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时空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时间:2024-07-06

王迎英,曹荣林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93)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得出: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1];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关系[2]。科林·克拉克对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相关性的研究得出:产业结构的演进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及结果,两者呈现出对称性关系。程玉鸿等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经济空间格局发生明显变化[3]。产业经济学中明确指出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状况共同反映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制约着经济发展速度[4]。吴文丽基于偏离-份额分析对重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结构效应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5]。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对一个地区的资源能否有效配置及区域经济能否持续增长和增长质量高低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贡献度的具体值及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方法上。Denison[6]对1948—1969年美国经济增长贡献因素分析得出:资源配置结构的改善和进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18.7%,而在日本1953—1971年贡献度达到33.2%。Kuznets[7]分析美国1948—1966年经济增长情况,认为10%是由产业结构变动造成的。葛新元[8]分析中国1953—1997年6个行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13%是行业结构调整贡献的。测算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方法主要有生产函数测度法、投入产出测度法、GDP产业结构统计测度法3种[9]。生产函数仅是对经济增长的近似反映,并且所需样本数据的可得性差;投入产出表则必须在投入产出分析的情况下才能测算,是一种静态分析方法,必须以同质性和比例性作为分析的前提假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GDP统计数据测算方法,不仅数据的可得性好,计算结果也比较准确。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研究中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时间演变研究较多[9-10],空间研究[10]相对较少,时空角度结合来定量讨论的研究不多。现实中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在不同时间和同一时期的不同区域都存在差异。因此,本研究基于GDP产业结构贡献统计的多部门经济模型,对1952—2007年江苏省及2000—2007年三大地区(苏南: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苏中:南通、扬州、泰州,苏北: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和13个地级市间进行定量分析,探讨产业结构的变动对江苏省经济增长贡献的时空差异特征。正确认识江苏省产业结构的演替和区域差异,以制定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准确性,将经济总量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选取1952—2007年《江苏省统计年鉴》中江苏省以及13个地级市的GDP、三次产业产值等数据。在时间序列计算中考虑到数据的说服力,按可比价格计算1952年以后各部门的国内生产总值,使所有GDP数据全部统一在1952年的价格水平上

式中:Yij为i年j部门的国内生产总值;d1952j为1952年j部门的国内生产总值;xij为i年j部门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1.2 研究方法模型

根据葛新元[8]的多部门经济模型,将经济按行业可粗分为3个部门,各部门经济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

式中:Zt为t年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ΔAt=At-At-1;At为由t年各部门国内生产总值占当年GDP比重构成的行向量;Gt为由t年各部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构成的列向量。

式中:为历年平均值占当地历年GDP平均增长率的比重;Mt为历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中结构变动所占份额。

2 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时间特征

2.1 计算结果

计算1955—2007年江苏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Z值)(图1)和其占当年GDP的增长率比重(M值),见图1和表1。

图1 1955—2007年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Fig.1 The contribu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to economic growth from 1953 to 2007 in Jiangsu Province

2.2 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呈下降趋势

1955—2007 年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Z值)均值为1.527,占当地GDP增长率比重(M值)均值的14.318%,说明江苏省1955—2007年经济增长的14.318%是产业结构变动引起的,与已有研究数值相符。图1中Z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对近50年江苏省Z值进行曲线估计基本符合Growth递减函数,由于1975年前数据部分缺失,拟合效果一般,但Growth递减函数从一定程度上比较准确地反映出Z的增长趋势,模拟方程为:Z=e0.577-0.066t(R2=0.226,F=10.505,sig=0.03,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t为年份)。

表1 1953—2007年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动贡献占当年GDP增长率的比重(M值)Tab.1 The proportion of contribu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in the growth rate of GDP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1953 to 2007

Z值波动变化大,1978年以前Z值最小值为0.6592,而2007年为0.190 0,相差近3.5倍。表1中1953—2007年按M值的波动幅度大小大致分为3个长波时段:1953—1978年均值为43.186,高于全国水平的19%;1978—1995年均值为7.739,高于全国水平;1995—2007年均值为1.987,低于全国水平。改革开放前,M值均值很大,受文化大革命和三年自然灾害等外生性因素的影响,产业结构极不稳定、变动大,其对经济增长贡献占GDP增长率比重很大,农业改革大规模开展,第一产业部门的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较大;改革开放后M均值明显变小,此时政治经济环境稳定及市场机制的引入,生产要素投入由农业部门为主转向工业企业,江苏省非农产业迅速发展,加之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苏南乡镇企业的崛起,1991年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进一步强化了苏南地区的非农化发展,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处在波折探索之中,产业结构在多次变动中趋于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GDP增长率的比重波动式前进;1995年以来,市场机制的成熟和宏观政策的导入,产业结构波动逐渐降低,平稳性逐渐增强,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趋于协调化和高度化,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分布由工业企业转向工业和第三产业,经济活动的范围由家庭企业为主转向以国家和跨国企业为主。江苏省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产业结构变动基本上符合经济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2.3 时间演变从剧烈变化向平滑的收敛波动

