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西北边疆传统民居门俗文化研究

时间:2024-07-06

李文浩 唐莉霞

(新疆师范大学乌鲁木齐830054)

礼俗,指礼仪习俗,即婚丧、祭祀、交往等各种场合的礼节。清代的孙诒让指出:“礼俗当分两事,礼谓吉凶之礼……俗为土地之习。”①孙诒让.周礼正义·第一册[M].中华书局,1987:7l.传统意义上的礼是适用于上层社会的礼,古有“礼不下庶人”之谓,随着时代的变迁,相当部分的礼逐渐俗化为庶民的行为规范。文化习俗的形成是人们长期社会行为认知的共识,它是人们凭借不同的环境、行为和语言方式对生活与社会的感知、体验,加以表达的一种创造行为,具有社会导向性、规范性。文化习俗不仅可用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能起到规范和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方向性作用。

我国西北边疆独特的自然环境催生了绿洲农耕和草原游牧两种文化生态圈,在丝绸之路贯穿浸润下的商业文化和东西方多元文化交融的共同作用下,各民族传统文化十分注重彼此间的礼仪和交往方式,在生活中围绕民居大门形成了诸多社交礼仪、文化习俗和禁忌等。门作为人类栖居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从早期的防御、避寒发展到更多的社会性意义,宗教仪式、等级形制、礼仪习俗、禁忌等都以大门作为重要的文化信息传递渠道。因此,门所蕴含的社会性意义是丰富的、独特的。西北边疆各民族民居独特的门俗特色是民族文化习俗、道德伦理及其民族审美特征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中华民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门之场域

场域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是关于人类行为认知的一种概念模式,它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物理学概念,最初由美国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家库尔特·考夫卡等人提出。“场域”是指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诸多因素。对于场域这一概念,布迪厄说我将一个场域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网络或一个形构,这些位置是经过客观限定的。①[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39.布迪厄的场域概念,不是一般所指由界面空间围合形成的领地,也不等同于一般的领域,而是在其中聚合了有生气的、有内含力的、有潜力的存在。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门是空间场域界限,是一个住宅最有意义的部分,它的特征和属性决定了人们面对这一出入口所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在社会交往中具有特定属性的部分。门里门外交往对象的身份、亲疏关系,门的开启闭合、造型装饰等与社会交往具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大门是家庭与外界社会交流的第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阈限空间,具有不同于其他空间的象征性,围绕大门所进行的活动都赋予其特殊的地位和意义。

在南疆盆地周边绿洲区农耕文化圈,生命之源——水是非常重要的,居民在修建宅院的时候会将渠水引到家门口,他们十分注重庭院内外的绿化建设,房前屋后种植着各种果木,门旁通常栽一棵主人最喜爱的树,此树又称“挨门树”,门前再搭起葡萄架,在南疆多风沙和炎热的夏季,挨门树和葡萄架能起到遮荫避暑和防风沙的作用。居民还在大门两侧砌筑座凳或放置木床,营造出纳凉休闲的空间。好客的维吾尔族平日就喜欢在家门口边做家务边谈天说地。在这里围绕院门这个场域空间就成为居民社交的重要区域。居民每天清晨起床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清扫大门口并洒水,迎接访客的到来。在干燥炎热的夏季,洒水既能降燥又能减少扬尘,门前洒水在维吾尔族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甚至冬天也是如此。可见在维吾尔族的日常生活中,门所具有的场域属性已经与礼俗文化建立起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新疆游牧民族的传统民居采用毡房或蒙古包形式,虽然没有构成新疆农耕民族的院落结构,但牧民毡房也使用双扇或单扇的木门,形成一个围绕着毡房或蒙古包的相对封闭的家的场所,即便是转场路上用栅栏和撑杆搭建的最简易的居所,也往往会用毛毡围蔽一个供出入的“门”,在广袤的草原里形成一个具有“内与外”“开放与闭合”的空间场域。此外,由于牧场空间的开放性和游牧生活的不确定性,毡房门在象征意义之外,更彰显了实用功能,门切实起到防御野兽、抵御极端天气并从心理上给人以安全感的作用,在以门为中心的相对闭合的空间里,牧民们在草原上分隔出家内与家外。实际上,门与“家”对游牧民族来说具有同等意涵,其与汉文化婚俗中对“上门”“过门”所指的“家”的概念无二。如哈萨克族牧民家中,女儿到了婚嫁的年龄要通过部落外婚出嫁,在出嫁和作为新娘首次回门时,娘家人会根据自身经济条件给予她一定数量的牲畜和生活用品,在这里,娘家毡房的“门”就成了出嫁女儿“内外身份”转换的表征。

