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冯佺光
(重庆师范大学 a.经济与管理学院;b.农村社会发展与农业经济管理研究中心,重庆 400047)
我国山区发展问题,关涉到全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改善等诸多领域的交互作用及其正负效应形成的问题,更是实现全国现代化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山区到底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并使战略可操作、可校验的技术难题得到破解,关键在于山区经济的协同开发和发展山地经济。发挥社会多元主体力量、主体多中心治理(非政府单一管制)和技术上协同开发山区,确立山民自主组织和自我发展的山区主体地位、山民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共享城市一样的公共品服务,才足以实现转变山区不良状况而促使山区经济发展。
我国山区的国土大都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高山、丘陵、高原等山地。国内较为权威的学者采用 2种方案界定了我国山地范围[1],因此得出 2个数据。方案 1:①海拔≥3000m;②海拔≥300~3000m,相对高差 >200m或坡度 >25°。据此标准,我国山地面积为 426.5万km2,占陆地面积的 41.67%。方案 2:根据 LNEP-WCMC标准,①海拔≥2500m;②海拔≥1500~2500m,坡度≥2°;③海拔≥1000~1500m,坡度≥5°或相对高差≥300 m;④海拔≥300~1000m,相对高差≥300m。据此标准,我国山地面积约为 442.7万 km2,占陆地面积的46.11%。这与平常人们所说的山地占国土面积约 85%(此为多年来人们所持的默认数据)、69.4%(部分山地科学研究者默认数据)[2]等的说法差异较大。41.67%和46.11%2个数据,不管是否科学、准确,总体上讲,都比其他说法有科学性可循,至少计算方法先进了一些,虽然研究者并未指出数据资料来源依据。但经验说明,我国山地面积至少超过国土总面积半数以上。我国山地范围、人口及其结构、生态状况到底怎样,都还值得深入研究。
全国约 70%的人口生计依赖山区资源;80%以上的少数民族生活在山区,90%以上的国境线位于山区。山区具有 70%的淡水资源,大量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广袤的发展空间,蕴孕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因山地生态系统自身的脆弱性,开发强度偏低,研究程度不够,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山地环境不断恶化,山地灾害频繁发生,山区发展严重滞后,人民生活较为贫困,人均收入和生活质量较平原地区和大中城市相差几倍到几十倍。由此可得出一个命题: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绩效,等于所有行政区业绩的总和减去所有行政区治理所花的成本。
随着全球性工业化、信息化的深入,山地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山地区域人地系统优化,破解山区创业主体的技术性、战略性问题,使山地区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以及资本和技术含量高的现代经济优势,走出区域山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其丰富的资源极不相称的“富饶的贫困”状态,实现生态环境、产业结构、部门结构、地区布局、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优化的地域开发,关键在于发展“现代化的多功能型农业”,即根据地域及其村落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发挥山区比较优势,着眼乡村未来的发展趋势,适当采取以下现代农业类型:①市场型、精准型、链条型、特色型、规模型;②项目型、设施型、科技型、生态型、高产高效型;③效益型、特色型、规模型、品牌型、加工型;④节水型、设施型、特色型、加工型、观光型;⑤规模型、订单型、品牌型、绿色型、安全型;⑥基地型、专业型、循环型、市场型、加工型;⑦龙头带动型、企业兼并型、市场拉动型、跨区交易型、订单销售型;⑧优质粮油型、优质肉奶型、特色水产型、高效园艺型、生态经济林型、观光休闲型;⑨科技型、外向型、规模型、产业化龙头型;⑩基地型、加工型、合作型、观光型、生态型;○11设施型、集约型、开放型、产业型、效益型;○12科技示范生态绿色型、高效增收型、主导产业型、扶贫开发型。以发展“五型农业”(市场、精准、链条业、特色和规模型农业)[3]。
通过不少地方调研,以县域为单位的区域经济发展几乎依旧是行政区经济“体征”的格局,“一把手”负责制下的所谓“工业兴县”,以及将大量可耕地圈围而盖简陋的号称“工业园区”的厂房,因各种主客观原因而摆烂摊子居多,永远都看不到那些山区会在何时有什么“无工不富”的工业经济,那里需要、有可能发展的是山区农业、山区农村经济,只能是农业和农产品本身的工业经济才是中国山区工业化、现代化的出路。如果没有国家或上位政府以法定的公共政策,像当年“三线建设”时期那样,以公共财政投入方式将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基础设施等所需要的一切要素巨额投入到所有边远山区,再将产品、价格和市场垄断,才有可能。但国家绝对不可能有这样的能力、也没必要如此做。所以,山区经济发展应该是多元化、特色化,具有市场和消费者的针对性,成为中心城市的后花园和国家安全战略大后方,发挥山区比较优势才是山区的出路。那就是山地化的山地经济。
