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蒋莉,黄静波
(湘南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郴州42300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受自然灾害严重威胁、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影响,中国贫困人口规模依然庞大,扶贫开发任务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旅游扶贫是一种投入少、见效快、返贫率低的扶贫方式,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旅游扶贫效应问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早期的研究多着眼于旅游宏观经济效应,包括地区经济增长、就业、外汇收入、乘数效应等。部分学者认为旅游扶贫“乘数效应大”[1-2],发展旅游业能够提高外汇收入[3],是重要的扶贫战略[4],而加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则有助于提高旅游扶贫效应[5]。当然也有学者持反对意见,认为发展旅游业并没有起到减贫、脱贫的作用,反而加剧了贫富差距[6],甚至存在严重的漏损[7-8]。近些年,对旅游扶贫效应问题的研究有所突破,呈现出从以宏观经济效应为主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应并重的态势[9],研究视角也开始从宏观转向微观。更多学者关注旅游扶贫的非经济影响,指出旅游发展虽改善了基础设施,但也破坏了传统文化,导致自然资源流失、犯罪率升高等环境与社会问题[10-11]。1999年,英国PPT(pro-poor tourism)战略提出,旅游扶贫的核心是使贫困人口从旅游开发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净利益[12],而宏观经济效应并不等于贫困人口的获利和发展;相反,由于旅游开发的消极影响,贫困人口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可能大于收益[13]。以贫困人口为对象、从微观层面评估地区旅游扶贫综合效应正是本研究的目的与出发点。
罗霄山区包含罗霄山脉中南段及其与南岭武夷山连接地区,地跨江西、湖南两省,是著名的革命老区。2011年,罗霄山区被确定为11个国家重点扶持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该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面临许多瓶颈,扶贫攻坚难度大。但同时,该地区又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和人文旅游资源,具备发展旅游业的先天条件。因此,旅游扶贫是否具有综合的扶贫效应,能否使居民从旅游业中获得实际收益与发展,成为罗霄山区旅游开发和扶贫攻坚的关键。目前,关于罗霄山区旅游开发和旅游扶贫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开发、发展策略、产品设计等方面[14-15],而以居民感知为视角的研究很少。本研究以湖南省汝城县国家森林公园九龙江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当地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及对旅游开发的态度和参与意愿,明确该地区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实现贫困人口脱贫和旅游发展的双赢。
汝城县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被列入罗霄山集中连片开发区。全县辖19个乡镇,土地面积2 401 km2,总人口39.72万人。汝城经济基础薄弱,贫困人口众多。2013年,汝城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 163元,比湖南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 372元低2 209元。九龙江地区是指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及其附近区域,位于汝城县东南部,包含热水镇12个行政村,人口10 410人,代管1个行政村——九龙江瑶族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村,村民348人。辖区内另有小麻溪、中焦坑2个行政村,30个村民小组,1 300余人。九龙江地区林业资源丰富,但自从2009年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以后,森林资源得以严格保护起来,使得当地村民“靠山吃山”“靠林吃林”的传统生活方式难以持续下去,居民收入大大减少。加之九龙江地处湖南省三大暴雨和雷击中心地带,自然灾害频繁,因灾致贫、返贫现象严重。
九龙江地区拥有2个4A级景区(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和福泉山庄)、2个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热水村和三江口村)以及众多有开发价值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汝城县发展旅游业的重点和龙头地区。近年来,区内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不断增加,年均增长率分别达36.58%,33.85%。2013年共接待游客47.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94亿元。
1.3.1 旅游开发优势。①自然地理条件。九龙江地区地处南岭山脉中部和罗霄山脉南端交接处,总面积约8 436.3 hm2,森林覆盖率达97.4%,保存有完整的原始次生林群落,动植物类型多样,是华南地区物种资源和遗传基因的天然宝库。境内河流溪涧众多,主体河流九龙江属山地型河流,河道蜿蜒,起伏跌宕,现已开发峡谷漂流项目。九龙江气候宜人,属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空气环境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1级标准,适宜于开展森林生态旅游。②人文地理条件。九龙江地区世居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源远流长,从饮食起居到婚丧嫁娶,都独具特色,为九龙江地区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境内还有湖广古驿道、古炮楼、太平天国纪念碑林、点将台、晒袍岭、红军长征纪念碑以及寺庙、寺观遗址等多处,为发展文化、红色和宗教旅游奠定了一定的基础。③区位交通优势。九龙江地区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处,和广东丹霞山、莽山森林公园、资兴东江漂流、江西井冈山以及中华始祖炎帝陵形成旅游区域互动,辐射“珠三角”和“长江中游”2个超级城市群,发展潜力具大。