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四位一体”培训体系的构建——基于促进新任教师专业成长的探索

时间:2024-07-06

李 伟

(河南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四位一体”培训体系的构建
——基于促进新任教师专业成长的探索

李伟

(河南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摘要:立足于全面提升新任教师的职业素养,通过建立科学的培训管理保障机制和培训效果评价机制,构建了包括岗前集中培训模块、导师帮带培训模块、协作基地实践交流模块、教师自我反思提高模块在内的新任教师专业培训体系。探索了一条有助于新任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实现了校本培训与校外培训的有机结合。“四位一体”培训体系在促进新任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提升, 促进其快速实现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纠正其专业认知偏差,改善其教学效果等方面作用显著。“四位一体”培训体系有助于新任教师在教学技能、专业知识、职业素养等方面获得全面提升。

关键词:新任教师;专业成长;“四位一体”培训体系

新任教师一般指那些修完了职前教育课程,毕业后直接进入各类学校,从事教育工作未满三年,在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的专任教师。另外,有些学者认为,新任教师还应当包括那些进行了学科转换或者从别的学校调来未满三年的教师[1]。本文所讨论的新任教师主要指前者。刚刚入职的这个阶段不仅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充满困难的过渡期,而且也是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时期。美国国家教育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指出,教师入职第一年的表现会对其教学水平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持续多年,甚至覆盖其整个职业生涯。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计,截至2014年7月,我国共有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2246所,年龄在30岁及以下的专任教师在教师队伍中所占的比例为20.4%[2]。近年来,各高校新补充的教师多为刚从大学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他们的学历结构和知识背景不尽相同,一部分人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因此,这部分教师在角色适应、自我发展等方面存在各种问题,亟须对他们开展专业培训。

一、开展新任教师专业培训的意义

(一)可以帮助新任教师尽快实现角色转换

对于刚刚走上讲台的年轻人来说,教师这一职业既熟悉又陌生。在专业学习、课堂准备、教学设计以及师生沟通等方面他们普遍缺乏经验。面对具体教学场景中的突发事件,他们往往不能灵活有效地进行处置,以致影响到正常的教学活动。上述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对教师本人的自信心和职业认同感产生负面影响。开展专业培训可以帮助新任教师快速实现角色转换,更好地投身教学工作。

(二)可以全面提升新任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材内容、一般教学法与课程知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法知识、有关学生特点的知识、有关教育环境的知识以及有关教学背景的知识等都是教师应当掌握的[3]。近年来,部分学校在招聘教师时过于看重学历,忽视了对应聘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进行全面考量,导致一部分新任教师由于知识结构单一和教学能力不足而无法胜任教学工作。开展专业培训有助于全面提升新任教师的职业素养,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可以改善新任教师的教学效果

大部分新任教师的教学态度都比较认真,但由于缺乏经验,其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与有经验的教师相比,新任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创造能力、预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例如,新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过分关注细枝末节,缺乏广阔的视野,从而影响到整体教学效果。一些新任教师在课堂上习惯于以自己为中心,不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师生之间沟通不足。开展专业培训可以帮助新任教师解决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

(四)可以增强新任教师的职业规划意识

新任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往往比较弱。通过对新任教师进行培训,可以帮助其对照专业发展要求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增强自信心。开展专业培训有助于引导新任教师养成进行职业规划的习惯,有助于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筹划未来。

二、新任教师专业培训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开展新任教师专业培训是为了确保各类学校新补充的教师能够尽快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尽快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尽快掌握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和教学技能[2]。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教师岗前培训以来,相关工作成效显著,但目前的教师培训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

(一)新任教师岗前培训流于形式

很多学校的教学管理机构对岗前培训比较重视,但却将其定位为“阶段性”工作。这些学校一般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这项工作的,后续工作并没有跟上,因而也就谈不上结合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开展分类培训了。这样一种培训形式导致新任教师对于岗前培训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不少人认为岗前培训不过是走走过场,一些人甚至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参加培训,教学方法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独立摸索。目前,很多教师参加岗前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即使去参加了,也只是为了获得证书。

(二)培训内容缺少实践性知识

这一问题的出现,源于培训者认识上的偏差。一些培训者忽视了岗前培训的实践性要求,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以致在培训过程中出现了由教师唱独角戏的情况。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严重影响到学习者的积极性。长期以来,实践性内容一直未被正式列入我国的教师岗前培训计划, 教师培训中实践性内容严重缺失与决策层的这一失误不无关系。

(三)针对培训效果的考核办法不科学

目前针对教师入职培训效果的考核办法不够科学,考核内容主要涉及理论知识,基本不涉及新任教师的教育实践技能。缺乏一个既能考核新任教师的理论知识,又能考核其教学实践能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体系,是目前入职培训效果考核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另外,考核内容缺乏针对性,不能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要求,是当前考核工作中存在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单纯用理论课考试成绩来衡量新任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考核方式极不科学, 它会对新任教师未来的教学工作产生误导。

