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建国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动态演进的特征分析

时间:2024-07-06

郑 云

(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建国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动态演进的特征分析

郑 云

(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以建国以来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一系列衡量产业结构状况和产业结构演进的相关指标,计算分析了河南省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就业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等层面的动态演进过程,并进一步用偏离份额法评价了建国以来不同阶段产业结构动态演进的特征。结果表明:建国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产业结构转换方向越来越合理,其变动趋势基本符合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但与全国及沿海地区相比,河南省产业结构总体仍处于低级化水平,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调整产业结构仍是现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

产业结构;动态演进;河南省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是经济结构的基础和核心[1]。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决定着区域内资源配置的效率与财富增加程度,关系到该区域在宏观经济中的分工地位、发展位次与未来的发展希望。河南地处中国中部,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桥梁,正面临着承接长三角和珠三角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基于这一形势,科学地总结建国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特征,对进一步优化河南省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产业结构动态演进的阶段性特征

1.1 1952—1978年产业结构特征

1978年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2]。期间,虽然曾进行“农轻重”的结构调整,但总体上工业“赶超型”发展战略仍居主流。这一时期,由于实行的是中央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河南的经济发展战略服务于国家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产业结构变动具有明显倾斜发展态势。

从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发展状况来看,第一产业的总产值从1952年的22.5亿元增加到1977年的55.9亿元,年均增长3.8%;而第二产业的总产值从8.23亿元增加到62.5亿元,年均增长8.8%,比第一产业高出近3倍。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由 1952年的62%下降到39%;第二产业上升较快,由1952年的23%上升到43%;而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上在徘徊中呈略有减弱的趋势,总体水平显著滞后。这种产业结构不仅有悖于世界产业结构的正常规律,也落后于全国产业结构的总体水平。

1.2 1978—2008年产业结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了明显改善,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变动趋势基本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由1978年的39.8%下降到2008年的14.4%。而第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除个别年份稍有下降外,基本保持上升趋势。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42.6%上涨到2008年的56.9%,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17.6%上涨到2008年的28.6%。从轻重工业的结构变化来看,轻工业的比重逐渐缩小,从1978年的46%下降到2008年的34.5%;而重工业的比重相对上升,从1978年到2008年上升了11.5个百分点。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河南产业结构变动大致经历了以下3个不同阶段。

(1)1978—1984年,启动阶段。改革开放以前,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制约,三大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和农业领域进行了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农产品价格体系两大改革,释放出巨大的生产潜力,极大地推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迅速上升。到1984年,河南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比1978年增长了3.2%,达到43%。比例也逐步协调,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比例为:42∶36.8∶21.2,基本上是“一二三”模式。这一时期,纺织、轻工等消费品工业也取得了很大发展,轻工业的比重在短短几年内从46%上升到55.4%,上升了9.4个百分点,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得到有效改善,根本改变了过去长期存在的轻工业增长落后于重工业增长的局面。

(2)1984—1992年,稳步发展阶段。随着中央出台一系列鼓励和促进轻工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以及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河南的社会资源配置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迅猛。从产值比重来看,第一产业逐步下降,从43%一路下降到24.7%;二、三产业则分别从36.8%和21.2%上升到46%和29.3%。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基本上是“二一三”模式。这一阶段,河南的工业结构基本上步入正常演进的轨道,轻、重工业大致上处于同步发展的状态,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变动不大。

(3)1992—2008年,提高阶段。随着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私营经济蓬勃发展,河南的产业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动趋势。这一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业化步伐加快,第三产业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高,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增强。从产值比重看,1992—2008年,第一产业继续下降,从24.7%下降到14.4%;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从46%上升到56.9%;第三产业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从1992年的29.2%上升到2003年的34.3%,但是自2003年以后,却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并且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差距在逐步拉大,这主要是由第二产业过快增长引起的。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是“二三一”模式。这段时期,河南进入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中心的重工业化阶段,重工业的比重又有所上升。特别是在2003年以后的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中,重工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其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由2002年的57.3%上升为2007年的65.4%,轻工业则从2002年的42.7%回落到2007年的34.6%。轻重工业的比例差距明显拉大,重工业化特征日益显著。

