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谈简其华对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的调研及成果

时间:2024-07-06

孙会宾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艺术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地处丝绸之路要冲的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世界文明的交汇之地,新疆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与发展了别具特色的音乐文化。进入近代以来,由于历史的缘故,新疆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日趋紧密,且已形成了地域性的多元文化格局,但是由于民国时期新疆成为各种政治势力角逐的主战场而连年处于战乱,故而民间音乐和广大的民间艺人更是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这种状况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得到了彻底改变。在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实现各民族平等是这一时期的主流话语,为了更好的了解各民族的生活状况,1956年,根据毛主席指示,全国人大常委会民族委员会组织了全国性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1958年8月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组成调查组分赴16个省、区进行调查主要研究社会、历史,但也涵盖音乐,故文化部组织音乐工作者参与调查,音乐研究所派了晓星、简其华等6人奔赴各少数民族地区”[1]。其中简其华远赴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对当地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塔尔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展开调查。

一、1958—1959年的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采风

1958年8月,简先生一行先是坐火车到了兰州,那时候到新疆既没有火车也没有客运班车,等好几天才会有敞篷大卡车,就这样简其华先生等一行坐着敞篷大卡车从兰州向新疆出发了。九月的新疆,秋高气爽,早晚温差很大要穿皮大衣,如遇到阴雨或大风恶劣天气一天也走不了几十公里,再加上路况不好,都是坑洼石子路,车辆随时都有抛锚的危险,随身携带的装备比较多,很大的老式磁带要带一大箱子,照相机等设备又怕颠簸受潮都需要妥善保管。那个年代,路上没有宾馆,所到住宿之处,只能是当地文化部门提供的会议室、接待室、舞台甚至餐厅等。终于到了乌鲁木齐,可是离要去的目的地还很遥远。但是初到新疆的简先生一行,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所感动,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见到勤劳善良的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地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就这样简先生开始了他的音乐采风之旅,首先到阿勒泰的布尔津县,在当地人的帮助下找到了哈萨克著名的阿肯司马胡里·哈里(1900—1979),“这位阿肯14岁时拿起冬不拉琴就开始了自己的演唱和创作生涯,他的作品词句直白,言语锋利,对当时的社会阴暗面进行了无情的抨击”[2]。然而由于时间仓促,所带设备磁带不够用等原因无法对其进行录音,于是只好留下了这位阿肯的珍贵照片。

离开阿勒泰,调查组一行直奔此次采风的重点地区塔城与伊犁。在塔城简先生采录了近70首塔塔尔族民歌之后就来到了伊犁,主要调查采访了哈萨克、维吾尔、锡伯等民族的音乐,并拍摄了珍贵的历史照片。说到拍照,90岁高龄的简先生饶有兴趣的告诉笔者,当时音研所所长杨荫浏决定派简先生去新疆采风,为了此次的采风工作所里还专门购置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德国产相机,这种相机一次只能照12张照片。言谈之中,简先生的感谢之情溢于言表。那一代民族音乐学家们的工作特点,就是所到之处,要对民间艺人做详尽调查,尽可能多的记录民间音乐音响,同时还要收集大量的乐器实物,最后要对调查对象以及他们的音乐表演形式进行拍照,每天要撰写调查日志等等。上述工作目的都是为日后做更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简先生他们的这次新疆之行从1958年9月一直持续到1959年6月,为了此次音乐调查的顺利进行,简先生在伊犁得到了当地音乐同行们的大力支持,原本计划五天的录音,害怕动静太大只能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在一间僻陋的房间进行录音,因为此前像这样的活动都会被当地公安局认定为宗教迷信非法活动。尽管如此,1958年录音的伊犁维吾尔艺人阿布都外力·贾如拉演唱的伊犁木卡姆就是在民间艺人共同努力下得以抢救性地保存。带着种种遗憾,简先生于1959年6月离开新疆回到了北京,对此次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进行调查成果,报告均收录于《1958年少数民族文艺调查资料汇编》(上下册)。

