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乡村文化振兴中农民主体性培育的困境与路径探析

时间:2024-07-06

张如科,高 君

(浙江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然而,在乡村社会中,农民主体性缺失,严重阻碍了乡村文化建设进程。因此,在乡村文化建设中,亟须培育农民主体性,激发农民的自主性、能动性与自为性,为振兴乡村文化凝聚内生动力。

一、乡村文化振兴中农民主体性培育面临的困境

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但长期以来,农民的主体性缺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农民的参与度较低,认为文化建设与自己无关,乡村文化建设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困境与挑战。

(一)农民主体自信缺乏

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是农民,但当前农民对乡村文化建设缺乏自信,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在进行乡村调查时,当被问及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哪种更适合乡村发展,乡村儿童、青壮年、老年人大多赞同与选择城市文化。这种对自身文化的失落感和不认同感,显示出农民的文化自信心严重缺乏。作为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的青壮年,他们中的大多数为了生计在外打工,很少关心与关注乡村发展,对乡村文化建设持冷漠与置之不理的态度。农村的一些老人,虽然对生活的乡村有着浓浓的依恋,对乡村文化的复兴与发展有着满满的希冀,但苦在有心无力,难以承担起振兴乡村文化的重任。农民对文化的发展与建设缺少应有的主体自信,是当前培育农民主体性面临的困境之一。

(二)农民自觉意识缺失

“文化即人之精神活动之表现或创造。”[1]在乡村社会中,农民是乡村文化变迁的亲历者,是乡村文化的传承者、建设者与创造者。然而,当前农民缺少乡村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缺乏对乡村文化自我建设与自我创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受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的影响,大多数农民往往不会以主体身份去认识乡村文化,也不会自觉关注乡村文化的发展演变,也没有意识到乡村文化对自身发展、乡村建设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农民难以通过主体自觉实现对乡村文化的价值认同,难以通过主体自觉形成传承、发展、创造乡村文化的内生力量,导致乡村文化振兴持续动力不足。

(三)农民主体意识薄弱

“农民主体意识是指作为农村主体的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对自我地位、能力以及价值的一种认识。”[2]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农民地位有所提升,农民有相应的主体意识,但由于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农民主体意识仍较为薄弱。一方面,农民缺乏客观认识乡村文化的主体意识。绝大多数农民对乡村文化未有正确认识,很难用辩证、科学的观点看待乡村文化,在对待乡村文化中存在盲从、顺从的心理与行为。另一方面,农民缺少建设乡村文化的主体意识。在乡村文化建设中依赖外围力量的文化“输血”,对乡村文化的发展没有规划设计,没有建立起传承、发展乡村文化的信心与能力。总之,当前农民的主体意识薄弱,无法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来引领、推动乡村文化发展。

(四)农民主体力量流失

青壮年群体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力军,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向城镇迁移,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在向城镇流动的过程中,不仅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他们的文化语境与文化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城市文化的向往和对乡村文化的否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8 560万人,平均年龄为41.4岁,比上年提高0.6岁,其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农民工占比显著提高[3]。这些数据充分反映了当前农村社会的普遍现象,一些有文化、有思想、有创造力的青壮年离开了家乡,乡村文化建设流失了中坚力量。留守乡村的多是老人、妇女与儿童,他们思想文化水平有限,接受新鲜事物与学习能力不足,难以有效组织并开展乡村传统文化活动,难以承担起振兴乡村文化的主体责任。乡村文化建设流失了强有力的主体力量,缺失了乡村文化建设的引领者与组织者,是目前乡村文化振兴中主体性培育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

二、制约乡村文化振兴中农民主体性培育的原因分析

农民主体性问题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成败,是影响乡村文化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在分析农民主体性培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基础上,深入研究造成农民主体性缺失的原因,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培育农民主体性。

(一)城乡二元结构冲击

“所谓城乡二元结构是指维持城市现代部门和农村传统部门二元经济形态,以及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相互分割的二元社会形态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所形成的制度结构。”[4]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和城镇化建设的影响,公共设施与各类资源配置严重向城市倾斜,导致城市越加繁荣,吸引了大量农民离开农村外出务工,农村各方面发展日益落后。进入新世纪,党和政府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作出城乡统筹、以城带乡的战略部署并实施一系列惠民政策,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是,城乡各方面发展仍然存在明显差距,城乡二元结构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农民在思想层面并未真正建立起主体自信,内心深处依然向往城市的繁华,乡村文化中一些简单、淳朴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极大地影响乡村文化的发展与振兴。

(二)社会资本与外来观念入侵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在社会资本为乡村建设添砖加瓦的同时,也带来了外来思想观念,压缩了乡村文化的发展空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农民的原有认知。资本与乡村文化捆绑,使乡村淳朴、简单的文化价值观念附上了一些商业气息。因受这些商业、资本观念的引导,农民盲目迷恋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与依恋感下降,农民主体性的塑造与培育难以落地生根。

