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析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时间:2024-07-06

鲁金惠

(河南省许昌广播电视大学,河南许昌461000)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不仅对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加强科学管理、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促进两者的长足发展均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就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展开了论述。

一、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性

(一)国家发展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前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经济壮行的关键时期;科技是根本,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的新形势下对促进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加快经济生产方式转变与产业优化升级的必然要求,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国家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高职教育是推动区域经济转型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职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高职教育通过提供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高职院校可以可以发挥教育教学优势,根据地方产业结构可以调整专业设置结构并确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向与类型,为区域经济需求、发展提供资源优势;可以发挥院校优势,为用工单位开展社会培训,提升区域内劳动者的知识与技能;发挥院校的人才与科研紧密结合的优势,通过技术创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这主要因为: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高职教育提供人才资源的支持,区域产业转型需要高职教育提供技术资源的支持,区域内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需要通过高职教育来实现。

(三)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当今社会对高水平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及我国经济的区域化发展,都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可能性。1980年原国家教委根据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一线人才的迫切需求,批准成立了金陵职大、无锡职大等十三所高等职业学校;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育)”“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决定”颁布后,全国迅速崛起了120余所职业大学开办高职教育。所以说我国高职教育是因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这也就决定了其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底色。

区域经济的结构与发展水平决定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区域经济为高职教育提供必要的资金、物质基础从而决定了其发展的规模与速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因此高职教育必须要适应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二、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时的问题

我国高职教育的大多是通过“三改一补”(所谓“三改”,就是指通过职业大学、成人高校与高等专科学校改革来发展高职教育;所谓“一补”,就是如果上述“三改”之后仍满足不了需要,就可以在国家级重点中专里开办高职班作为补充)之后才逐渐建立起来的。故其基础较为薄弱,而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及升级时期,高职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中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其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高职教育专业的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求职时往往出现两种极端的尴尬的现象:要么供不应求,有不少企业争相聘用;要么供过于求,很少有企业甚至根本就没有企业来聘用。究其原因,不外乎高职院校过多地重复设置了热门专业,然而并不与本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使得许多本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寥寥无几。目前全国高职院校中重复设置较高的专业有:会计、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然而近年来的麦克斯-中国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显示,这些专业在最不看好的“红牌专业”“黄牌专业”(事业量大、就业率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中往往榜上有名。

(二)高职院校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够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转型与产业升级问题迫在眉睫,这就迫切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不断提升其服务于区域经济的能力与程度。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服务能力与参与经济的程度距离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仍然很大,这主要表现在:院校的科学技术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不强,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方面为企业所作出的贡献不大,为建立高新技术基地的作用不明显,科技知识与科技成果之间的转化率不高;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参与到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开发的顶尖人才少;校内设备配置情况不理想,在为企业培训员工上并未发挥太大的作用等等。

(三)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在产业转型对专业带头人的技能水平、教师专业水平以及科研能力所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时候,师资队伍质量以及其科研水平就日益成为高职院校提升自身服务能力的瓶颈了。师资队伍水平、质量不佳主要表现在教师水平与公关能力的普遍欠缺。高职教师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上岗的,一线的实战经验明显不足,科研能力也有限地紧;所谓的行业带头人更是屈指可数。上述情况对企业来讲,高职院校自身价值及其在校企合作中应有的优势就不大明显了,也就大大降低了吸引力;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教学能力更新缓慢,教师紧跟行业发展的意识淡薄,知识更新、技术进步就相当滞后,也就无法满足行业发展对高水平技能型人才需要的要求。

(四)校企合作未能形成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模式近年来受到许多院校的重视,也是高职院校大力推进的一项工作;各个高职院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该模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然而成绩是有的,不足之处也是有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普及程度不够,许多所谓的校企合作只停留在了部分院校的部分专业,院校、企业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几乎是没有的;其二,深入性不够,许多校企合作仅仅为学生的实习提供了方便,双方并未在深一层次如科研方面进行合作。

三、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根据区域经济状况,调整专业布局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具体实施的载体,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是通过专业的学习来完成的,专业建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院校的发展。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是当前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立足地方就是要将院校的专业设置立足于地方产业发展状况,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与产业布局形成一种动态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根据地方支柱产业、重点行业打造重点专业(群)、特色专业,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布局。概括起来,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完善专业长效建设机制。积极推动行业、企业与院校紧密合作进程的发展,研究制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评价与调控办法,逐步建立并完善专业长效建设机制并实现规模、效益、质量的协调发展。

2、优化专业布局。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供求矛盾较大的现象,所以对高职教育专业布局有必要做适当的调整。具体地来讲就是要求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充分调研,针对区域经济结构与岗位需求进行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3、打造特色专业。高职院校可以从自身的优势出发,从多个专业中选择一批基础好、有优势并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紧密、就业率高的专业,倾心倾情倾力打造,使之做大做强做出特色。确保每个特色专业能够结合产业发展、行业走势以及企业用人需求,确定专业建设目标和阶段性重点任务,将“职场体验—诗经训练—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与校企合作下的育人模式作为特色专业的主要标志,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逐渐形成影响力,以此带动整个学院的发展。

(二)针对岗位需求,培养一批具有实战技能的的高水平人才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技术密集型产业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成为大的背景,这就要求对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一方面应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岗位需要,将培养一批有知识有技能的高端人才作为目标;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依照“校内设厂,厂内设校,校企互动,双向介入”的模式在校内外建设一批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在基地内的训练提高一线工作的技能。

(三)整合院校资源,提高社会培训能力

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整合专业资源为企业、行业服务,每年给合作企业输送大批合格的毕业生,这实际上是为企业免费培训了一批“准员工”,不仅很大程度上节省企业的培训开支,而且学生水平还较高;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四)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科技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三大功能之一,而这一功能的主要完成这就是元宵的在职教师。因此提高院校师资队伍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提高院校师资队伍的水平一方面要提高其教学水平,只有这样叫出来的学生才也会具有高水平;另一方面就要提高其科技研发水平,教师以自身的科技优势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将教育资源优势成功转化为科技成果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还能够通过科技研发不断更新技术成果,将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促进地方产业结构升级。

[1] 王翠云.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 沈励铭,朱晓卓.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3] 王一群.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探索[J].职教与经济研究(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8-12.

[4] 颜加斌. 高等职业教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 年优秀论文集[C].2008: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