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张德南
(华东政法大学 商学院,上海 201620)
政法类高校通识教育模式重构①
张德南
(华东政法大学 商学院,上海 201620)
当前政法类高校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多元化,多学科合作发展,而发展大学通识教育可以有效改善人才培养的质量,但在实践中政法类高校通识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根据政法类高校的现实条件和发展目标,结合通识教育的目的,应从教学组织管理、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手段和方法、评价方式、师资培养、教材建设等方面提高政法类高校通识教育的质量。
通识教育;政法类高校通识教育;现状;模式重构
(一)通识教育在我国及政法类高校的发展
辛亥革命胜利后,我国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形成。1929年开始至新中国成立,是通识教育课程的黄金时期。
梅贻琦在《大学一解》(1941)所说“通识之授受不足,为今日大学教育之一大通病”。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国强调以专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导致通识教育的缺失。
20世纪90年代,高校推行“文化素质教育”,1998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2001年9月召开“21世纪中国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重大课题研讨会并达成共识:中国大学法学教育本科阶段是一种素质教育,是一种通才教育。
2003年召开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以“法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作为学术研讨会的主要议题。讨论法学教育的目标问题。政法类高校探讨引入通识教育。
(二)重新审视通识教育理念在政法类高校的推行
1.我国政法类高校特点
政法类高校是以人类社会独有的政治、文化、法律等为研究对象学科设置为主的高校。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主要任务。学科设置集中并单一,主要的专业为法学的各学科。课程设置专业性强、学科面窄、课程工具化、目标实用性等现象突出。
2.政法类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意义
当今复杂及不确定因素使得只凭借单一技术或学科很难解决问题,需要运用多学科综合知识和更为灵活有效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通识教育是培养健全的人格,提升受教育者全面能力与素养的有效模式,强调广泛学习人类所创造的知识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培养自由人,追求的是科学精神的“知”而非“利”,保持乐观情怀和理性价值观。
政法院校强调的单一专业教育使通识教育的环境恶化,其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受到限制。
(三)政法类高校通识教育研究文献
以政法院校通识教育为研究主题的相关文献很少,代表性的例如《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多维导向》(药恩情、胡爱花2011)、《厚基础、重素质、强技能: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的路径选择——以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中心的考察》(商爱玲、周振超2013)、《论法学教育的改革尝试与模式创新》(李喜蕊2010)、《素质·能力·视野——三位一体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张桂林2014)。这些论文主要是针对两类情况:一是较为泛泛地讨论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学体制的宏观改进,没有结合政法院校的发展目标和特点的实施方案;二是以某一所高校为特例研究,推广性不强。
政法类高校都在实施通识教育,各校也在努力探索相应的各项改革方案,书院制被提到日式日程,从学生和社会上反馈的信息看有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不少的问题。
(一)认识上存在不足
我国目前还没有从宏观层面对高校的通识教育制定统一规范性的要求。有相当多的通识课授课教师不清楚通识教育的目的及本课程在通识教育与专业课上的区别。还有的教师从思想上轻视通识课程。学生不了解学习通识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功利心偏重是政法院校学生的通病。由于偏重法律专业课程的学习,知识结构不合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薄弱。
(二)课程设置编排缺少整体规划
例如中国政法大学将通识课分为通识必修课(简称通修课)、通识选修课(简称通选课)。通选课程分为通识主干课程与一般通识课程。
华东政法大学只是将通识课程按课程性质划分为创新与创业类、实践与实务类、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艺术科学类、法学类。上海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等院校鼓励学生在“好大学在线”和“超星尔雅网络课程”等网站进行在线学习并给予学分认可。华东政法大学利用其他大学的优势资源,提供跨校选修课程并认可学分。
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时,一些学校将通识课等同于选修课。课程的设置随意性较强,带有明显的工具性和应用性。
现有通识课程内容缺乏通识教育的内涵。或者将通识课程等同于讲座,没有体系性,或是将专业课程简化、压缩。无课程标准可循。
中国最优秀的大学大约能向学生提供1800到3000门课程,美国最优秀的大学则能提供五六千门乃至上万门的课程。政法类院校通识课程数量所占比重较少。我国最好的研究型大学,选修课的比例也没有超过40%。
(三)教学模式陈旧
1.教学方式和方法、手段
