合起来,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结合起来,对语言技能的测试体现思辨性,即通过“输入+思辨性输出”实现技能测试思辨化。
(1)听+思辨性说、写任务:“听”是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低年级阶段,教师可以进行听述测试,让学生对听到的材料进行口头复述;或设计题型将听到的难度适宜的话题和内容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口头或书面产出将个人实际情况与材料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异同及产生异同的原因等;高年级阶段,教师可以播放同一话题的两篇听力材料,让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对比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个人观点;针对听力材料,设计Prabhu(1987)所说的具有“意见差”和“推理差”的任务,让学生以口头或书面形式作答,并说明理据,以此检测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
(2)读+思辨性写、说任务:读写相结合的测试在外语教学中越来越被广泛应用,测试题型多样。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撰写摘要;将产出性任务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如根据英文招聘信息及相关企业介绍,要求学生撰写个人推荐信;可以采用读后续写的方式,让学生分析所读篇章,进行推理,完成篇章的后续写作;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同一话题的2-3篇文章进行综述,比较并阐释观点的异同;也可以给学生观点性强的文本,让学生对该观点进行驳斥;或利用新闻媒体语篇、广告词、辩论词等,让学生辨别其中的逻辑错误等。形成性评价中,可以让学生“读名著-改名著-演名著”,将读、写、说等语言技能与创造性思维紧密结合起来。
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测评:探索开放性测评
传统知识类课程考试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和一般理解能力,开放性测评以考查能力为重点,通过情境开放、试题开放、答案开放等,鼓励学生以多角度、多视点、多层次、多途径和多方法解决问题。开放性测评可以有效检测学生语言选择和使用的理性思维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跨文化思辨能力等。
针对“英语语言”知识类课程,教师可以布置学术探究性任务,如通过文献研读,探究英语语言的发展过程、语言与文化、社会的关系等;教师也可以收集不同语域下的语言素材,如师生对话、热播剧语言、自媒体平台聊天、演讲、文学作品语言等,要求学生利用相关语言学知识分析语言现象,探究语言的规律和特征及语言所实现的功能。针对“英语文学”知识类课程,教师可以设置开放式“问题链”,从文学作品赏析的不同角度设问,考查学生是否实现了对文本主题意义、思想内涵的深刻理解;教师可以根据所学文学作品,布置批判性写作或评论任务,如批判性分析和评价人物形象、作者的写作手法、语言特征等,考查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从比较的角度让学生横向或纵向对比文学作品,考查学生能否挖掘文学作品所反映的不同历史和文化内涵。“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类课程,测评的重点应超越历史事件及文化现象本身,重点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及文化现象的剖析和评价,如引导学生跳出当时的历史条件,去探究和重新审视某一历史事件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思考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通过分析、评价中西方国家社会文化现象、文本和制品的异同,考查学生是否能够跨文化地反观本土文化,同时又能以本国文化为出发点,批判性地思考和评价外来文化。
传统的英语专业测试因侧重对语言能力的考查,评价标准多为标准答案,主观题型也多从语言语法、内容完整性、结构框架等维度设置评价标准,评价要点单一,对学生思辨能力表现的考量十分有限。随着测评形式和内容思辨化,测评标准应增加思维维度。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该门课程重点考查思辨能力的哪些方面,并制定具体的、规范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如教师可以参考美国学者P.A.Facione和N.C.Facione(1994)研 制 的‘The Holistic Critical Thinking Scoring Rubric’(“思辨能力整体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在“准确阐释证据、陈述、图表、问题”“辨别重要论点(原因及主张)”“仔细分析和评价各种主要观点”“得出有根据的、明智的、非谬误的结论”“充分证明主要结果和过程,解释假设和原因”“公正地遵循证据和理由得出结论”等几个方面的表现,评判学生的思辨能力。只有将思辨能力考量作为重要指标纳入评价标准体系,才能真正落实测评思辨化。
测评是学习导向的指挥棒,如何测评直接决定了学生如何开展学习。为了实现思辨能力培养的目标,英语专业必须依据《国标》改革现有的测评模式,将对思辨能力的考查融入各门课程中。根据课程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测评形式,侧重考查学生在输入、输出语言与内容过程中的运用、评价及创造等高层次思维活动。此外,在评价标准中要补充思辨维度,评价要点具体明确,向学生灌输思辨的意识和理念,以思辨引领综合能力的提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