2 产业结构动态演进的指标性评价

2.1 产业结构有序演进分析

在信息系统中,信息熵是信息无序度的度量,信息熵越大,信息的无序度越高,其信息的效用值就越小;反之,信息的熵值越小,信息的无序度越低,其信息的效用值就越大。在产业结构的分析中,借用信息熵(H)来描述产业结构系统演进的有序和均衡状况[3]。即

式中:Pi为第i种产业的权重;n表示有n种产业。由(1)式计算的河南省产业结构信息熵可知,建国初期河南省各产业发展不稳定且变化频繁,产业结构的熵值迅速增加,1963年达到一个峰值1.09;1964—1991年,产业结构的熵值较为稳定,期间有若干波动,但幅度均不太大。1992年以后,由于前期产业结构调整经验的积累和经济发展的导向性增强,产业结构向越来越有序的方向进行,产业结构的熵值呈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

2.2 产业内部结构多样化程度分析

运用多样化指数(r)衡量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多样化程度,公式为

式中:Xi为各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根据(2)式计算的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内部多样化指数可知,改革开放后,河南省在农村和农业领域进行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农产品价格体系两大改革以及推行的“以粮为纲”政策,极大地推动第一产业的发展,其内部结构趋于优化,内部多样化指数逐步上升,2003年达到一个峰值2.5。然而,种植业在第一产业中仍占据相当高的比重,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单一的现状并没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内部多样化指数从2003年起呈下降趋势。经过1978—1980年代前中期以轻纺工业为重心的轻工业补偿性优先发展阶段,河南的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得到有效改善,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得到优化,内部多样化指数呈上升趋势;从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河南的工业结构基本上步入正常演进的轨道,1985—1992年间,轻、重工业大致上处于同步发展的状态,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变动不大,此期间第二产业的指数值基本上没有变化。1993年之后,河南进入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中心的重工业化阶段,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失调更为严重,内部多样化指数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尽管改革开放初期河南第三产业内部多样化指数呈上升趋势,但由于长期以来河南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其内部结构多样化指数很快呈现下降趋势,到2007年时,第三产业指数比1978年的初始水平还低,说明此期间河南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没有得到实质性的优化。

2.3 产业结构趋同度分析

产业趋同度通常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衡量。它以某一经济区域的产业结构为标准,通过计算相似系数,将两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以确定被比较区域产业结构的同构化程度。设i为被比较区域的产业结构,j为参照区域的产业结构。将河南作为被比较区域i,全国为参照区域j,则区域i与区域j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为

式中:k表示产业部门;Xik和Xjk分别表示区域i和区域j各产业所占比重。当S=1时,说明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完全相同;当S=0时,则说明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完全不同。按照国际惯例,对于国家或地区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程度进行评估时,以结构相似系数等于0.9为界来评判相似程度的高低,如果系数高于0.9,则说明地区间产业结构存在较严重的同构现象。

总体来看,建国以来河南和全国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较大,所有年份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在0.9以上,更多年份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在0.98以上,说明河南产业结构和全国几乎完全趋同。但自1993年以来,河南与全国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各类资源要素纷纷向效率高的部门流动,各投资主体出于追求投资回报率和利益最大化的动机,投资行为趋于理性化,产业项目和地区选择决策的盲目性逐渐减少。河南依托自身优势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地方政府的产业配置行为所导致的工业结构不合理趋同趋于减少。因此,河南与全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趋同现象也逐步得到缓解。

2.4 产业就业结构均衡程度分析

伴随产业结构的转变,就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劳动力由生产率较低部门向较高部门转移。运用就业产业结构偏离系数θ衡量区域产业就业结构整体偏离程度,用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ψ衡量区域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均衡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GDPi/GDP为第i产业GDP产值所占比重;Yi/Y为第i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θ越大,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差距越大,反之亦然。ψ的绝对值越小,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越平衡。根据(4)式计算结果表明:建国以来河南第一产业的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且绝对值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从1952年的0.44上升到2007年的0.78。就业产业偏离度离零值越来越远,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不对称情况愈演愈烈,结构效益不断降低。第一产业不仅不能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反而成了劳动力净流出的部门。而且,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一产业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的趋势越来越强,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压力将越来越大。第二产业的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但波动较大,在1963—1997年经历了长时间的下降后,又于1998年上升,2000年有所回落,表明第二产业就业吸纳能力有所萎缩。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国有企业实行减员增效政策,使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下降;另一方面,河南省第二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发展进入重工业化阶段,资本和技术对劳动要素的替代性增强,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进入第二产业的壁垒提高。第三产业的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且数值相对较小,并有缓慢趋于零值的趋势,从而可以说明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向均衡状态靠近,从其他部门转移出的劳动力大部分为第三产业吸收,第三产业今后仍然是吸纳劳动力的主力。从就业产业偏差系数来看,河南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总体偏离程度近年来虽然稍有改善,但其数值一直处于高于0.8的状态,说明两者的结构调整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2.5 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动态演进分析

