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旅游产业集群特征研究

时间:2024-07-06

王 润,刘爱利,郑 健

(1.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北京102206;2.首都师范大学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100084)

0 引言

旅游产业集群伴随着产业集群兴起而逐渐受到学者关注。自1998年Porter在《国家竞争优势》中首次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国内出现了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与内涵[1-4]、分类[5-6]、演化[7-8]等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学者们则关注旅游产业集群的区域带动力[9-10]、集群培育[11]、集群网络结构[12-13]等内容。目前,国内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多、案例研究少,静态研究多、动态机制少,陈述事实多、逻辑判断少。很多文章专门探讨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列举出旅游产业集群的特征,如内部结构复杂、具有空间集聚性、企业具有共同目标、促进创新等。但专门对旅游产业集群特征的深入研究和案例研究比较少。产业集群是在某一产业领域内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企业与机构组成的具有产业地理空间集中的现象[14]。由于旅游对民生的重大影响[15],旅游业在区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而旅游产业集群的所在地与普通的旅游地相比,具有更复杂的内部结构和联系网络。网络特征和市场特征是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的重要内容[16]。因此,以北京怀柔区雁栖镇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手段,深入了解雁栖镇旅游产业集群的特征,证实旅游产业集群是否具备比较复杂的产业结构,在市场发展中是否合作的力量大于竞争。同时,以企业规模和地域空间作为因子,来探寻不同规模企业和位于不同影响区域的企业在旅游产业集群中扮演的角色是否有所不同。

1 案例地介绍与研究方法

北京怀柔区雁栖镇位于北京中心城区北70 km,镇域总面积156 km2,共21个行政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成3个地貌区:平原区、浅山区和深山区。雁栖镇的平原区包围着雁栖湖,是镇域内旅游发展最早的地区,处于红螺山市级旅游度假区范围内。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机关单位建设的度假村和培训中心大量出现。平原区距离怀柔建成区最近的几个村庄已经成为怀柔新城的组成部分。平原区和浅山区交错的泉水头、柏崖厂、下辛庄3个村已经纳入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建设范围,已经建成国际会都的配套支撑区域。雁栖镇的浅山区包括神堂峪、长元、官地、石片和莲花池。浅山区拥有较好的旅游资源本底,是目前雁栖镇旅游产业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雁栖镇的3个市区级民俗村(神堂峪、官地、莲花池)也位于此。交界河、八道河、西栅子、头道梁、北湾(五青松)、大地处于雁栖镇的深山区,溪流在深山区地表已经干涸,交通不便,成为雁栖镇旅游发展的阴影区。从统计数据看,乡村旅游发展以官地、莲花池最好,长元、神堂峪、石片其次,西栅子和八道河都仅有1户农家乐。从大型度假村的发展来看,神堂峪村、石片村、长元村、莲花池村、北湾村都有分布,其中长元村最多,在其范围内绵延成带,在短短5 km的沟域中,聚集着22家度假村,莲花池、神堂峪和石片村内的度假村的分布也很集中,沿着沟谷的两岸绵延,神堂峪村有6家度假村,石片村有5家,莲花池村有8家。

为了调查雁栖镇旅游产业集群的内部运行状态,于2012年5月18日至24日在雁栖镇进行深度访谈50余人次,向旅游经营者发放调查问卷35份,其中有效问卷28份,占总问卷的80.0%。调查问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企业规模、创办的时间、创办企业的原因;第二部分为网络联系特征,包括业务往来的范围、企业的经营状况;第三部分为市场竞合特征。参照 J.Jackson[9]的问题设置和冯卫红[17]的因子分析结果,问题以五级里克特量表的形式出现。问卷发放地点为北湾村、交界河村、长元村、官地村和石片村(表1)。其中,在北湾村、石片村和长元村的调查对象也包括外来投资。此外,通过深度访谈了解了雁栖镇旅游产业的内部结构。对调查问卷的处理主要通过描述性统计、多分量回归和方差分析的方法。

表1 旅游经营者市场调查问卷发放情况Tab.1 Tourism market research questionnaire

2 旅游产业集群的网络特征

2.1 基本特征

从企业的创办年份看,雁栖镇旅游发展起步阶段创办的企业有4家,经过20余年的市场竞争存活下来,是雁栖镇旅游业的骨干企业。1996—2003年,仅有3家,说明在此期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创办的企业没有继续经营,2003年之后,企业数量逐渐增多,尤其到最近,不断有新企业进入。雁栖镇的旅游企业数量增速很快,在调研时也遇到了几家新营业的农家院和度假村。这说明雁栖镇的旅游市场容量还在不断扩大。