广大山区,在国内和全球性的工业品产能产品过剩,在日用消费品向耐用消费品转型,在城市和市民几乎就近郊都市型现代农业可保障供给所需农产品、他们对农村和农产品的依赖日趋减弱的情势下,山区还搞什么根本就缺乏竞争力的“同质工业”?何况仅是官商结合型的“权贵经济”?并未形成有山区主体参与、山民并非市场主体的格局!青壮年农民工都走光了,唯剩下老弱病残小的“三留群体”,很多村庄都衰败殆尽,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缺乏,何谈良好愿望的实现?
山区工业经济的发展切忌模仿中心城市的典型大工业生产制造发展方式,因为特别是在落后县域,绝不可能有相应实力和市场,宜走“农业工业化道路”,采取市场导向型、强力开拓型、传统工艺品制造型。加快农区工业化过程应遵从市场导向、非均衡发展和农村(农业、农产品)工业化先行、集中布局规模经营等战略思想。重点发展产业领域为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农业企业和工厂化农业、以传统工艺技术为依托的工业、技术含量较高的市场导向型工业、原有工业的改造发展。农区工业化需注意处理好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环境污染治理、农区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水资源平衡问题、工业化与市场资本运营的关系[3]。
在人类自身不得不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的前提下,加之科技一日千里的进步所能创造的物质文明的能力可满足的人类的需求,山区山地化,必将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趋势。更是中国山区人地关系系统优化、中国山区可持续发展并极富特色的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的美好途径,也是“三农”最终得以自我组织、自我发展的根本出路,而非迄今为止三年两换的地方政府主要官员 GDP追求的路径。就此问题,上位决策组织应该做出规范已是一项紧迫的工作,不能任其恶性循环。
三峡库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屏障和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是我国重要的电力供应基地和内河航运干线区域,在促进长江沿岸地区经济发展、东西部地区经济交流和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也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和生态脆弱区,区域山地经济发展有其特殊性。
山地偏重于自然地理范畴,系具有一定海拔高度(≥2500~3000m)和坡度(>25°或相对高差 >200m)的地域,包括山地农村和山地城市区域。
山区是特殊的地域空间,所以,山区较多蕴含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问题经济学等范畴。习惯上也把山地、丘陵的分布地区,连同较崎岖的高原、台地都叫山区,这跟山地是相通的(地理学范畴)。可见,山区是自然-社会-生态-环境-经济极其复杂、需要维护的一个人类重要的生态环境系统。山区社会、经济、人文丰富多彩,山区提供着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历史上山区曾有过断续和短期的发达与辉煌,而且很突出地创造过人类文明;山区容纳着数量巨大的多民族群体,保留着多种多样的文化传统、环境知识和与山区环境相适应的人居方式;人类诸多重要的如天然森林、储水、矿物等生产生活用品及其发明源于山区,这与山区人类适应环境生存的思想和实践密切相关;山区又有世界上最复杂的土壤文化基因库和管理经验,对于人类未来,山区的资源、环境与公共品服务具有全球性意义。
发达区域越是改革开放和繁荣,山区的基本面貌越是贫困和落后,政府的力量也越是强势,基本处于垄断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的状态;NGO,NPO缺乏,山民和其他社会主体力量的利益集团力量薄弱;区域治理的情形薄弱,区域管制的现象突出。特别是青壮年农民倾巢离乡进城打工后,“三留(流)人群”成为山区留守主体。
地球上有山地农村和山地城市两类大型社区。山区的山地经济开发,根据山地自然和社会资源的禀赋条件,为使山地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在遵循有利于山地区域可持续发展原则下,以科技和创新构造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区域产业制度创新,营建新型产业组织、产业结构,实现区域产业集群,有效提升区域经济质量及竞争力[4]。由此,采取山地经济业态十分关键。即针对某特定行业所采取的开发和经营管理模式、运行状态[5]。只有如此,山区经济才可能有实效。因为在山地载体上的山区范围内,受山地自然环境和山区生产方式制约而形成的包括山区农业、畜牧业、种植业、渔业、狩猎、(手)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等行业和产业在内的地域性、综合性的整体动态经济系统。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将现代化、工业化(更多地是农业的工业化,非为了工业而工业)、产业化、信息化、城镇规划建设一体化,作为山区发展战略统帅其他一切工作。
