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时间:2024-07-06

李 滟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宣传部,河南 济源459000)

志愿服务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志愿服务组织是一种民间组织,它通过开展各种服务性活动来实现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目标。大学生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中坚力量,目前大学生志愿者的足迹已遍布社会各个领域,他们的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志愿服务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在服务社会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引领校园新风尚具有重要意义,在促进大学生成长方面成效尤为显著。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此,寻找相应的对策解决目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当前需要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组织引导广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既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高校中已普遍建立起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正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我国各高校的志愿服务组织在队伍建设、活动组织、对外宣传等方面都做了许多工作。但总体而言,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仍不理想。以下具体就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单一,专业化程度较低

目前,我国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内容趋同的问题比较突出。另外,服务方式陈旧、活动内容缺乏个性也是当前困扰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突出问题。目前各高校的志愿服务项目多为社区环保和敬老扶弱,部分高校的志愿服务组织也承接了一些大型赛事的服务活动,但总体而言,缺乏专业特色是我国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当前,很多高校的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的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社会上其他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的活动区别并不大,不能体现大学生志愿者高素质、专业化的特点。另外,很多高校的志愿服务组织对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缺乏精心策划,导致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呈现出“碎片化”“凌乱化”的特点。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没有整体规划和长远计划,多数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持续性,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经常虎头蛇尾,甚至半途而废。

(二)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高校在招募志愿者时都强调了“自愿参加”的原则,但是,为了使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开展,各高校必须针对此项工作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志愿服务管理部门要安排相关人员,对活动内容进行规划指导,对活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对志愿者进行考核评价,使志愿服务工作有章可循,促使志愿服务工作走上专业化、系统化的发展道路。然而,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培训志愿者时都只是针对志愿活动的基本程序进行指导,很少针对工作细节进行指导。另外,很多高校对于志愿服务活动也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比如,当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完一项活动之后,一般只是根据管理部门的要求撰写汇报材料,并及时提交,普遍缺乏对活动的讨论和反思,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之间也没有进行必要的交流,大家因此而丧失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机会,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也因此大打折扣。目前各高校普遍缺乏对于志愿服务者的表彰奖励机制,对于活动效果也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很多高校只是根据参与者提交的活动策划书、服务项目申请报告、总结报告等书面材料进行评价,由于不能对活动内容进行全面评价,考核结果往往缺乏公平性,影响到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

(三)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

在每学年开始时,高校的志愿服务组织一般都能招募到较多的志愿者,但在随后的工作中,参与志愿服务的人会越来越少,而且参与者的积极性也逐渐减弱。这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志愿服务组织缺乏凝聚力,活动组织者未能广泛听取参与者的意见,活动缺乏创新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大部分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许多志愿服务活动因为缺乏资金而无法顺利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减弱。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活动经费主要依靠学生募集,活动经费长期不足。很多原本抱着锻炼自己和奉献社会的态度而来的参与者,纷纷离开志愿服务组织,寻找更适合实现理想的社团,这是目前我国高校志愿服务人员流动性大的一个重要原因[1]。

(四)缺乏固定的志愿服务队伍

目前,我国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者大多是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相对较弱。志愿服务组织每年在新生入学后基本上都会进行一次人员调整,这导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人员稳定性较差,不利于在组织内部建立长效机制。高校志愿服务人员流动性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僵化、内容单一。参与者在对相关活动失去新鲜感之后,就逐渐丧失了积极性。二是一些参与者的动机不纯,所谓服务社会仅仅是一个幌子。这部分人做事时功利性较强,普遍缺乏奉献精神。三是高校志愿服务体系中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以及服务者和服务对象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活动组织者不能让参与者充分领会自己的意图,组织成员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发挥自己的特长,服务者不了解服务活动的效果,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也无法让服务者知晓,这样一来,一些志愿活动参与者就逐渐丧失了积极性。

(五)缺乏教师的指导

我国高校的志愿服务组织多由学生发起成立,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很少介入,缺乏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这也是此项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多面向社会,开展活动时学生经常要走出校园,服务对象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但由于大学生还未真正走上社会,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对于各种礼仪、制度还缺乏认识,还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目前,我国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基本上处在自发阶段,很多高校都没有建立起专业的指导教师队伍,以致志愿服务活动缺乏计划性,学生在服务社会时也经常出现服务不到位的情况[2]。

二、完善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目前我国高校的志愿服务体系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高校的志愿服务涉及面狭窄、专业化程度低、活动形式单一。这种状况严重地阻碍了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因此,若要充分发挥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作用,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提升参与者的素质,壮大志愿服务团队,使志愿服务活动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就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笔者认为,完善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应当从五个方面着手。

(一)实现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化

为了确保高校志愿服务工作顺利开展,必须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化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包括志愿服务的基本理念、主要服务内容、沟通的技巧以及一些特定的服务技能。开展专业化培训,有助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同时也可以使广大学生增强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前,要引导大学生志愿者确立奉献、进步、友爱的基本理念。通过进行系统培训,使这种理念深入人心。此外,管理部门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报纸、杂志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全方位宣传,并根据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举办图片展、报告会、座谈会、征文比赛、摄影大赛,以增强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影响力,号召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使大学生志愿者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二)完善志愿服务活动管理办法

要使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走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发展道路,就必须建立完善的考核和激励机制,通过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者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志愿服务活动的整体质量。首先,可以对志愿者实行“注册制”,以逐步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注册管理办法,志愿服务组织在招募新成员时,便可实行注册管理制度。其次,要建立统一的考核和奖励机制。可以以学期为单位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者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记入志愿者的个人档案。对于长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或者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者,可以颁发专项奖学金,或者给予学分奖励。最后,建立新老成员接力机制。针对目前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人员流动性强、活动缺乏连续性的问题,可以建立人员接力机制,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换届而导致的人员断档。

(三)加大对志愿服务组织的资金支持力度

目前,我国各高校给志愿服务组织拨付的经费基本不能满足活动的需求,这导致很多在社会上颇受欢迎的志愿服务活动无法开展,高校志愿服务者的队伍长期不能壮大。要想使高校志愿服务活动走上规范化发展的道路,就必须有资金的支持。今后,应当尝试多渠道筹措资金,依靠社会赞助、学校拨款和政府支持,建立专项服务基金,使志愿活动的开展有充足的资金。

(四)建立稳定的志愿者队伍

当前,各高校必须把提高志愿者的素质放在重要地位,培养一批有能力、有热情的志愿服务骨干。志愿服务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应当认真研究每位志愿者的个性特点,将志愿者安排到适合发挥其优势的服务岗位上。同时,还可以根据每位志愿者的表现,挑选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对其进行重点培养,使之成为组织的骨干。可以把志愿者队伍建设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结合起来,引导志愿者在工作中实现自我完善至关重要[3]。

(五)充分发挥教师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作用

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需要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当前,各高校应当根据自身条件,尽快建立起综合素质较高的指导教师队伍。指导教师的工作主要包括:向志愿服务活动参与者介绍活动内容、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服务形式,做好相关各方的协调工作,及时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设法加以解决,帮助志愿服务组织完善管理制度,为志愿活动的开展争取资金支持等。

[1]王慧,田达志.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湘潮(下半月),2012(5):89-90.

[2]蔡建淮,李荣志.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以南京N学院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1(2):55-57.

[3]沈燎.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动机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69-17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