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朱永东,孟美辰,孟守东
(1.安徽省乡村振兴局,安徽 合肥 230091;2.曼彻斯特大学 环境、教育与发展学院,英国 曼彻斯特 M13 9PL)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1]。
这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正确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必将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前进方向。新时代新征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正当其时。正如***总书记强调的:“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2]当前,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进一步体现,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农业强国和农村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于总书记“上山下乡”的特殊经历和在地方长期从政的探索积淀,“成”于担任党的总书记之后。***总书记在河北正定县工作期间,反复强调“建设科学化生活的现代农村,逐步把农村建成高度精神文明和高度物质文明的高水平的文明村”[3]。在福建工作期间,组织实施“造福工程”,解决了“茅草房”和“连家船”[4]问题;作出了“建新村在设计上布局要好,单体设计既要适应农村生活方式,又要有现代化气息”[5]的重要指示,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乡村建设要“先规划后建设”。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6]的著名论断,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7]的前瞻性重大决策,也就是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学习的浙江省乡村建设“千万工程”。在上海工作期间,因地制宜推进上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风貌保护,一批具有江南水乡风貌、上海古城特色的美丽乡村得以传承和保护[8]。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2016年4月***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要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改变农村许多地方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乱烧的脏乱差状况,给农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9]。2020 年10 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总书记作出了“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10]的重大决策部署。2020 年12 月,***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又作出重要指示:“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乡村形态快速演变的阶段。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要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抓好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要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加强分类指导。”[11]2022年3月,***总书记在听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情况汇报时指出:“要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深入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这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战略部署。特别是***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最新论断,这既丰富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进一步指明了乡村振兴的前进方向,又顺应了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节点,为中国乡村擘画出一幅形神兼备的现代化新图景。2022年年底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总书记在讲话中承继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到“和美乡村”,具体表述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农业因人类定居而兴,村落因农事活动而聚,乡村不仅是农业生产的空间载体,也是广大农民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故土。建设农业强国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12]从而再次强调了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性。2023 年1 月2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以独立第七部分重点部署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3]建设,在“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四个方面进一步进行了明确和要求。
从实践看,我们党高度重视乡村建设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调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些表述是党中央对乡村建设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重点和主题,发展思路一脉相通、一以贯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增加了“和”的要求,“和”是内在属性,“美”是外在表现,让乡村建设的内涵更加全面、更加深入,使乡村建设的目标更加具体、更加清晰。宜居是前提,宜业是基础,“和美”是基本条件也是目标任务,“和美乡村”使乡村建设塑形与铸魂并重。可以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美丽乡村的“升级版”[14],也充分反映了亿万农民对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盼。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其目标任务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各个方面,涵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各个领域,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内涵十分丰富[15]。
一方面,处理好乡村五种关系,做到和睦共处、和衷共济、和谐共生、和洽共融、和合共赢“五和”,实现和而不同、共生共荣。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乡村文化更是饱含“和”的基因。在乡村,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浑然一体,农业生产要“不违农时”“顺天时,量地利”;人与人是熟人社会的组成细胞,待人接物“和为贵”“家和万事兴”;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和谐机体,个体在社会中可以“和而不同”。千百年来,“和”的价值取向外化为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维护着乡土中国的有序运转。新时代新征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要传承和发扬乡村“和”文化的精华,又要结合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把“和”的理念贯穿到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方方面面,赋予其现代化的新内涵[16]。应切实处理好乡村五种关系,做到“五和”。一是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做到与人为善、助人为乐、诚信友爱、和睦共处;二是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做到同心协力、众志成城、扶危济困、和衷共济;三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天人调谐、圆润无间、共存共荣、和谐共生;四是处理好生产与生活的关系,做到相融相长、相辅相成、互为一体、和洽共融;五是处理好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做到城乡互补、工农互促、协调发展、和合共赢。
