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全产业链背景下镇域经济转型趋向与路径优化

时间:2024-07-06

◆李国英

2021年5月,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围绕重要农产品和优势特色农产品打造“重点链”和“典型县”。在政策的催化下,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或将加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会加速形成,具有成为“链主”潜力的龙头企业将会脱颖而出,镇域经济也将会直接受益于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作为县域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上联县城、下接乡村,在城乡融合发展中起着粘合剂作用。“双循环”背景下,镇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对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产业为基础的镇域经济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

产业是人口合理聚集、乡村健康发展的基础,所以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农业强镇的建设都要强调产业功能的优先性。要从乡镇的比较优势、资源禀赋以及是否具备新奇产业基础、人口结构等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地制定农业镇(乡)发展的主导产业,并借助全球化和互联网手段,把相关产业引入到全球的产业链中去。

(一)农产品深加工业获得长足发展

尽管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无需担忧,但农业结构和生产效率在双循环格局下仍有很大的调整和提升空间,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农产品加工业从种养业延伸出来,连接工农、沟通城乡,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关键,也是构建农业全产业链的核心,产业数字化转型、消费升级,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提出新的发展要求和方向。

(二)乡村旅游多业态融合发展成为镇域经济发展新支撑

乡村休闲旅游业是农业功能的拓展。乡村休闲旅游要坚持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以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古朴村落为形、创新创意为径,开发出形式多样、独具特色、个性突出的乡村休闲旅游业态和产品,让传统村落变成“宜业宜居宜游”的特色镇(乡),让乡村呈现出“农业+”多业态的融合发展趋势,最终通过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的交叉重组,实现农商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

(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成为镇域经济发展新亮点

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以及农业结构和生产效率仍有很大的调整和提升空间的背景下,拓展农业产业链延伸程度并加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镇域经济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在下游精深加工领域,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可以形成对中小企业的带动力,从而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培育乡村产业增长极,示范带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平台。在镇域内设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可以通过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零售业、旅游业等向多元化产业相融合的方向发展,进而实现三次产业联合发展,培育开发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业产品,带动农产品销售与创新。

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互助共进机制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和必由之路。这也是破解“未来谁来种地”问题的迫切需要。目前,一大批新型经营主体正在向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方向发展,通过股份合作、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模式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引领、新型经营主体为主、小农户广泛参与的融合发展格局。

(一)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

龙头企业凭借农产品生产、加工、深加工及农业技术研发等技术优势,在产业强镇的开发和运营中具备强大的产业竞争力,这些企业以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和精深加工示范基地为平台,以价值主张为导向开展价值创造,推进价值共享,致力于构建农业产业生态系统。

(二)以利益联合体为纽带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推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高质量发展,要通过农业产业集群建设,聚焦大基地、大主体,打造大产业、大品牌,形成贯穿产业链全过程、串联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各类经营主体、不同功能区域结合的产业发展新高地。联合体可以集生产、经营、销售为一体,使参与成员能够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进而实现互利共赢。

(三)龙头企业逐步建立起共生、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

在联合体内,龙头企业的经营范围涵盖整个产业链,涉及农产品的种植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较高。所以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创新意识,在已有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股权式、合作型等更为紧密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打造综合运营平台,带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广大小农户各展所长、分工协作,形成共创共享、共荣共生的产业生态系统。

三、数字经济赋能镇域农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数字技术向农业农村的加速渗透,数字农业已经成为当前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一方面推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为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随着5G时代加速到来,将进一步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升级,这也将极大地提升信息的传播和处理速度,为数字农业的高效、精准运营提供技术保障。

(一)物联网奠定了镇域农业数字化基础

农业物联网是物联网的重要应用领域,是数字农业中数据的主要来源。2020年1月20日,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印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强调,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畜牧业等全面深度融合应用,推进设施农业智能化。

在实践中,物联网在农业领域应用范围广泛。基于物联网的农业解决方案,通过实时收集并分析现场数据及部署指挥机制的方式,能够达到提升运营效率、扩大收益、降低损耗的目的。可变速率、精准农业、智能灌溉、智能温室等多种基于物联网的应用也可以推动农业流程的改进。特别是物联网科技可用于解决农业领域特有问题,打造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场,实现作物质量和产量双丰收。

(二)数字技术强化了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镇域内布局产业,有利于在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这种高集中度密集型的产业链条带动村镇的发展,而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则为这种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增值提供了便利条件。