罗斯托的主导产业扩散效应论认为,主导部门和优势产业的存在导致地区内各产业增长速度的差异,这种差异越大,使得该地区产业结构转换越快;若该地区各产业增长速度相当,则转换速度就较慢。由此,本文把各产业增长速度的差异作为衡量一个地区产业结构转换速度的指标,构建产业结构转换速度系数式中:Ai是i产业的年均增速;Aj是GDP年均增速;Kj是i产业占GDP的比重。根据公式计算出河南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并将其与广州、全国的产业结构转换速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河南产业结构在不同时期都发生了一定的转换,但各个时间段产业结构转化速度不相等。具体表现为:建国初期河南产业结构转换速度最快,高达0.2536,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慢,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达到最慢0.061 4。这是因为在建国初期河南的经济发展水平极低,产业结构极不合理,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很高,产业结构向合理方向转换的空间很大,二、三产业增长速度快于第一产业,也高于GDP的增长速度,所以在建国初期河南产业结构转换速度较快。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央出台一系列鼓励和促进轻工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以及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河南的社会资源配置逐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特别是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私营经济蓬勃发展以及工业化步伐加快,使河南第二、三产业和GDP稳定增长,产业结构越来越合理,所以河南的产业结构转换速度越来越小。通过横向比较得知,1952—1991年期间河南的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快于全国和广州,但在1992年之后,河南产业结构转换速度虽快于全国,但慢于广州同期水平。

3 偏离份额法分析产业结构

根据偏离份额法,把河南省经济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把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G)分解为份额分量(N)、结构偏离分量(P)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4],以此来说明河南省经济发展或衰退的原因,评价河南产业结构的优、劣势和自身竞争力强弱,进而确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方向。模型如下[5]

式中:fi(to)为河南第i(i=1,2,3)个产业的基期产值; fi(t)为河南第i个产业的报告期产值;F(t)为全国所有产业的报告期产值;F(to)为全国所有产业的基期产值; Ni表示河南第i个产业按照全国(或大区)的经济总量增长率增长所产生的增量,Pi表示河南第i产业比重与全国该产业比重差异引起的该产业增长相对全国标准产生的偏差,Pi的值越大,说明该产业结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越大;Di表示河南第i个产业按照实际增长率增长与按照全国i产业的增长率增长所产生的增量差额,Di值反映了河南第i个产业的竞争力状况[6]。

从份额分量来看,河南第一产业只有建国初期总增量小于全国份额分量(总偏离为-5%)外,其余时段均超过全国份额,且随着时间推移总偏离量逐渐增加。尤其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总偏离高达444%之多,这充分显示了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在全国农业生产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第二产业只有在1958—1969期间,总增量略低于全国份额,总偏离为-9%,其余时间段均超过全国份额。改革开放以后,这种总偏离逐渐增加,于1978—1983年、1984—1991年和1992—2007年期间分别高达43%、102%和1012%。建国以来,河南省的第三产业增长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幅度不是太大,说明第三产业发展还不充分,还起不到对河南经济的强力支撑作用。

对于结构偏离分量,建国以来各个时期河南省产业结构效应有类似情况,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分量均为正值,说明建国以来河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一直在促进着河南的经济增长。