此外,互联网与手机等新媒介也使农民的文化发展出现了新变化。通过手机、互联网、电视广播等传播渠道,庞杂的信息涌入,一些农民极易受到错误观点与不良观念的诱导,造成其在文化观念上的偏差与价值判断上的错误。同时,互联网带来的现代文化充斥乡村社会,使得农民直接或间接地排斥、否定乡村文化,对乡村文化的价值与特色视而不见,乡村文化的价值和功能严重削弱。

(三)农民自身主体性的局限

相较于其他群体,农民主体性有其自身独特性。首先,农民的生活环境较为封闭,主体性难以生成。农民长期生活在一方狭小的天地,大多处于封闭的社会环境与文化环境中,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难以有机会接受新鲜事物,主体性相对较弱。其次,由于小农意识的延续与渗透,农民主体意识较难形成。“小农意识是小农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家庭血缘为本位的环境中形成的并内化于小农头脑中的认知心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意识等的总和。”[5]长期受小农意识影响的农民,思想保守、安于现状,缺乏主体意识,缺少能动性与创造性,习惯性听从领导,难以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最后,农民的活动较为单一,主体能力不足。生活在熟人社会的农民,固守长期积淀的生活习性、行为方式、社会风俗,农民的自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认知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较多问题,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主体性提升过程比较缓慢。

三、乡村文化振兴中农民主体性培育的路径对策

当前农民主体缺位、农民主体性未得到有效培育,是制约乡村文化振兴的最大困境。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中,应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培育农民主体性,使其真正成为振兴乡村文化的建设者与守护者。

(一)坚持以农民为中心,服务农民的理念

***总书记重视人民的力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多次强调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人民建设文化的主体性,实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

1.尊重农民的文化主体地位

农民是乡村社会的主体,只有广大农民群众都认识到自身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乡村文化振兴才能真正实现。一是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人翁地位,重视农民的首创精神。理解和重视农民的文化观,激发农民的内在活力与创造力,实现现代文明与本土文化、核心价值观念与传统文化理念的有机融合。二是坚持依靠农民,提升农民的主体能力,发挥其在乡村文化振兴的主力军作用。在建设乡村文化大礼堂、文化活动室等基础服务设施时,广泛征求农民意见,听取当地农民对文化建设的想法和建议,培养与提高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能力。同时,鼓励、支持、引导农民继续开展自办文化,举办反映民情、体现民声与代表民意的文化活动,推动乡村文化多样化发展。

2.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建设:一是培育与调动农民保障基本文化权益的主体意识。“农民具有自身的文化传统与价值,因此有自己的文化归属与文化架构。中国农民受几千年文化传统的影响至深,只有将农民作为文化生命主体看待,尊重其传统文化,他们的主体意识才会觉醒,主动性、创造性也才能被激发出来。”[6]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培育农民的主体意识,发出农民最真实的声音,挖掘其主体力量,是切实维护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二是改善农民物质生活条件,为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奠定物质基础。因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7]。在乡村社会中,物质生活是最基础的层面,只有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才能得到保障。三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提供农民更多的文化发展机会。切实保障农民能享受到多样化的文化产品,拥有平等的文化发展机会。

3.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8]乡村文化振兴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其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充盈其精神世界。一是立足农民的发展现状,提高农民精神文化水平。注重引导群众参与健康的娱乐活动、发展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同时,传承与弘扬乡村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乡风导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二是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增强农民的精神获得感。各地应结合当地特色,继续严格落实乡村文化公共设施的惠民工程,在文化建设中践行根植于民、服务于民的理念,建设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设施。引领农民在参与乡村文化活动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提升农民的文化参与感与获得感,共享乡村文化建设的成果。

(二)激发农民建设文化的内生动力

梁漱溟认为:“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以乡村为根基,以农民为主体,发育而成的高度乡村文明。”[9]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建设家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活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动力。

1.强化农民自主性,增强乡村文化振兴的自觉性

自主性是人的主体性培育的前提条件,揭示了主体活动的本质,是人的自主意识的外化。有自主性的人,能够“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10]。拥有自主性的农民,能在乡村社会中独立、自觉地参与文化建设。首先,要注重培养农民的自主意识。用先进的理论与正确的思想武装农民头脑,提高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1],广大农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自主意识必会转化成强大力量助推文化振兴。其次,重视提高农民的自主能力。农民有自主参与文化建设的意识,也要在行动实践中有所体现。村委会带头组建一个或多个文化团体,吸引农民积极参与其中,以小部分人的力量带动起全村农民的行动。在文化团体中,村民集思广益,开发与创造出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在建设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的自主能力,增强乡村文化振兴的自觉性。

