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及其现实意义

时间:2024-07-06

刘阳

(延安大学政法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交往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这一范畴首次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被表述并在马克思之后的理论中不断得到发展。总所周知,交往思想和实践观念并非马克思独创,在其之前,众多西方哲学家都对其或多或少地进行了不同角度和深度的论述。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产生于旧全球化时期,它的出现突破了传统哲学现有的“主体——客体”的实践结构模式,首次把交往思想引入实践结构中,构建了新型的“主体——客体”“主体——主体”实践结构。而学术界,学者们对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研究更多地把视角放在对实践的研究上,而忽视了对交往思想的研究认识,从而导致人们对马克思交往实践观认识、地位及作用存在偏颇,从而导致其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功能难以有效发挥。因此,对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深入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思想进程

1、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思想渊源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产生于旧全球化时代依托于西方近代哲学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西方近代哲学中关于交往的理论是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思想渊源,故而,要想深入了解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形成过程及内涵,对西方近代哲学理论中涉及交往思想的论述进行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

“自我观”是西方近代哲学的主导思潮,亦是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思想渊源之一。休谟在《人性论》中,从“共感”的角度分析了人们的交往行为,他认为,“共感”可以使任何人“只要一接近我,他就把他的全部意见扩散到我的心中,并且在或大或小程度上影响我的判断”[1],故而,“共感”理论是以人性理论作为基础的交往理论,是人性中第一个而且是强有力的原则,带有浓郁的情感色彩。

人是“社会动物”孟德斯鸠如是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爱”,人应当遵循自然法去思考行事。孟德斯鸠的“自然法论”肯定了人为了物质生活需要而协作共同生产,并认为这是决定人们交往的决定因素。从这个角度讲,他已经对交往和交往关系的产生作了较为科学的阐述。

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则是从物质生活需要方面对交往作出了解释,认为:人为了使自己幸福,逃避痛苦,就必须“爱别人”,每个人都必须“把我们的利益与我们所交往的人们的利益混合在一起,以便为共同的福利而工作。”[2]奠定了马克思的唯物论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三大思想渊源: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哲学的思想来源之一,交往思想亦然。康德在恢复笛卡尔先验哲学传统的基础上构建了主体的先验自我,适用于所有有理性的存在者。费希特辩证地解释了康德的观点,认为:人注定是过社会生活的;也应该过社会生活;如果他与世隔绝、离群索居,他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完善的人,而且会自相矛盾”,故而要“同其他理性的生物进行交往的。[3]”黑格尔在其辩证哲学框架内把劳动看作人们交往和联系的基础,认为劳动被解说成绝对精神的活动,并揭示了交往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还原为有血有肉的感性的人,建立了以“我——你”关系为核心的交往理论。

虽然西方近代哲学家提出了很多有关交往的理论观点,但大多数观点都是依托于在“自我观”理论,强调“自我”而忽视“他者”,不能合理地对待“他者”和交往。马克思在批判的基础上合理的继承了西方近代哲学中关于交往思想的论述,并科学地把这些这些理论中的精华即唯物主义的原则及辩证方法有机统一起来,并用之考察交往及交往关系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交往实践观。

2、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形成与发展

(1)形成阶段

马克思交往实践观是从批判开始的,马克思开始批判是针对于那些“扭曲”的交往实践观点,如黑格尔的“交往活动是精神活动”、费尔巴哈的“人的社会性看成是纯自然联系”等。马克思的批判首先是一种视角的转变。那些“扭曲”的理论基本上都是从精神视角去论述和解读人与人交往及交往关系。,马克思由此将视角转入经济活动领域。他在《<政治学批判>序言》中这样论述“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称之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当中去寻找。”马克思这一视角的转变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在《1844年<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提出了“社会交往异化”的观点,《1844年<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把人与人的交往关系的异化同劳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并指出社会交往不再只是手段,而是人自由的个性。

马克思真正开始从劳动实践出发去论述交往实践观,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马克思指出社会关系形式的基础是物质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而不是费尔巴哈的“精神活动”。“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方向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从动态层面上提出交往实践,更加明确地论述了交往实践观。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交往实践和生产实践互为前提,相互作用,并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两个角度讨论了交往实践对于人类历史演进的重要作用。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马克思在创立交往实践观后,继续深入研究论证交往实践观。这些主要体现在《1857一185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和《人类学笔记》等著作中。

(2)发展阶段

交往实践观创立后,马克思通过用其考察和关照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并反复论证,从而揭示出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和本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是由现实的人和物的运动构成。故而可以说,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以后的著作,验证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最后,马克思交往时间观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体现在马克思的著作《人类学笔记》中。在《人类学笔记》中,马克思详细地考察了原始社会人类的交往行为及交往关系。首先,在马克思看来,原始社会人类的交往行为与交往关系和人的生存本能及自然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其次,马克思考察了血缘关系这种原始的交往关系与生产关系对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进而说明人类社会从生产、分工和交换发展演进的。