对于竞争力偏离分量,在建国初期的前两个时期,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竞争力偏离分量均为负值,第三产业的竞争力偏离分量虽为正值但数值很小,三次产业的总体竞争力偏离分量仍为负值,说明建国初期河南总体竞争力水平较低。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各个产业的竞争力偏离分量逐渐增加,于1970—1977年和1978—1991年分别达到正值,但是在随后的1984—1991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竞争力偏离分量又为负值,这和前面的分析是一致的,河南经济是靠着消耗大量资源而进行总量的扩张,第一、二产业调整虽取得一定效果,但与全国及沿海地区相比,产业结构层次还很低。这种低水平的产业结构层次不断透支河南省经济持续发展的资源,也使中原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严重弱化,导致河南第一、二产业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稳定性。改革开放以来的三个阶段中,第三产业的竞争力偏离分量均为正值,且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推行中原崛起政策以来,第三产业的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偏离分量达116%。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建国以来,第一、二产业靠着消耗大量资源而进行总量的扩张,期间虽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与全国及沿海地区相比,河南产业结构总体仍处于低级化水平,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依然存在,且有日益加重之趋势。这种低水平的产业结构层次不断透支河南省经济持续发展的资源,也使中原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优势严重弱化,导致河南第一、二产业竞争力优势并不明显。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推行中原崛起政策以来,河南的第三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但与沿海地区相比,其起点仍比较低、发展不很充分,对河南经济发展还没起到应有的作用。

4 结论

(1)建国以来,河南的产业结构动态演进呈四大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征。1952—1978年期间,河南的产业结构不仅落后于全国产业结构的总体水平,而且有悖于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正常规律。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河南省的产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产业结构转换方向越来越合理,其变动趋势基本上符合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即由“一二三”模式,经过“二一三”模式转变为“二三一”模式。

(2)建国以来,河南虽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与全国及沿海地区相比,其产业结构总体仍处于低级化水平,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表现在:种植业在第一产业中仍占据相当高的比重,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单一的现状并没从根本上得以解决;第二产业“大”而“不强”,一直靠着资源消耗而进行总量扩张,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差、整体竞争力弱;第三产业的竞争力虽有所增强,但起点仍比较低、发展不充分,内部结构又没得到实质性优化,对河南经济发展还没起到应有的作用。

(3)建国以来,河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极不对称,三大产业产值与就业结构分别呈现“二三一”和“一三二”特点。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小于就业比重,结构偏离度离零值越来越远,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不对称情况愈演愈烈;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大于就业比重,结构偏离度波动较大,但整体上呈现绝对值逐渐减小的趋势;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大于就业比重,结构偏离度为正值且数值相对较小,并且有缓慢趋于零值的趋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逐渐向均衡状态靠近。从总体来看,近年来河南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总体偏离程度虽然稍有改善,但偏离程度仍然很大,调整二者结构依旧是一项重要工作。

[1] 杨蕾,杜鹏,夏斌.基于SS M的韶关市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3):149-153.

[2] 吕明元.1952—2005年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及未来调整[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7,27(2):6-11.

[3] 岳敏,李含琳.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经济发展动态分析——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角度[J].人文地理, 2009,24(2):96-101.

[4] 罗永乐,魏海涛.湖南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域差异研究[J].经济地理,2005,25(4):491-495.

[5] 安中轩,徐春华,常艳.西部大开发前后西南地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比较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6(2):39-44.

[6] 王育宝,吴狄.陕西省高新技术优势产业选择与竞争力分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J].科技管理研究, 2008(12):218-221.

The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Henan’s Industrial Structure Dynam ic Evolution since L iberation

Zheng Yun
(School of Econom ics and M anagem ent,X inyang N o rm al University,X inyang464000,China)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figures since liberation,this paper used a series of relational index that measur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conditio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analyzed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and their internal structure,employment and production structure,and upgrade and convers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by indicators.Further more,used Shift-Share Method model,evaluated dynamic evolution’s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ifferent phases since liberation.The paper comes to the conclusion:Since liberation,industrial structure of Henan gets gradually optimized,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conversion direction is more and more reasonable, the evolutional tendency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omplieswith the general rul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evolution.But, in comparison with the whole country and the coastland region,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level of Henan remains low, the irreasonable phenomenon exists still,adjust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still a key job at this stage.

industrial structure;dynamic evolution;Henan Province

book=50,ebook=164

F403.2

:A

:1003-2363(2010)05-0050-05

2009-12-01;

:2010-08-10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082400440270);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资助项目(2009FJJ039)

郑云(1972-),女,河南信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研究,(E-mail)zhy7208@163.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