二、门之装饰

历史上,边疆地区各民族形成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多彩的手工艺文化。传统手工技艺的典型特征是有着丰富的民间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在各民族交流与交融中融入生活,成了他们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感的一部分。各民族的服饰、生活器具、工艺品、家具、建筑等都呈现出浓郁的装饰特色,其装饰多以几何纹样和植物纹样为主,尤其以植物纹样为典型特色的装饰图案最受边疆各民族的喜爱。这种自然物象的装饰元素和当地居民与生俱来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有着密切关系,这也是生活在边疆地区的各民族日常生活的写照。

塔里木盆地周边绿洲区,庭院式住宅是维吾尔族民居文化的典型特征,对庭院大门的装饰是居民审美追求的重要展示窗口,主人往往会很用心地以木雕、彩绘或者拼花砖等方式装饰庭院大门。维吾尔族天性爱花,美丽的花儿盛开在人们的生活中,花儿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表现元素。在门窗、梁柱、服装、花帽、地毯、家具、器皿上处处能够看到花卉的图案。在新疆,维吾尔族姑娘都习惯被称为“古丽”,就是“花儿”的意思,如阿娜尔古丽(石榴花)、茹仙古丽(鲜花)、阿依古丽(月亮之花)、塔吉古丽(鸡冠花)……父母希望自己的姑娘像花儿一样美丽,“古丽”寄托着父母亲人的美好愿望和对孩子的深情祝福。民居大门多以几何纹、花瓶纹、石榴纹、缠枝纹等装饰,采用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充满整个大门,布局繁密,寓意生生不息、多子多福、平安健康。吐鲁番地区历史上与中原文化交流密切,至今在当地传统民居大门、窗户、房梁等地方都保留有浓郁的中原汉建筑文化元素特征,尤其是在民居大门门楣处的门簪,既有中原地区常见的圆柱形、六棱柱形,也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四瓣花、八瓣花、瓜果形门簪,形式丰富,可见中原文化对西部边疆文化影响之深,这也是中原与边疆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在草原牧区的哈萨克族毡房虽然是一种轻便的流动性很强的建筑,但是对于门的设置和制作也十分讲究。在哈萨克语中,将毡房门称作“斯克尔菜乌克”,一般高1.5 米,宽0.8 米,对开。毡房的门一般用松木制作,东南方朝向,以避开西北风,房门多以彩漆绘制或木雕装饰双扇木门。牧民在毡房门外通常挂有用芨芨草编织的、内夹有一层花毡的门帘,冬春季放下门帘挡风雪,夏天卷起,保持毡房通风凉爽。门上毡子用彩色的绒线绣出各种鲜艳夺目的图案,造型多变又富有艺术感染力,纹样主要有几何纹、花卉纹、云纹、羊角纹、鹿角纹等图案,有的纹样用红、绿、蓝、橘、黑等颜色的布套剪制作,正反对补,虚实相映,图案粗犷豪放,色彩对比强烈,艳丽夺目,充满浓郁的草原气息。蒙古族毡帐建筑也称为蒙古包,形式和材质与哈萨克族毡房略有差异,但门的形式和装饰风格基本相似,在图案装饰特征上由于受到汉文化和藏传佛教的影响,装饰的花卉、云纹等图案颇具典型的汉文化特征,佛教八宝图案和吉祥纹样是门饰的重要纹样,体现出藏传佛教文化和汉文化中与人向善、吉祥美好的寓意。

三、门之意象

在边疆各民族文化中,人们通过门来传情达意——比如门向内开表示向内引导,如果向外则有拒之门外的意思。因此,边疆各民族民居大门普遍是向院内开启,且多为双扇。在喀什老城有这样的传统,维吾尔族人民热情好客,有时会有不期而至的客人来访,他们不好拒绝来访的客人,智慧的维吾尔族人民想出了让院门代为传情达意的办法。居民家的院门不论大小都有两扇,开一扇表示告诉访客,男主人在家你可以随时到家做客。若看到只有单独的一扇门打开,但大门前挂了布帘,则表示只有女主人在家,提示来访者此时不方便外人进入,尤其是男性来访者。两扇都关着是告诉访客男主人不在家或家人正在休息不便打扰。两扇都开着说明家里正在接待客人,欢迎客人的到来。维吾尔族居民千百年来留下这一待客风俗,既表明了主人的意思,又避免了突然的到访使双方感到尴尬。