山区往往是县域而且是偏远贫困、政府垄断性很强、社会问题多而复杂,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县域是政治性较强的地域单元,县域经济是县辖范围内,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系统,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特殊重要的地位。对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现代化,县域经济基本上体现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相对于城市经济,县域经济有较强的独特性和自身的发展规律,要求把县域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企业理念来经营和运作;相对于农村经济,它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相对于一般经济区域,县域经济是以政治单元组织起来的区域经济发展系统,是一个政治性较强的政治与经济的矛盾统一体。
县域经济与工业化,县域经济与城乡协调发展、空间布局、制度创新、剩余劳动力资源开发、“三农”问题[4]都应该遵循其内在规律,因为集历史问题的脐带和现实伴生的问题融突在一起。为山区问题的解决和全国现代化建设一盘棋决策、实践带来了艰难的问题。采取先解决问题的“减法”再发展的思路,或是通过“覆盖”或“创造性毁灭”方式,以全新的战略决策和行动的“加法”原则去实施发展以解决问题,既有成本投入产出计算问题,也有是否可行的问题,有待各界深入探索。
基于 “山地经济 ”前提 ,将农-林 -畜 -牧 -渔 -种 -养 -殖-科-工-贸-产-供 -销-城市规划一体化,通过产业集群,形成新的产业空间、创业空间、发展空间,避开山区经济发展劣势,发挥其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独特的竞争力,既尊重自然规律,又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使生态经济、低碳经济和资源实现可永续利用与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山区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空气清新;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渊源深厚,宜“山地化”地开发区域经济,将自然规律和社会文明的本来状态及其基因库保留。山区文明取决于“自然文明”基础上的社会文明,即山区生态化、绿色化、环保化、社会化、市民化、城镇化;农业工业化、产业化、现代化、信息化;山区山地审美化;山区可持续化。
物质形态的山地经济业态无需赘言,而非物质形态一直被忽略。在充分发挥和利用区域物质性经济发展要素基础上,协同性地使人文、自然景观、人化自然如生态公园、生态农庄等得以产生物质经济形态的“派生品”,由审美和情感体验角度去开发观光、园艺、旅游、休闲、生态旅游农业等衍生性的非物质、非物理形态的商贸经济,体现为创意经济乃最好业态。由物质形态的经济产品“内生”出来,如根据山体及其气候的垂直分布,种养殖相应的植物、动物。植物分品类、分层次(观光林木、中药材、花卉间种),并园林园区化;动物养殖遵循其规律。它们既可成为观光、参与体验中的旅游商贸经济,还带动食、住、行、游、购、娱各行业。动植物加工,形成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横纵向上通过生态(经济)循环,即使山区环境不受破坏,反而山地化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样一来,山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并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还可避免青壮年农民涌进城而导致城市病,避免农地荒芜、村庄衰败和村落消失。
山地经济不同于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但包含二者,是独立的经济部门[5]。目前,不完备的山地制度制约了山地经济发展,建立健全明晰山地产权、规范山地使用权流转、山地市场等山地制度,转变山地生产、经营方式,加强山地资源综合开发,促进山地经济发展,须逐步建立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加快移民生态城镇带的建设,大力发展特色资源产业[6]。山区发展生态经济与循环农业,应有相应层次性[7]。山地资源的综合开发、经济发展模式,置于更富技术性、集约化、生态-循环化、创意化、审美化的战略系统中考察[8]。
反思 2008年 “5.12”汶川里氏 8级强震、“8.30”四川攀枝花 6.1级地震及其周边山地区域遭受的余震连锁效应,数十万人的生命和无数财产遭受惨重损失,将来山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如何过上幸福生活,人类(民族)、动植物物种传承、人类生存依赖的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迫使我们应从更高的山地思想上予以关注[9]。针对生态环境系统日益受损的严重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协同治理,方能充分发挥政府、民间组织、企业、公民个人等社会组织和行为者各自资源、知识、技术等的优势,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治理功效,形成治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理想模式[10]。
