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张竹青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探究①
——以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张竹青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专业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教学阵地,加强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已成为高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新高职教学模式和特色的重要任务,对于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发展,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当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但在建设和管理方面仍存在问题,高职院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管理缺制、渗透企业文化、强化社会服务能力,以期推进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更上一个台阶。
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
实训基地可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是学校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实训基地主要依靠校企合作的企业和顶岗实习的单位参与建设与管理,借助企业的场所和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岗位和技能培训与指导,通过签订实践教学基地协议,校企深入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是对校内实训基地设备和场地不足的有效补充。
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实训基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构建科学化一体化的实训基地并加强实训基地的运行与管理既是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实力的有力推手,又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
几年来,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已建成工商企业管理跨专业综合实训中心、市场营销综合实训中心、创新创业管理综合实训中心等校内实训基地,实训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改变了过去一味依赖企业开展实训的局面,构建起校外实训与校内模拟相结合的双重实习实训平台,做到校企共同开发实训项目,极大地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工商企业管理虚拟仿真跨专业综合实训中心
我校管理学院跨专业综合实训中心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项目,设备价值近280万元,建筑面积近500平方米。实训中心专任教师都是由有多年专业教学经验和企业实践经验的、专业知识渊博深厚、实战技能娴熟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兼任。本中心使用的企业管理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是在仿真的、复杂的、动态的商业社会环境、部门机构环境中,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模拟、真实的角色人物和高仿真的办公环境来训练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业务处理能力、交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融为一体,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形成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完成培养学生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实战技能。
2.市场营销综合实训中心
市场营销综合实训中心是示范校重点专业、对接产业集群省级职业教育市场营销示范专业建设项目,又是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支持建设项目,总面积约400平方米,设备总价值220万元,配置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模拟教学软件。分设六个实训区:市场营销模拟实训区、房地产销售实训区、商务谈判实训区、商品陈列实训区、网络营销实训区、创业管理实训区。实训中心可完成的实训项目有:市场调研实训、推销技巧实训、营销策划实训、房地产销售实训、网络营销实训等教学任务。同时,可以承担辽宁省师资培训、专业的技能大赛训练和比赛以及相关的社会培训等任务。
3.创新创业管理综合实训中心
该中心主要面向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理论学习,模拟创业实践,并可对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筛选,提供创业融资指导与对接,以及创业项目孵化等。中心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视觉和听觉上真实体验经济环境、熟悉企业经营的环境特征,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产生“沉浸”于等同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实训中心的主要功能:
(1)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网络学习、互动教学、模拟体验、角色扮演、演练进行对抗。帮助学生及时了解与创业相关的、实时的、全方位的信息、政策和解读分析,锻炼和评测学生创业能力,强化了学生员工角色培养,培养创业创新意识、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
(2)提供集创业资讯、创业成果、创业讲堂、创业辅导与孵化、创业论坛为一体的在线综合服务,实现学生创业项目的真实运营。
(3)承办创业管理技能大赛、承接企业员工相关培训等社会服务和其他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训,实训开出率能达到100%。
1.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
我省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主要以财政拨款为主,资金来源单一有限且审批环节繁杂,程序较多,资金发放用时长。当前教育主管部门缺乏完善的实训基地建设与发展的经费投入和保障机制,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实训基地的投入使用和运行管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难以支撑校内实训基地的长效发展。此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主要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和社会参与和关注度较少,缺乏资金保障机制。通过企业调研了解到,目前多数企业用工场地及办公资源相对紧张,无力加大实训基地的资金投入,难以保障批量学生进行实习实践的场所和岗位需求,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2.缺乏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在加大硬件投入的过程中往往忽视软件和制度的建设,在实训室的运行和管理方面普遍缺乏规范制度的约束和统一的执行标准。具体表现为:一是校内实训室由系部分散管理,重复建设问题突出;二是实训基地相关使用、维护、运行机制及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三是传统的分散式管理模式导致实训基地运转不畅,仪器设备闲置,利用率不高,服务教学和社会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四是由于实训基地管理不善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危及学生的安全和资产的有效利用。长期以来实训室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这些管理上的疏漏制约了实践教学的运行和发展,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3.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建设不能适应企业文化的发展需求
