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生态之美 人文之质——喀什高台民居建筑的艺术美学价值

时间:2024-07-06

戴海涛 易善炳

(喀什大学艺术学院 新疆 喀什 844006)

喀什有一座距今600多年历史的高台民居建筑,这是新疆地区独特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它占地面积达到5.7万平方米,现有640多户居民。因其建在高崖之上,故称之为高台民居(维吾尔语里称其为“阔孜其亚具希”)。高崖在两千多年前就存在,后因洪水冲击,高台民居被分成南北两部分。据史记载,喀喇汗王朝时期曾把宫廷建在北崖上,然现在能看到的是位居南崖上的高台民居。高台民居建筑从建筑学的视角来看,似乎并不那么有规划,但是其魅力在于,繁密而不拥堵,素朴而不失本色。从高处进行俯瞰,其就像维吾尔族大型民族乐舞麦西来甫,集聚合与变化为一体的建筑样式。其宏大的规模与独特的建筑手法,创造出了一种鲜有的建筑艺术气氛。然而,高台民居引起社会的关注在于,在喀什地区广袤的土地上,分布着众多的县乡镇,但是像这样规模宏大的维吾尔民居建筑只有位居喀什市区的高台民居。喀什高台民居作为维吾尔民居传承的典范,其历史之长,在中国民居建筑史上鲜见。目前,喀什高台民居是新疆自治区旅游开发和传统民俗文化重点保护的区域,可见社会对它文化价值的重视。对高台民居建筑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它是传统维吾尔族文化的珍贵遗留,在高台民居中有很多富有当地民族特色的建筑。其二,它符合建筑艺术的生态审美追求。其三,高台民居中散落着传统艺人,依然从事古老的技术传承。高台民居的建筑艺术价值是历史的、生态的和传承的。

一、高台民居建筑是维吾尔族文化的珍贵遗留

随着中国现代化城市的建设需要,大多的民居建筑很难再像高台民居这样得以保存,并把它建设成活的博物馆的形式。人们可以在高台民居中边行走边欣赏民居建筑的特色,这在内地是很难见到的一种现象。内地的民居建筑保存大部分都采用围栏的形式,观众是很难进入或者融入到传统建筑之中,去感受传统的建筑气氛。在喀什高台民居,观者可以参与到其中,并且可以与居住在其中的民众进行交流。在中国内地一些地方,留存下了部分的古建筑,虽然古老,但是没有人气味,随着年代的变迁,很多人又都搬出了老旧建筑,进入了城市,留下的古建筑随着人事的更替,就很难讲清楚这里面的背景故事。然喀什的高台民居,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就避免了这样的事情发生,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维吾尔族居民在这里面居住,并且是世代传承。这就避免了高台民居建筑文化的中断,具有延续性的特点。