鉴于生态环境系统问题,其提供服务功能的能力也逐渐衰退,对生态环境系统进行管理,以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性。进而将生态功能进行分区,即依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差异性进行地理空间分区,明确分析生态系统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三峡库区生态功能多样性丰富、生态地位重要,对今后制定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维护库区生态安全,促进库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库区生态系统管理和监控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方法提供参考,都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价值[11]。
山区不宜把山地农业简单化、单一化,更不宜一味地立足于产品的“物理性”,而是兼具美学性(非物质形态的审美型、文化创意型产品)。我国园林园艺有着悠久的历史,遵循自然和生态环境内在规律,系统开发山地资源,构造园林园艺式的农业,创造高层次的农业审美境界和创意农业,是农业园林艺术化所要达到的最终农业目标。山地区域天生拥有比采取工业经济发展模式更好的条件,这也是工业产能产品过剩时代的竞争优势。
我国园林叠山之美是多形态、多成分和多结构,在美学表现上具有形式美、技术美、功能美和意境美等多种美学特征,彼此间相辅相成、互渗互补。随着经济文化及新技术的飞跃发展,人们对叠山美的形态表现与创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园林叠山美的结构要素有物理结构要素、人文要素和意境要素。体现园林叠山的形式美、技术美、功能美和意境美[12]。这为山地经济的非物质形态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性依据。
结合国内生态环境脆弱与偏远山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实际,把山地经济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整合发展,不仅有助于增强生态环境优化、人地关系优化、经济资源种植与绿地同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增强市场独有的不可替代的竞争力,还可实现种-养-殖-畜-牧-渔-农-林-科-工-贸 -城市规划建设一体化建设,一 、二 、三产业同步交叉发展[13]。
自1992年 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到 2006年 5月 20日三峡大坝全线建成,水库总面积 1084 km2。2009年完工,历时 17载,移民近 120余万人。工程项目直接影响 19个县 、市 、区,总面积 5.6万 km2,总人口 1589.6万,被淹没的陆地面积 632 km2,5年一遇回水,则水库面积 1 045 km2,其中淹没陆域面积 600 km2。三峡工程从设想、勘察、规划、论证到正式开工,经历了 75年,载浮载沉,几起几落,使得该区域应有的规划、投入、发展被搁置。因此,远远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14]。
三峡库区极为丰富的人文、历史景观,奇特的山势、秀美的风光及多种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度假农业提供了良好条件,也为发展旅游食品、土特产品等提供了较好的机会。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资源共性状况概括如下。
(1)土地气候资源:海拔 200~1930m,多数在 500~800m之间,大部分区县以低中山为主,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耕地、荒地、林地、草山草坡丰富。年均温 17℃,极端高温 40℃,极端低温 -4.7℃,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垂直差异大,灾害性天气频繁。
(2)矿产 /能源资源:河流、矿产资源品种较多、分布广、储量大、品位高。现已探明储量的主要有锰、铜、铁、硫、煤、铝、银等矿产资源上百种。区内河流众多,大小溪流密布全境,水流落差大,水能蕴藏量丰富。
(3)生态/旅游资源:除了挖掘出来的大量文物所代表的长江流域文化(忠县博物馆、三峡博物馆),境内遍布名山大川 ,山、水 、林 、泉 、瀑 、峡、洞 、峡谷、丛林、草地 、竹山、林海自然景观繁多,珍奇独异。森林资源、草资源、野生动物资源、中药材资源等生物资源十分富饶,森林覆盖率大,木本植物科属、种类繁多。
(4)农业经济(农特产):区内有蚕桑、青蒿、畜牧、特菜(茶)、烤烟、中药材、矿产开发和原始生态旅游业等优势产业,以及各种动植物品类繁多的绿色食品基地。
(5)民俗风情:特色浓郁的服饰、居住,手工制品、婚恋、建筑、歌舞、悬棺等古风遗韵繁多;历史人物、革命遗址等众多。
