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国大学生品牌“双创”赛事的管理优化建议

时间:2024-07-06

高 瑞,覃攀玉,景慎晨,田 旭,李旭航

(1.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2.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3.西安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4.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1 竞赛介绍

大学生“双创”赛事作为高校创新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学校综合实力提升有重要意义[1],其成果在本科生及研究生培养、教师教学方式改革、高校综合影响力提升等几个维度有重要推动作用。2021 年3 月9 日,全国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委员会会议在杭州召开。会上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新增13 项竞赛纳入2020 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榜单内已有竞赛的子赛纳入但不计算竞赛项目数)。纳入排行榜的全部竞赛项目共57 项[2]。其中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互联网+’大赛”)、“挑战杯”系列竞赛(包括“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占据该榜前三,逆向显示其占据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核心地位及具有综合影响力[3]。“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为中国大学生竞赛的奥林匹克,至今已举办十六届。竞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以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为主要竞赛内容,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推动国内风险投资体系建立方面发挥出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互联网+”大赛由教育部与各地政府、各高校共同主办,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4]。以上竞赛均采用国赛、省赛、校赛三级赛制运行,其中校级赛事的前期规划、筹备、组织、实施等工作在对高校取得竞赛成果及推动“双一流”建设方面产生核心影响。

2 竞赛成果对高校影响多极对比

近年来,西京学院狠抓创新创业教育,以“互联网+”大赛、“挑战杯”系列竞赛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抓手,广泛开展学科竞赛,以良好的机制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培养学生“敢闯、会创”,着力推进教学、科研与产业的融合,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应用研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该校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当中取得省级金奖2项,在第十三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9 项。学校的影响力借助学科竞赛所搭建的平台进一步得到提升。近5 年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学科竞赛定位及认知方面充分重视,同时校级竞赛组委会以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指标体系、武书连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体系作为目标基准点,在竞赛筹备、组织、实施方面发挥正向驱动作用[4],推动完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本科生综合素质教育学分考核认定办法》修订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竞赛获奖转换课程成绩及学分实施办法(试行)》制定,以提高学生学术成果得分,打通“双创”竞赛获奖成绩转换课程成绩及学分路径等一系列政策及条例的推出,吸引众多高质量项目及参赛团队参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学校、学院两个层面形成二级联动,建立周汇报机制,同时各比赛参赛项目历经院校两级近30 次打磨及培训,推选出含金量较高的参赛项目。但我国部分高校在“互联网+”大赛、“挑战杯”系列竞赛等比赛上表现较为乏力。学校在创新创业方面配套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校级比赛的筹备、组织、实施按照规制的流程进行,部分较为优秀的项目经过校级赛事的重重打磨,进入学校创新创业训练营当中被进一步打磨,以此来备战更高级别的赛事。但就后续赛事的表现来看,这些项目在更高层次的会评环节以及现场路演答辩环节表现并不突出。由于以上情况并不是初次出现,而是数年甚至十几年显现的通病,因此,本研究以参赛团队以及校赛组织方的角度对此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以助力高校竞赛快速发展,正向驱动学校“双一流”建设。

3 现存问题分析

参赛团队以及赛事组织方作为赛事的两大核心元素,有着共同的目标——获得理想的竞赛成果。为达成目标,参赛团队在参赛过程中尽力完善参赛项目,争取以完成一个成熟且完美的项目回报赛事组织方,赛事组织方以做好完善且正确的竞赛流程以及赛事服务反哺参赛团队,继而打造出优秀项目,提升全校竞赛活力[5]。

3.1 多级组织筹备不完善

作为“互联网+”大赛、“挑战杯”系列竞赛等国内品牌赛事的校赛组织方,应积极调动全校资源为参赛团队提供指导以及帮扶。部分高校此项工作流于形式,参赛团队在项目筹备过程中缺少此项资源的支持,导致参赛项目在整体呈现以及现场展示的过程中缺少部分得分点。同时,校赛启动过于晚也是导致项目无法获得良好成绩的重要原因,校赛时间为校赛启动至校赛最终成绩公示,而院级审核到校级审核再到校级路演是校赛不可或缺的环节,以上环节的时间减少,参赛团队用于进一步优化项目的时间也相应减少。院级审核、校级审核、校级路演等环节当中,评委专家的反馈意见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大赛、“挑战杯”系列竞赛等作为主打教育的竞赛,其核心目标在于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广泛化,以及帮助学生解决在学术研究、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当中出现的一些思路和方法上的问题。及时将各次审核当中专家对于项目以及作品内容等方面的反馈意见传达至参赛团队处,对直接增强团队的知识储备以及提高团队的思维层次,间接提高高校参赛项目的质量有重要意义。

