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王 丹,王 亭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201620)
高等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高校关工委”)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党政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负责人参加的,以关心、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的群众性工作组织[1]。高校关工委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设立之初它便已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拥有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丰富资源。面对汹涌而来的网络传媒的浪潮,高校关工委如何直面服务对象和工作环境的变化,适应信息智能化发展的新形势,不断增强运用网络传媒的能力,拓宽业务领域,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而亟待研究的课题[2]。
网络传媒,顾名思义就是指以网络为载体,通过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实施公共或商业行为的一种平行于传统媒体的信息交流方式。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共同构建了新的网络世界,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网络传媒时代的兴起给高等教育特别是给高校关工委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新挑战。
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移动通信的不断发展,使得网络传媒成为主流。网络信息从文字向图片、音频、短视频过渡,信息可以跨地区、跨时间、长效而完整地传播与保存,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接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这些都为教育现代化、智能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尝试,到后疫情时代的云课堂、云教研室,信息不再受时间、地域、表现形式的限制,这使得高校关工委的工作场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工作场域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校园,高校关工委的办公地点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办公室、教室和会议室,而是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进行,工作的时间、空间、地域、受众面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高校关工委工作场域的深刻变化,给予关工委老同志及其他工作人员很多便利,但同时也要求工作人员能够不断适应网络传媒发展所带来的新变化。
在网络传媒时代背景下,网络新媒体已改变了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学习态度、工作方式等。北京某高校关工委的一项调查表明:86%以上的大学生认为,通过网络新媒体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他们已习惯于通过手机获取信息[3],对网络和电子设备的依赖度大大增加。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互联网内容的丰富、信息的多样,交流方式的开放化和虚拟化,给大学生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快餐化、碎片化、功利化的网络信息,严重冲击着大学生的道德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导致不少大学生在网络传媒时代迷失自我、缺失社会责任感,同时对大学生的人格发育和身心健康产生巨大影响。面对工作对象的深刻变化,如何继续发挥关工委老同志的现有优势,通过微信、微博、各类视频网站,把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大学生,增加与大学生的共同语言,是高校关工委开展工作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微博、微信公众号、哔哩哔哩、抖音等社交平台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特别是在疫情的冲击下,传统的面对面 “灌输性”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教育的需求,而线上线下的融合交互式教育模式正不断发展,工作方式不再限于面授和课堂。对此,高校关工委积极应变,不少高校关工委的电子信箱、专线电话、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形式都为其开展工作带来了新思路和新渠道。高校关工委如何依靠网络传媒的新技术,不断发挥自身的职能和优势,不断改革创新工作方式,是高校关工委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高校关工委的老同志理论水平高、作风优良、经验丰富,在传统模式下他们的政治优势、理论优势和经验优势都发挥了极大作用。但在网络传媒盛行的当下,高校关工委的老同志在运用网络传媒方面遇到了新问题、面临着新困境。
高校关工委主要是通过传统的线下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比如座谈、讲座、专题研讨与党课辅导,普遍采用的是以“灌输”为主的教育模式,90%以上的党课教育、党团活动、主题活动的开展方式是线下课堂传授和面对面的研讨。对少数民族学生、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学生等需要重点关注和帮扶的特殊学生群体,高校关工委更倾向于让老同志一对一结对帮扶,和帮扶对象线下定期见面谈心谈话。高校关工委的老同志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并没有认识到互联网和新媒体带来了丰富多样的信息,也没有意识到多元信息正渐进式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既未看到网络传媒的盛行将传统的课堂教育拓展到校园的各个地方,教育载体从单纯的课件、讲稿延伸至网页、影像、展板、宣传栏等多种媒体,也缺少将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建设路径与新媒体结合起来的有效手段。
就目前我国各高校关工委的实践结果来看,只有少部分高校关工委推出了自己的网络平台,大部分高校关工委无法运用自身的网络传媒平台参与本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高校关工委工作大部分都做得很扎实,每学年、每学期都开展活动,形成了有计划、有总结、经常化、规范化的工作机制,并具有自己的特色,但是高校关工委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缺乏宣传的平台,辐射面小、影响不深[4],很多学生、教师、家长都对这个工作机构了解不多。此外,关工委老同志的信息技术储备相对于中青年教师来说存在不足,老同志由于身体上与精力上的限制很难进一步学习运用网络传媒。只有少部分关工委老同志能够开通青年学子较为喜欢的微信、微博,而能开设个人公众号并定时定期推送有针对性的热点话题的老同志则少之又少。
