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张 旭 石 丹 孙雪莲
(1.牡丹江医学院图书馆,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2.北华大学护理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当前全民阅读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它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关系密切。图书馆作为收集、整理、收藏、提供文献信息的机构,在提升国民阅读素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蓬勃发展,有关阅读疗法的研究在界业虽起步稍早,但进展缓慢。笔者基于国内已有研究成果,采用文献计量与主题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图书馆阅读疗法理论与实践情况进行综合梳理,以期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借鉴。
阅读疗法属舶来品,在国外医学、心理学、图情学界都已取得了一定规模的成果,但对其定义尚未达成统一的界定。王波指出,阅读疗法就是以文献为媒介,将阅读作为保健、养生以及辅助治疗疾病的手段,使自己或指导他人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学习、讨论和领悟,养护或恢复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1]。
笔者选取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进行检索,阅读疗法有多种表述方式,最常使用的检索词为“阅读疗法”。但笔者在文献阅读过程中发现,也有少数文献使用它的近义词进行表述,如“阅读治疗”“文献疗法”“书目治疗”“读书疗法”,为保证数据搜集完整性,故检索策略设定为:主题=(‘阅读疗法’或含‘阅读治疗’或含‘文献疗法’或含‘书目疗法’或含‘读书疗法’)并含‘图书馆’,数据库收录时间设定为1915年至今(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19年5月17日),共查找到相关文献841篇,剔除重复文献以及期刊简讯,数据清洗后得到有效文献829篇。为保证调研的全面性,笔者以829篇文献作为分析样本。考虑到实践进展在网络媒体中有所揭示,本研究在文献来源方面还适当搜集了网络文献以充实整体研究。
2.2.1 年代分布
笔者所获取的829篇文献,分布于1995—2019年之间(如图1所示),从整体时间区间来看,研究文献数量随时间变化呈现波浪式增长态势。其中2010年发表的文献总量达到峰值,其中北京大学王波、泰山医学院宫梅玲等人的阅读疗法研究成果,引起了图书馆界同仁的关注。近几年相关文献数量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一定热度。
图1 发表文献的年代分布
研究发现,20年间有118篇相关文献发表在CSSCI收录的20种来源期刊(2017—2018)及CSSCI(2017—2018)扩展版收录的6种图书情报类期刊上(如表1所示)。
表1 在核心期刊上的发文量
2.2.2 关键词词频统计
高频关键词能反映某主题受关注的程度。在最终选定的统计文献中,去掉重复共获得有效关键词899个。经过数字清洗,如将参考咨询馆员、馆员、图书馆员、图书治疗员等合并为图书馆员,将临床医学、临床护理等合并为医学,将网络阅读疗法、手机阅读疗法、社区阅读疗法、临床阅读疗法、发展性阅读疗法、交互式阅读疗法、养生阅读疗法等合并为阅读疗法,将活体图书馆,Living library,Human library,真人图书馆合并为真人图书馆后,笔者选取出现次数大于等于5次的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共获得高频关键词75个。经整理归纳,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对象类型:有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高职院校图书馆、医院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等,表明各种类型图书馆都有开展阅读疗法的探索。(2)学科特点:除涵盖图书情报学专业词汇,较多涉及心理学词汇,如心理健康、心理辅导、心理障碍等。此外,还涉及医学词汇,如精神病学、医护人员、患者等。另有和谐社会、党组织、服刑人员等多学科门类词汇的出现,体现了阅读疗法研究的交叉学科的特点。与此同时,围绕阅读疗法出现了一些衍生概念,包括曲艺疗法、音乐疗法、艺术疗法、信息疗法、心理疗法、书目疗法、视频疗法、工娱疗法、辅助疗法。
综合分析,笔者从5个方面进行主题分析:(1)阅读疗法的内涵及相关理论;(2)阅读疗法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3)阅读疗法与心理健康教育;(4)网络阅读疗法;(5)阅读疗法效果评价及书目编制。
对阅读疗法的概念有多种解释,上述已提及什么是阅读疗法,在此不再赘述。王波强调要消除以阅读保健取代阅读疗法、把开列书目等同于阅读疗法的认识误区[1]。在阅读疗法之外还衍生出外延概念,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王景文等人基于实践提出的“阅读疗法基地”,是指各级各类图书馆、学校、医院及阅读研究与推广组织等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场所、人员、文献资源、设备等为基础条件而建设的,规范化、系统化实施与研究阅读疗法,培养专业人才,以养护或恢复当事人身心健康为目的的、由各种阅读疗法要素所构成的有序整合的系统[2]。