主要采取接受学习的教学方法。大班授课,无法保障课后作业的批改和及时反馈,影响教学效果。
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室的布置缺少讨论的氛围。课堂讨论多流于形式。学生很少肯花费大量的时间阅读教学资料尤其是经典原著。教师缺少与学生的交流便无法做到在授课时有的放矢。
2.教学及学生评价体系
对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未能突出通识教育的特色。评价目标不够清晰,评价内容不够全面,评价指标模糊不清、抽象、笼统。评价功能狭窄、方法简单,过于偏重终结性评价和结果。
3.教材选用
适合于政法院校通识教育的教材比较欠缺。对基础较弱的文科生提供的自然科学教材过于专业化,使学生有畏惧感。授课教师因缺少激励机制,不愿花费过多的精力来编写适合的讲义和教材。
(四)教学组织管理缺乏持续性
从政法类高校所制定的通识教育管理制度上看,规定成立的专门通识教育委员会很难落实。缺乏相应的多学科支撑。缺少全校整体性考虑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匹配性,教学中少监管。教师工作多是程序化流程。
(五)优秀师资的匮乏
我国多年的专业教育,使得文史哲、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基础学科的人才发展不均衡,尤其是在政法院校,能开设跨学科通识课程的教师更是匮乏。另外,政法类院校除了专业的教师之外,仅有思想政治、英语、体育类公共课教师,很难形成通识教育师资团队。
(一)转变及提高认识
通过宣传和激励手段使任课教师认识到通识教育课程理念及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让学生认识通识教育更是一种价值观的引导,避免选课的功利化取向,明确通识教育对能力、方法、经历、视野、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积极意义。
(二)重构政法院校的通识模式
目前中国的通识教育,大略形成了三种改革模式:如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的本科学院式;以中山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试点学院加共同核心课形式;被多数学校采纳的选修课模式。像政法类这样专业性非常强的院校,理应效仿国外大学的文理学院模式。但政法院校的专业都有本科教育。基于上述情况及政法类院校的实际情况,提出循序渐进式的书院制连续教育模式。
一年级以通识课程教学为主,渗透专业基础教育,开设学科指导,增加专业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课程,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二年级以后以专业教育为主深化通识教育。根据本校办学特点和教育教学资源,建立较为完整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有计划、有意识地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体系,将通识教育理念贯穿在所有课程中。
(三)加强教学组织管理
成立通识教育专门机构,聘请资深专家学者进行整体的科学规划,制订长期的宏观发展目标,制定规章制度。
通识教育的开展必须符合具体大学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即使像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等名校各自也采取了不同的通识教育模式。
对通识教育的师资进行有效的管理。突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内部评估严格、评估机制规范、评估程序公开透明、自我评估与外部监督有机结合等特点。
学校各部门要协调相关资源的利用,拓展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进一步整合教学计划,完善通识课程的结构,体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整体优化的原则。做到内容和体系上的统筹和协调。
(四)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手段
以研究、探讨为中心,体验多元互动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理性能力,升华自己的道德人格。
注重教学过程的整体性。课前阶段:提供给学生阅读材料或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认真准备;课中阶段:教师启发学生进行问题的讨论并辅之适当讲解与点评;课后阶段: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教学总结,辅导学生完成课后内容。学生也必须竭尽全力投入学习。
趣味性和知识性融合,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管理上加强信息化建设,做到监督、激励、高效。
有条件的学校可配给主讲教师一定数量的助教协助教师完成和加强课外指导。可按学生的意愿结合学校的具体资源采用不同的培养模式。
学校可创造软硬件条件加强师生的交往。鼓励学生主动与教师沟通。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媒体优势与学生保持互动。
(五)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通识教育应有独特的评价标准。宜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定量定性相结合。对教学目标主要考评是否能体现学生个体差异;评价教学方法是否能启迪思考,是否能主动地对各领域知识进行混合交融;审核教学效果是否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评价中应通过立体性、全面性、多样性、个体性、灵活性、全过程性考察教和学的效果。将研究性、创造性素养作为考评学生的重要指标。根据学科和课程特点,增加实践效果的评价。可通过讨论和撰写读书报告等办法,激励学生阅读经典。
(六)课程设置安排的合理性
明确并遵循通识课程遴选标准即原则性、整合性、目标性、时代性、适合性。
对于已经入选课程,执行严格评估与考核制度。课程设计应集中有限资源,政法院校需增加与社会和人伦相关的自然科学课程及交叉学科课程,有助于学生打下宽厚的基础。提倡利用网络及自媒体等进行自主学习。
