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曹莹
摘要:高校做好科研经费的有效管理,提升经费利用的合理性和高效性具有必要性,也是促进高校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方式,重点是强化经费的内部控制。利用十分健全的管理制度来规范科研经费支出具有必要性,可以采取实施全面性预算和成本核算的模式,建立起高校内部科研经费的信息管理点,强化企业的资产管理和高校的纵向科研经费的内部审计,由此才能实现对高校科研经费的全方位管理,做好科研经费的内部控制。
关键词:高校纵向科研经费;内部控制;成本核算
随着国家对科技投入的进一步重视,我国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不断加大。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智力密集型组织,具有强大的科研优势。而近年频繁曝出的科研经费违法违纪案件让我们必须重视科研经费的管理。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加强对科研经费管理内部控制,构建一个科学、系统、高效的科研经费管理内部控制体系。
一、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虽然我国目前的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相关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但是不同的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针对于科研经费的具体开支范围和劳务费用的支出等比例设置和项目的结余经费管理规定的还存在很大差异性,由此给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增加了很多难度。为了提升高校科研经费支出的合理性和效益性,国内的各大高校需要遵循国家和有关省市的实际科研经费管理规定,同时给各大高校提供一整套可以实施且操作简便的经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根据我国教育部财政部的实际要求可知,明确并不断地理清高校科研费用和各个项目负责人的职能和权限具有必要性,还需要建立并不断地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的实际管理责任制度。可见教育部和财政部希望采取制度的形式保持高校科研的资产保值能力,提升收益能力等指标,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具体负责人的身上,确保职责明确,且负责人权力、责任相结合的一种经济责任体系。采用科学的方式制定好成本费用的具体开支明细,明确范围和标准,保障各项开支保持在合理的阶段,强化对于各项科研经费的管理。
二、实行全面预算
实施全面预算需要放眼于全局,将高校的科研项目在未来阶段可能产生的相关费用进行统计,例如,人员开支、设备花销、管理费用、合作费用等,还包含很多无法预见的费用开支,以上都需要全部放在预算的范围内,保持预算的精确,采取科学方式制定出成本费用的实际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由此为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
三、实行成本核算
实施科研经费的成本核算首先需要 引进企业的职责发生制原则,由此将科研项目看做是主要的核算对象,将项目的研究周期确定为成本计算的实践,将科研项目实际研究过程的费用开销实施具体的集中和分配,针对整个科研过程的费用开销的预算工作、具体开支、资金结余和资金结余等都算在成本核算的范围内,严格的控制好资金支出、不能出现超支或者违规费用开销。
四、搭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平台
就目前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系统来看,其唯一的作用是确保科研经费的整体指标不超过,根本无法按照支出预算的实际方案严格的做好每一项费用的资金支出,由此可能经常会出现支出结构不合理、支出预算和实际的资金支出脱节的情况。针对以上问题,可以在当前的财务核算的基础上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开发,实现信息共享,由此将高校内部的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科研管理部门、课题负责人等职能部门和负责人联系起来,将关于科研经费的相关业务良好落实,实施网络化管理的模式,由此建立起动态的监督体系和管理模式。由此将课题的实际名称、课题的实际性质和科研经费的下放单位和课题的实际负责人、研究时间和费用的实际支出等都直接录入到科研经费的信息平台上,将财务部门的实际收入和资金支出都计算在信息平台中,如果其中的某项费用超支的话,系统需要明确提示出,由此能及时的避免不合理费用支出。项目部的负责人需要随时查询各个项目的实际费用开支状况和结余情况,主动的按照实际项目的进展状况,对各项支出做出良好的调整,由此保障实际费用支出和预算资金支出的统一。在项目完成最后结题的时候,可以直接从科研的经费管理信息平台上获取平台的导出报表,由此获取真实且有效的数据信息,由此可以根据对整个项目的费用开支深入分析,为以后的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进行提供良好的信息依据。各个职能部门需要根据科研费用管理信息平台及时的检查、统计、分析科研费用的流动情况,由此将科研费用的控制从原先的结果控制转变成事前控制模式,做好科研费用的事中控制,将原先的被动管理转变成主动管理,提升科研费用管理的科学性、高效性和透明性。