从企业的规模来看,以户为单位的农家乐最多,人员多在10人以下,规模大的农家院达到18人。度假村一般都在20~30人,最大的山吧度假村在旺季总雇员可达上百人,能够接待千余人吃饭,几百人住宿。从结构比例看,大企业最少,小企业(农户)最多,但是大企业提供的餐位与床位总量并不少。

从参与旅游的途径看,看到别人的成功经验与自己思考所占的比例最高,亲戚和朋友带动的选择比例低,虽然大部分答题者都选择了自己思考,实际上他们并不否认是看到别人的成功经验而激励自己创业。比如官地村最大的农家乐,带动亲朋好友前来租房经营乡村旅游,老板的女儿和妹妹都在本村开办农家乐。

2.2 经营状况与联系水平

78%的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或非常好,再次印证了雁栖镇的旅游市场容量还在不断增大,能够容纳更多的旅游企业与就业人口。大部分企业与本地企业有联系,但能够突破地域限制与外界有联系的企业少,占总数的不到20%。在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规模直接影响着其在网络结构中的地位。因此,通过研究企业规模、经营状况和企业的联系变量之间的关系,能够检验雁栖镇休闲旅游产业集群内部不同规模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联系网络的差异。选择多分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估计,将雁栖镇内的企业划分为大型企业(大于30人)、中型企业(10 ~30 人)、小型企业(少于10人),分别用3,2,1作为标识,将经营状态和联系情况用1~5赋值。结果显示,企业的规模与经营状况没有联系(Sig=0.539),雁栖镇旅游产业集群中,不论企业的规模是怎样的,经营良好的比例最高,这说明在集群内部不同规模的企业均具有自己的市场定位,均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而企业的规模却与联系情况有关(Sig=0.019),企业的规模越大,与之联系的企业距离越远、层次越高。比如山吧度假村,与国际旅行社有业务往来,经常接待国际旅游团,国内市内的旅游团则更多。神堂峪景区和下属的神堂峪宾馆,与市内的旅行社有业务合作,仅在调研期间就接待了千人规模的学生团。石片村规模最大的山野度假村和官地村的1号农家院都加入了北京市组织的“大美田园”项目。“大美田园”项目是一个依托于北京市农委的旅游组织商,通过统一的网站和服务热线吸引游客,参与其中的商家都可以获得客源。大型的农家乐和度假村承担了主要的对外交流任务,在招徕游客和旅游地品牌塑造上起到主要作用。而小型的企业和农户则主要吸引回头客和顺访客源,产业联系的途径较为单一。

雁栖镇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虽然大企业能够起到旅游组织的作用,但是对农户市场的侵占很严重。据石片村村民反映,原来村里搞民俗旅游的家庭很多,自从山野度假村、仙翁度假村开业之后,大家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大部分农户已经转行。村民也承认,度假村提供的服务的确是农户不能比的。在北湾村,度假村对旅游业的带动却十分明显。北湾村地势偏远,原来有10多户农家院,由于游客稀少,逐渐只剩下两户,但皇后镇度假村建成以后,这两户的生意越来越好,村民也可在度假村门口卖土特产。但无论是与农户“抢客源”还是为农户“引客源”,大型度假村都是旅游发展中的中坚力量,合理规划旅游建设用地的规模和区位,变“抢客源”为“引客源”,是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

3 旅游产业集群的要素构成特征

雁栖镇旅游产业的第一层次为景区点和大型度假村(包括大型农家院,已经具备度假村的特征)。景区点与大型度假村在区域旅游发展中起到领头作用,是吸引游客前来的核心动力,是旅游经济的增长极,是旅游创新的发生地,在旅游地域空间组织中起到支配作用。景区点与大型度假村的发展与成败关系到整个旅游地的发展与成败。神堂峪景区、雁栖湖旅游区和野长城是雁栖镇内主要的景区点,山吧度假村、那里度假村、劳模山庄、山野度假村、仙翁度假村、皇后镇度假村、1号院是发展较好的大型度假村。