哈萨克族毡房的门讲究朝里开,一方面是因为哈萨克族生活的牧区多为山区牧场,冬季多风雪,朝里开不易让大雪封门,另一方面向内打开的门也表示接纳、欢迎之意,犹如主人张开的双臂,拥抱客人的到来。门朝里开,也意味着将幸福、好运都迎进来。虽然哈萨克族毡房门都比较窄小,但形制上也多为双扇门,他们的文化传统观念上认为门分左右两扇,就像一个家是由男女结合携手才能共同立起一顶毡房一样。此外,在哈萨克族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牧民的毡房门是不锁的,随时为有需要的人提供饮食和住宿方便,他们可以自己烧茶、做饭、休息,走的时候把门合上,用穿过门框的绳子将门系上便可,这是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豁达和充满互助友爱之情的体现。

在许多民族的民居习俗中,门槛都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哈萨克族毡房的门槛虽然作为建筑结构的一部分占比不大,但所具有的意义却不一般。门又连接着毡房的栅栏,栅栏又支起毡房的撑杆,撑杆连着顶圈,因此哈萨克族讲究毡房的门槛要结实。门槛结实在哈萨克人的话语体系中表达的是家庭和睦、团结,这样的家庭自然也十分受族人的尊敬,亲朋好友上门拜访的也多。可见“门槛”从单纯的毡房门的组成构件上升为具有社会伦理的象征物。“门槛结实”既是从建筑本体出发对毡房构件的要求,又是对家庭成员内部团结和睦的要求,也传达出家在内外空间转换的过程中的“接纳性和外向性”,即毡房超越“家”这个范畴之外,更为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哈萨克族最为核心的团结、互助、热情、好客的价值规范和道德体系。①唐莉霞,石妙春.祝辞中的哈萨克族毡房文化[J].贵州民族研究,2019(02):114.

在边疆少数民族门之意象中,维吾尔族的挨门树也值得一提。维吾尔族民居门前挨门树的作用不仅在于遮荫纳凉,还是迎接访客的重要标识。维吾尔族门前经常种植着柳树、核桃树、杏树等,更多的是桑树。汉文化中民间对宅院种植树木有诸多的讲究和禁忌,忌讳在门前种桑树,一是“桑”与“丧”谐音,门前有桑树的意思就是望门丧,出门见桑,谐音不吉,而主持死丧哭泣等事的凶煞则叫丧门神,非常不吉利;二是“桑”还与“伤”“殇”等谐音,从谐音上来说,诸多不利,容易多灾多难。与此相反,种植桑树在维吾尔族文化中没有诸多的禁忌,桑树是吉祥树、长寿树,是家族兴旺的象征,维吾尔族还有在桑树下祈福生子的习俗。从历史上看,中原养蚕制丝技术传播到西域后,在新疆和田、喀什等塔里木盆地也开始了丝绸加工,生产出的艾德莱丝绸享誉世界,独具民族特色。新中国成立前,南疆地区还一直有种桑养蚕的传统,民间丝绸制造业十分发达,桑葚果实还是当地居民喜爱的食物。正是基于桑树在维吾尔族日常生活中具有的重要地位,久而久之在情感的作用下也被赋予了门前迎客的象征意义。

四、门之礼仪

边疆的广袤大地养育出西北人豪爽的性格,各民族人民热情好客是众所周知,待客礼仪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各族人民都十分注重对来访客人的接待。门前迎送访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待客之礼,为表达对客人的尊敬,各民族都十分注重门前礼仪,若是有远道而来的人或者请来的客人,主人要到大门前去迎接。进门的时候首先让长辈走在前面,若是男人和女人一起来的话,就让男人走在前面。主人和客人一起进门时要让客人先进。如果不出门或者是在屋子门口送客,都被视为很不礼貌的行为。

维吾尔族有句谚语叫作“客人到幸福至”,客人来了,说明福来了。因此,维吾尔族居民在门口见到有客来访,都会热情邀请到家里做客。蒙古族牧民邀请客人进入蒙古包时,通常会站立在门外左侧,右手抚在胸部微微躬身,左手指向门的方向,诚挚地邀请客人先进入室内,随后主人才能进入屋内。而按照哈萨克族的礼节,毡房里来了客人,若主人在家,则不能由客人开门,必须由主人开门把客人亲自迎进门,以示对客人的尊敬。但客人要离开时则要自己开门,不能由主人来开门,意为客人是自己要离开,在一迎一送、主动和被动之间,充分表达了哈萨克族人民热情好客的性格。哈萨克族在数字方面也很讲究,尤其重视“七”和“九”,特别是“七”,当有七个客人一同来到门前时,主人会特别高兴,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回族待客之道也与其他民族相似,在客人进家门时,男主人要出门迎接并亲自揭开门帘迎入室内,客人要离开时经主人一再挽留而不止步则送出大门。锡伯族居民在客人要离开时,全家都要出来送至大门口,以示对客人的尊敬。其实好客的西北边疆各民族人民在门前礼仪方面有诸多共性之处,这也是各民族彼此长期交往、互相尊重的行为共识。