五、加强资产管理
就目前来看,很多高校开始多多少少的出现以下现象:第一,利用科研经费购买相关的固定资产和科研过程中很多的资产,以上资金并没有被实际的纳入到学校的资产管理中;第二,针对科研成果中形成的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版权和软件等很多的无形资产,还没有对应的建立起十分有效的管理机制,只是针对部分的专利实施记载,还没有将科研的实际成果和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归纳到入账管理中。针对以上现象可知,需要建立起虚拟的资产管理中心,针对于已经购置、验收、未报废、可继续使用的很多科研设备实施十分详细的登記分析,将其计入到虚拟的资产中作为有形资产项目,由此为了以后的项目应用准备。由此能够良好有效的避免很多设备出现重复购置的情况,由此节约了很多资金开销。第四,由此有效的减少很多设备在不同的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归属权和使用权进行争夺;第三,减少相关设备由于集中性管理造成不必要的损伤、管理费用开支和空间占用费用等,一方面能够有效的节约重置费用和其他类型的费用开支,另一方面还能有效的提升设备使用效率。同样的,针对于已经验收的项目中无形资产进行登记,将其一起计算到虚拟资产管理中无形资产项目中。
六、强化高校纵向科研经费内部审计
(一)经费预算执行审计
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实施审计的过程中,将批准的预算作为主线,其中包含经费来源的预算情况审计内容,还包含经费支出预算执行状况审计,前者主要检查预算收入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后者检查支出主要按照预算执行,实现专款专用,分析是否存在超预算的状况,针对预算支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等实施良好的监督。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项目负责人的有关经济行为,及时发现并良好的纠正经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效的提升科研究费的使用效率。针对于经费支出的情况进行公示,可以定期的针对经费支出的实际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针对群众实际反映的问题需要及时的审查和处理,由此发现出违规的情况直接交给纪检部门审查,由此构成的犯罪交给司法机关来处置。
(二)有关职能部门的项目管理审计
就目前来看,很多高校设立了相关的科研部门,主要工作内容是负责科研项目的申报、合同管理、结题验收等工作,负责有关项目的组织和开展,由此交给财务部门统一的分析和组织对科研经费实施专项形式的管理,科研经费的具体购置资产将纳入到资产管理的范围内。但是具体的研究工作实施将课题组部门下面的研究所、实验室和学院等当做是二级的依托单位,他们也需要适时的履行相应的管理职能和责任,针对项目管理的状况实施审计,主要内容是为了评价内控制度的实施状况,该点是完善监督管理的重点。
(三)科研经费的效益审计
科研经费的效益审计是针对项目任务完成状况实施全面性考核的有机组成,针对于立项申请书、任务合同书中的约定来看,针对于科研经费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等实施评价,效益审计的过程主要建立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以上都是建立在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上。高校的科研经费使用效益无法从简单的财务指标、经济指标进行衡量,还需要利用很多非财务指标来综合性的考核,例如,分析论文发表数量、专利情况、获奖情况等,利用效益审计的情况,由此促使高校建立起针对性的科研经费绩效考核形式,由此提升项目管理的层次。
参考文献:
[1]袁继英,申岩,赵洁.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探讨[J].会计之友,2014(28).
[2]钱海婷.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会计之友,2014(35).
[3]郑克强,林星,沐得力.关于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审计的思考[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5(01).
[4]马尚敏,李卫中.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内部控制审计重点研究——基于COSO内部控制框架[J].中国内部审计,2015(11).
[5]余灿.新COSO报告视角下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系统优化问题研究[J].民营科技,2016(05).
[6]杨航,武金陵,徐相莉,王蕙,陈林,熊欣.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审计的评价与确认[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
*项目类别:2016年度江苏省普通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省立校助),项目名称:高校纵向科研經费内部控制研究,项目编号:SJLX16_0405。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