另一方面,发展好乡村五大目标,做到产业丰美、环境优美、乡风淳美、社会和美、生活甜美“五美”,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持续聚焦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高素质农民队伍,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美好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美好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应切实发展好乡村五大目标,实现“五美”。一是发展好高质高效的“兴旺产业”,实现产业丰美。坚持科技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促进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二是发展好宜居宜业的“宜人生态”,实现环境优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补上农村“双基”短板,创新优化乡村经营管护长效机制,积极塑造宜居宜业宜人的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让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更便利,让山更青水更秀天更蓝景更美。三是发展好和善和谐的“文明乡风”,实现乡风淳美。推动移风易俗,革除农村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遏制歪风邪气,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真正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和发扬乡村好风尚。四是发展好有序有方的“有效治理”,实现社会和美。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打牢擦亮和美乡村建设底色的基础上,加强政治、法治、自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乡村综合治理,着力构建更加完善有效、多元共治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快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让乡村变得更加美丽和谐。五是发展好富裕富足的“富有生活”,实现生活甜美。在持续稳定提升农民收入“富口袋”的同时,也要“富脑袋”,在共同富裕的基础上实现农民素质的不断提升,整体提高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水平。
近年来,安徽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美丽乡村建设决策部署,以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功能扩面外延、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美丽宜居自然村建设为抓手,美丽乡村科学规划、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乡村善治加快推进,乡村建设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1.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以来,全省上下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推进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政策总体稳定、机构平稳过渡、工作扎实推进、队伍干劲不减,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实现良好开局。在全国率先出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意见,并制定系列衔接配套政策,构建起有效衔接政策体系,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优化设置村组网格20.9 万个、网格员21.1 万人,截至2023年6月末,全省监测对象总数为112 878、户314 867 人,全省累计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监测对象78 630 户216 140 人,风险消除率达68.6%。
2.乡村产业发展不断加快
近年来,全省上下聚焦现代种养业、乡土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休闲旅游业、乡村新型服务业、乡村信息产业等6 大乡村产业,大力实施“两强一增”(1)行动计划,创新推广农业生产“大托管”(2)、“小田变大田”(3)、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等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并取得突出成效。2022年,全省粮食总产达820 多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 年站稳800 亿斤台阶,稳居全国第4 位。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3%,均居全国前列。2022年全省开展农村“三变”改革的村达1.3万个,占比80.7%;集体经济强村2 831 个,占比17.5%。全省21个“大托管”服务改革示范县示范面积共485 万亩,比原定的200 万亩年度示范任务翻一番。2022年,全省3 000个脱贫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59.7 万元、同比增长32.8%,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15 514 元、同比增长13.7%。截至2023年6月末,全省历年累计发展且目前仍在发挥效益到村产业帮扶项目31 593 个,实现3 000 个脱贫村全覆盖,村均项目10.53个、同比增长15.59%;历年累计发展且目前仍在发挥效益到户产业帮扶项目271.03 万个,覆盖全省155.29 万户脱贫户的68.2%,户均项目1.75 个、同比增长13.64%。
3.村庄规划布局有序推进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安徽省文化旅游厅等五部门联合制定了《安徽省村庄规划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对全省村庄规划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安排。各地结合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优化村庄分类和布局,按照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集聚提升类、搬迁撤并类、其他类5 种村庄类型,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截至2022年末,4 039个村庄规划形成规划成果,3 271个村庄规划编制正在推进,总计占需要编制村庄规划的行政村比例为70.2%。
4.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