雁栖镇旅游产业的第二层次为农家院、虹鳟鱼养殖场、采摘园、旅游商店、售货摊、马帮、租车经营户。这些要素是区域旅游产业的必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存在使雁栖镇形成完整的配套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以及充足的餐位和床位。但由于规模和行业的限制,它们的发展依附于景区点和大型度假村的发展,自身的开拓能力不强,能够提供的产品具有很强的重复性和可替代性。它们在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中处于弱势的地位,但又是产业集群中重要的元素。

雁栖镇旅游产业的第三层次为菜市场、贩菜车、劳务市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旅游协会和农家乐合作社。这些要素不直接参与旅游接待,却为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是旅游产业集群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体现了旅游产业集群的带动力,旅游发展带来的原材料和人力资源需求,使怀柔区形成了蔬果批发基地和旅游劳务市场。政府机构与中介机构在雁栖镇的旅游发展中有效地维护了市场秩序,是旅游发展中的重要角色,保证了“集群制度”的形成。

4 旅游产业集群的市场竞合特征

在进行市场竞合特征数据处理时,由于问卷量较少,不适宜进行因子分析,因此,参照已有的研究结论[17],将竞争方式划分为消极竞争、一般竞争和积极竞争,将合作方式划分为非正式合作和正式合作。单因素方差分析(ANVOA)适用于样本量较小而具备随机分布的样本,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来判断地域和企业规模是否对竞合方式选择产生影响。

4.1 主要的竞争方式

市场竞争的方式分为消极竞争、一般竞争和积极竞争。消极竞争的手段包括打价格战、市场垄断和为降低成本而使用低劣的原材料或者降低雇员的工资。一般竞争不涉及危害市场的行为,主要包括参与旅游组织的促销、模仿先进企业的经验、建立本地供货渠道、扩大企业规模、要求政府补贴或减免税收以及增加广告费用。积极竞争主要包括改善生产和服务效率、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及加强和其他企业合作。

总体来看,雁栖镇的旅游市场上,消极竞争的方式已经不多见,消极竞争的3个问题得分都在3分以下,尤其是降低成本和降低价格得到的答案都是不同意。在访谈中发现,消极竞争的方式不被认可,并不是经营者们没考虑过这些方式,而是采用这些手段并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除非采用成色差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已经降无可降。工人的工资不断上涨,人为降低已经不可能。而限制市场进入一项,经营者们普遍反映依靠自己的能力无法做到。对于一般的竞争方式,经营者总体表示支持,对于减税和建立供货渠道得分都很高。这表明旅游经营中税务负担较重,在成本中占比较高。经营者对于参加地方旅游组织促销、扩大企业规模和增加广告费用表示支持。有些经营者表示一般或者不赞同,他们觉得这样做没有成效,不愿过多投入和盲目扩大规模,在市场竞争中表现理性。经营者们对积极的竞争方式表示十分赞同,3项得分都在4.5分以上,而方差都在0.6以下。表明在雁栖镇旅游集群中,竞争的主要形式为积极竞争,经营者们更愿意靠自身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品创新、市场关系的改善来提高自己的市场地位。事实证明,只有注重服务质量提升和产品创新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1位转行在神堂峪景区门口卖旅游商品的大姐说,自己曾经营过民俗旅游,村里人纷纷给客人回扣拉回头客,她给的回扣比别人多,所以生意最好。但是随着外来投资的增多,周边大型度假村的兴建,客人都被度假村吸引,即使自己给客人再高的回扣,也没人来。不注重市场需求变化和产品提升,在市场竞争中就会被淘汰。

从地域分布看,官地村是民俗户比例最高的村子,石片村距离神堂峪景区最近,长元村外来旅游投资最多,这3个村子是雁栖镇旅游发展的核心区,北湾村和交界河村距离怀柔区较远,属于旅游产业集群的边缘地带。如果把核心区和边缘区作为方差分析的因子,并且剔除问卷中来自规模较大的度假村,那么可以得到表2。结果显示,“降低产品和服务成本”“要求政府补贴或减免税收”和“产品与服务创新”3项的答案差异最大。旅游发展核心区企业比较成熟,发展进步靠市场开拓和产品创新,不会采用降低工资等消极竞争手段。而边缘区的民俗户由于区位条件的限制,发展程度低,还停留在降低成本以提高利润的消极发展模式。对于政府减税一项,核心区的民俗户呼声更高,而边缘区游客本来就少,一般也不需要发票,因此呼声比较低。不管是核心区和边缘区,对大部分竞争方式的看法是相似的,不具备显著性差别,说明旅游市场比较成熟(表2)。

