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课程思政”的古代汉语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

时间:2024-07-06

杨 丹

(青岛城市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教研室,山东 青岛266106)

一、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构建“大思政”格局的必然要求

长久以来,大学教育中的思想政治课程都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主要手段。[1]而思想政治课程作为通识课程,在整个专业的学分中占比甚小。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浪潮在给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不良信息和负面价值取向也在不断给学生带来消极情绪和影响。因此,实施“课程思政”是高校教育中十分迫切的需求。

“课程思政”是为了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而确立的,要想“育人”就必须先“育德”,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育人和育德结合起来。构建“大思政”新格局,发挥各种资源、集聚各方力量、运用各种手段、通过各种途径做好大学生思政工作,是党中央和***总书记的战略安排与指示要求,是做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思路和举措。在2016年的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会议提出要构建“大思政”的育人格局,运用高校所有可能的力量和资源来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素养。2017年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概念,强调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课程思政”不仅是新概念,更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不仅指出了高校教育在“育人”中“育德”的紧迫性,更要求高校中各专业、各课程都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思政映射点,发现思政教育元素,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隐形教育环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共行。

在“大思政”的布局和格局下,全国各高校中的“课程思政”建设呈现出如火如荼的态势。各部门、各专业协同运作,高校一线教学工作者和专家学者都积极投身于探索高校“课程思政”模式的潮流中,在“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教学改革一时间风生水起。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程在“课程思政”中的优势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需“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技能,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存在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核心课程为语言文学类课程,如《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等,其最大优势是均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吸收了大量营养:辩证的哲学思想、系统的道德理论体系、举世瞩目的艺术成就和浩瀚无垠的文化典籍等,都无一例外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以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教材为例,综合考虑教材的体裁编排和学生的接受程度,选取了第一册和第二册进行教学。两册共计七个单元,每单元包括文选、常用词和通论三部分,文选选取了《左传》《战国策》《论语》《礼记》《孟子》《墨子》《老子》《荀子》《韩非子》《诗经》《楚辞》等部分章节。其中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出的核心价值目标即思政映射点如表1所示。

表1 古代汉语课程内容及思政映射点

由此可见,《古代汉语》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蕴含着中华民族绵远悠长的传统文化。它不仅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当今大学生博爱、自由、平等、尊重等责任和意识的建立等,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对《古代汉语》等课程进行教学方法和内容的一系列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挖掘和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大思政”时代背景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三、古代汉语课程中思政教育的渗透与应用策略

古代汉语课程的内容理论性较强,语言点较抽象,与语言实际联系不强。从近几年的授课效果来看,学生普遍反映学习过程较为吃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法也使得课堂气氛较为沉闷。为改善这一现状,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教学方法。实践发现,任务教学法、对分课堂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有助于形成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课堂教学局面。

(一)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从做中学”,[3]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实践过程主要分为五个主要环节:推送自学资源、布置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总结。

第一步,推送自学资源。从2019年实施线上教学以来,大批优秀的在线教学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便利,MOOC平台将全国高校的精品课程整合起来,让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利用线上资源进行移动学习。

第二步,布置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以实践任务为主,要让学生立足理论知识,结合生活实际,践行课程思政的内容。学习任务要分配合理、可操作性强,便于学生讨论扩展,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将德育内容显性化。

第三步,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选择一名基础较扎实、学习热情高的同学作为组长,负责分配组内任务,带领小组成员协同工作。例如查找资料、制作课件、协调成员意见分歧等。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后,形成讲义、课件等文字性材料,便于进行课堂展示。

第四步,成果展示。小组内推举一名同学进行成果展示(每次展示的同学不能是同一人),并接受其他小组和教师的检测。展示过程中如有问题没有得到充分解决,教师应当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等引导学生深入阐述。展示结束后,各组成员可以对该名同学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主要观点提出建议和意见。

最后,由教师作出点评和补充。

“任务教学法”中任务的完成就是学习能力形成的过程,是知识不断内化、不断输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分工能力、交际能力及对不同声音的接纳处理方式、质疑意识等的培养和建立,也是实施“课程思政”的目的之一。

