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制度设计

时间:2024-07-06

张伟红

(陕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陕西 咸阳 712046)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与高校图书馆的联系日益增加,知识需求也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在信息资源、人才队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师生知识需求的同时开展社会化服务,有助于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并能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呈现“双赢”局面[1]。笔者从“制度设计”这一角度入手,探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下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相关措施。

1 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现状

1.1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基本内容

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依据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内容层级,可分为以下3种模式:(1)初级模式。该模式主要表现为为社会公众提供纸质资源、音像资源以及数字资源等各种信息资源的借阅或查询服务,这是最简单、最基础的社会化服务,易于实施,便于操作。(2)中级模式。该模式主要表现为为社会公众提供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电子阅览、科技查新、数据库应用等多元化的信息服务,这是具备相当技术含量的社会化服务,需要充足的资源基础与技术支撑。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已具备一定服务条件,但因服务意识、设备设施、专业人才等因素,社会化服务内容以文献传递、电子阅览服务为主,在馆际互借、科技查新、数据库应用等方面尚存在较大限制条件,未完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2]。(3)高级模式。该模式主要表现为为社会公众提供参考咨询、知识管理、数据挖掘等专业性的知识服务。高校图书馆在这方面的服务难度较大,尚处于实践阶段,只在一部分合作单位、合作机构中进行尝试实践。

1.2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主要障碍

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障碍:(1)意识障碍。部分高校图书馆“重藏轻用”,长期固步自封,重视校内用户群体的服务工作,忽视其社会服务职能,认为社会化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事情,与己无关。再加上高校图书馆社会化职能宣传不足,社会公众对其认识有限,认为不面向社会开放很正常,一旦产生需求就去寻找社会信息机构解决问题,因此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也未能产生推动作用。(2)法制障碍。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出台,为公共图书馆服务提供了法律保障,但针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法律法规依然缺乏。2015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虽然提出高校图书馆要为社会服务,但并不具有强制性。各高校图书馆针对自身情况出台了一些服务制度和实施办法,但因缺乏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对实施社会化服务中的管理、经费等问题依然“无法可依”[3]。(3)人才障碍。伴随社会化服务的推进,高校图书馆一方面因为学校扩招导致人手不足,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正处于服务转型时期,由被动服务转为主动服务,由单一服务转为个性服务、专业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2 制度设计研究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意义

2.1 有利于加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理论指导

制度设计研究能够进一步推动有关政策理论研究,从全局高度指导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工作。要想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化服务模式,就必须要对高校图书馆做整体研究、局部分析以及系统探究[4],要搭建正确、全面、规范的理论结构和制度结构,实践探索与时代特征、中国国情相匹配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构建的方法、措施以及路径,精确认知、准确把握和应用社会化服务模式构建的规律。总之,制度设计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把握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发展趋势,并且给予全方位、立体化地诠释。

2.2 有利于完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政策制定

制度设计研究,尤其是建立在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基础上的制度设计研究,是在对各高校图书馆进行深入实践的基础上完成的。高校图书馆依据相关理论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修正完善理论,再以新的理论指导实践,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与相互转化。制度设计研究可以更有效地开展对实践的调研与跟踪,进而有效促进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创新,在服务政策的制定、完善上有所强化,能够有效地解决高校图书馆在开展社会化服务过程出现的疑难问题,以推动高校图书馆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2.3 有利于推广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建设经验

制度设计研究是对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经验的归纳总结与精心提炼,在树立服务典型和推广服务经验方面能够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5]。由于高校图书馆的优势特征具有差异性,其社会化服务用户群体众多,用户信息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数字化趋势,因此在服务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定的问题。从制度设计角度出发,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能够为该工作的有效推进提供成熟经验和实践案例。

3 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制度设计

制度设计的意义在于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提供理论指导、修改完善相关政策制定和总结归纳建设经验,使其在显性约束中朝着既定的目标发展。制度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见图1)。

图1 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制度设计

3.1 服务政策制度

高校图书馆在开展社会化服务时会涉及信息资源、使用经费、知识产权等各种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政策制度或可供借鉴的法律法规,以致高校图书馆在具体实施时陷入“无法可依”的困境,因此出台与之相关的政策制度,针对相关步骤、经费、权责等做具体规定,已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6]。第一,就国家层面而言,应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补充社会化服务相关条款(如服务流程、服务内容、收费依据等),主要以原则性条款为主,不需要制定太过规范性、强制性的条款。第二,就政府层面而言,各级政府应制定地方性的相关法律法规,以政策手段引导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明确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方向,规避服务风险,大力宣传,积极鼓励,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区域服务环境。第三,就高校图书馆层面而言,高校图书馆要依据本馆馆藏资源、使用现状、服务能力等因素,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针对开展社会化服务工作的细节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如规范服务范围、服务流程、用户权限等,在具体实施中考虑到不同用户群体的差异性,并且给予区别对待。