从企业的规模来看,将10人以下的归为小企业,10人及以上的归为大中型企业,均值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大中企业和小企业在“降低产品和服务成本”“模仿先进企业的经验”“和本地供货商联系,建立本地供货渠道”及“加强与其他企业联系”4项上有明显差别。总体上,不管什么规模的企业,对消极竞争方式打分都很低,但对于降低成本这一项,大中企业的得分更低,说明相比小企业,大中型企业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其利润的增长来自于市场开拓而非成本控制。“模仿先进企业的经验”上,小企业的均值比大中企业打分高出1分,说明小型企业乐于吸纳别人的成功经验,通过模仿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大型企业由于是区域创新的核心,模仿的对象难寻,仅靠模仿也无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本地供货商联系,建立本地的供货渠道”的打分相差也很大,说明小型企业依赖于进货渠道,渠道的改变对小企业影响很大,大中型企业市场影响力大,在交易中掌握话语权,会吸引优质资源的流入,因此,不会依赖于本地的供货渠道。“加强和其他企业的合作”打分,大中企业的得分比小企业高,表明大中企业更愿意通过合作来获得市场份额,小企业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合作带来的好处也不如大中企业明显(表3)。

表2 按照村划分的旅游市场竞争方式评价Tab.2 Market competition evaluation by village

表3 按照规模划分的竞争方式得分Tab.3 Market competition evaluation by enterprise scale

4.2 主要的合作方式

企业之间的合作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基于契约的合作,即正式的合作。另一种是基于信任的合作,即非正式合作。在旅游产业集群中,人际关系靠地缘、友缘、亲缘、业缘维系,非正式合作是产业集群的典型特征。正式的合作有共同进行投入品购买、互相参股、互相借用设备、共同限制新企业的进入。非正式的合作包括认同政府的战略(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建设)、相互提供市场信息、员工之间互相学习、共同保护旅游资源、共同开发新产品和创新服务、参与旅游或相关协会组织、联合参加政府的营销和市场营销、合作提高与供应商批发商的议价能力、互相推荐客源(表4)。

从总体上看,雁栖镇旅游企业的合作方式以非正式合作为主,正式合作的情况少。对于政府的规划行为(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有很高的认同度,对于地方资源的保护,也自觉地遵守,具有很高的地方认同感。而“参加协会组织”和“参加政府的联合促销”得分不高,原因是几个在边缘区的村子对这两项打分较低。“互相学习”“互相推荐客源”“共同研发新产品”和“共同提高议价能力”得分很高,说明在旅游市场中这几种非正式合作方式得到大部分认可。非正式合作的途径也被称为区域的社会资本,是产业集群存在与否的重要标志。正式的合作方式得分都很低,恰恰由于旅游业尤其是民俗旅游业进入门槛较低,靠单独的力量即可创办,不需要互相的资金参股、共同持有设备和共同的投入品购买。

与竞争方式的方差分析方法相同,将村子划分为核心区与外围区,并剔除规模较大的企业,可获得以空间区位为因子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参与旅游或相关协会组织”“联合参加政府的促销和市场营销”“共同进行投入品购买”3项显著性水平较高,说明核心区与外围区的经营者对这3项的打分差异较大。处于核心区的村子,资源条件好,区位条件好,政府也给予了更多的政策,因此,对团体组织认同度更高。处于外围区的村子,旅游发展水平低,数量少,对于与其他人合作持不置可否的态度。而投入品一项显著性水平较高,可能因为样本较小造成的,经营者们打分都很低,处于核心区内的经营者打分更低。