2022年以来,安徽省先后研究出台《安徽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安徽省乡村建设项目库建设管理指引实施细则(试行)》《安徽省乡村建设任务清单管理指引实施细则(试行)》等,编制了《2023 年度安徽省乡村建设任务清单》。2022 年7 月,省政府在黄山市召开全省乡村建设行动暨美丽乡村推进现场会,《黄山市实施“五微”行动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得到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肯定,并在国家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简报》等多家媒体和期刊上进行刊发转载。目前,全省完成了1 133 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建设,建设美丽乡村中心村10 708 个,其中省级中心村7 395 个,认定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 612 个、省级重点示范村544 个,省级美丽宜居村庄363 个。村庄道路、饮水安全、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建制村和较大自然村实现通硬化路,农村电网实现全覆盖,自来水普及率达89%,4G网络全面覆盖,农村危房改造已完成计划任务。黄山市徽州区先后建成8 批次26 个省级中心村、17 个市级中心村,整治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6 个,着力打造一批匠心独具的“微花园”、水墨徽州的“微画卷”。
5.农村人居环境变化显著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安徽省积极学习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十三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十四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开局良好。2017年实施农村厕所革命以来,全省累计完成自然村改厕376.6 万户、卫生厕普及率达到87%,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9%。建成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 188 个,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25.5%。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村庄保洁机制全部实现网格化,共有农村环卫保洁人员14.8 万人,基本做到自然村保洁全覆盖。围绕农户庭院“四净两规范”(4)、个人习惯“四勤两参与”(5)目标,深化村庄清洁行动,累计整治有突出问题的常住户2.3 万户,评选美丽庭院示范户24.3 万户,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2019年以来,全省15个县(市、区)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2个县(市)获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国务院督查激励,青阳县农村改厕长效管护机制被评为全国第三批公共服务优秀典型案例。明光市在环境整治过程中,因地制宜,不搞大拆大建,突出“土滋土味”,注重保留地方特色,形成科普露天“收藏馆”,再现农耕场景,用最少的钱营造最大的效果,做到花小钱、办大事,低成本、可持续。
6.农村公共服务明显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地将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供给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基石和有力保障,聚焦农民群众在养老、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持续补短板、建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大幅度得到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率先实现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村医,提前3年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目标。统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常态化保障,2023年上半年,全省共资助农村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监测对象参加居民医保223.13 万人,资助参保6.82亿元,实现应保尽保;全省农村特困人员、低保对象、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住院费中,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综合支付61.22亿元,门诊慢特病费用中,综合支付24.83亿元,三重制度综合支付比例分别为85.84%、88.83%。亳州市积极探索开展医养结合,将全市敬老院移交卫生院管理,把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开展“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满足失能五保老人养老和医疗护理的双重需求。
7.乡村治理成效初步显现
近年来,全省各地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通过数据赋能健全农村信用信息数据平台、普惠金融支持农村产业发展、信用结果运用提升信用户获得感、乡风文明评议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形成信用体系建设和农村社会治理良性互动循环。持续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不断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推动文明乡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大力推广运用清单制、积分制,金寨县、泗县、宁国市、当涂县、天长市、黟县6个国家乡村治理示范县(市)试点工作扎实开展,各地持续推深做实信用超市、生态美超市、乡村振兴超市等积分超市,有效调动和激发群众自觉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乡村治理等内生动力。2022年,安徽省金寨县、黟县、芜湖市繁昌区、岳西县4 个县(区)入选2022 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10 个乡镇、97 个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示范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桐城市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将六尺巷典故“谦和礼让”精神注入基层治理,弘扬“以礼为先,以让为贤,以和为贵”的文化内涵,运用“听、辨、劝、借、让、和”六步法,通过倾听诉求—辨明是非—劝解疏导—借古喻今—互谅互让—握手言和,启迪广大群众传承互谅互让、强者先让、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做人美德,形成了以“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为体系,以“信访不上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为目标的枫桥经验“桐城模式”——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黟县传承“作退一步想”优秀传统文化,运用“换位思考、冷静处置、迂回调解”等技巧,逐渐形成以“听、理、劝、借、退、和”六字法则,充分激发当事人的“礼让”心态,就地解决各种矛盾、化解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的目标。黟县西递镇运用“作退一步想”工作法调解成功率高达99.2%。《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安徽日报》等主流媒体报刊多次刊发该经验做法。阜阳市颍州区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网格管事、五老调事、支部说事、群众议事,保障群众对村(社区)事务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四事四权”工作法,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激化、问题不上交”的目标,走出了一条符合基层实际、以人为本的治理模式。
1.顶层规划设计仍需进一步完善