3.2 特色服务制度

高校图书馆必须依据时代特征、当地区情和本馆实情,选择恰当、合理的工作措施,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公益性特征,为用户群体提供优质的社会化服务。依据用户群体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普通用户群体”和“高知用户群体”两种。前者的服务形式主要表现为文献借阅、信息检索、面对面咨询、科普教育、专题讲座等,大多属于社会化服务的初级模式,上述大众化服务有助于增强社会公众的文化素养,体现文化公平。后者的服务形式主要表现为参考咨询、项目跟踪、科技查新和有针对性的专业特色服务,这些专业化服务能够帮助科研人员、高知识分子群体解决在工作、科研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或困难。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重点应放在为普通用户群体提供大众化服务上,以促进高校图书馆社会职能与影响力的发挥。同时,身处“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先进的新媒体技术,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高效、快捷、优质的服务,如利用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为用户提供信息查询、通借通还、数字资源、移动图书馆等常规移动服务;利用高校图书馆微博进行文字直播、“文字+图片”直播以及视频直播活动(见表1),为直播内容设计多元化话题,构建用户与高校图书馆紧密联系的交互平台,增加直播的影响力[7];建设移动图书馆,让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均能够享受到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并且还能够依据用户兴趣特征进行信息服务定制(如新书推介、短信提醒等)。总之,高校图书馆应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尽力营造阅读学习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其公共文化服务职能。

表1 高校图书馆微博直播项目

3.3 社会合作制度

高校图书馆还应该主动加强与其他组织、机构的合作交流,通过合作来实现资源的共享共建,以提高服务质量,提升自身竞争能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化服务模式。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高校图书馆与政府机关、企业公司合作,一方面后者能够为前者的发展提供政策、经费等方面的支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实习岗位,另一方面前者能够利用自身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为后者提供科学、全面的信息保障。第二,高校图书馆与其他类型图书馆合作,建立图书馆联盟,通过签订联盟协议、协作开发数据库等方式,构建统一的文献建设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建,让高校图书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获取其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做到互通有无。第三,高校图书馆与社区合作,把社会化服务直接定位于社区,通过专题讲座、图书展览等服务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合作,促进社区与高校图书馆的交流互动,把服务送到家门口,进一步增强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有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要求[8]。第四,高校图书馆与书商(书店)、数字资源供应商合作,把他们的图书管理系统或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融合或链接,建设云服务平台,实现图书馆与书商(书店)、数字资源供应商的实时对接,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泛在化服务。

4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制度设计的保障措施

为更好地针对社会化服务进行制度设计并使其得以顺利实施,高校图书馆应加强自身建设,为发展高水平的社会化服务提供保障。

4.1 意识保障

社会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创新服务、推动自身稳步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要打破“为本校服务”的思想藩篱,精准服务,正确认识自身的社会属性和服务职能。对图书馆内部而言,高校图书馆要加强对本馆馆员的思想教育,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由“封闭”转为“开放”,由“被动”转为“主动”,真正把社会化服务意识“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实化于行”。对图书馆外部而言,高校图书馆要利用好新媒体工具,建设宣传新平台,通过图书馆网站、官方微博、论坛、社区等各种渠道,对社会化服务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宣传,特别要宣传本馆社会化服务的目的意义、服务内容、特色项目以及服务流程等,使社会化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

4.2 人才保障

社会化服务深入推进的同时呼吁高校图书馆尽快培养一批专业型、服务型的馆员队伍,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做好“外引内培”工作。一是要提高进人门槛,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地引进图情专业相关的“专才”或“全才”,为馆员队伍增加“新鲜血液”;二是要加强对原有馆员的业务培养和技能培训,通过业务培训、专题研讨、项目研究以及工作实践等多种途径,提升馆员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应该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机制、激励措施以及淘汰机制,定期对馆员工作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估,对工作表现优秀的馆员给予一定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奖励,对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服务意识弱、服务能力低、服务态度差的馆员给予批评,严重的将予以淘汰,真正做到优胜劣汰,优化馆员队伍结构,为社会化服务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5 结语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制度设计,有利于加强理论指导、完善政策制定和推广建设经验,是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有力保障,可以使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朝着既定目标发展。目前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制度设计研究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是一种创新型的制度改革,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要依靠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努力,还必须依靠政府支持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关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