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侯红志
“探访武汉工业遗产”系列之汉口电灯公司与湖北电力博物馆
侯红志
2014年7月落成的湖北电力博物馆 侯红志//摄
【编者按】武汉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近现代中国制造业的重要聚集地,汉口开埠外商投资建厂时期、洋务运动时期、民族工业发达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及三线建设时期,武汉都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2011年,武汉市启动了第一批工业遗产保护规划,至今已公布工业遗产95处。近日,武汉市从95处工业遗存中遴选出27处,作为首批工业遗产正式目录,这是我市首次专项保存城市工业的记忆链条。
为彰显城市特色、传承历史文化、守住城市根脉、留存城市记忆,笔者于2006年起陆续走访调查各工业遗产旧址,采访相关人员,获得大量一手资料,最终创作出“探访武汉工业遗产”系列文章。本刊将陆续刊载这些文章,以飨读者。
汉口电灯公司是伦敦卜尔劳德公司的一个分支,1905年由英国商人集资3万英镑创立,地址位于汉口界限路8号(现汉口合作路22号)。汉口电灯公司的初期设备有3台直流发电机,容量共为125千瓦,电压440-220伏,供英、俄、法三个租界的用电。当时,英商在租界安设了三盏路灯,这些路灯的灯柱用铁质框架式角钢组成上细下粗的四方形,约40公分粗细,高约两米,涂有黑漆,顶端安装遮挡雨水的铁质灯帽,整个路灯为英式风格。灯泡使用炭丝作亮光介质,呈竖状,其复制品现陈列于湖北电力博物馆。此前,汉口城区曾有过以烛火为光源的路灯,以电为光源的路灯为汉口电灯公司首创。
汉口电灯公司创立后,与所在地的俄租界工部局签订15年营业合同(1906年11月26日—1921年11月26日),1920年5月21日,公司再与英租界工部局签订从1921年11月20日起继续营业20年的合同,按照合同规定到1941年为止。
1911年,公司购置300千瓦发电机1台;1915年购置400千瓦发电机1台;1920年和1924年又先后购置1000千瓦机各1台,使总容量达到2825千瓦,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直流发电厂。1932年装竣2500千瓦发电机1台;1935年又装竣1250千瓦发电机1台,除去早期安装的小容量发电机,最高容量为5750千瓦。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趁机攫取英美在华利益,吞并英商汉口电灯公司,公司一切业务由华中水电株式会社管理。1945年抗战胜利后,该公司由既济水电公司接管,1台1000千瓦发电机损坏停用,发电容量仅为4750千瓦。
1949年5月,既济水电公司连同它所接管的合作路电厂回到人民手中。1950年8月和1953年12月,合作路电厂的1台2500千瓦、1台1000千瓦和1台1250千瓦的直流发电机改装为交流发电机,至此,合作路电厂所有3台仍可运行的直流发电机全部改装为交流发电机,为解放初期武汉地区以“直流改交流,统一供电频率和提高配电电压等级”为内容的电网改造打下基础。1955年,合作路电厂全部停止发电。1956年改为武汉冶电业局修试工厂,从事电气设备的修理试验。至此,原汉口电灯公司合作路电厂结束发电历程。
汉口的华人创办电厂是在1906年,比汉口电灯公司晚一年,电厂名为“商办汉镇既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大王庙电厂”。既济电厂设在今天汉口沿河大道利济路口,主要提供汉口华界的生产生活用电,电厂由英国籍工程师穆尔氏设计,设备也多为英国进口,与汉口电灯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汉口沦陷时的汉口电灯公司,一名日本兵沿着合作路电灯公司院墙边行走,背景远处的是电灯公司钟楼
1939年汉口沦陷后,既济水电厂燃煤用完,因战事吃紧,煤炭无法运达,又因日军意欲控制接管公司,致使水电厂全部停工。日军占领汉口后,既济公司被日军强占,公司职员及工人生活无着落。此前,既济公司与汉口电灯公司定有合同,以利一旦有事,互相照应。
据既济公司档案“商办汉镇既济水电公司二十八年(1939年)份事务、财务报告”记载:1938年10月25日,“汉口街市秩序混乱,日军占据汉口后,由英商汉口电灯公司向日军交涉,领到交通证两百份,分发职工,籍资保护。”“水电两厂与总公司及水塔处,于上年十一月初旬,被日军占据。所有职工,均被迫退出。本公司不得已,将留存英商汉口电灯公司款项提出一部,分发职工薪资一月,全体遣散。此时,英商汉口电灯公司,对于合同无法履行,乃向英总领事报告,将代理职务,声明辞卸,并以保存款项,全数结清,交李协理收回。”