省级亟待制定出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等顶层设计文件,以利各地开展相关工作。全省村庄规划编制特别是“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进展不够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省村庄的规划布局和村庄集中建设的推进。少数已编制的规划质量不够高,实效性偏弱,难以真正做到“能用”“实用”和“好用”。
2.脱贫成果巩固仍需进一步强化
从脱贫攻坚战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持久战,部分地方在工作理念的转变、工作机制的顺畅、工作合力的聚集等方面存在短板弱项,特别是少数地方、少数部门干部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有的存在歇歇脚现象和懈怠观望情绪,对防返贫监测对象动态监测不够精准,帮扶不够及时;有的形成工作路径依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力度不够大,脱贫地区特别是乡村振兴重点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依然不轻。
3.乡村产业发展仍需进一步加快
当前,全省乡村产业基础仍然薄弱,产业规模“小、弱、散”现象突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不够,一二三产融合程度不高,联农带农机制不健全,对农业新业态和多功能性的认识和开发不足。与此相连带的是,农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和创业的机会欠缺,很难从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获取增值收益。
4.乡村“双基”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
全省乡村基础设施总体得到较大改善,但仍然相对落后,特别是污水处理普及率还很低,城乡人居环境差距还很大。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在制度层面取得积极进展,但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医疗条件和服务水平等仍然较低。农村“双基”设施存在重建设、轻管护现象,基层管护力量不足,专业运维管护队伍建设成本高,基础设施管护仍然滞后。
5.乡村治理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乡村自治仍不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有待加强。村级干部文化水平不高且年龄偏大,工资待遇偏低,开展乡村服务的能力较弱。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较为单一,没有形成长效增收机制,乡村治理“内生动力”不足。农民群众参与村务管理和监督主动性不高,民意民愿未能有效体现。高价彩礼、相互攀比等不良风气在不少地方客观存在。
6.乡村建设投入仍需进一步加大
目前,虽然已经建立了支持“三农”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所需资金量庞大,建成的有关设施设备运营维护仍需可持续资金维持、周转,造成地方财政压力大、顾虑多。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金融的逐利性和“三农”的弱质性,导致农村资金外流问题依然存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供求不匹配,农村金融发展的配套措施不完善,农村信用环境尚需健全,亟待健全完善多样性的农村金融体系。
7.乡村经营管护仍需进一步突破
很多乡村用大量资金建设了公共基础设施,目前面临设施老化、后续管护不到位、运行维护费用高、“重建轻管”等现象,缺乏对管护机制、管护投入的长远考虑和制度设计。特别是大多数地方经营乡村的理念不强,不善于挖掘和发挥乡村集体的资源、资产、资金使用价值,也无法产出更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8.城乡融合发展仍需进一步加力
城乡融合存在体制机制障碍,资源要素流动仍以农村单向输出为主,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不畅。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差距较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突出,城乡人居环境差距还很大。城乡公共服务配置仍处于失衡状态,主要体现在医疗、养老、教育等层面,农村居民难以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水平的公共服务。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还处于试点阶段,人、地、钱要素资源总体上不断挤出乡村,导致乡村持续“失血”、活力不足。
9.各方工作合力仍需进一步聚合
脱贫攻坚战是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打赢的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从脱贫攻坚战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持久战,工作合力、部门合力、社会合力相对脱贫攻坚期间,在参与的深度、力度方面有所弱化。同时,脱贫地区亟需的资本、人才、科技等资源要素较城市和先发地区相对较弱,需要进一步凝聚全社会力量,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集聚。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特别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批示精神和安徽省委书记韩俊同志在全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上的讲话精神,围绕走好质量兴农、城乡融合、绿色发展、文化兴盛、乡村善治、共同富裕“六个之路”,聚焦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以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目标,以产业富民强村为主线,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基础,努力形成“千村引领、万村升级”乡村建设新格局,奋力打造现代化农业强省和彰显徽风皖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上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走在前列。、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一是做优做活“土特产”文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2022 年底,***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土特产”不仅包括农产品、工艺品等物质实体,也包括观光旅游、民风民俗等文化领域,两者饱含着浓浓的乡土风情,且蕴藏着产业振兴的密码。坚持做足特色、做强龙头、做优业态,做好“土”字文章,基于一方水土,开发用好乡土优势资源,体现“土滋土味”;做好“特”字文章,因地制宜发展小宗类、多样性“一乡(镇)一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物风情;做好“产”字文章,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争创一批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全力打造预制菜“徽派品牌”矩阵。二是深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计划。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机遇,把握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安徽资源禀赋,大力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增加农民收入“两强一增”行动计划,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跨越提升行动、高端农业品牌培育行动、“158”行动计划、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发展行动、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等“五大行动”和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乡土特色产业提升工程、乡村产业集聚发展工程、徽风皖韵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等“四大工程”为主要抓手,特别是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加快推进“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不断提高粮食、肉类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带动更多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三是加快推进农村三产深度融合。