在交通方面,国道106线纵贯公园,夏蓉、岳汝高速公路相继开通,并与京珠、炎衡2条高速公路形成一个“井”字形交通圈,这大大缩短了与粤港澳、珠三角、长株潭经济区的空间距离,为八方游客开辟了畅达的交通走廊。④旅游资源优势。九龙江地区生态环境优美,以奇山、秀水、幽谷、茂林、险峰和奇幻的云雾景观为综合资源特色,以森林景观、水瀑景观和热水温泉为主体,是综合性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现已开发的神龟啸天、龙潭瀑布、阴阳石、走马坪、仙人桥、将军沉剑潭等30多处景点,鬼斧神工,空间组合适当。华南第一温泉——热水温泉具有“水温高、流量大、水质好、分布广”四大特点,是国内罕见的“氡泉”,具有丰厚的旅游开发价值。1.3.2限制性因素。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面积较大,各种类型景观资源非常丰富,但园内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制约了部分景点的开发和游客的活动。餐饮、娱乐、休闲、购物等旅游接待条件尚不健全,有待抓紧建设和完善。此外,作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九龙江的旅游开发应以保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开发行为受到限制。
在借鉴国内外旅游扶贫和居民感知相关文献的基础上[16-17],根据九龙江地区旅游扶贫开发的实际情况,设计“旅游扶贫效应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分为3个部分:①受访居民的人口学统计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水平等。②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情况。采用李克特量表法,用10个正面陈述句和7个反面陈述句描述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情况,每个问题的选项分为“非常赞成、赞成、一般、反对、非常反对”5个层次;为保证数据基础的一致性,在统计分析时对于正向陈述采取正向赋值,从“非常赞成”到“非常反对”分别赋值5~1分,而反向陈述项从“非常反对”到“非常赞成”分别赋值5~1分。③调查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以及参与旅游业的意愿和能力。
以汝城国家森林公园九龙江地区所辖行政村为案例调查区,于2013年8—10月对当地村民进行了书面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调查,共入户发放问卷700份,回收672份,其中有效问卷为614份,有效率达91.4%。
以Excel、SPSS 19.0软件为分析工具,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信度分析、描述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出九龙江地区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与态度。
被调查居民的人口学特征(表1)表明:①性别。受访对象中男性多于女性,占被调查者的59.0%。②年龄。被调查居民的年龄以25~55岁为主,占比63.4%。③文化程度。被调查居民的整体学历水平较低,近80%为初中及以下学历居民。④职业。近一半被调查者为农牧民,从事旅游相关行业的人员将近1/4。⑤年收入。大部分居民的收入水平偏低,有23.5%的居民年收入低于5 000元,生活非常困难,但也有10.3%的居民年收入在20 000元以上,其职业主要为私营业主。
问卷信度用以反映调查问卷的可靠程度,利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可得。本部分问卷克朗巴哈系数α=0.887,满足信度要求。
表1 被调查居民基本特征Tab.1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idents surveyed
3.2.1 因子分析过程。KMO用于检验研究变量的偏相关性,本研究中KMO值为0.869,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一般认为KMO值>0.7适合做因子分析)。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6 999.943,Sig值为0,即概率p<0.01,达到显著性。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中的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正交旋转,萃取到特征值≥1的3个公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1.185%,能够解释大部分变量。每个公因子涵盖了载荷>0.4的变量(一般认为,载荷≥0.4的变量是可以被萃取的),这17个变量构成了当地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主要感知。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明,指标X5~X14,X1~X4,X15~X17分别在社会效应(F1)、经济效应(F2)和环境效应(F3)3类公因子上负载较高(表2)。根据公因子F1,F2,F3所包含变量的共性,将其分别命名为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并依据此因子模型对汝城国家森林公园九龙江地区居民进行旅游扶贫效应感知研究。
3.2.2 居民感知分析。①居民对社会效应的感知。一般而言,李克特量表等级评分平均值在1.0~2.4之间表示反对,2.5~3.4之间表示中立,3.5~5.0之间表示赞成。由于X11~X14为反向陈述,采用反向赋值,其结果测定正好相反。居民对社会效应的感知测度(表3)表明,社会效应公因子中包含10项变量,在X5~X10的6项正向陈述变量中,居民均表示赞成,普遍认为旅游发展对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素质、提高本地知名度、促进信息交流、保护传统文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对X11~X144项反向陈述变量中,居民均持反对态度,说明大部分居民认为旅游业并没给当地交通、治安及村民的生活和用地造成较大的消极影响。这至少反映出2个问题:第一,旅游开发在当地确实发挥了正面的社会效应;第二,在旅游发展的初期,旅游开发的负面效应尚未显现,或者较之旅游发展带来的利益,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暂时被忽略。②居民对经济效应的感知。居民对经济效应的感知测度(表4)表明,居民对旅游扶贫经济效应的4项指标均持赞成态度,其中“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居民的个人收入”2项指标的均值超过了4.0,说明当地发展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成效非常明显。