智慧农业是数字技术和农业科技的结合,数字体系的完善和万物互联的实现,让农业有可能出现全新的社会供销关系。通过搭建供应链环节的基础设施、供应链环节的数字化、生产环节数字化、订单数字化、供需关系数字化等几个环节可以实现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整个产业链路被打通,这种凭借大数据沉淀的技术优势赋能镇域产业的模式可以帮助镇域产业升级。

(三)农村新零售重构了镇域产业体系

农村电商实质上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商业模式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应用。它为农村引入数据要素和现代商业模式,通过低成本的交易、流通和组织等优势,形成网商聚集和集成创新,不仅驱动了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专业分工及跨区协作,也激发了社会创新和服务创新。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革新发展推动浅层决策智能走向成熟,新型商业智能时代逐步开启,新零售浪潮席卷大半个行业市场,新的科技和应用正在重塑着整个零售行业,为传统零售业带来在底层技术驱动、消费结构分化与升级持续。随着一、二线城市流量见顶,各电商平台纷纷下沉到农村市场,从线上线下竞争到线上线下融合,加速构建现代快捷便利的物流网络、运用大数据进行农产品消费分析,推动农业生产朝着标准化、绿色生态的方向迈进,农村电商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各大电商平台通过打造产—销—研—加工一体化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链系统,实现了消费端“最后一公里”和产地“最初一公里”直连,探索出的农业产业新模式,改变了小农户的利益分配格局,让农业产业利益变得更加平衡。

四、路径优化及相关对策建议

(一)规划先行,避免同质化

地方政府要聚焦村镇特色产业,按照问题导向、重点突破、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的思路,构建完善的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大力提升供给体系质量,着力在创新驱动、品质提升、品牌培育、市场开拓、融合发展上下功夫、求实效,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的质量和效益。要特别注意镇域经济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规模差异、产业差异、主体差异和业态差异,从重点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向一县一园、一域一带拓展,特色产业要做好统筹规划、差异化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重复建设。要突出建设优质原料基地、建设加工设施装备,完善冷链物流体系,搭建商贸营销平台,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完善的乡村产业发展体系。

(二)以产业融合解决镇域经济的现代化发展难题

发展镇域经济要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新业态。

1.通过融合发展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要跨界配置农业和现代产业要素,促进产业深度交叉融合,推进规模种植与林牧渔融合,发展稻渔共生、林下种养等;推进农业与加工流通业融合,发展中央厨房、直供直销、会员农业等;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创意农业、功能农业等;推进农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

2.通过融合发展培育市场经营主体。农业农村市场经营主体,也是农村产业融合主体,目前还存在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较弱,带动力不强等问题,同时面临人才、用地、融资、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等方面的困境。在镇域内实现产业融合发展,要在培育有竞争力的各类产业融合主体上下功夫,引导和促进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有了真正具备市场竞争力的经营主体,才能增强乡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3.通过融合发展促进小农户致富增收。小农户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镇域经济融合发展,要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创新,调动广大农户发展乡村产业的积极性,让农户更多地分享乡村产业发展红利。

(三)推动下游产业链集群化发展

农业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农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通过镇域内产业建设,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在下游精深加工领域,通过重点扶持全产业链开发经营中的冷藏保鲜、加工营销等关键领域、薄弱环节,以农产品精细加工为媒介,可以实现果蔬变菜肴、产品变礼品、农房变景区的转化,形成对全产业链中小企业的带动力,实现上中下游的有机衔接,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进而打造具有全国乃至国际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通过做大做强一个产业带,打造一批产业高地,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乡村产业增长极,最终形成连城带乡、产镇融合、产城融合的小城镇发展新格局。

(四)促进工商资本有序下乡

党的十九大以来,新一轮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农民工返乡创业,工商企业下乡创业,大学生“创客”、农村能人回乡创业等风生水起,进一步促进工商资本下乡是镇域内发展产业的核心驱动要素之一。政府部门要积极贯彻工商资本能够享受到的相关扶持政策及其相关要求,引导工商资本到乡村投资兴办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乡村产业,重点发展现代种养加产业链产业、乡土特色产品规模化种植加工业、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业等,让投资主体形成明确市场预期。同时,要强化企业监管,建立工商资本下乡准入和监管制度,严格实行乡村土地用途管制,引导工商资本确定适当的经营内容和经营项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