表2 关键词频次统计
除了对概念展开研究,同时还涌现出一批介绍国外阅读疗法开展情况的文献。如俄罗斯关于阅读疗法的研究最早见于1848年,当时基辅图书馆员视医院图书馆为“心灵的药房”。如今俄罗斯图书馆界已形成成熟且形式多样的阅读疗法实践经验,包括阅读疗法实验、对残疾人开展阅读治疗、建立阅读疗法俱乐部等[3]。英国很早就有以阅读书籍辅助治疗精神病病人的案例,英国学者Bruce-Porter甚至认为各种类型的优秀读物比大多数常用的处方药更有疗效[4]。此外,还有对阅读疗法有卓越贡献的个人,如英国的阅读疗法之母——韦尔瓦·帕亭顿、阿兰·德波顿创建的“人生学校”。对国外成熟经验的介绍有助于拓宽国内阅读疗法的工作思路。
图书馆应用阅读疗法的实践中,设置阅读疗法阅览室比较常见。此外,就不同类型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服务,业界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开展“阅读疗法”服务应成为高校图书馆拓展服务内容,开展有特色的个性化服务的一种新型服务方式[5];公共图书馆应充分重视“阅读疗法”,因为病人更希望参与对自身治疗的决策,同时通过文献的指引,会更主动、更自信地配合医生,从而大大提高治疗效果[6];图书馆应根据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和阅读需要,建立一个面向整体学生、以预防性质为主的发展阅读疗法实施模式[7]。医学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服务“可以作为对病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8]。例如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图书馆对部分患者实施阅读疗法,并对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从实证研究角度为阅读疗法的实施提出合理化建议[9]。除了针对以上类型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服务进行专门探讨,学者们也在监狱图书馆、高职高专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军队院校图书馆等不同类型图书馆就阅读疗法服务展开讨论。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全民阅读,书香社会的倡导,阅读推广工作逐渐成为图书馆的一项主流业务,阅读疗法作为阅读推广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陈幼华概括了阅读推广的6种研究范式,其中就包括阅读疗法范式。她指出阅读疗法是一种以医学的精度将特定阅读内容推送给针对性读者,以达到推动读者心理健康发展或促进读者心理精神疾病康复的阅读推广方式。与普及性阅读推广相比,阅读疗法在人员资质、技术水准、实施效果等方面要求更专业,因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医学、心理学、图情人士交叉研究的领域[10]。真人图书馆活动尤其受到关注,通过真人图书的借阅,有助于实现阅读治疗的效果,真人图书的一对多借阅,可就某些相似问题进行交互式的讨论和调节,对读者心理健康有显著提升[11]。读书会也成为比较受推崇的阅读推广活动,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阅读疗法读书会——阅读存款:我与阅读的故事”活动,根据每个人阅读的心灵感悟和切身体会,结合自己生活中有关“爱”的经历,向倾听者真诚地述说,释放一下负面心理淤积,如困惑、郁闷等情绪[12]。
3.3.1 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阅读疗法是阅读推广与促进心理健康的完美结合[13]。大量文献围绕阅读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这一主题展开研究,大学生群体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多数年轻人初次离开父母来到相对陌生的环境,会在心理上遇到各种问题,同时也承受着一定的压力,为其提供心理疏导是学校心理研究部门及相关辅导教师所担负的重要责任,而阅读疗法为疏导工作赋予了新的服务内涵。图书馆可以利用丰富的馆藏为大学生提供帮助。泰山医学院宫梅玲十余年来致力于阅读疗法研究,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综合干预、开办书疗小屋、成立大学生阅读疗法研究协会、创建阅读疗法研究基地,通过“泰山医学院模式”的阅读疗法研究与实践,给全国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参考模式[14]。四川大学图书馆“沐心小屋”在大学生情商提升方面成绩显著,自2014年底开始,以两年为1个周期,针对在校学生离家、交友、恋爱、求职等心理困扰,举办情商训练活动[15]。
3.3.2 医院图书馆与病人情绪的阅读疗法干预