以培育发展农业全产业链为目标,从发展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加强农产品加工、包装、仓储、物流、营销,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从发展第一产业向二产、三产深度融合发展转变,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通供应链、筑牢品牌链,完善利益链,下大力气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17],以更高标准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有效保护和活化利用好传统村落,推介一批“徽字号”精品线路,培育一批“徽字号”民宿品牌,策划一批“徽字号”文创产品,创办一批“徽字号”节庆赛事活动,拓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民宿、康养、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业态,着力打造彰显地域特色、承载乡村文化的乡村产业,把充满乡土气息、徽风皖韵的“特产风物”做大做优做强,全力打造长三角乃至全国重要的“粮袋子”“菜篮子”“大厨房”和“后花园”。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实施乡村建设“183”行动(6)为抓手,加快补齐乡村“双基”短板,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加大乡村经营管护力度,扎实推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高质量发展,着力营造和维护宜居宜业的宜人环境。一是强化乡村“双基”改造提升。统筹推进农村道路、供水保障、清洁能源、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农产品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防汛抗旱、数字乡村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体化发展。立足乡土特征、地域特点、产业优势、生态环境等提升当地乡村风貌,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特色民居,传承好历史记忆。大力推广黄山市乡村建设“五微”(7)等模式,把挖掘原生态村居风貌和引入现代元素结合起来,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徽风皖韵”特色小镇、和美乡村。同时,加快填平补齐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托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特别是完善学前教育、乡村诊所、互助型养老助残、老年助餐服务等设施,开展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示范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二是强化农村生态保护改善提效。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乡村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最大优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化生态优先,扎实开展“绿美江淮”行动,健全完善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度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实行耕地养护、修复、休耕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行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推进农业投入品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和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域建设美丽乡村,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积极开展村庄“微改造、精提升”,着力提升村庄绿化美化亮化水平。三是强化乡村经营管护改进提质。和美乡村一靠建设,二靠管护,三靠经营,彼此密不可分。创新优化乡村经营管护长效机制,像抓乡村建设一样抓乡村经营和管护,做到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按照全面贯彻“五大振兴”要求,把“和美乡村”作为一个大项目,把乡村当企业,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进行系统策划、谋划、规划、计划,研究“和美乡村”的产品、产业、产融、产销,让农业标准化、市场化,农村美景化、艺术化,农民股民化、职业化,从而使农业产业更强、农村村落更美、农民收入更高。大力推广黄山市徽州区、长丰县、泾县等地乡村运营模式,加快“三变”改革,全面盘活乡村资源、资产、人力资本等要素,促进资源、资产和资本在流通经营中实现增值,有效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和持续造血功能,有力维护提升乡村宜居宜业优美环境。
着眼于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普遍认同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尺度,呈现出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治理功效,营造崇德向善、诚信友爱、和谐相处的乡村文明新风尚。一是以规立德。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继续在乡村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团体章程和家训家风中,使规范治理的过程成为传导正确价值取向的过程。大力倡导广大家庭挖掘、整理、编写好家训,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家风馆,使其成为家训家风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定期开展“最美家庭”选树活动,广泛传播好家训、宣传好家风、展示好家庭,引领最美风尚。二是以文养德。深入挖掘徽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养分,深化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乡村振兴夜校等建设,运用培训讲座、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提升居民的整体文化品位和道德修养。大力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长效机制建设,广泛开展教育教化、家风家德、礼仪礼节、文化文艺等活动,以文化人、以文亲民。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展现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为本的传统。三是以评树德。充分发挥“道德模范”评选和“最美”精神文化品牌影响力、感染力和引领力,广泛开展身边好人、好婆媳、好妯娌、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等评选评议活动,扎实推进“最美人物”发布、乡村好人榜、善行义举榜等品牌建设。强化村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广泛通过先进“亮牌”和设立“光荣榜”“曝光栏”等,评判正反两方面典型,倡导群众“学”身边的典型和榜样,“改”身边的缺点和毛病,在广大群众中树立崇德光荣、失德可耻的价值导向。通过道德评判团等群众组织广泛开展乡风评议活动,褒扬好人好事、文明新风,引导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反对封建迷信、铺张浪费。深入开展农村移风易俗专项整治,指导基层细化村规民约约束性措施,着力整治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引导农民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应持续优化和落实相关政策体系,力求“底色”更亮、“治理”有方、“主体”给力,着力构建有序有方的和美社会。