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演变过程呈短波周期性变化(图1),周期持续时间延长,波动幅度减缓,波峰和波谷的位势经历了从“高位势”经“中位势”向“低位势”的过程,从剧烈变动向平滑的“良性大变形”的趋势转化。计划经济时期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各部门生产总值的变动幅度较大,Z值变动大;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比较完善,人为干预较少,各部门的生产总值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探索最优组合结构,Z值变化幅度小。根据“谷—谷”划分法,按1953—2007年的数值变动情况分为7个短波周期(表2),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周期长度极不规则,发生的频率相对较高,在1995年以前波动周期短,属于经济周期现象中的基钦周期(3~4年),近年来波动周期趋于收敛,接近经济周期中的朱格拉周期(9~10年)。周期各项特征指标能较好地解释产业结构变化,1970—1976年的第1个周期内,波峰(11.50%)和波谷(9.49%)均处在较高水平,位势(周期内的平均增长率)出现几十年来罕见的高度,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后经济迅速复苏,此时中国正处在狂热的工业化浪潮中,尤其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思路,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较高。在1976—1986年内3个周期中波峰与波谷保持在较小数值,位势逐渐减小(2.03~0.94~0.69),振幅变动基本稳定,呈现小波动发展进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各地加快工业化进程,1979年中央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调整了工农和轻重工业的比重,产业结构在波动前进中趋于稳定。在1986年以后的3个周期中,位势(0.61~0.97~0.25)和振幅(1.22~1.67~0.7)在1993年周围出现短暂上升,波动再次出现,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使江苏再次掀起投资高潮,尤其是苏南模式企业迅猛发展,此时江苏省沿海、沿江、沿交通线等地区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在1995—2007年这个周期,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动平稳性增强,基本符合INVERSE函数规律(下降沿)和LINEAR(上升沿)函数规律,贡献的上升阶段(上升沿)大大延长,在上升通道内持续平稳地高位运行,这也是今后市场机制和宏观政策完善下产业结构将遵循的一般规律。

3 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特征

通过公式(2)和(4),计算2000—2007年江苏省三大地带和各地级市的Z值和M值(表3),各项计算值以产值的当年价格为准。

3.1 三大地区贡献值呈梯度推移式变动

横向对比表3,2000—2007年苏南和苏北地区Z值和M值减小,苏南由2000年的1.2023,11.2936减小到2007年的0.082 5,0.455 1;苏北地区由2000年的0.3864,4.5090减小到2007年的0.3083,1.7633;而苏中Z值略有增加,由0.1316增加到0.1707,但M值由4.5059下降到1.7633。说明各地区的产业调整成果显著,苏南地区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苏北地区在大力发展第一产业,积极培育第二产业;苏中地区第二产业发展由传统制造业、重化工业逐渐转向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产业内部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

表2 1953—2007年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短期周期划分Tab.2 The short-term cycle of contribu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in the growth rate of GDP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1953 to 2007

表3 江苏省2000—2007年三大地区的Z值和M值变化%Tab.3 The change of Z and M value in the three regions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07

纵向考察表2数值发现,苏南地区Z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极差为1.1665;苏中地区Z的极差为0.3690;苏北地区Z的极差为0.4864。从极差大小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变化最大的是苏南地区,苏北略高于苏中地区,两地区相差不大。2003年以前苏南(1.2023,0.8170)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值处在三大地区的前列,而2004—2005年苏中地区(0.3068,0.3748)居第一,2006—2007年苏北(0.2773,0.3083)取代苏中。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演变基本是苏南—苏中—苏北的由南向北梯度推进进程,同三大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相吻合。

3.2 市际间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

由公式(3)和(4)得2000—2007年13个地级市的Z值(表4)及M值均值(表5)。

表4 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00—2007年Z值%Tab.4 The Z value in 13 regions of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07

表5 江苏省2000—2007年13个地级市M值的平均值%Tab.5 The mean value of M in 13 regions of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07

3.2.1 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Z值)的地域差异以及2000—2007年的位序规模演变。8年间各市Z值的变动差异较大,均值最大为0.450 3,最小为0.020 5,极差为0.4298,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2倍。对比2000年和2007年数据看出,2007年江苏省各市(除连云港、淮安、宿迁3市外)Z值均有增大,区域差异明显。以Z值大小为指标对13个地级市的位序进行排序,南京和无锡基本处在Z值较小范围内,表示它们的产业结构平稳性较高,与大部分苏中城市的绝对差异不大,并且与苏北地区的绝对差异逐渐减小。根据Z值大小,按照等距离划分原则,分为3类:0.1以下;0.1~0.2之间;0.2以上。2000年第1种类型城市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徐州、泰州7个;第2种类型城市有南通和盐城;第3种类型为扬州、连云港、淮安和宿迁。2007年第1种类型城市包括南京、无锡、镇江和淮安4个;第2种类型城市包括常州、泰州、徐州、连云港、宿迁5个;第3种类型城市包括苏州、南通、扬州和盐城。各类型城市数量变化逐渐由第1类型集中型向第2,3类型集中转变,各地市的Z值在明显升高,今后一段时间内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持续增加,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0—2007 年的空间格局变化。将2000—2007年间以2003年为中心划分为2个时间段,空间分布如图2。显示空间格局在不断发生变化,Z值较大的重点地区进行了2次转移,2000年集中在苏中、苏北地区,2003年苏南、苏中地区开始增大,2007年重心转向苏中和沿海地区,而江苏省东南部的区域Z值变动不大,根据图中颜色代表数值的大小,可以看出在最低层次是苏南和苏北两地各有1个,次低级的苏北与苏南对称分布,贡献的格局逐渐趋向哑铃状,镇江和淮安为哑铃形状的中心,这明显与江苏省20世纪90年代后提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政策密切相关。

