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日本福岛环境去污成效

时间:2024-07-06

【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网站2019年12月12日报道】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震并引发特大海啸,致使福岛第一核电厂发生国际核事件和放射事件分级表(INES)中评级最高的七级事故,即特大事故,向外界释放了大量放射性核素,使周边地区环境受到污染。事故后,日本政府在总面积约90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开展了环境去污工作。截至2019年12月,大部分区域已完成环境去污。

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EGU)组织研究人员在对近几年发布的近60份科技文献进行汇总分析后,撰写并在《土壤》(Soil)杂志上发表论文《福岛核事故后环境去污效果:回顾》,介绍了日本使用的环境去污技术及其效果。报告重点关注放射性核素铯的去除情况。因为此次事故向环境释放了大量铯(12~62 PBq),且铯-137的半衰期长达30年,可在中长期内对居民造成高风险。

报告作者之一、法国气候和环境科学实验室(LSCE)研究员奥利维尔·埃夫拉德表示,有关福岛核事故后环境去污工作的信息反馈是空前的,因为这是全球首次在核事故后开展如此大规模的去污工作。这些信息提供了相关去污技术有效性的宝贵资料,特别是除铯技术。

日本将需要开展去污工作的地区分为两类,即特别去污区和密集污染调查区。特别去污区是福岛第一核电厂半径20千米范围内的地区以及在事故一年后累积剂量率超过20 mSv/a的地区,包括福岛县11个市町村总计约1000平方千米的土地,该区的去污计划由中央政府负责制订和实施。密集污染调查区是环境剂量率超过2 mSv/a的地区,涉及8个县102个市町村总计约8000平方千米的土地,该区的去污计划由相关市町村政府负责制订和实施,中央政府提供相应财务和技术支持。总体而言,特别去污区和密集污染调查区的总面积约9000平方千米,拥有约170万居民(在事故后未疏散)。

对于耕地的去污,日本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去除地表最上层约5厘米的土壤。这一技术能有效降低放射性污染,相关区域的铯浓度降低80%,但耗资巨大。日本政府为此花费了约240亿欧元,且产生了大量难以处理的废物。这些废物将在相关地区贮存数十年,然后在2050年前运至位于福岛县以外的最终处置场。截至2019年初,去污工作总计产生约2000万立方米废物。

去污工作主要在农业区和居民区进行。对于覆盖放射性沉降区约75%面积的林区,由于去污难度大、费用高,未开展去污作业。因此,林区成为长期污染源。未来,由于水土流失、山体滑坡和洪水,尤其是在每年7月至10月的台风期间,铯可能会重新流入农业区和居民区。因此,报告强调了对相关区域的放射性污染物转移进行监测的重要性。

总体而言,日本使用的去污技术包括:

· 对于特别去污区内的耕地,移除了表层5厘米厚的土壤,然后使用由当地碎花岗岩制成的新“土壤”覆盖。对于距离福岛第一核电厂较远的地区,向土壤中散入可用于固定铯的物质,例如钾肥、沸石粉等。

· 对于树木,仅对距离房屋20米以内的树木进行剪枝处理。

· 对于居民区,对沟渠和屋顶进行了清洁;菜园和花园被视为耕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