二、1962—1963年新疆伊犁—乌鲁木齐—哈密的采风调查

由于有了第一次的采风之行,简先生对新疆各民族的音乐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1962年,简先生主动向所里提出申请,要求再次到新疆去采风调查,得到了领导的支持。2014年8月笔者访谈了简先生,当谈到第二次的新疆采风之行时,简先生说:新疆少数民族的音乐实在是太丰富了,因为第一次的音乐采风由于时间关系和必须要跟随“大部队”行动而无法做更进一步的调查,他很珍惜此次的新疆音乐调查。同时,为了此次调查,简先生可谓是备足了“功课”,由于先生的采风调查工作深受杨荫浏先生的影响,大到调查提纲的拟定,小到调查路线的规划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值得庆幸的是此次采风的装备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录音设备已经有了立体声双声道卡座式录音磁带,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录音的质量,同时还可以采录更多的音响。需要说明的是:简先生的第二次新疆采风之行,是音乐研究所的单位行为,因此所到之处的待遇远不及第一次,为了方便开展工作所里安排了毛继增作为助手一同去新疆采风。1962年10月,简其华与毛继增前往新疆开始了长达5个月的实地音乐采风调查。这一年火车通到了哈密,在新疆由于所采风的目的地之间距离遥远,近则几百公里,远则近千公里,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简先生专门设计好了调查路线,伊犁—乌鲁木齐—哈密—北京。结合第一次的新疆音乐采风经验,简先生确定了此次采风的重点是伊犁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此次主要录音对象是民歌主唱阿布都外力·贾如拉(1910—1998),当年他52岁,阿布都外力早在30年代就参加了伊犁维吾尔文化促进会艺术团,后来还参加了三区革命,同时也是三区革命团结剧团的业务骨干,解放后他还与肉孜·弹布尔(1892—1956)于1951到乌鲁木齐与万桐书、吐尔地·阿訇(1881—1956)父子等参加了十二木卡姆的录音工作,他是一位深受维吾尔群众爱戴的民间艺术家。此外参加录音的民间艺人还有:弹布尔演奏者佐尔敦·奴斯来提 (1904—1975),达普演奏者艾买提汗·巴拉提(1912—1977),独它尔演奏者阿布拉汗·克优比(1912—1989),小提琴演奏者于三江·艾三江(1930—)。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工团领导与民间艺人的合作下,开始了紧张的民间音乐的采风与录音工作,录音的过程中如果民间艺人不满意就要重新录音,他们利用有限的资源,尽量去抢救更多的民间音乐直到满意为止。另外,简先生还对哈萨克民间艺人卡马尔·马海、苏尔坦、达涅湿等演唱的哈萨克民歌进行了录音,对乐器制作师以及哈萨克的民族乐队组合拍摄了照片资料。同时,他们还收集了维吾尔、哈萨克、锡伯等民族的乐器实物,逐一对乐器进行拍照。由于民间艺人有各自的工作,和1958年一样他们只能在晚上偷偷地录音,白天整理资料,录音工作全部结束后与部分民间艺人在当时的伊犁饭店举行了小小的聚餐以示答谢。离开伊犁他们来到了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在新疆歌舞团对流传于全疆各地的维吾尔赛乃姆进行采风录音,并在作曲家金湘的帮助下,系统的整理和挖掘了新疆各地的维吾尔赛乃姆,包括喀什赛乃姆、阿图什赛乃姆、阿克苏赛乃姆、哈密赛乃姆、库尔勒赛乃姆、库车赛乃姆等。同时还采录到了由维吾尔民间艺人达吾提·尼亚孜演唱的7套刀郎木卡姆,这是建国后较早对刀郎木卡姆的搜集整理与录音,虽然由于种种原因简先生到今天都没有将研究成果公布于众,只是以手抄本的形式存档,但是简先生的采风勇气与研究行为是值得我们敬佩与公认的。完成了乌鲁木齐的采风录音工作之后,简、毛二人于1963年年初来到了此次采风的最后一站哈密,同样在当地文化部门的帮助下,对哈密木卡姆进行采风录音工作,此次参加录音的民间艺人有阿訇帕克·苏布尔(1901—1986), 阿克帕夏 (阿不来提·卡德尔1915—1989),赛都拉·艾木都拉(1912—1995)托哈提斯汗·伊敏(1910—?)等,共采录到全套的哈密木卡姆。1963年3月简、毛二人带着丰硕的采风成果录音、照片、调查日志与收集到的一大堆乐器实物资料从哈密乘火车返回北京。