目前,九龙江地区已有各类餐馆、旅店、购物店数百家,新建了一批农家乐、星级农庄和观光农业基地,大禾米糍、白毛尖茶、香菇、木耳、冬笋等绿色土特产成为游客亲睐的商品,旅游经济成为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至于旅游开发是否会加剧贫富分化,这在调查中也有所体现,说明旅游收益惠及部分居民,但总体呈现非均匀分布状态;另外,由于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在旅游业未得以充分发展的前提下,旅游收入并没有造成居民收入总量的较大差异。③居民对环境效应的感知。环境效应感知包含3个反向陈述变量,因为反向赋分,故均值越高,表明居民反对率越高。居民对环境效应的感知测度(表5)表明,对环境效应的3个影响指标,超过一半的居民表示反对,但也有30%以上的居民表示赞成。总体看来,居民对旅游扶贫的环境效应持中立态度。为了加强旅游业的发展,村内进行了一系列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改善了村庄的人居环境。但同时,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者人数的不断增多,当地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步显现。
表2 因子分析结果Tab.2 The results of factorial analysis
表3 居民对旅游扶贫社会效应的感知Tab.3 Residents’perception of pro-poor tourism social effects
表4 居民对旅游扶贫经济效应的感知Tab.4 Residents’perception of pro-poor tourism economic effect
表5 居民对旅游扶贫环境效应的感知Tab.5 Residents’perception of pro-poor tourism environmental effect
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及参与意愿直接影响到旅游扶贫效应的可持续性[18]。近些年,依托地热温泉和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2个4A级景区,九龙江地区旅游业获得了较大发展。69.3%的居民对当前旅游发展情况表示满意,87.4%的居民愿意从事旅游业相关工作,表明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整体持支持态度(表6)。旅游扶贫对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明显,但贫困人口却没有充分享受到旅游开发带来的利益。一方面,由于自身资本基础、管理能力、开发经验以及急功近利等因素,地方经济体往往依靠外来的投资与管理,使当地经济出现旅游收入漏损现象;另一方面,部分干部成为资源的持有者、分配者和监控者,与投资者形成某种利益关联,少数人在旅游开发中获得了高额利润,广大贫困人口却往往得不偿失。因此,在关于“是否感受到旅游开发在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方面的影响”的调查中,有51.1%的居民表示“有一些感受,但不明显”或是“没有感受”,认为旅游收益大多被外来人或富人获取。
表6 居民对旅游的态度Tab.6 Residents’attitude toward tourism
关于参与旅游的方式,经营餐馆、旅馆,旅游商品销售和旅游交通运输受到大部分居民的青睐,表明相对于打工拿固定工资,居民更倾向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参与方式(表7)。居民参与旅游的意愿很高,但实际参与人员并不多。为此,针对居民参与旅游限制因素的调查(表8)表明,缺乏资金、缺少相关技能和专业指导是限制居民参与旅游业的主要因素,另有一些居民对旅游知之甚少,不知该如何加入旅游行业,还有少数居民,主要是家庭妇女,由于需要操持家庭生活,没有时间务工。
表7 居民参与旅游的方式Tab.7 The way of residents’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表8 居民参与旅游的限制因素Tab.8 Limiting factors of residents’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1)从贫困人口角度出发,当地居民从旅游开发中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机会和利益,旅游扶贫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显著。但居民对环境效应的感知不明显,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在脱贫致富初期,贫困居民更关注经济利益与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而对环境影响漠不关心;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旅游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正在逐步显现。相比旅游扶贫的经济效应,非经济影响同样重要,如何把握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重要课题。
(2)整体而言,居民对旅游开发持欢迎、支持态度,大部分居民对当前旅游发展情况表示满意,并对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抱有很大期望。近半数居民对旅游脱贫有明显感受,但也有一些居民感受不明显,或是没有感受到旅游业给他们带来的利益。如何扩大旅游扶贫的惠及面,使旅游扶贫真正立足于贫困人口,是当前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3)居民参与旅游业的意愿强,尤其倾向自主经营的参与方式,但由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限制,实际参与能力不够。另外,由于缺乏相关扶持与引导,村民多为自发地、无组织地参与旅游经营,而大规模的外部招商引资则会使扶贫收益更多地流向外人,贫困居民从中所获得的收益将会越来越少,相应承担的代价却越来越大。居民参与影响旅游扶贫的可持续性,若不解决这一问题,将导致“旅游飞地”现象的出现。
(1)将旅游业培育为特色产业。实践证明,培植地方特色产业是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法宝。汝城国家森林公园九龙江地区旅游扶贫的正效应明显,应将旅游产业作为特色产业来培育,并将每年旅游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到林业、种植业等优势产业,着力打造森林休闲度假地、生态农业观光地和乡村生活体验地,形成一个旅游带产业、产业促旅游的良性经济循环链,从而达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居民脱贫致富的目的。
(2)以贫困居民受益为出发点,加大政府扶持与引导力度。旅游扶贫的立足点是贫困人口的获利和发展。地方政府不应片面强调政绩、一味从外部招商引资而忽视对本地居民的扶持与引导,应转变扶贫观念,以贫困居民受益为出发点,构建旅游精准扶贫机制,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例如,通过对九龙江地区贫困村、贫困户的准确识别并建档立卡,全面掌握贫困人口的数量、分布、贫困程度等,逐村逐户制定详细的帮扶措施;广泛向社区居民宣传旅游减贫脱贫的思想,激发其参与旅游开发的意愿,同时提高居民的文化涵养和综合素养;增加居民就业机会,以补贴方式鼓励企业优先雇佣本地居民;对村民经营旅游给予政策倾斜,提供小额贷款、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资金支持,鼓励小企业主做大做强等。