五、门之禁忌

每个民族传统文化中都有自己的禁忌习俗,了解和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才能更好地交往。实际上,许多禁忌习俗,也是民族文明礼貌的好习惯,是一种彼此互相尊重的礼仪。

关于大门禁忌,汉文化中讲究颇多,如门的朝向设置、门的形制等级、门的色彩以及门槛等都有很多禁忌。少数民族也有关于门的一些习俗禁忌。如在维吾尔族部分民众的民间信仰中,住宅大门忌朝西开。此外,西北各少数民族大门的色彩忌用黄色和黑色。比如在哈萨克族的信仰中,黄色代表着肃杀的秋天,也像生了病的人的脸色。而对于信仰藏传佛教的蒙古族民众,黄色是尊贵的颜色,对黄色的使用非常谨慎。黑色在很多民族的观念中代表着不吉利。另外,黄色和黑色分别与新疆的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生态观也存在着部分抵牾,因此,在包括门饰色彩的选择上也多有忌讳。

围绕着门,边疆少数民族也形成了对门槛的诸多禁忌。布迪厄认为:“门槛是两个空间的界限,是对立的原则发生冲突、世界颠倒的所在……房舍的门槛则是各种对立力量发生冲突的地方,而且是发生一切状态变化的地方,而此类状态变化均与由内向外(例如:产妇、孩子、小牛等的“第一次”外出)或由外向内(例如:新娘第一次进门,即由“荒芜”变成“多产”)的过渡联系在一起。”①[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M].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321-322.在许多民族的住居文化中,门槛都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切忌踩踏门槛。汉文化中“槛”与“坎”谐音,踏门槛表示人生的坎就迈不过去。在哈萨克族传统观念中门槛结实才能经得起踩踏,因此在哈萨克族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现实生活中是比较忌讳踩踏门槛的,踩踏门槛被认为有损于毡房的安全和家庭和睦。与此相似,在蒙古族习俗中踩踏门槛也被视为禁忌之一,拜访的客人到牧民家做客,出入蒙古包时,绝不许踩蹬门槛,否则会被视为对主人的不敬。锡伯族文化中有在吃饭时不得坐门槛的禁忌习俗。在维吾尔族、蒙古族、锡伯族、回族等民族习俗中如家有病人、小孩出水痘、妇女生孩子等,为了让他们安静养息,要在门前挂上红布条,以示禁止外人入内,防止传染,尤其是妇女生小孩的家庭,男子不能随便进她们的居室,这些习俗与汉文化习俗如出一辙,也说明了历史上各民族文化的长期交流交融。

生活在草原牧区的民族也有着许多围绕门的禁忌。如蒙古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习俗中,最忌讳客人骑着马径直冲到牧民家门口或是手持马鞭进入室内,这是对主人极不尊敬的行为。通常客人骑马快到主人家门口时,速度要放慢,提前下马,收起马鞭,并在房后或房侧将马拴好,表示对主人的尊敬。如果带着鞭子到毡房门口,会被认为是在挑衅,或是报丧和传送不吉利的消息。《蒙藏新志》中有相关记载:“到别人家造访时,要将马鞭留在门外,如带入包内蒙人即认为不敬,还有以鞭杖,来相濡之意。”另有《经棚县志》云:“客至马鞭于门外”。①达妮莎.蒙古族习俗禁忌与民间手工艺[J].美术大观,2009(10):231.哈萨克族还忌讳嘴里吃着东西进别人家的门,这是不懂礼节的表现。相反,吃着东西走出毡房,主人会特别高兴,这表示客人受到了很好的招待。

六、结语

新疆各民族门俗礼仪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行为共识,深受生活习俗、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影响,同时反映着该民族的日常生活和伦理精神。今天,传统门俗礼仪也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年轻一代对于传统礼仪的传播和传承能力在弱化。我们看到,接续历史大传统、民间礼俗保存较好的区域常被人赞誉“民风淳朴”,因为这里的人们用传统道德观念约束自我,通过仪式表达情感诉求更是培养“敬畏之心”“合和之情”,当敬畏与合和缺失,便有“世风日下”之论。②项阳.礼俗·礼制·礼俗——中国传统礼乐体系两个节点的意义[J].中国音乐学,2017(1):36.优秀的传统礼俗文化不仅可以提高人的道德情操,还可以增强自身修养,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边疆各民族门俗的异同不仅丰富了中华传统礼俗文化的内容,而且给我们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增添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优秀民俗文化,挖掘其蕴含的民族精神意义,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隔阂,也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在各民族交往中,只有充分了解各少数民族生活中的传统礼仪习俗,才能更好地了解各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彼此尊重和理解各自的风俗习惯,才能达到民族团结和睦,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的目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