2.调动农民能动性,重塑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动力

“所谓能动性,为主体活动的实践改造性,表现为主体在实践活动中按照价值目标和客观规律对客体的认识深化和实践创造。”[12]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农民的能动性主要是指,在尊重当地客观环境和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文化观念有机融合,实现乡村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首先,树立典范,发挥榜样作用,调动农民的能动性。民间团体与自办组织的一些文艺演出,是乡村文化建设的范本,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带动与鼓励一些农民发展建设家乡文化。“一切根据和符合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一切根据于正确思想的做或行动是正确的行动。”[13]农民学习并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将正确的思想付诸行动,使自身能动性的发挥有所参照,调动了农民建设乡村文化的内动力。其次,尊重乡村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发挥农民能动性。农民在文化建设中,应正确处理与客观规律的关系,引导农民发挥主观能动性,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例如,浙江一些农村对当地的祠堂、文化大礼堂进行翻新与二次创作,在符合当地文化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开展特色的宣讲、评比等文化活动,激发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能动性。

3.发挥农民自为性,激活乡村文化振兴的创造力

自为性是主体性的重要内涵之一,表现为人的主体性的最高形态。“它表明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与改造,归根结底是主体的一种自我创造与自我实现。”[14]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农民的自为性是指在文化实践活动中充分依靠农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对乡村文化的创造与根本改变。需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发挥好自为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影响其自为性发挥的关键因素。列宁曾这样指出:“劳动者渴求知识,因为知识是他们获得胜利所必需的。……他们知道,要使他们所进行的斗争最终取得胜利,是多么地需要教育。”[15]可见,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发展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乡村教育事业,对农民进行文化的滋养、启迪,让他们尽可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其认知水平,激发其自为性和创造性。

(三)重塑乡村文化发展环境,提升农民认同感

乡村文化振兴需要有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和谐文明的乡风能更好地培育与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吸引更多的农民回归家乡,自觉参与到乡村文化振兴队伍中。

1.建构文化载体,重拾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6]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自信是乡村文化振兴实现的关键,影响着农民主体性的培育。首先,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打造乡土文化产业。乡村应充分挖掘与利用当地文化资源,依托好乡村旅游、网络直播等渠道,将当地优秀传统技艺与乡村特色文化传播出去,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展现乡村文化的生命力与活力,增强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心。例如,威海界石镇在樱桃种植基础上,结合当地剪纸、刺绣、柳编等传统技艺建成了樱桃谷小镇[17]。在实现乡村文化资源转变成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农民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感。其次,扩大乡村文化空间,提供更多文化发展机会。将政府的文化建设工程与农村的公共文化空间有机衔接,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下,新建或修建一些图书室、文化礼堂、文化公共活动室等基础文化设施,借助这些公共文化场所组织开展文艺表演、戏剧演出、乡音大合唱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积极动员农民参与其中,逐步培养农民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2.培育文化主体,恢复文化活力

农民是传承与创造乡村文化的重要力量。重塑乡村文化发展环境,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发展创造。首先,吸引青壮年返乡,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广大青壮年群体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振兴乡村文化的中坚力量。建立健全乡村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畅通人才下乡通道,制定科学的人才激励政策,给予回乡创业人才工资补贴、待遇优待,不仅要吸引来人才,更要留得住人才。其次,唤醒留守群体,提高乡村文化自觉。当前,乡村现存人口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需要将他们组织、发动起来,利用乡村的文化礼堂、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场所,采取多种方式吸引他们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其智慧与力量。再次,教育青少年群体,增强乡村文化认知。青少年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与传承者。“文化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事业,乡村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年轻人的事业。”[18]注重加强对青少年的文化教育,引导他们形成对乡村文化的正确认知。教材编写、教师的课堂讲解要能够直观、形象地展现出乡村社会的风貌、风土民俗与民间技艺等,引领青少年走进乡村、亲近乡村传统文化,在亲身体验中正确认识乡村文化,共同为振兴乡村文化贡献力量。

3.推进数字文化,契合文化需求

信息化时代,网络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农民网络辨别能力。2016年,***总书记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座谈会上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19]要积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积极作用,营造风朗气清的网络空间。各地应做好乡村文化网络宣传,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拒绝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和干扰,增强广大农民辨别各种网络信息的能力。其次,搭建好网络文化空间,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产品。提高乡村文化网络平台的服务能力,根据农民的文化需求提供相应的文化产品。依托全国信息文化共享资源、数字化图书馆等平台,推进乡村文化传播精品建设,打造一批独具乡土风情、彰显时代特色、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网络文化产品,让农民便捷地获取丰富、优质的乡村文化资源。再次,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乡村文化传播。当前,抖音、快手等自媒体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应支持、鼓励农民借助这些平台拍摄短视频,来宣传家乡农产品、讲述家乡故事,以文化主体的身份,记录乡村的生活方式,表达乡村的价值理念,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播。例如,李子柒拍摄的一些乡间生活的短视频,在海内外网站上都得到广泛关注,改变了外人对农村贫穷落后的刻板印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乡村文化的淳朴与自然,推动了乡村文化的交流传播。

四、结 语

总体而言,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培育农民主体性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坚持。虽然目前大多数农民还没有承担起振兴乡村文化的主体责任,但我们相信农民能在乡村振兴中实现蜕变,成为真正的乡村文化建设主体。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培育农民主体性,激活农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激发农村社会发展的最大潜能,实现乡村文化的持续繁荣兴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