3.2 参与人数多但意识不强

校级竞赛的参与人数是衡量校级竞赛的指标之一,但部分高校过于追求全校师生广泛参与,使得原本应放在重点项目挖掘上的核心基准点发生偏移,进而使得竞赛形式化进一步加深。

3.3 竞赛培训形式化

竞赛培训作为打造优质项目的重要抓手[6],在进一步优化项目,推动项目全方位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过于形式化的竞赛培训致使学校的专项经费使用不当,造成浪费。参赛团队对于项目所得到的相应指导建议把握不明确,无法与培训的专家评委进一步交流。

3.4 指导教师不匹配

指导教师作为参赛团队的舵手,在为参赛团队把握竞赛方向以及提供竞赛思路上有重要意义。绝大部分参赛团队在项目筹备过程中会寻找与之匹配的指导教师,但未进一步评估项目以及团队本身,同时对于所寻找的指导教师的专业所属领域、比赛指导经验等方面均不明确,因此很难找寻到与团队、与项目相匹配的指导教师。

3.5 激励政策认知不强

竞赛激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正向驱动竞赛成果的获取,其中参赛团队可使用项目经费补贴采购适量有益团队及项目发展的资源。指导教师课时量补贴使得项目团队及项目本身可得到指导教师进一步的帮扶以及辅导。但由于在校学生较难获得激励政策的相关通知公示以及解读,导致大量参赛学生无法充分了解到参赛的相关激励政策。

4 校赛建议

校赛当中出现的问题得到修正后,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校赛质量,提高竞赛成绩,进一步正向驱动高校“双一流”建设。以下是对于相关校赛问题给予的部分建议。

4.1 完善组织及督促监管机制

对于校级比赛的组织、筹备、实施,应建立完整的校级竞赛组委会,保障校级赛事的有序开展。明确组委会当中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与任务,坚决做到不挂空职,要做实事。借助组委会平台调动有利资源向参赛团队倾斜,重点打造学科优势与优质团队相结合的项目,着重引导绝大多数参赛团队参与其中、学在其中、强在其中。核心突出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营造学校创新创业氛围。

4.2 建立赛事评委库、专家指导库

明确参赛指导教师为竞赛水平提升的核心基准点这一认知,借助历届“互联网+”大赛、“挑战杯”系列竞赛等一系列重要竞赛当中获奖团队指导教师,以及各学院相关教学的青年骨干教师团队,打造校级创新创业平台导师库,并扩充导师库当中各指导教师的相关研究信息以及指导经历,有利于参赛团队找到与项目匹配的参赛指导教师以及推动各参赛项目优质化。同时校级赛事组委会可借助建立成型的赛事评委库,按照历届赛事的导向,甄选合适的评委对竞赛项目进行交叉盲审,确保项目得到公正严明的评判,进一步促进赛事公平化。

4.3 开展竞赛多级宣讲并重点解读激励政策

以校级竞赛组委会为主导,借助各学生社团以及团学组织平台,举办各类型、各层次的竞赛宣讲活动,面向有竞赛兴趣、竞赛热情的团队及个人,充分介绍竞赛由来、发展以及本届竞赛情况,核心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参赛积极性。同时,在竞赛宣讲当中,正确解读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出台的竞赛激励政策,使参赛学生进一步了解学校的相关扶持政策,明确日后竞赛过程中的着力点,为打造学校优质创新创业团队与项目奠定基础。

5 结束语

高校“互联网+”大赛、“挑战杯”系列竞赛等国内品牌竞赛的筹备、组织、举办极大地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为高校打造了多方面成果。就显性成果而言,各高校获得了各类竞赛的奖励、荣誉性成果,打造了一批拥有创新创业思维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师生榜样,推动了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联系,促进了成果的进一步转化,同时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进一步扩大了高校的影响力。高校竞赛纳入学科评估体系之后,极大地推动了各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就隐性成果而言,筹备、组织、实施“互联网+”大赛、“挑战杯”系列竞赛等竞赛过程,进一步增强了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伴随着显性成果的进一步扩大,相信会有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加入到学校的建设当中。

本文部分数据来源于西安工程大学M31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实地考察与调研,部分成果来源于西安工程大学赴陕西省西安市、四川省成都市、浙江省宁波市“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新活力”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实地调研分析,感谢以上团队对本文给予的大力支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