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朱建华
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宣传报道中,长江日报报业集团高级记者田巧萍采写的《最早上报疫情的她 怎样发现这种不一样的肺炎》是一篇硬核报道,有效回应社会关切,刷屏朋友圈,仅“#最早发现疫情的武汉女医生#”的微博话题点击量就达7.3亿。田巧萍今年已56岁,长期跑医疗战线,两次获中国新闻奖,武汉晚报曾开设过以她名字命名的“田巧萍导医”专栏。这次战疫,这位老记者又是如何写出刷屏的硬核报道呢?
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成立后,田巧萍就被派往了指挥部。仅一天,田巧萍就不愿意在指挥部值守了。她说,作为一名记者,她更喜欢去新闻现场,去医疗救治一线。指挥部的信息虽然重要,但记者的职业性质,让她还是决定“到一线找些鲜活素材”。
在一次湖北省卫生健康工作会上,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因“警惕性高”受到表扬。这个“高”是什么意思呢?田巧萍隐约感到,对疫情,武汉肯定是有人报告了的。1月23日,田巧萍到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发热门诊采访。闲聊时,田巧萍听到医院有人说:“我们呼吸与重症医学科的张主任因为报告疫情受到表扬了”。张主任即张继先。此时,“疫情上报第一人”有了明确指向。
说张继先是“疫情上报第一人”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定性和评价。“疫情上报第一人”的选题报到部门后,部门认为这是一个重大选题,但首先是存疑,毕竟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上报疫情是两回事。
田巧萍联系医院采访,对方没有说答应,也没有说不答应。“我什么时候可以去?”她不停地发信息询问。1月30日中午12时许,田巧萍接到了医院方面的电话,对方说:“你现在就可以来,现在有一点时间给你”。对张继先面对面的采访,如何发现疫情并上报的过程终于清晰。
单凭对张继先的采访,还不足以说明她就是“疫情上报第一人”。报道刊发前,田巧萍通过三个方面确认了张继先就是这次“疫情上报第一人”。一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每位医生都有上报疫情的义务。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只有张继先很好地履行了这一义务。二是上报之后的连锁反应和效果。2019年12月29日,星期天,专家会诊后,张继先所在的医院向省、市卫健委进行了报告,卫健委方面当天开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人当晚也被转院。三是到武汉市卫健委进行了核实,除张继先医生外,之前没有其他人通过法定渠道上报这次发现的特殊病例或疫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播出的对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采访,与田巧萍采访时掌握的情况在时间和细节上都吻合。这些坚定了编辑部对张继先是“疫情上报第一人”的判断。围绕这一核心事实,稿件在写作上突出主干,不相关的内容都被删掉了。
2月2日,田巧萍采写的《最早上报疫情的她怎样发现这种不一样的肺炎》一文在长江日报刊发,报道了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最早发现这场疫情的苗头,并和院方一起坚持上报一事。当天,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各新媒体端口同步推送此稿,进行全媒体传播,稿件被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转载,刷屏朋友圈。这是媒体第一次详细报道武汉是如何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并上报有关情况的。
“疫情上报第一人”几乎成了张继先的代名词,多家媒体后来也做了相关报道。在百度上输入“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进行检索,显示相关网页有130多万条。张继先后来也被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给予记大功奖励,并被推荐参评全国先进工作者。4月28日,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尖锐对话》栏目资深主持人斯蒂芬·萨克在线专访,介绍了张继先首先上报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之前,已有多位中国驻外大使公开介绍张继先医生首报疫情,以向世界澄清事实。
除了“疫情上报第一人”的报道外,田巧萍还采写了多篇反映医护人员战疫的报道,代表性的有《黄朝林:42天用6种身份与病毒较量》《为什么是张定宇》等。
疫情发生后,怎么救治病人、用什么药物才能救治病人,这也是公众关心的。《黄朝林:42天用6种身份与病毒较量》一稿的主角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业务副院长黄朝林。疫情发生后,他就没有回过家,最后自己也感染了,先后用医生、传染病医院业务副院长、专家组成员、研究者、新冠肺炎重症病人、药物受试者6种身份与新型冠状病毒搏斗。长江日报后来还刊发了《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副院长黄朝林治愈出院后再上“疫”线》《金银潭医院副院长黄朝林返岗第一天,各病区都要走上一遍》等追踪报道。
一线医务人员在救治患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医院院长作为带队冲锋者,作用不容忽视。《为什么是张定宇》报道的主角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第一个收治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也是收治新冠肺炎病人最多的医院,同时还是新冠肺炎重症病人最多的医院。这三个特点决定了医院院长张定宇的典型性。因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优秀、业绩突出,张定宇后被提拔重用,已履新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田巧萍采写的这三篇稿件具有一些共性的特点:一是都是独家或独特视角的报道;二是体裁上都是通讯;三是都深入一线进行了扎实采访;四是文本平实,写作上注重使用短句、短段;五是用全媒体的方式进行传播;六是报纸定格时都在版面上进行了突出呈现。
“我是按自己的思考来写的”。田巧萍采访张继先之后,想顺着病毒的路线去采访人:发现——检测——治疗——科研。但有的环节碰壁了,未能如愿。田巧萍还采写了劫后余生的病人彭博——住院78天,最凶险的情况都出现了,最先进的治疗手段也都用上了……所幸的是,38岁的彭博最后治愈出院了。采访彭博时,田巧萍穿着隔离服与彭博肩并肩坐在病床上完成了采访。
大众日报高级记者滕敦斋撰写的《主流媒体别把优势转丢了》引发共鸣:要珍视和葆有传统媒体的优势、特长,克制“快”和“怪”的诱惑,抛弃炫技、耍酷的小聪明小把戏,不被别人带乱节奏,以深厚的素养保持自己稳健的步伐……在众声喧哗中彰显主流媒体的价值和力量。
按照年龄,再过几年,田巧萍就要退休了。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她主动请战去最危险的地方,并一直战斗在一线。她的笔下,除了张继先、黄朝林、张定宇外,还有火速驰援的护士,有用摩托车换乘7小时返回岗位的医生,有志愿者。她用手中的笔,努力寻找激励战胜新冠肺炎的精神——武汉力量。这彰显了新闻人的责任担当。这不正是主流媒体在发挥自己传统的优势吗?