通识课程应覆盖各个领域。建议学生在选课过程中尽量选取与本专业不太相关的课程。
可安排相关人员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和意愿选课。在人文课程、社会科学课程、自然科学课程中平衡。
教学内容重在启发思想、掌握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剖析不同学术领域和文化的研究层面、研究方法和思想体系。
(七)师资队伍建设
通识教育客观上要求大量的师资。政法类院校受专业单一性的限制,通识课程的师资缺乏是明显的事实。
开展对教师的人文素养以及教学水平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通识课授课水准。为教师搭建提升文化素养的平台;举办开放式、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加强同行间的相互学习和评价。
引导并激励教师自主学习。鼓励支持通识教育教师参加有影响的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
学校要舍得投入资源和不拘一格聘请高水平的师资。当年蔡元培为开设东方哲学而聘来梁漱溟,为近代自然科学系统引进北大而诚聘李四光、王星拱、丁文江、何杰等学者。设立专职的有凝聚力和竞争力的通识教育教学科研,例如香港理工大学的通识教育中心有10余名全职教师。
充分利用和发挥各高校的教师资源优势,互通有无,互相借鉴,互相支持,外聘优秀教师或其他机构的一流学者来校开设通识教育课程。
借鉴访问学者制度,在全国或全球范围内招募从事一个学期或一年的通识教育人才。
(八)教材建设
对学生提出必要的课外阅读量要求尤其是经典阅读。这也是古典自由教育的传统,常被视为通识教育中最核心的部分,对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阅读、思考、评判、表达和写作能力有非常显著的成效。
选择适宜文科生特点的教材,遵循知识性、体系性、趣味性和可接受性等原则。鼓励本校教师编写教材和讲义,发挥团队优势推出精品教材。
(九)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隐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存在对学生产生无意识影响且有重要价值的教育现象。几乎校园里的所有要素,都可以视为隐性课程的设计载体。学校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促进情感教育、习惯养成。
政法类高校通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不仅体现在学校内部的部门协作,更体现于校级之间、高校与社会的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如何结合各高校的专业教育目标来推进通识教育健康发展也是不断探索的过程和实践。本文从政法类高校内部管理为通识教育提出重构思路。进一步深入思考国家、社会及相关行政部门宏观层面为实现通识教育的长远人才培养目标所采取的政策制定等举措。
〔1〕李佳.近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42-43.
〔2〕姚中秋.现代中国通识教育经典文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33-138.
〔3〕贾淑荣.大学通识课教学质量关键要素的考量与构建 〔J〕.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6,(3):82-84.
〔4〕李喜蕊.论法学教育的改革尝试与模式创新〔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0,(3):92-95.
〔5〕陆一.把握通识教育的真实效果:“复旦大学通识教育学生调查”工具的研制与信度、效度检证〔J〕.复旦教育论坛,2016,(1):23-30.
〔6〕过勇.本科教育的组织模式:哈佛大学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6,(1):64-73.
〔7〕高汝东,杨桂臻.高校通识课教学改革目标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59-160.
〔8〕骆少明,刘淼.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报告〔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144-149.
〔9〕于忠海.大学通识课程“不通”问题反思及其改进理念〔J〕.教育与现代化,2010,(6):16-20.
〔10〕北航高研院通识教育研究课题组.转型中国的大学通识教育——比较、评估与展望〔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6,115-116,122-127.
〔11〕余芳.我国高校学生学习自由权的保障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4,(12):36-40.
〔12〕钟贞山,孙梦遥.“经典名著”融入大学通识课程的理性审视—基于大学的实证调查〔J〕.复旦教育论坛,2013,(4):33-37.
〔13〕冯惠敏等.中美两校“历史文化领域”相关通识课程教学设计比较及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4,(5):92-98.
〔14〕蒋维维.大学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指标设计〔J〕.亚太教育,2016,(1):281.
〔15〕周黎燕.高校人文通识课教学改革路径探究〔J〕.教育评论,2016,(2):146-149.
〔16〕孟振华.国外高水平大学通识教育的制度建设与启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44—149.
G640
A
1672-5646(2017)05-0095-04
①本文系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校级本科课程建设项目“预测与决策”的阶段性成果,负责人:张德南,编号:A-9002-16-04616。
张德南(1970-),女,辽宁沈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管理理论、市场营销、高等教育管理。
(责任编辑 博 瀚)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