(二)对分课堂法

除任务教学法以外,“对分课堂”也在古代汉语“课程思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的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自2016年以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多门课程,如《现代汉语》《中国文化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学概论》等,都在部分章节中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教师讲授课程基本框架。在此过程中,教师只点到为止,并不全盘托出。仅指出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余地。

第二步,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教师根据重难点抛出问题,问题中渗透“课程思政”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安排学习,达到对课程内容的基本理解后,还要从理论知识延伸开去,对思政环节进行讨论和总结,最终形成讲义、作业等书面材料,确保能有效参与课堂讨论。

第三步,参与课堂讨论。经过一周左右的内化吸收,学生能够做到有备而来,积极讨论上周课堂的理论知识和思政内容,小组间可以相互提问、点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对分课堂”中教师重点在点拨而不穷尽,学生有了自由探索的空间,自然对理论知识以外的思政内容更加关注。另外,独立思考的过程也更有利于学生培养独立学习的自信心,更加便于“课程思政”的渗透与应用。

四、古代汉语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平衡理论知识与思政内容

古代汉语课程理论知识庞杂,实施“课程思政”必然会占用讲授理论知识的时间,如果不合理考量理论知识与思政内容的关系,有的课程中可能会出现只注重思政环节而忽略理论知识的现象。这样不仅无法保证思政教学的效果,更有可能会破坏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那么理论知识应当缩减到什么程度,思政内容应当增加到什么程度,这有待各位任课教师在进一步的实践中探索。不同章节中的思政映射点,在讲解时不必追求时间上的一致。思政内容的渗透,应当与具体理论内容相关,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有待任课教师在“课程思政”过程中权衡和把握。

(二)要选择合适的思政切入点

要确保课程思政的有效展开,要求教师必须选择合适的思政切入点,根据实际需求设计课程内容,有效地进行教学安排。以古代汉语课程为例,每一章节均可挖掘出很多思政元素,但是否要全部作为思政教育的映射点,还需要教师进行考量和斟酌。事实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选择其中几个较贴近学生实际,对学生启示性较强的元素作为主要切入点。另外,在选择思政元素时应当注意,课程思政不是生硬地将思政教育理论、各类会议精神等浅尝辄止地插入到教学中。这个过程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思政教学理论、社会时事热点,还要紧跟学生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最后,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要注意详略得当,不拘泥于教材体制,逃脱教材目录的限制,打破常规思维,扩展形成新的教学体系。

(三)要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

以往的课程评价方式,基本是教师的“一言堂”,即在期末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考核评价。实施“课程思政”,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以期对学生进行过程性的全方位多样化的评价,督促学生在学习中调动主观能动性。自古代汉语课程实践“课程思政”以来,学习评价主体由教师单一评价改为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4]古代汉语课程总评成绩由过程性考核成绩(40%)和期末成绩(60%)两部分组成。过程性考核成绩由课堂表现、平时作业、课堂笔记、阶段测试四部分组成。其中课堂表现占20分,包括出勤、课程展示中的学生互评、课堂展示等。课堂表现考核方式如表2。

表2 《古代汉语》过程性考核方式(课堂表现)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评价的合理性,还能够让学生自己看到自身的不足,有利于学生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也是对课程思政理念下对学生全方位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

(四)要培养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课程思政”对教师的思政水平与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对课程理论和思政教育理论的熟悉程度,会直接影响教学中的实践过程是否有效展开。所以,教师应当首先进行思政理论学习,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思政理论学习,关注时事热点并思考其背后的思政教育切入点,进一步思考如何将其与课程理论结合起来。同时,应当及时进行集体备课,开展教研活动,不断挖掘“课程思政”切入点,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五)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新形势下,传统的汉语言教学方法已经较为滞后,加之“课程思政”内容理念性强,缺少形象化内容,如果不注意改进教学方法而继续采用教条的方式进行教学,会使得教育过程愈发枯燥乏味,在开展“课程思政”过程中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育效果,思政主题选择上要贴近学生,方法上要注意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使课程内容活起来。

“大思政”背景下,对古代汉语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是必要且有效的。古代汉语“课程思政”的实践表明:“课程思政”可以让每一位教师、每一门课程都成为“育人园地”,每一门专业课都能够与思政课同向共行,最终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教育新格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