融合转型,创新传播,主力军进入主战场,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有效性,需要主流媒体发挥自己的优势。对于媒体人而言,今天,无论是做专家型记者还是做全媒体记者,其实都离不开积极践行“四力”。这在田巧萍身上得到了鲜明体现。
早些年,田巧萍为了报道好社区医生王争艳(后获评全国道德模范),光采访就花了3个月的时间。获中国新闻奖的作品《全国首家改制医院26年破解看病难》,田巧萍前后跟踪了17年。对“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田巧萍经过多天联系,终于采访到了她。采访张继先时,田巧萍哭了好几次。哭的时候,她更明确了一个记者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更加明白了自己应该做什么。
新闻每天都是新的,全媒体时代独家报道更加可遇不可求,而同题报道更加考验新闻工作者的“四力”。身患渐冻症、妻子被感染、持续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在长江日报之前,已有多家媒体报道过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长江日报还如何继续报?田巧萍采写的《为什么是张定宇》,更多的是在还原作为医院院长的张定宇是如何管理医院、带队伍的。张定宇让人感动之余,其管理医院、带队伍的一些做法,值得其他医院学习。同题报道做出新意、做出深度,考验的是新闻工作者的“四力”。
自己所在的城市发生了世纪大瘟疫,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不能置身度外。田巧萍认为,自己此次战疫中的表现是一个新闻人的本能。她对外地媒体人说过,“我们本地媒体人其实是有两重身份,一是武汉人,二是记者。作为武汉人,希望能为武汉做点什么 ,这就决定了我们用什么样的视角做报道。”
知名媒体人曹林在《新闻业不适合养老,须不断用新闻证明自己》提到:写新闻就是媒体人的“初心”和“使命”,记者离开了“拿得出手的硬新闻”,什么都不是。新媒体时代更残酷,没有好作品,没有挖新闻跑新闻的狼性,就会被淘汰,体制不养懒人。
为什么田巧萍能写出硬核的刷屏报道?仅仅是因为她长期深耕医疗战线,有人脉吗?中国知网上有两篇田巧萍2004年发表的讲述采访经历的文章,一篇是《我与桂希恩教授》,一篇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采访王飞越背后的故事》。从这两篇文章中可以了解到田巧萍的一些特点。
田巧萍一直都不是高产的记者。她与桂希恩相识十年,只写了桂希恩的三篇报道,具体为《武汉81位肝病专家质疑吴松刚》《黑热病并未重袭湖北》《他的发现震惊中国——第一个发现中国艾滋病村的教授》),但这三篇报道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2004年2月28日,武汉晚报刊发《他的发现震惊中国——第一个发现中国艾滋病村的教授》,这是国内第一次报道中国艾滋病高发区的发现者桂希恩教授。这篇报道像一枚炸弹让人们感到震惊,众多媒体转载。中央电视台后来也到武汉采访了桂希恩。当年到湖北考察工作的国务院时任总理温家宝专门抽出时间,登门看望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并做出优异成绩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教授桂希恩。桂希恩获评当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田巧萍说,桂希恩教授最不喜欢媒体。自己十年才写了他三篇报道,也是因为他不愿意与媒体打交道,即便挖掘到了他的线索,采访也比较困难。《他的发现震惊中国——第一个发现中国艾滋病村的教授》一稿的采访,是田巧萍与桂希恩一起去机场的路上完成的。那天,桂希恩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田巧萍坐在后排,在一点一点“挤牙膏”中才算完成了采访。
谈起自己这次战疫的几篇报道,田巧萍说:“我是一个不太喜欢在网上找资料的人,我喜欢去现场。”作为记者,田巧萍非常看重现场,“只有深入现场,才不会先入为主和主题先行”,“现场能告诉我文章的走向和情绪”“现场让我感受到真正的新闻”“来源于现场的素材,给了我写作的底气”。
她认为,深入现场是自己的作品能有一定风格的基础。其实,深入现场在田巧萍早年的作品中也有鲜明的体现。为了写活社区医生王争艳,田巧萍跟着出诊,泡在社区和平民百姓里,走访患者和家属,获得了第一手真实而鲜活的材料。正是有了这样“沉下去”的亲身体验与感受经历,最终稿件写得声情并茂,流淌着感人的真情。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