(3)鼓励居民积极参与旅游业。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是一种理想的旅游扶贫模式。一方面,积极实施旅游扶贫的“雨露计划”:第一,定期免费开展烹饪技术、民族技艺、旅游接待等方面的职业技能培训,使贫困居民具备从事旅游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就地转产,就近就业,实现离土不离乡就能发展。鼓励居民考取导游证、旅行社经理资格证、酒店经理资格证等职业技能证书,尽快在本地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队伍;第二,在居民中挑选一批表现突出的中青年骨干,经再培训后吸纳进入企业管理和决策层,提高居民参与旅游的层次。另一方面,建立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发展新型股份合作经济,鼓励居民以土地、房屋、资金等多形式入股旅游业,广泛参与旅游开发与决策。
(4)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旅游扶贫必须从长远考虑旅游开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森林资源是公园存在的基础,属稀缺性和珍贵性资源,短期内难以再生,必须予以特别保护。应坚持保护优先、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合理有序的开发,禁止一切破坏生态环境和景观的活动。树立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保护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同时,力求在政府、企业和贫困人口之间找到利益平衡点,形成旅游扶贫开发的合力,最终实现扶贫效益的最大化和可持续性。
[1]Ashley C,Boyd C,Goodwin H.Pro-poor Tourism:Putting Poverty at the Heart of the Tourism Agenda[J].Natural Resource Perspectives,2000(51):1-6.
[2]蔡雄,连漪,程道品,等.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与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家,1997(3):4-16.
[3]Meyer D.Pro-poor Tourism-can Tourism Contribute to Poverty Reduction in Less Economically Developed Countries[M]//Cole S,Morgan N.Tourism and Inequality:Problems and Prospects.London:CABI,2010:164-182.
[4]Kwaramba H M,Lovett J C,Louw L.Emotional Confidence Levels and Succes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for Poverty Reduction:The South African Kwame Makana Home-stay Project[J].Tourism Management,2012,33(4):885-894.
[5]Pillaya M,Rogerson C M.Agriculture-tourism Linkages and Pro-poor Impacts:The Accommodation Sector of Urban Coastal Kwazulu-Natal,South Africa[J].Applied Geography,2013,36(6):49-58.
[6]Scheyvens R.Tourism for Development:Empowering Communities[M].Upper Saddle River NJ:Pearson Education,2002.
[7]贾芳.对旅游扶贫的再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0(2):81-82.
[8]林红.对“旅游扶贫”论的思考——兼议西部旅游开发[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5):49-53.
[9]李佳,钟林生,成升魁.民族贫困地区居民对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和参与行为研究——以青海省三江源地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9,24(8):71-76.
[10]Hickman L.The Final Call[M].London:Eden Project Books,2007:261-267.
[11]Champion M.Water Hogs on the Ski Slopes[N].Wall Street Journal,2008-01-23(6).
[12]Ashley C,Roe D,Goodwin H.Pro-poor Tourism Strategies:Making Tourism Work for the Poor:A Review ofExperience[M].Nottingham:Russell Press,2001.
[13]张伟,张建春,魏鸿雁.基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扶贫效应评估——以安徽省铜锣寨风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5,20(5):43-49.
[14]刘春莲.后现代视角下井冈山红色旅游的多元化开发[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2,29(6):109-112.
[15]蒋莉,何社林,冉苗子.汝城县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14,35(4):6-10.
[16]薛宝琪,刘长运,范红艳.目的地居民旅游感知态度研究——以丹江口水库南部东岸及南岸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1):99-103.
[17]向延平.湘鄂渝黔边区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感知调查研究——以德夯苗寨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7):655-657.
[18]常慧丽.生态经济脆弱区旅游开发扶贫效应感知分析——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10):125-13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