民居建筑是中国建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高台民居建筑是新疆民居中的典范之作,承载着几百年的文明历史。它用建筑的形式来诠释维吾尔族的文化存在,并把这种文化融入建筑艺术,形成独特的建筑艺术之美。高台民居上的建筑至少可以分为三部分,早期的低矮建筑,中期的楼层建筑,后期的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建筑。新疆建筑与中原传统建筑有许多类似的地方,它吸收了中原地区的土木结构的建筑,同时也采纳了本土民族的装饰风格样式。在过去,由于喀什地区雨水相对较少,喀什地区多采用生土建筑的样式。高台民居的建筑在早期的基本上以生土建筑为主,装饰也较为单一,后期由于受到外来伊斯兰教的影响,它逐渐地把伊斯兰风格的建筑装饰与中国的土木结构的建筑融为一体,在装饰方面也趋于丰富的图案装饰。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维吾尔族居民开始放弃传统的居室,开始移居市内,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对高台民居的保存是不利的。目前喀什老城区正在接受改造,使高台民居变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许多专家也对高台民居改造进行了论证,但这对于高台民居的保护是有利还是破坏,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高台民居在建筑造型和建筑装饰纹样是维吾尔族文化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高台民居建筑打破了传统的一层建筑模式,在建筑空间上有很大的创造。从总的看来,喀什高台民居在造型上,没有严格的固定模式,大多房屋都是从力图节省空间而建造的土木建筑。甚至部分建筑沿着山崖建造,形成特有的山崖建筑形式,从山崖的底部,一直延伸到山崖的上部,形成不规则的堆砌建筑形式。在坡上的建筑,在造型上也较为独特,形成了“过街楼”“半街楼”“悬空楼”的样式。这种依山而建造的民居在内地较少,但是后一种建筑样式在内地较为多见。这种独特的建筑好处是既方便了行人,也给土地紧张的高台民居提供了新的生存空间。由于高台民居土地有限,世代都要在这一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要在不大的土地上生存下来,土地的利用只能向上发展,即要形成多层式的建筑样式。从远处看高台民居,这些建筑极为粗糙,外表没有过多的修饰,究其原因主要是受环境的影响,由于南疆处在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春夏季节风沙较大,尘土较多,所以高台民居大部分建筑外墙清一色的采用砖雕或者是泥灰平涂外墙进行装饰,形成西部特有的维吾尔族建筑构成形式。因此,喀什高台民居是新疆维吾尔族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是维吾尔族建筑文化的典型见证。

二、高台民居建筑艺术的生态审美追求

中国民居建筑有着强烈的生态审美追求,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关系,以达到宜居的目的。这也是人类长期适应自然的一种选择,然一旦一种建筑模式被选择,就会在一定的地域内传播和发展。喀什地处新疆的边陲,古往今来都是丝路经济的交汇点,多种文化在这里交汇,形成了独特的丝路文化风貌。因此,这里不仅有当地的乡土文化、宗教文化,而且还有内地的中原文化。这些都能够从高台民居上找到它的缩影。

从整体上来看,高台民居在早些年是一个自然村落,后来逐渐的扩大,以中心辐射周边的形势发展,后来就成了功能不同的建筑样式。从考察情况来看,喀什高台民居中的建筑功能分的比较明显,一般外延的建筑都划归为商业区①(当地人称为“巴扎”)或者是商店,靠近马路里面的民居类似于胡同建筑,也就是居住区。与此同时,在高台民居中穿插着众多的小路,以方便人们的出行。一般情况下,高台民居中的路道基本都是以方便出行为原则,路道曲曲折折,通上或者通下,依着坡度进行设置,有的坡度较大,有的弯曲角度较大,有的道路显得紧窄,这种布局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人们的出行需要。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有些地方开始进行重建或者改道,形成了今天的面貌,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即高台民居中的建筑是整体布局比较灵活自由,拥挤而不堵塞。

从单个建筑布局来看,高台民居上的单体建筑都是轻视外部建筑的装饰,而内部装饰却比较发达。另外单体建筑一般窗户都比较小,也相对较高,这样室内的采光效果一般比较暗淡。庭院多呈现出向内的布局,每一家都有独立的院落。维吾尔族居民充分利用高台上有限的空间,在不大的庭院内,种植葡萄、无花果、石榴等果木,这不仅可以获得水果丰收,而且可以抵挡高原上炽热的太阳,布置一间间房屋,星罗棋布,就像是迷宫一样。倘若喀什没有这座民居,也就少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沈伟在《喀什噶尔》中描述道“老城不是过时的建筑遗址,而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1]。因此,喀什高台民居是南疆人文建筑历史发展的体现,也是一座触手可及的“空中花园”民居生态建筑。从宗教的角度来看,喀什地区的民居建筑受到了宗教的影响,尤其是高台民居建筑受伊斯兰教装饰风格艺术的影响较大。在高台民居建筑的外部,“出现了阿拉伯——波斯风格的穹窿式圆拱屋顶,尖拱形洞式门窗和壁龛。由于砖的普遍使用,建筑物更加坚固、结实,还能修得雄伟了。”[1]这一点从高台民居中的清真寺建筑中可以看得出来。此外,域外风格除了在结构上对高台民居建筑产生了影响,而且在装饰风格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处于喀什高台古城之中,可以感受到异域文化的氛围和满足猎奇的文化心理。这种装饰风格早在喀喇汗王朝就开始出现,并且发展至今。高台民居中的外墙的边缘,都雕饰有植物叶茎的图案,以增添建筑的外在美感,但是经过仔细比对发现,这些建筑图案与阿拉伯图案基本是一致的。因为在伊斯兰教文化中,基本不描绘人物或者是动物的形象。而在房屋的内部,也雕饰着精美的图案,在外廊、窗户、顶棚等部位,饰以彩色的植物纹、几何纹或者是维吾尔族文字图案。石膏雕花被饰在了屋内壁龛的周围,以增添室内的空间和装饰效果。这在内地民居建筑中是很难见到的一种现象。因此,高台民居建筑的艺术生态审美追求是当地居民精神文化的一种象征,追求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就像内地民居建筑讲究天、地、人三者和谐共生的效果。