三、简其华对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成果

正当简、毛二人兴致勃勃地回到北京准备开展记谱研究等工作的时候,被紧接而来的“四清”乃至后来的“文革”运动而被迫中断且所有的资料也就被束之高阁了。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虽然单位层面的研究已经被一次次的政治运动被迫停止了,但简其华个人层面的私下研究却始终没有停止,当然这里面既有他对民族音乐的那份责任感所驱使,更有对当年被采访民间艺人们的期待与感动。直到文革结束1978年之后二人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他们的研究才得以继续。2014年8月笔者采访简先生,他说1962年的采风收获很大,最让他满意的是音乐的采录都比较完整。后来,简其华根据自己当年的录音,记谱整理编辑出版了一系列乐谱集。如:1979年的12套《新疆伊犁维吾尔民歌》集,1980年的180首《哈萨克民歌》集,1981年10套的《新疆维吾尔歌舞赛乃姆》乐谱集。1984年简先生退休了,期间由于单位人事的变动以及出版经费等问题,此后的研究成果得不到及时公布,这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尴尬“直到1998年《中国音乐学》杂志社以增刊方式为简先生出版了14套《北疆木卡姆》,其另一部12套《新疆伊犁维吾尔鼓吹乐》终于在2002年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问世了,”[3]才算了却了先生的最大心愿。说到伊犁木卡姆,简先生结合自己两次的新疆采风有着自己的认识。1958年他到塔城、阿勒泰采风时也亲眼见到了当地的维吾尔人演唱的伊犁木卡姆,因此他认为,把伊犁木卡姆称谓北疆木卡姆更贴近实际。当然这个问题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笔者只是觉得简先生的这种思考值得学界关注,当然伊犁是伊犁木卡姆形成的源流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至于如何称谓应由学者做进一步研究。另外,他还说所采录到的14套伊犁木卡姆虽然有的缺少达斯坦,有的缺少麦西来甫,但他们依然忠实地记录了民间艺人的演奏演唱而不做任何人为的改动与取舍,这样做是为了保存民间音乐的真实原貌。尽管如此,简先生虽然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留下了诸多遗憾,现如今他们搜集整理的12套《哈密木卡姆》,其中19个乃格曼中240首歌曲,歌舞曲91首,部分有关哈密木卡姆的图片和实物资料,所撰写的《哈密十二木卡姆调查报告》(未出版),7套《刀郎木卡姆》乐谱集(未出版)等研究依然没有得到学界的认可,当然先生退休多年且随着年龄的缘故许多事情已力不从心了。

简先生对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的研究,笔者认为可以归纳为四类:第一类是采录民间音乐音响;第二类是拍摄宝贵的图片;第三类是根据采风录音整理而出版的歌谱集,书中前言对各乐种从历史渊源、音乐特点、歌词内容等方面都做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在后记中作者对搜集整理的过程也做了详细交代,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便于让更多的人了解上述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研究的成果,他还专门约请专家将所有的歌词汉译后再出版;第四类是在上述音响、图片资料以及在当时撰写调查报告的基础上进行的音乐本体研究,撰写论文有:1978年在《人民音乐》上发表的《一首揭露沙俄侵略的民歌》一文是针对一首伊犁维吾尔民歌的专门研究。1979年在《乐器科技》上发表的《冬不拉》一文从词源学上解释冬不拉的含义以及冬不拉的种类与制作过程与演奏技法及发展。1981年《中国音乐》上发表的《向丰富多彩的民歌吸取养料》一文是作者多年采风工作的经验交流之作,1981年《中国音乐》上发表的《维吾尔族著名的古典音乐——木卡姆》一文解读木卡姆的源流,对流传在不同区域的木卡姆从旋法、调式、乐器、风格、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对歌词的来源与特点进行了研究。1983年在《中国音乐》上发表的《赛乃姆》一文介绍其分布与形成,对它的表演场所、歌词特点、音乐结构、音乐特点伴奏乐器进行研究。1984年在《中国音乐》上发表的《一部历史悠久和完整的鼓吹乐》一文对伊犁纳格拉鼓乐的源流、使用情况、表演形式、节奏特点,以及十二套鼓乐等进行梳理和探讨。1987年《新疆艺术》上发表的《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套曲的特点》一文,通过木卡姆、赛乃姆等各乐种在调式、节奏、速度上的特点分析,得出了套曲结构是普遍存在于维吾尔民间音乐这一结论,因此可以说该文是较早地对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做深入研究的典范之作。

综上所述,简其华等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最大的贡献是通过录音保存了相对完整的民间音乐,他们还对少数民族音乐与当地人的文化生活之间的关系做了一定的考察,他们在拍摄照片的同时还收集到了许多不同形制的民族乐器,这为今后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提供最宝贵的一手资料。需要说明的是,从所采访的对象来看,大多数民间艺人主要生活在民国时期且已作古,然而他们却集体记忆着那个年代最“鲜活”的民间音乐。在笔者看来,对他们的采访、录音和调查与今天的非遗传承人调查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对他们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绝对不可以被替代。任何的学术研究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正因为有了像简先生他们早期的民族音乐研究才使得我们今天的研究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高走得更远。

[1]张妤.中国传统音乐实地调查之本土路径探索——以1949—1979音研所简其华等学者的采风工作为例[D].中国音乐学院,2012:10.

[2]黄中祥.传承方式与演唱传统——哈萨克族民间演唱艺人调查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394.

[3]肖梅.中国大陆1900-1966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编年个案[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227-22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