医院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既包括医生也包括患者,为病人提供温馨的医疗环境和阅读场所,有助于丰富病人的文化生活,通过普及医疗知识,坚定患者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决心,从而促进康复治疗。图书馆为病人及家属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文学读物,组织专家制定医学知识手册,图书馆还可以和有关方面的专家配合,开展咨询服务项目,开通寻医问药热线解答[16]。也可以编制通俗易懂的专题知识手册或健康教育卡、设置健康宣传窗、开展阅读治疗专题讲座等方式为病患及家属提供服务[17]。
网络阅读疗法是图书馆或个人通过建立网站、专栏、博客等形式为网络用户提供阅读治疗服务。相对于传统方式,网络阅读疗法有诸多优势:(1)不受时间限制,读者可以向阅读治疗师随时提问,阅读治疗师能够提供解答方案,同时可以线上预约实现实时问答;(2)不必上门拜访阅读治疗师,不受距离和场所的限制;(3)保护个人隐私,可以实现匿名提问,这种情况下通过线上解答能让他们畅所欲言;(4)答案具有推广价值,读者可以通过自己在网络阅读疗法平台查看过往问答案例,寻找答案,实现自我疗愈。2000年,王波率先在新浪网建立博客“书间道”,宣传介绍阅读疗法。2006年泰山医学院宫梅玲开通“书疗小屋”,为有需要的网络用户提供阅读治疗服务。2009年,中国图书馆学阅读与心理健康委员会成立。2010年,华北理工大学建立公众号“阅疗小屋”。2014年,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图书馆建立微信公众号“阅心书药局”,推广阅读疗法与诗歌疗法。以上是国内网络阅读疗法实践的缩影。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包括微博、微信等移动端自媒体平台成为当代大学生使用最多的网络工具,有观点指出,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应充分利用技术优势,解除时空限制,实现移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推动阅读疗法创新发展[18]。
自90年代初,阅读疗法被引入到国内以来,学者们相继开展了一些探索,但30年来,虽然我们从单纯的理论研究逐步向实践过渡,但是真正了解或接触阅读疗法的人是十分有限的,社会对其认同度并不高。有观点指出,阅读疗法的干预效果会受到家庭背景、是否独生子女、来自农村或城市三方面因素的影响[19]。也有研究探讨阅读疗法对监狱服刑人员的有效性及影响其实施效果的因素进行深入讨论,同时开列合适的书单[20]。针对失恋、童年创伤引发抑郁的阅读疗法书进行分析及配伍[21,22]。
通过文献梳理,国内图书馆阅读疗法研究呈以下特点:①研究文献数量。目前相关发文量保持一定数量,但整体增幅放缓,反映出图书馆阅读疗法问题研究进入整合期,缺乏新思路;②研究内容转变。从阅读疗法的概念、原理、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理论探讨,向网络环境下运用科学方法探索阅读疗法创新模式转变。③研究方法的选用。包括案例分析、共词分析、内容分析、SWOT分析、引文分析、聚类分析、回归分析、德尔菲法、文献计量法等。
(1)国外经验引进不足。阅读疗法在世界很多国家得到了较快发展,英国、俄国、德国、荷兰、芬兰、日本等国家的阅读疗法在研究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更是进入到一个高潮阶段[1]。但就当前已发表文献情况而言,除了对美国、英国、俄国少量的经验介绍,对其他国家地区的经验引进还不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阅读疗法势必会得到人们的认同并将受到广泛重视和欢迎。业界有必要学习并推广国外成熟经验,使阅读疗法本土化,并在国内的土壤上迅速生根开花。
(2)停留在理论积累阶段,实践研究较少。自1999年至今,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相关文献仅一百余篇,且研究成果以阅读疗法理论探讨为主,思辨性研究占主体,实证研究不足。我国阅读疗法实证研究正呈现迅速增长态势,距离学科成熟期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3]。当前国内开展阅读疗法实践的力量较为薄弱,用实证、实验方法研究阅读疗法的文献相对匮乏。究其原因,一方面人们对此不够重视;另一方面,缺乏专业人士为有志于投入这项事业的馆员提供专业化指导,明确开展阅读疗法工作的实施方法。
(3)在教学中嵌入阅读疗法课程。高校开展阅读疗法工作,可以考虑将阅读疗法相关理论、方法纳入到学生课程体系中,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首先可以在医学院校引进此类课程,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推广普及。课程应当由图书馆馆员以及心理学教师共同承担。当代大学生面临各种各样心理问题,面临着学习就业的压力,相关机构有必要帮助他们掌握阅读疗法,给他们开列书单来缓解其所面临的压力。当前,泰山医学院已经为本科生开设了6个学时的“阅读疗法”理论教学和30个学时的课外实践,并取得良好效果。
(4)尚不具备推广条件。阅读疗法的研究尚未形成规范、统一且系统的研究体系。国内参与阅读推广的实践团队面向不同的症候群,有必要形成面向不同人群的开展阅读疗法工作的指导,为从事阅读疗法工作的馆员提供面向不同读者群体的指导意见。近年来,阅读推广工作在图书馆落地生花,蓬勃发展,阅读疗法与阅读推广本身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可以借助阅读推广工程推广阅读疗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