三、高台民居中的传统艺人与民居古老工艺技术的传承

高台民居中的传统艺人是高台民居建筑中的人文之质的重要体现。这群匠人的存在增加了喀什高台民居的人文性。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在《福乐智慧》提醒人们要盛情款待手艺人,因为“世界的装饰靠他们,人间的奇迹由他们创造”[1]。他的言论证明在喀什地区有着众多的工艺匠人,从事着不同的工艺制造,但是从引文来看,工艺匠人在当时的地位不高,不然玉素甫·哈斯·哈吉甫也不会提出要盛情款待手艺人。从实际考察和收集的整理资料来看,喀什噶尔老城东南端有个叫阔孜其亚贝希巷的地方,高台民居最早就是生产土陶的地方,土陶生产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也是高台民居独具特色的一道风景。从历史发展来看,它传承了高台民居的土陶文化,也是高台民居陶文化的见证者。但是今天看来,由于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喀什高台民居制陶工艺者正在逐渐地减少。

在高台民居中还保存着十多家古老的工艺作坊,这些作坊从事制作铁艺、皮革加工、纺织、织绣传统花帽等制作工艺。这些生产的产品大部分都是销往周边的城镇及农村,也有部分供给高台民居上的居民买卖使用。可以看出,他们的工艺技术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但较之传统却有着很大的变化,在制作的过程中,已经开始融入现代的制作理念,有些古老的技术已经开始消亡。如何在高台民居中保存这些传统的手工艺制作技术,这是当今面临的问题。如果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们进入历史的尘封,也是高台民居中建筑人文性中的一种缺失。这些作坊曾与高台民居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把它作为高台民居建筑文化的一种延伸,那么它们的价值在于增添高台民居的生活气味。

高台民居中生存的艺人对于喀什高台民居来讲应该是民族文化传递的使者,他们把他们的工匠精神留于此地,用他们的实际行动维系了高台民居建筑中的人文性。高台民居斑驳的墙面中,蕴涵着人文生活和建筑的历史记忆。这种记忆不仅属于维吾尔族优秀的文化积淀,也属于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居建筑在高台之上,本就是民居建筑中的一种创造,然在高台民居中又蕴含着深刻的人文性是普通民居无法相比的。

四、结语

高台民居是一处典型的封闭式的民居建筑群样式,它的民居聚居较为单一(全部是维吾尔族人),而在高台民居存在的数百年之中,它一直保持着单一的民族结构,在建筑风格上也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完整的维吾尔族文化的特性,同时也可以揭开一个世纪以来喀什高台民居中所富含的民族文化,它是一个文化缩影,对探究喀什地区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喀什高台民居不仅具有生态之美,而且还富含人文的精神,这是国内其他民居所无法比拟的一种建筑艺术文化现象。

[1] 沈伟.喀什噶尔[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23,20,1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