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将低碳经济和生态经济、旅游休闲度假经济协同发展,可为资源型城镇规划、建设和发展找到突破口。
基于各种条件,三峡库区山地经济业态的开发宜采取自然-社会-经济-生态交互循环模式[15]。将产业的物质特性和美学意义上的自然-人文景观融合,现在整个库区已出现高峡出平湖的状态,既有有形产品的使用价值,也能将农业园林园艺化,发展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经济。加之特有的民俗风情文化、景点景观,把山地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参与市场竞争的绝对竞争力体现出来,重构具有鲜明特色的物质化和非物质化的交叉融合型全新经济发展模式。
山地经济开发过程中,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生产价值和创意美学价值集自然和人文于一体,天然浑成为旅游景点和景观。如“山地旅游形态”即是“观光览胜、史迹寻踪、节庆游娱、特产购买、民俗体验、温泉康娱、动植物观赏、休闲度假、农家体验、运动休闲、假日修学、科技农业观光、绿色伊甸园、山林生态浴场、世外桃源、避暑度假、生态休闲、民族风采、遗址凭吊、古镇风情、科考探险”等产业形态[16]。山地经济的物质形态是实体性、物理性的 ,把种-养 -殖 -畜 -牧 -渔 -农 -科 -工 -贸 -城市规划建设一体化的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17](图 1),交叉融合非物质形态,又衍生出新的非物质形态。
图 1 山地资源综合开发系统图Fig.1 Integrated development system o fmountainous resources
山地经济发展,在当今知识经济、创意经济、轻型化经济成为主流、生产力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时代,消费者在追求产品绿色化、精神化,生活和工作环境天然氧吧化、工作休闲化和生活情趣审美化的时代理念下,除了充分把握传统意义上的土地、劳动和资本经济发展因素外,加强制度、技术、服务、信息、市场贸易、研发等要素工作并增强创新,使人流、物流、资流、信流、技术流、服务流具备并畅通。把农、林、畜牧、加工、旅游业与产学研产业链打造结合起来,实现农-林-畜-渔-牧-科-工-贸产业链的形成,充分发挥山地经济发展独特的比较优势,弥补自身资本欠缺、技术落后、观念落后、市场体系不发达、制度不完善的缺乏;还能充分利用山地自然景观和人化自然:根据山体海拔高度和垂直气候所存在的自然地理特征,梯级化地栽种景观植物(观赏价值较高的树木、草本植物)、中药材、花卉、果木,其间自然养殖各类适合于自然生存的动物,形成一幅和谐的山地景观。地域性的动植物或其加工品,既可形成一系列的微观经济的投入产出的产业组织行为,搞活经济,形成实体,带动就业,增加收入,还可作为商贸流通业的旅游休闲产业下,兼具实体经济及其产业下的“创意经济”,其利润远在实体经济之上,加之特有的历史传承下来的不可替代的民俗风情文化,把山地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参与市场竞争的绝对竞争力发挥出来[18]。
山地区域协同发展是政府公共政策服务体系的有效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科教支撑、信息及咨询、金融保险、物资供应、生产、农产品营销、农产品加工等。
经济主体的自主发展、市场化、规范化,公平与效率,社会资源的占有份额,资源使用领域的生态环保与经济效益、市场区域经济取代行政区域经济,并实现不同区域经济利益主体协同发展。充分利用产业集聚、产业集聚的积极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
确立山地区域主体地位:协调区域管理与区域治理关系,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为了有效实现社会多元利益主体的追求目标,各主体会采取合作的集体行动,“他们能够做出决策、配置资源并实施集体行为,他们通过将内在结构组织化来强化内部规范,做出各种类型的决定,实施有目的的集体行为。”[19]
当前制度安排下,经济资源使用的制度环境缺乏公平,剥离了资源所在地的山民与资源的联系,山民并不是山地的所有者,而只有守护山地的义务。山地区域与低地平原地区的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税收、资源配置、就业、科技推广、市场主体等制度安排的机制设计,不利于山地区域。国家区域发展的公共政策应光辉普照;山地资源的综合开发、经济发展模式上,置于更富技术性、集约化、生态—循环化、创意化的战略系统中考察。
[1] 江晓波.中国山地范围界定的初步意见[J].山地学报,2008,26(3):129-136.
[2] 余建斌.不了解山地就等于不了解国土[EB/OL].(2008-01-31)[2009-06-29].http://scitech.people.com.cn/GB/6843139.html.
[3] 冯德显,宋金叶.河南农区工业化途径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7,16(4):47-53.
[4] 冯德显.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4):15-20.
[5] 王娜.山地经济系统的变迁[J].山西科技,2006(2):70-72.