目前,高校关工委对大学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相对单一,仍然主要采用线下当面交流的形式,未能发挥好微信、微博、QQ等智能终端的作用,也未能充分利用短视频、音频、图片等不同形式的网络传媒工具,这样高校关工委很难在第一时间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由于新媒体的普及,大学生受到微博、抖音等平台的影响,与关工委老同志之间容易存在代沟,例如:关工委老同志常常听不懂网络用语而无法准确理解大学生言语表达和内心想法。此外,高校关工委中很少有人擅长短视频的录制、剪辑、上传、推送以及微博发帖等新媒体的操作方式。由此可见,高校关工委对网络传媒形式的创新严重不足,其工作人员亟待增强运用网络传媒能力。
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5]。在网络传媒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探索高校关工委增强运用网络传媒能力的新路径,对于实现“大思政课”的建设目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面对网络环境日趋复杂化的现实,高校关工委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运用网络传媒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互联网作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工作和交流平台的优势和特点。关工委老同志具备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和经验,增强运用网络传媒能力需要他们从思想和理念上进行革新,使他们掌握将传统的线下教育与新媒体教育相结合的技能,逐步构建新媒体发展思维,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线上教育的渠道和方式。高校关工委还必须加强学习和研究,掌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化被动为主动,变观望为运用,转变传统的教育思维,从“面对面”走向“键对键”,积极主动地在多方帮助下实现教育模式的转型,实现教育载体的升级和教育理念的革新。只有主动出击、寻求突破,围绕大学生的特点,找准传统教育与新时代教育的结合点,不断增强在新媒体环境下关心与引导教育下一代的工作能力,关工委的工作才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才能化挑战为机遇,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3]。
高校关工委应积极组织和开展网络教育宣传活动,拓宽宣传渠道,引导关工委老同志积极尝试不同形式的宣传方式,合力打造网络教育宣传云平台。高校关工委还需要建立操作便捷、模板清晰的新媒体教育平台。一是能够为关工委老同志提供易于操作的平台,助其在频繁多次的操作中熟练掌握使用方法,便捷进行在线交流和互动,以及搜集网络素材。二是能够推进高校关工委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建设,通过清晰的板块给予大学生直观的信息,及时更新高校关工委的动态和活动,展示高校关工委的风貌。高校关工委建立的网络传媒教育平台,以信息发布为主、以互动参与为辅,能够使关工委老同志在操作中不断增强运用网络传媒的能力。例如:高校关工委可以通过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积极推送展现关工委老同志工作风采的文章,还可以通过公众号制作推出大学生乐于接受,甚至刷屏热传的优秀作品。
关工委的老同志们由于受年龄、技能水平限制,在短时间内增强运用网络传媒能力的难度系数较大。同时,在当前的教育大环境下,全国大部分高校都是一校多校区,其中又有多数高校将低年级的在校大学生安排在距中心城区较远的校区,使得关工委老同志深入大学生内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校大学生是增强高校关工委运用网络传媒能力的有力助手和后备军,高校关工委可以依靠在校大学生的力量开展工作:一方面可以依托二级学院组建学生团队,该团队在关工委领导下,负责建设、维护网络平台,如此既可以让关工委老同志和新时代大学生之间优势互补,又可以加强老一代前辈和下一代新生力量的深入联系。另一方面,可以定期邀请大学生为关工委老同志开展新媒体使用方式的培训和经验分享,比如围绕思政课内容组织学生一同创作微电影、动漫、音乐、短视频等[5],通过组织该类型的活动不仅能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的积极性,还能够帮助关工委老同志接触不同类型的网络传媒,达到促进高校关工委运用网络传媒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
在网络传媒时代背景下,打造关工委网络传媒教育品牌是提高关工委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最佳途径[6],更是在实践中帮助高校关工委增强运用网络传媒能力的最佳方式。高校关工委可以结合自身的特色文化,关工委老同志也可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教学风格、科研领域,打造专属于自己的网络品牌,如徐川同志的“川流不息”,又如全国高校关工委工作的十大品牌[7]。利用可视化的、富有内涵的微视频、微电影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浏览兴趣,因此,可以通过拍摄关工委老同志的微视频故事,形成教育品牌。高校离退休老同志自身就是丰富的“资源宝库”,高校关工委可以深入挖掘整合这些“资源宝库”,并通过网络进行推广,比如在主题宣传、形势政策宣讲、热点问题释疑等方面,制作推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甚至刷屏热传的优秀作品,进而形成品牌活动[3]。以老同志的视角讲述给青年学子,更能增强事情本身的精神引领作用,同时用新时代大学生更乐于接受的形式传达,将有助于增强高校关工委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通过打造网络品牌,关工委老同志在亲身实践中,一方面能更好地增强自身运用网络传媒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达到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
党中央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支持更多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使广大老同志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8]。在网络信息时代,增强高校关工委运用网络传媒的能力以更好发挥育人作用,是一项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和持续加以推进的任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