2005年,有人发现,汉口电灯公司楼房钟塔下面三楼的空间顶部,有一段钢制房梁,在梁架的侧面有一排凸起的英文标识:“D o r m a n Long&Co.Ld.MIDDLES BROUGH ENGLAND”。这段英文为:多曼朗有限公司,米德尔斯堡,英格兰。多曼朗有限公司是一家老牌英国公司,至今拥有130多年历史,它的产品在钢铁产品制造和建筑工程,尤其是桥梁建设方面应用很广泛,在全球很多著名工程及标志性建筑的钢梁框架上,都印有它的名称,如:1932年竣工的澳大利亚悉尼港湾大桥,香港会展中心、香港汇丰银行大楼等。1889年,多曼朗有限公司在英国的米德尔斯堡附近设有工厂,制造钢铁制品,1905年英国人建筑汉口电灯公司大楼时,很有可能将在米德尔斯堡构造的钢梁运来了汉口。
100多年过去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陆再次引进英格兰的钢结构产品时,多曼朗有限公司也在其中。2005年,武汉阳逻长江大桥开工建设,为大桥主承包商中国港湾建设集团公司第二航务工程局,提供走道的概念设计、塔顶钢架结构和拉索项目的,又是多曼朗有限公司。资料显示,在过去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多曼朗公司曾参入钱塘江大桥及中国众多桥梁建设。
2014年,整修后的汉口电灯公司大楼在钟楼上恢复了大钟。侯红志/摄//
汉口电灯公司三层大楼,是一栋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造型,建筑面积2983平方米,混凝土楼板,红瓦屋面,外墙仿麻石粉刷,是英商景明洋行在汉口设计最早的建筑之一。景明洋行在当时的汉口租界设计了很多著名建筑,如保安洋行、横滨正金洋行、璇宫饭店等。现在,这些建筑均列为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2011年,汉口电灯公司旧址升格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汉口电灯公司经历了110多年历史,这座老房子记录了清末租界办电、抗战时日本人的侵占、掠夺,建国前后电业的发展多个历史节点,是汉口电业史的见证。
2003年,楼房层出现渗水,局部发现白蚁,当时的使用单位——武汉供电公司投入资金进行修缮,武汉修造公司的龚厂长,见到拆下的杉木地板和硕大的木地垅非常结实,十分感慨。这栋楼房里,从墙内换下的电线都是国外的铠甲电缆。虽然经过近百年,木质楼梯和雕花栏杆依然在使用。屋顶的钟楼,塔身周边四根圆柱紧贴楼体,设计别致,塔身上四周的圆形窗户是当年安放大钟的地方,文革时换成了四个红五星。
作为武汉曾开设的电厂中唯一留存至今的遗址,2011年,湖北省电力公司决定将其“整旧如旧”,辟为电力博物馆,作为武汉电力历史记忆的重要留存之处。同时,与周边的“八七会议”旧址、宋庆龄故居、詹天佑故居等众多历史建筑相互呼应,形成整体历史文化展示效应。
2014年,汉口电灯公司大楼修复工程及湖北省电力博物馆工程完工,并于当年7月开馆。电力博物馆展厅位于汉口电灯公司大楼南侧,是将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电灯公司车间和另一栋20世纪80年代加建的办公楼整体改造而成,主展馆正面,由六根圆形石柱组成西式风格的风雨廊,以与电灯公司老楼相呼应。
湖北省电力博物馆是全省首家运用现代博物馆理念建设的电力专业展馆,建筑面积3534平方米,由历史馆、科普馆和室外展区等组成,共设12个分展区,全馆拥有各类实物史料3000余件,分别展示湖北电力工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传播电力科普知识。馆场兼备展示、服务、研究、交流、教育等多种功能。汉口电灯公司旧址的改造、利用、展示,给武汉市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提供了成功经验,具有丰富的借鉴意义。
文献索引:
涂文学 《沦陷时期武汉的经济与市政》 武汉出版社 2007年12月
武汉供电志编辑委员会 《武汉供电志》 武汉出版社 2009年2月
《汉口租界志》武汉出版社2003年12月
(作者原系武汉广播电视台记者)
责任编辑 温木子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