贡献演变的城市聚类分析。通过SPSS13.0的K-means Cluster模块对2000—2007年Z值的演变过程进行聚类,将江苏省13个城市分为4种类型。第1种类型包括常州、无锡、镇江、南通4市,特征是整个时间段内Z值变动幅度很小,控制在0.5以下,波动的频率不大;第2类包括南京、扬州、徐州3市,主要特点是中间时期有两次较大的变动幅度,前后期波动比较平稳,前期波动幅度和频率略高于后期;第3类包括苏州、盐城、宿迁和淮安4市,主要特点是中间时期变动幅度非常大,后期变动幅度频率高于前期变动;第4类包括连云港和泰州,主要特点是整个过程变动幅度非常大,波动频率较高。

图2 江苏省各地级市Z值分布图Fig.2 The distribution of Z value in regions of Jiangsu Province in 2000,2003,2007

图3 江苏省各市2000—2007年M均值分布Fig.3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ean of M value in regions of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07

3.2.2结构变动贡献占历年经济增长率(M值)的空间差异。通过公式计算M值均值(表5)及分布图3,各地市的M值差异明显。最小值为0.748 9,最大值为12.2498,极差为11.5009,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6倍。其中M值大于2.0的有扬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5市,在图3显示为苏中和苏北地区;M值小于1.0的有南京、常州、镇江、徐州,基本上为苏南地区;而苏南和苏中的无锡、苏州、南通和泰州处于中间位置。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动贡献占历年GDP增长率的比重空间分布呈现出与经济发展阶段相向的特点,苏北产业结构正在调整,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表示产业结构变动贡献率大并不是仅仅取决于GDP的增长率,M值实质上是各次产业的增长差别,因此,其大小与产业结构及投资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阶段等诸多因素有重要关系。各地区应根据区位、资源禀赋等条件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4 结论与讨论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贡献。江苏省1953—2007年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GDP增长率的14.318%,说明经济增长的14.318%是产业结构变动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总体趋势和区域空间上表现不同:(1)从1953—2007年时间上有3次大的波动,Z值的总体趋势基本上符合Growth递减曲线,呈下降趋势。(2)演变表现出收敛趋势的波动变化,周期持续时间延长,波动幅度减缓,波峰和波谷的位势经历了从“高位势”经“中位势”向“低位势”的过程,周期变化过程基本符合INVERSE函数规律(下降沿)和LINEAR(上升沿)函数规律,上升阶段(上升沿)大大延长,产业结构调整在上升通道内持续平稳地高位运行。

2000—2007 年的空间特征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1)三大地区Z值除苏中略有升高外,苏南和苏北地区下降,三大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性顺序表现为由苏南—苏中—苏北,由南向北梯度推进,同三大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基本吻合。(2)13个城市的Z值(除连云港、淮安、宿迁外)有所增加,区域间差异变大,通过K-means Cluster聚类分成4种不同类型的城市,产业结构贡献的空间格局重心出现两次转移,贡献地域分布格局呈现哑铃状。M值分布图显示比重空间分布呈现出与2007年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呈相向特征,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阶段较低的苏中地区具有重要贡献,与上述三大地区贡献的推进规律吻合。

基于GDP产业结构贡献统计的多部门经济模型分析时空演变的特征得出: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区域存在差异,当城市处在高级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变动的贡献率较小,该地区的产业结构比较合理;但城市处在低级经济增长阶段,Z值较小,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适当调整,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逐步形成“产业结构贡献率—经济增长率—结构调整”的循环反馈过程,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投资政策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关于采取何种政策才能合理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在以后的研究中进行探索。

[1]王琳.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长江三角洲16城市的统计数据[J].江淮论坛,2008(4):18-24.

[2]蔚垚辉,雷晋芳.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7):116-117.

[3]程玉鸿,徐学强,薛德升.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演变与城镇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兼论广州与深圳区域地位的变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3):27-33.

[4]李悦,李平.产业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76.

[5]吴文丽,曾燕.重庆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2(5):38-42.

[6]Denison E F.Why Growth Rates Differ[M].Washington D 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67:286.

[7]Siman Kuznets.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M].戴睿,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24-78.

[8]葛新元,王大辉,袁强.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计量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6(1):43-49.

[9]高更和,李小建.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演变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5):61-65.

[10]汪红丽.经济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上海为例(1980—2000)[J].上海经济研究,2002(8):9-1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