(四)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

很多学校的新任教师专业培训时间安排不科学,基本上是搞突击培训,培训工作缺乏连续性。大部分学校都将新任教师专业培训安排在暑假进行,一般是抽出几周时间搞集中培训。这样做的优点是大部分教师都有足够的时间参加培训,缺点是培训时间短、效果差,培训工作和教师的专业工作结合得不好。开展新任教师专业培训,必须有一个长期的培训规划,应当分类指导、有序推进,最好把培训工作贯穿于新任教师入职后的三年之中。

三、新任教师“四位一体”立体培训体系的构建

开展新任教师专业培训旨在为新任教师成长助力。所谓“四位一体”的立体培训体系,是一种立足于全面提升新任教师的职业素养,通过建立科学的培训管理保障机制和培训效果评价机制,以岗前集中培训模块、导师帮带培训模块、协作基地实践交流模块、教师自我反思提高模块为主体构建的新任教师专业培训体系。

笔者利用所在学校联合省内外其他机构建立的“1+100”省级示范性高中协作共同体和“1+100”校企联合协作共同体,以及设在本校的教育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河南省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基地、河南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等平台[3],开展新任教师“四位一体”立体培训体系建设,探索出有助于新任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模式,促进了校本培训与校外培训的有机结合[4]。该立体培训体系在提升新任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使其快速实现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纠正他们的专业认知偏差、改善他们的教学效果等方面作用显著。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第一个阶段: 培训模块设计与理论学习

本阶段主要是确定参训人员,根据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确定培训目标,制订“四位一体”立体培训方案。每个培训模块设计3~10个具体教学内容,由专家团队进行理论讲授和实践指导。根据新任教师的岗位情况、学科情况以及成长情况,开发能够适应不同需要的知识模块与课程体系,对新任教师进行分类指导、跟踪辅导,帮助其实现专业成长。

(二)第二个阶段:导师“帮”“带”“传”

利用暑假组织新任教师参加省级师资培训机构举办的入职培训或教研组举办的集中培训。新学年开始后,即可实行校本导师制。指导教师由学校选定,一般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在职教师或教学效果有口皆碑的退休教师。学校可以给予这些指导教师一定的奖励,如根据其指导新任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发放津贴,或者在评优评先以及职称晋升方面对其优先考虑。为了让导师帮带制度落实到实处,学校应当对此项工作进行监督,如全程追踪导师的工作,对指导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等。一名导师可以带一名或多名新任教师, 导师应当深入课堂,并及时就新任教师授课中出现的问题与其进行沟通。

(三)第三个阶段:实践与交流

本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建立合作机制,建设各类实验平台、协作基地,为新任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实践实训平台。学校应当组织新任教师到协作基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学校还应当加强对新任教师培训工作的管理,督促新任教师在反思中提高。学校也应当对相关工作及时进行总结,对培养体系的实践模块、课程衔接关系、授课内容、培训方法等不断进行改进。为了缩小新任教师自身能力和专业要求之间的差距,学校可以聘请合作基地的名家名师或商界成功人士为新任教师授课。

(四)第四个阶段:评价、反思与固化

在开展培训时,应当注重收集课堂上的各种信息,出台有利于保障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价制度,建立健全教学效果反馈调整机制,修订完善培训计划。建立由培训者、管理者、导师、学生、专业评估人员组成的评估小组,由学校根据评估结果对培训体系进行完善,对成熟的实践模式予以固化。

四、对“四位一体”立体培训体系的评价

(一)注重多元参与、协同管理

传统模式下的新任教师培训基本上都是由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负责的,培训时间短则数周,长则一个多月,培训时基本上不对参训教师进行分类,这种做法最大的缺陷是针对性不强。“四位一体”立体体系模式是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建立的,这一模式充分利用了校内和校外的各种资源,其突出特点是由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与校外的协作基地联手开展新任教师培训工作,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

(二)培训方案实现了动态化、个性化

新任教师所在的教学机构不同,每个人的专业领域、成长情况不同,需求也就各不相同。“四位一体”立体培训比较注重基于新任教师成长的需要,制订个性化的培训计划。

(三)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

为了使新任教师更好地适应各种教学环境,“四位一体”立体培训特别突出了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性。这有助于新任教师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由于必须根据情境的变化灵活调整教学方案,新任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把握教学节奏的能力会迅速得到提升[5]。

五、结语

“四位一体”立体培训体系把新任教师培养工作置于学校和社会的双重监督之下,通过出台有利于新任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方案及相关保障制度,不断提高新任教师的教学水平。这一培训体系是建立在对教学理念、教改方案、教学管理制度进行系统研究基础之上的,因而完全具备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胡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5卷[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9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年全国教育统计数据[EB/OL]. (2014-09-02)[2015-05-02].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s8492.

[3]SHULMAN L S.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 of Reform[J].Harvard Education Review,1987(57):1-23.

[4]王亮,马福运,屈会超.河南师范大学“分类培养”模式造就创新型人才[EB/OL]. (2013-09-06)[2015-06-02].http://www.jyb.cn/high/gdjyxw/201309/t20130906_550791.html.

[5]李香娥.教学反思中的问题与建议[J].教学研究,2010(2):83-86.

【责任编辑王素】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26(2016)01-0062-03

作者简介:李伟(1976—),男,湖北枣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教育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重点课题(2014-JSJYZD-015)

收稿日期:2015-09-1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