实训基地文化主要包括实训理念、实训氛围和实训精神。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灵魂,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然而,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很多院校偏重于硬件建设,往往忽视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场景布局设置上都不能满足企业文化的需求。学生在实训中还是传统式的学校氛围,不能真切地感受到职场文化对专业和职业发展的熏陶。
4.实训基地服务社会功能不完善
实训基地不仅要满足教学需求,还包括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然而,目前多数的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仅仅发挥了实践教学提升学生技能的作用,缺少为企业、行业机构、社会组织提供培训、技能鉴定等服务的功能。
5.校外实训基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校企合作联合共建实训基地是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和实现职业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几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但受当地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限制,目前校外实训基地主要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处于提供实习场所的辅助地位的“企业配合”模式,这种运行机制缺乏合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体制、参与机制、指导教师短缺等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1.加大实训基地的资金投入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实训基地长效投入机制,优化审批程序,并建立专门的审计部门进行监管,确保资金有效合理利用。此外,有关政府部门应从资金和政策方面对企业建立实训基地,接收学生实习实训给予支持,促进校外实训基地长期发展。
2.建立和完善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
(1)融合资源,优化配置
在原有实训室基础上,根据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合理配置实训基地人、财、物等资源,高职院校应建立实践教学中心(实训中心)统一协调各专业学科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统筹安排实训基地场地规划和设备采购,切实解决校内实训基地重复建设和资产浪费的问题,提高实训室的利用效率。
(2)转变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
首先,改革传统分散式的课程化管理模式,业余时间实训室实行向学生开放,开展创业项目、创意沙龙、社团活动等,在充分利用了实验室现有资源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其次,安排专职的实训教师专门负责实训室的安全与管理工作,明确岗位和职责。通过开展对实训教师的培训进修学习等活动,提高其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
(3)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保证高效运行
实训教学学生人数多,周期长且实训项目运行过程需要协调各方面资源和问题,通过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如实训室工作人员及职责、学生实训守则、校内实践教学成绩的考核与管理、实训项目操作流程图、实训室借用管理规定等,保障实训教学有序开展和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行。
3.渗透企业文化实现校企文化的交融与对接
校内实训基地是学生就业前熟悉企业经营规则和业务流程,体验岗位实践的主要场所,其文化建设应全面渗透企业文化,营造浓厚的企业氛围。具体而言,环境布置方面,可以悬挂企业文化宣传图片和标语,模拟企业的文化设置和布局,还原企业真实工作场景;在管理模式上,实训室要从封闭式的“学校实验管理”转向为开放式的“现代企业运作管理”模式,真正实现实训基地与企业的深入接轨,促进学校与企业文化的交融,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实训基地文化。
4.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学校影响力
高职院校在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更应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支持。高职院校应加强与政府行业组织的联系,通过开展教师、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员工培训、行业交流研讨、举办职业大赛、创业大赛等活动,将实训基地建设与培训竞赛和科技服务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使实训基地资源高效利用,更好地发挥了实训基地的系统功能和作用,提升学校办学影响力,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5.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我校管理学院通过选派教师到基地企业挂职锻炼和聘任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的互动方式,提高学校的师资水平,推进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校企共建联合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仿真实的实训场景,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岗位认知能力、真正实现了技能操作、实训流程与企业无缝接轨,缩短了工作适应期,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1〕郑姝敏.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训室建设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3):20-22.
〔2〕卢兰万.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及达成路径之调查研究 〔J〕.科技信息,2010,(25):33-35.
〔3〕林少茵,李中帅,廖静.关于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研究〔J〕.内江科技,2011,(2):18-20.
〔4〕钟玉泉,彭健伯.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6):26-29.
〔5〕田晓琴.高校实验室人才队伍培养原则及机制初探 〔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6,(4):28-29.
G710
A
1672-5646(2017)05-0111-03
①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互联网+’环境下校企共建管理类专业教学资源库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负责人:程云,编号:JG16EB120。
张竹青(1982-),女,辽宁沈阳人,研究方向:实践教学。
(责任编辑 博 瀚)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