一是打牢擦亮和美乡村底色。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论述,发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机制和常态化长效化帮扶机制。强化动态监测帮扶,压实网格员责任,开展常态化走访与排查,落实“一码申报”“一户一码”、部门预警和精准帮扶等机制,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强化“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持续巩固提升,强化系统监管,坚持常态监测、及时预警、快速处置、动态清零,确保“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不出现问题;千方百计促进脱贫群众和农村低收入人口持续稳定增收,加强监测调度,建立对象台账,强化精准帮扶,及时解决实际困难,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切实打牢擦亮徽风皖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底色。二是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把“和”的理念贯穿到徽风皖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树立政治引领、法治保障、自治强基、德治教化、数治赋能“五治融合”的系统观,不断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别是换届后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和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法》等涉农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农村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纠纷靠法,以法治助力和美乡村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方法,推广运用桐城“四尺巷工作法”、黟县“作退一步想”工作法、阜阳“四事四权”工作法等先进经验和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发挥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治理手段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推进平安乡村建设,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三是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持续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增强村级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能力,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切实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引导农民全程参与和美乡村建设,深入开展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充分发动农民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总书记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18]”客观来看,“富口袋”是一个物质积累的过程,“富脑袋”是一个精神丰实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是“富口袋”。建设和美乡村,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突出兴产业、稳就业、促创业,健全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广农业生产“大托管”“小田变大田”、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四带一自”产业帮扶(8)等创新模式,着力形成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把产业增值环节更多留在农村、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二是“富脑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新征程上,在关注增加农民收入等情况的同时,也要关注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方面,必须提升文明素养、弘扬时代新风、涵养道德情操、培育心灵家园、丰富精神生活,以正确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自觉抵御精神贫困和心灵空虚,遏制拜金主义、低俗媚俗等不良风气;另一方面,必须加大服务供给、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普及普惠,推进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三是处理好两者关系。物质富裕是精神富足的基础,能够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条件;反过来看,更高水平的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正因为如此,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就是要处理好“富口袋”与“富脑袋”的关系,既要家家“仓廪实衣食足”,实现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也要人人“知礼节明荣辱”,实现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从而在实现物质文明层面的共同富裕之时,同时实现精神生活层面的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19]。
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构建党政同责、条块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健全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领导体制,层层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抓徽风皖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抓“千村引领、万村升级”一号工程的责任。坚持高位推动、部门联动、上下互动,各级党委和政府“一把手”主抓、分管领导领办,真刀真枪干,特别是县委书记应当好“前线总指挥”,真正扑下身子、干出样子、抓出成果。
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特别是注重政策指导和规划引领作用,着眼乡村发展的阶段性和乡村区域的差异性特征,分地区、分类型、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让万千村庄充满生机活力和特色魅力。一是强化政策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借鉴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经验做法,紧密结合安徽实际,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徽风皖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加快建设徽风皖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工作举措和保障措施等;加快研究出台《徽风皖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标准》等规定,为全省开展和美乡村建设提供框架性、方向性、规范性技术指导,使和美乡村建设有标可依,使乡村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有章可循。二是强化规划引领。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尊重乡村功能与价值体系,坚持规划先行、落实“多规合一”,注重以人为本、产业支撑、传承文化、生态宜居、和谐和美,把自然环境、优势产业、文化资源等优势紧密结合,明确提出“五和五美”发展定位,实行差异化打造、特质化发展、整体性提升,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风”“一村一韵”,科学编制彰显徽风皖韵的高标准、实用性村庄规划。已制定规划的地方,按照徽风皖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内涵和要求,抓紧修订完善。