二是体现于马克思极为娴熟地运用交往实践观分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马克思认为欧美等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不一定是一切民族发展的必然阶段。在俄国道路的选择上,马克思认为,只要善于交往,俄国就可以借鉴资本主义的发展成果,并能得到欧洲革命的支持。

3、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研究现状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学者们开始从不同的视角和领域开始对马克思交往实践进行探讨和研究,而且研究领域和研究角度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研究方法日趋成熟,研究内容更是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国内对于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对比研究哈贝斯交往理论,对马克思交往实践做更进一步解读;二是从马克思相关著作等文本出发梳理相关概念和关系;三是根据时代背景,对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理论实质进行重新阐述和构建。

国外对于马克思交往实践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精神交往层面,如维特根斯坦的游戏理论、狄尔泰德生命哲学、雅斯贝尔斯的交往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萨特德存在主义等等,这些研究都是着眼于主体间的相互交往几日常生活中产生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理解和把我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只是在脱离物质生产劳动的前提下去阐述和解释认的社会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研究已经逐步把马克思交往实践引向深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哈贝斯的交往理论对交往实践的研究最具独到指出,其在借鉴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基础上成功构建交往行为理论。在他看来,交往是借助于符号连接各主体之间,最终实现社会规范;他认为,交往是一种语言符号行为,而不仅仅是一种理论。

纵观上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不难发现其中研究存在的不足:对马克思交往时间观的研究还是众说纷纭,尚未达成统一共识,对其理论体系的构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研究缺乏整体性,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

二、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内涵及特征

通过上述对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梳理,我们不难得出其所包含的内涵和特征。

1、交往实践的主体性

首先,交往实践是认的主体性活动。交往实践中的交往主体具备现实性、历史性等特性,主体是处于一定历史阶段的而进行着交往实践活动的人,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客观事物,而非主观想象和臆断的精神虚体。其次,交往实践是主体个人发展的需要。人妖生存发展就离不开社会提供的一切物质的、精神的资源,而这些资源只能通过个人进行交往实践才能得到,不会“无中生有”。

2、交往实践的条件性

马克思把交往实践中的交往分为物质交往、精神交往及具有现实性交往工具的语言交往。交往实践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凭借的交往工具是语言,前提是交往主体生存发展的需要。马克思认为交往实践是“主体——客体——主体”的活动,没有语言工具的交往是动物性交往,没有交往主体因生存而引发的交往的交往是不可能发生的。故而,交往实践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3、交往实践的历史性

不同的历史阶段,交往实践活动的表现形式也不相同,其随着历史的变化而不断演进:古代社会中的交往实践活动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现代社会中的交往实践活动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矛盾关系;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交往实践活动则表现为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所以说,交往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

4、交往实践的双向性

各交往实践活动的产生都是在至少两个交往主体之上产生的活动,其体现的是一种互动关系,交往主体之间互为主客体,在互动中完成信息、情感、物质等交往实践目的的实现。

5、交往实践的目的性

交往实践的目的就在于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是一种能动的、自觉地、有意识的活动,除却交往实践目的,交往实践是可有可无,甚至完全没必要发生。

三、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现实意义

交往实践活动在历史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进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必要社会活动。研究马克思交往实践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是把脉全球化的有效手段

全球化已然成为必然趋势,伴随全球化产生的生态危机、资源危机、人口暴涨等问题层出不穷,马克思交往实践观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及科学的分析方法,现在的全球化问题虽然已有别于马克思那一时代,可以说,当时的马克思交往实践观是资本主义的交往实践观。但是马克思交往实践观所具备的优秀特点仍然对于当代的全球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学者认为,全球化是西方化乃至美国化,这种观点无疑具有片面性。因为,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时代是由多极主体所共同主导的交往实践关系在全球范围内的形态整合,促使着各个交往主体之间相互关系,共同作用以及相互变化,重新将交往实践问题引向重点。从马克思交往实践观角度看,全球化就是交往实践的全球化,迫使树立“多极主体”观念,凭借信息时代进行交往实践过程,是把控全球化动向的有益工具。

2、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马克思交往实践观角度上讲,经济转型就是实践主体由一到多的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中政府是交往主体,其他都是客体;市场经济体制中以多极平等利益主体为基础,是多极主体的交往实践活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加强对外交往实践的过程。

3、提高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交往实践的主体是人,这就要求人要不断进步以适应不同条件下交往实践的新的变化和要求。马克思交往实践观告诉我们,人的个性是发展是历史的,人的个性解放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人要想获得解放就必须依赖于现有的条件,不断的去改造、创造,而这些都有一个大大的前提,就是人自身素质要过硬。这也就要求人要在交往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以达到人自身的个性解放。

[1] 休谟,关文运,译.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 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

[3] 费希特.学者的使命[M].转引自欧力同.交往理论的演变:从近代到当代[J].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1995,4.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