[6] 冯佺光,赖景生.我国西南地区山地经济业态及其开发发展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06(5):95-99.
[7] 代玉明.制度变迁与山地经济发展[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4):25-26.
[8] 何京蓉.三峡库区山地生态资源特征与生态经济开发[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4):18-20.
[9] 翁伯琦,周琼,刘用场,等.论山区生态经济与循环农业发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6):61-66.
[10] 冯佺光.我国山地资源综合开发与山地经济可持续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6):696-702.
[11] Feng Quanguang.Development Patterns of the Industry from in The Regional Mountainous Area:A Case Study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J].Ecological E-conomy,2008,4(1):74-78.
[12] 何水.协同治理及其在中国的实现——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4(3):102-106.
[13] 冯佺光.山地化民俗生态旅游经济协同开发研究——以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重庆市东南翼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5):557-561.
[14] 张凤太,苏维词,梁玉华.重庆三峡库区生态功能区划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4):22-26.
[15] 龙凤.中国园林叠山美的结构要素与评价[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8):147-154.
[16] 冯佺光.渝东南区域山地经济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和合的发展模式研究[C]//邓正琦.武陵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118-124.
[17] 唐淑云.论山地经济的发展前景及途径[J].山地学报(中文版),2002,20(2):80-84.
[18] 冯佺光.地缘经济区视角下的行政区边缘山地经济协同发展——以渝黔湘鄂四省结合部典型的武陵山区为例[J].山地学报,2009,27(2):166-176.
[19] 汤姆◦R◦伯恩斯.结构主义的视野:经济与社会的变迁[M].周长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4.Abstract:Mountainousareasare the intensive problem rural regionsand districts ofecological condition and economic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They are the central and nodi areas of backwoods,borderland,poverty,backwardness,autarky,countryside-farmer-agriculture problems.By researching developmentmodelof China's resource-based cities,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ongqing and policiesadopted by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this paper studies the case of themountain-based resource system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and app lies some statistic tools to far-rangingly analyze the condition of the regional resources bymeansof researchmethods of concrete to abstractand then from abstract to concrete for guidance.This article is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the scientific integration of our nation'smountain-based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the regionalmountain-based economy development.Finally,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for reference.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