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真金白银投,从加大财政投入、加强资金整合、创新金融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协同发力,构建多元化的投入体系,并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把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一是健全完善实施和美乡村建设财政投入的优先保障机制。在财政收支形势趋紧的背景下,坚持把“三农”作为公共财政的支出重点,继续向“三农”倾斜,优先保障“三农”投入稳定增长,允许各地整合涉农资金投入“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建设,不断加快徽风皖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二是有效满足和美乡村建设多元化金融需求。积极整合各类政策性基金,明确相应比例重点支持和美乡村建设;强化金融机构服务和美乡村建设的共同责任,凡是在县域农村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其在县域吸收的存款总体上仍要用于县域,贷存比原则上不应低于50%[20];大中型商业银行特别是涉农银行开展普惠金融服务,重点应放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领域;强化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建立完善农村金融信用增进机制;加强差异化财税、货币和监管政策支持,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和美乡村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三是持续抓好“五大帮扶”。全面深化领导干部联系帮扶、单位定点帮扶、县域结对帮扶、驻村帮扶及社会帮扶等“五大帮扶”工作,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抓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一号工程、着力打造徽风皖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磅礴力量。
建立完善和美乡村建设聚才、育才、用才、留才机制,拓宽识人、选人、用人视野,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扎实推进国家产业顾问组、省级科技特派团、“百校联百县兴千村”“创业安徽”“万企兴万村”等行动,促进各路人才下乡,把市场经济意识、先进管理理念带到乡村,把现代生产要素、先进技术模式引入乡村,探索在共富共享中联结搭档致富带头人、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乡村工匠等“新农人”,努力实现人、地、资本的深度融合,在广袤田野里播撒希望、绽放光彩,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成果惠及千万家。
按照可量化、可具象化、可标准化、可操作性、可考核的要求,以严的工作基调建立健全徽风皖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组织开展年度工作成效考核评价,做到考细、考精、考准、考实、考出成效,并加强结果运用,树立正向激励导向,通过“真考严评”推动“实效长效”。注重强化宣传引导,全方位宣传典型事、典型人和典型经验,积极营造关心、支持、参与徽风皖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坚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紧密结合实际系统谋划和全面推进徽风皖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坚决防止和反对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定维护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让广大党员干部有更多使命感、责任感、归属感,让广大农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注 释:
(1)“两强一增”指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和增加农民收入。
(2)安徽省淮南市在全国首创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被农业农村部誉为“全国托管看安徽,安徽托管看淮南”。其主要内容为“两委托两跟进一托底”,即农民将耕地委托给村集体、村集体将耕地集中委托给社会化服务组织生产经营,农业服务公司和农技部门跟进技术服务、银行跟进金融贷款服务,保险公司给予收入保险托底,让农业生产变得更简单、更集约、更高效。
(3)“小田变大田”政策已经在广东、安徽、陕西、江苏、湖北、河北、山东等地小范围试点,从2023 年开始,该政策上升到中央“一号文件”之中。2023 年2 月13 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总结地方“小田并大田”等经验,探索在农民自愿前提下,结合农田建设、土地整治等,开展“小田变大田”改造,逐步解决细碎化问题,推动农田“优质、集中、连片”,实现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农户庭院“四净两规范”:“四净”指清扫房前屋后,做到“室外净”;整理客厅房间,做到“室内净”;科学改造旱厕,做到“厕所净”;注重卫生养成,做到“个人卫生净”。“两规范”指配套生活家具,做到“齐全规范”;清理乱堆乱放,做到“摆放规范”。
(5)个人习惯“四勤两参与”,指引导群众养成勤洗澡、勤换衣、勤打扫、勤收拾,着力改善个人卫生习惯,形成了人人参与美化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6)2022 年5 月23 日,中办、国办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对外公布,明确了乡村建设行动的路线图,提出了12 项重点任务,可概括为“183”行动。“1”就是制定一个规划,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8”就是实施八大工程:道路方面,重点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供水方面,重点强化农村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能源方面,重点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物流方面,重点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信息化方面,推进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综合服务方面,重点实施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农房方面,重点实施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传统民居保护与利用;农村人居环境方面,重点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统筹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3”就是健全三个体系,实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行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7)近年来,黄山市坚持以“绣花”功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五微”行动:“微改造”提升,让乡村留底蕴见品质;“微景区”培育,让乡村有颜值增价值;“微创意”运营,让乡村有活力蓄财力;“微循环”发展,让乡村生态化可持续;“微奉献”治理,让乡村更和谐美好,力求最小干预、最好效果,以小切口实现大目标,打造乡村建设新典范。
(8)“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模式,指安徽省创新实施的各类园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带动、能人大户(家庭农场)带动和脱贫户自种自养发展生产的一种产业帮扶模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