表4 按照地域划分的合作方式得分Tab.4 Market cooperation evaluation by village

以企业规模作为因子,对合作方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可以发现,在0.15水平下,“联合参加政府促销”和“互相借用设备、器材和土地”2项显著,“参与旅游或相关协会组织”一项显著性水平也较高,小企业3项的均值分别为3.06,1.72,3.56,大中型企业的得分均值为4.70,4.30,2.60。大中型企业经过市场竞争而存活下来,比起小企业,发展的动力更大,因此,对于加入协会组织和政府促销的打分更高,他们更愿意积极采取行动来改善自己的市场环境。而小企业自身的能力较弱,是否加入协会组织和共同的市场战略对其影响甚微。在调查时,官地村一些没有加入农家乐协会的村民认为,协会就是小团体,自己不想加入。北湾村和交界河村位置偏远,想加入也不现实,他们处于雁栖镇旅游发展的边缘区,受到的优惠政策和市场影响都少。对于“互相借用设备、器材和土地”一项,不同规模的企业打分都低,尤其小企业的打分更加低。

5 结语

雁栖镇旅游企业同质性较高,但这些类似的企业从彼此的邻近中获得好处,恶性竞争的现象鲜见,合作大于竞争。集群要素之间的合作体现在诸多非正式的途径:认同政府的发展战略,自觉保护资源环境,经营者处于一种不得不交流的人际关系中,很容易获得需要的信息与资源,共同遵守着约定俗成的规矩。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它们的政策诉求也有不同。大中型企业在地域空间中起到支配作用,能够招徕客源,是区域的创新中心。政策需鼓励大中型企业进行区域合作、联合营销和投入创新。小企业和农户也不可忽视。小企业虽依赖于大企业的品牌和客源吸引能力,模仿大企业的技术,甚至压价竞争。然而,小企业扩大了旅游地的接待规模,体现了旅游产业的带动力和社会效益。因此,也应给予发展扶持,使小企业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小企业能够融入地方产业网络。雁栖镇的旅游产业具有较为复杂的网络结构,产业联系能够辐射到怀柔区甚至全市,涉及多个产业要素,带动了广大农民的就业。在雁栖镇的旅游市场上,合作受到认同,创新受到鼓励,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社会资本,成为旅游产业进一步集聚的土壤。雁栖镇无论是网络结构和产业构成要素,还是市场竞合的方式,都已经具备了旅游产业集群的典型特征。

本研究深入旅游产业集群地进行,获得了集群发展的第一手数据,丰富了旅游产业集群的案例研究和网络结构研究。研究结果与 J.Jackson[9]和冯卫红[17]的实证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大致相同,即旅游产业集群以积极竞争和非正式合作为主。但本案例中,由于调查对象多为农户,他们更希冀于政府的力量,对于创新和市场开拓等竞争方式却显得无能为力。因此,未来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研究中,除关注创新、网络等集群要素,更应关注村民自治组织和政府在地方产业集群中的作用。

[1] 尹贻梅,刘志高.旅游产业集群存在的条件及效应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2(6):98-102.

[2] 冯卫红.国外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与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7,16(3):65-70.

[3] 夏正超,谢春山.对旅游产业集群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4):479-483.

[4] 左冰.旅游产业集群:形态、边界与运行机制——湖南旅游产业实证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5):741-745.

[5] 叶红.我国旅游产业区模式:比较与实证分析[J].旅游学刊,2008,21(8):24-29.

[6] 刘敏,冯卫红.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类型的探讨[J].经济问题,2010(1):121-123.

[7] 卞显红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旅游产业集群演化阶段与机制研究——以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为例[J].经济地理,2011,31(2):327-332.

[8] 饶品样.共生理论视角下的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与演进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

[9] Jackson J.Developing Regional Tourism in China:The Potential for Activating Business Clusters in 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J].Tourism Management,2006,27(4):695-706.

[10] Jackson J,Murphy PE.Tourism Destinations as Clusters:Analytical Experiences from the New World[J].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2002,4(1):36-52.

[11] Novelli M,Schmitz B,Spencer T.Networks,Clusters and Innovation in Tourism:A UK Experience[J].Tourism Management,2006,27(6):1141-1152.

[12] Scott N,Baggio R,Cooper C.Network Analysis and Tourism:

From Theory to Practice[M].Clevedon: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2008.

[13] Erkus-Qzturk H.The Role of Cluster Types and Firm Size in Designing the Level of Network Relations:The Experience of the Antalya Tourism Region [J].Tourism Management,2009,30(4):589-597.

[14]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63-115.

[15] 盛蕾.旅游与民生问题研究综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3):86-89.

[16] 庄军.论旅游产业集群的系统架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4):11-16.

[17] 冯卫红.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和演进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D].开封:河南大学,200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